香港教育制度上的幾大部分

字號:


    香港教育
    香港的教育制度大致可以分為學前教育、九年免費教育、高中及預科課程、專上課程。
    概況
    香港的教育主要由香港政府的教育統(tǒng)籌局(下稱“教統(tǒng)局”)管理,制度上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部份:
    學前教育:透過私立的幼兒園和幼稚園,為學前兒童提供機會學習與群體相處。
    九年免費教育:在全港設立官立或津貼資助學校,為適齡學童提供六年制小學及三年制初中課程。
    高中及預科課程:設立兩年制高中(中四、中五),為學生提供工作前最基本的教育;設立兩年制預科課程(中六、中七),作為學生報考大學前的課程準備。
    專上課程:提供各種形式的專上課程,包括工業(yè)學院、大專、大學教育。
    學前教育
    香港的學前教育大致可分為幼兒園和幼稚園兩種。兩者均為私立經(jīng)營,有以商業(yè)化集團形式運作的幼稚園集團,也有由非牟利團體興辦的幼稚園。后者通常由教會或社會服務機構籌辦。
    香港的幼兒園和幼稚園本來有不相同的服務對象:幼兒園的服務對象是未適合進入幼稚園的幼童,為家長提供托兒服務;而幼稚園的服務對象則是3至6歲的幼童,讓他們在學校環(huán)境里學習群體相處,以及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幼稚園由教統(tǒng)局管理,而幼兒園則由社會福利署管理。但現(xiàn)在不少幼兒園都兼營幼稚園相同的業(yè)務,使6歲以下幼童都可以在幼兒園內接受教育。
    九年免費教育
    根據(jù)香港課程發(fā)展議會在2002年發(fā)表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現(xiàn)時香港基礎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反思優(yōu)勢,使他們能夠發(fā)揮所長。香港的基礎教育一直被批評為過份著重背誦(即所謂“填鴨式教育”),使學生在現(xiàn)今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中,未能好好把握社會的需求和變化,從而使香港的就業(yè)人材變得缺乏競爭力。因此,教統(tǒng)局希望透過課程改革,從根本改善學生的素質。
    教統(tǒng)局制定的政策強調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為達到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學會學習的能力,政府在前述的課程指引內提出了“九種共通能力”及“四個關鍵項目”兩種概念。
    九種共通能力
    協(xié)作能力
    溝通能力
    創(chuàng)造力
    批判性思考能力
    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運算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研習能力
    四個關鍵項目
    德育及公民教育
    從閱讀中學習
    專題研習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小學課程(小一至小六)
    小學六年免費教育于1971年推行。現(xiàn)時香港的小學教育分為八個學習領域及兩個學習階段。
    八個學習領域分別是:
    中文(包括語文課及普通話課)
    英文
    數(shù)學
    科學教育(包含在常識科內)
    科技教育(包括常識科及資訊科技)
    個人、社會及人文學科(包含在常識科內)
    藝術(包括音樂及視覺藝術)
    體育科
    兩個學習階段分別是:
    第一學習階段:由小一至小三;
    第二學習階段:由小四至小六;
    每一個學習階段完結時,學生都要參與一個由教統(tǒng)局主辦的全港性系統(tǒng)評估,評核結果讓當局了解學生能力上的差異。完成小學后全港學生會被教統(tǒng)局中央派位分派到志愿的中學。
    初中課程(中一至中三)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的初中教育,大部份本地主流中學名義上是英文中學,除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學等科目外,其它科目如地理、數(shù)學、歷史等,均以英語作為授課語言,但實際上是奉行雙語教學,僅課本及筆記以英文編寫,上課時老師通常以廣州話講授。
    1997年后,特區(qū)政府決心貫徹推行母語教學,即除英文科外,其它科目均采用以中文編寫的課本及筆記,并以廣東話講授(這個政策假定所有本地主流中學的學生的母語均為廣東話,并非真正按個別學生的母語教學,也沒有提供其他方言的教學)。但全港400多間中學里,其中114間卻可以繼續(xù)使用英語授課,這些中學通常是學生學業(yè)成績較佳的,當中甚至有一定數(shù)量是政府主辦的官立中學,由于政府的官校亦不以身作則,因此母語教學的成效一直備受質疑。母語教學的議題,至今仍具爭議性。
    2005年,教育局于中學教育制度改革中再次重提學校授課語言的議題。局方考慮以學校學生成績作為參考標準,學生成績佳的學校將可選擇以英文為授課語言,而其余亦以中文為授課語言。
    而初中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除了有中國語文、英文及數(shù)學這三個主科外,還有綜合科學、歷史、中國歷史等科。但部分中學卻因資源問題或其他原因,而把初中的歷史、地理、經(jīng)濟及公眾事務科合并為綜合人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