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多少人記得,那個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獻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烈士-董存瑞。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革命烈士的故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更多優(yōu)質(zhì)內(nèi)容盡在出國留學網(wǎng)。
革命烈士-董存瑞
【人物簡介】
董存瑞,河北省懷來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zhàn)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小時候讀過幾天書,后因家貧而輟學。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zhàn)斗中,因部隊受阻于敵軍的橋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藥包,沖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藥包,危急時刻,董存瑞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托炸藥包,英勇犧牲,而當時的他還不滿19歲。
【人物生平】
董存瑞,男,漢族,原名董春睿,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1929年10月15日生于河北省(原察哈爾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存瑞鎮(zhèn)南山堡村,小時因家境貧窮,只讀過一年書。1940年,南山堡建立抗日政權(quán),他參加了兒童團,并被選為兒童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qū)委書記躲過侵華日本軍隊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5歲,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小民兵。
1945年7月,董存瑞光榮地成為一名人民軍隊的戰(zhàn)士,以后歷任副班長、班長。
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鎮(zhèn)獨石口遭遇戰(zhàn)中,他機智地奪下敵人的一挺機槍而被記大功一次,被部隊授予勇敢獎章。
1947年初的長安嶺狙擊戰(zhàn),他在班長犧牲、副班長受重傷的情況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長,如期完成了狙擊任務,又立大功一次。經(jīng)過黨的培養(yǎng)教育和戰(zhàn)火錘煉,董存瑞在兩年多時間,立過三次大功,四次小功,榮獲三枚勇敢獎章和一枚毛澤東獎章。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訓期間,董存瑞入了黨。毛澤東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號召后,各戰(zhàn)略區(qū)的部隊紛紛練習城市攻堅戰(zhàn)。
1948年春,在新式整軍運動中,董存瑞帶領(lǐng)的六班被師部譽為“董存瑞練兵模范班”。在實戰(zhàn)演習中,董存瑞把身旁一顆冒白煙的手榴彈甩了出去,避免了一次傷亡事故。獲得師級“模范爆破手”的光榮稱號。
【英雄事跡】
炮轟苔山
1948年5月25日凌晨,天還沒亮,陣地上一片寂靜。戰(zhàn)士們焦急地等待著總攻的信號。
突然,隨著三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我軍強大的炮火,向苔山上敵人的陣地打去。在硝煙彌漫、烈火滾滾中,苔山頂峰的磚塔,被我軍的大炮轟倒了,炮樓也被打掉了。
部隊把勝利的紅旗插上了苔山的頂峰。
清掃外圍
5時25分,總攻命令下達,董存瑞所在的六連擔任主攻,從城東北向隆化中學外圍工事運動。敵軍的機槍嚴密封鎖著他們前進的道路。六連火力組、突擊組、爆破組、支援組互相配合,很快地攻破了隆化中學東北面的舊衙門碉堡群。董存瑞帶領(lǐng)爆破組連續(xù)爆破了敵人4個炮樓、5個碉堡,勝利地完成了掃清隆化中學外圍工事的任務。
橋頭遇阻
下午3點30分,第二次總攻開始。六連向隆化中學發(fā)起沖鋒。突然,敵人的機槍像暴雨般橫掃過來,把戰(zhàn)士們壓在一條土坡下面,抬不起頭來。原來,這是隆化中學東北角橫跨旱河的一座橋上噴出來的6條火舌。狡猾的敵人,在橋上修了一個偽裝暗堡,攔住了我軍沖鋒的道路。
挺身而出
董存瑞和戰(zhàn)友們紛紛向連長請戰(zhàn),要求把這座橋型暗堡炸掉。
白副連長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沖出不遠,炸藥包就被敵人槍彈打中,李振德陣亡,其余兩名爆破手也負了重傷。
這時,團部來了緊急命令,要六連火速從中學東北角插進去,配合已突進中學院內(nèi)的兄弟部隊,迅速解決戰(zhàn)斗。
白副連長命令董存瑞去炸碉堡。董存瑞夾起炸藥包,彎著腰沖了出去。在郅順義火力掩護下,他一會兒匍匐前進,一會兒又借著郅順義扔出的手榴彈的煙霧,站起來一陣猛跑。橋型暗堡里,“國軍”的機槍越打越緊,子彈帶著尖利的嘯聲,從他的耳邊掠過。在快要沖進開闊地時,董存瑞指著前面的一個小土堆,對郅順義說:“你就在這兒掩護!”一陣手榴彈把敵人碉堡前的鹿砦、鐵絲網(wǎng)炸了個稀巴爛。敵軍的機槍又慌忙朝他打過來,董存瑞撲倒了,郅順義站起正要向前沖去,突然,只見董存瑞猛地爬起來,一陣快跑跳進旱河溝里,進入了敵軍的火力死角。
他抱著炸藥包迅速猛沖到橋下。他的腿受了傷,鮮血直流。
奮不顧身
這橋離地面有一人多高,兩旁是磚石砌的,沒溝、沒棱,哪兒也沒有安放炸藥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藥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著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東西代替火藥支架。怎么辦?郅順義清清楚楚看著這一切,急得直攥拳頭。
突然,身后響起了嘹亮的沖鋒號聲,總攻的時間到了。此刻,只見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
離董存瑞不過50米的郅順義看到眼前的情景驚呆了,不顧一切地向橋下的戰(zhàn)友沖去,董存瑞看見后,厲聲喝道:“臥倒!臥倒!快趴下!!”緊接著,橋下響起了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敵人的暗堡被炸毀,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掃清了前進的障礙。
此時,他19歲。
永垂不朽
1948年6月8日,十一縱隊黨委決定:追認董存瑞同志為戰(zhàn)斗英雄,模范共產(chǎn)黨員;董存瑞生前所在的六班為“董存瑞”班。7月10日,冀熱察行署發(fā)布決定,將隆化中學改名為存瑞中學。
1950年9月,全國戰(zhàn)斗英雄、勞動模范代表會議,追認董存瑞同志為全國戰(zhàn)斗英雄。
1959年5月29日,朱德為董存瑞烈士的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8個鎦金大字,被鑲嵌在落成的高14.5米的董存瑞烈士紀念碑碑體的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