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手抄報內(nèi)容大全

字號:


    法制手抄報的繪制需要對法制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法制的簡單內(nèi)容,作用,和意義等等,當然最好有一些具體正面和反面實例,在手抄報中能夠得以體現(xiàn),這樣的法制手抄報就很不錯了,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整理的法制手抄報內(nèi)容大全,歡迎閱讀。需要瀏覽更多法制手抄報相關(guān)內(nèi)容,請關(guān)注法制手抄報欄目。
    法制手抄報(一)
    
    【不良行為的危害】
    從人民法院審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獲悉,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一般都是從不良行為開始的,有一個從劣跡→違紀→違法→犯罪的變化過程。不論是歷史的,還是現(xiàn)實的,大量的事實告訴人們,青少年健康成長,就要積極預防不良行為、克服不良行為、矯治不良行為。
    1、什么是不良行為?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是指違德、違紀、違法等越軌行為,也就是說,輕微違法或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
    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將不良行為劃為兩類:一類是不良行為;一類是嚴重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與不良行為在反社會規(guī)范這一點上沒有區(qū)別,但存在程度上的差別。前者,涉及的是道德問題;后者,涉及的是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的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實施的不良行為:(一)曠課、夜不歸宿;(二)攜帶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四)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五)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六)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七)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八)進入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yè)性歌舞廳等場所;(九)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的未成年人不得實施的“嚴重不良行為”;(一)糾集他人結(jié)伙滋事,擾亂治安;(二)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三)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四)傳播淫穢讀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等行為;(六)多次偷竊;(七)多次賭博,屢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2、什么是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是指達到法定的責任年齡、具有責任能力的人實施的違背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有過錯的、對社會有危險性或有害的行為。
    違法行為按其性質(zhì)可分為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其中,危害社會、違反刑事法律,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是犯罪行為。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zhì)的特征。行為的違法性和應受懲罰性是由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所決定的,三者不可分割。行為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犯罪行為違反刑事法律,當然是違法行為,但是違法行為不一定是犯罪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就不等于犯罪行為,兩者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不同,不能將兩者等同起來。
    3、未成年人犯罪始于不良行為。
    未成年人不良行為實際是一些不良習慣從輕到重的不斷強化過程,若不注意用道德、法律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不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用社會公德、傳統(tǒng)美德、學生守則等來要求自己、管理自己、熏陶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良好的法律意識,而沾染上不良習慣、不良行為,不加管束,任其發(fā)展,必然會嚴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這方面教訓和事例枚不勝舉,青少年朋友要注意啊!
    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這是一個最通俗的比喻,一個人不注意克服小毛小病,必然會變成大毛大病。不妨我們從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加以剖析,看看不良行為的危害性,進而提高預防不良行為的自覺性。有不良行為的青少年,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地矯治,很容易從不良行為逐步發(fā)展到違法犯罪行為。
    現(xiàn)列舉一些不良行為發(fā)展的軌跡,請青少年朋友注意:
    吸煙——易傷害健康、誘發(fā)犯罪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煙、酗酒。任何經(jīng)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之所以把吸煙作為不良行為加以預防,一是由于未成年人無經(jīng)濟來源,為了達到吸煙的目的,他們會想方設(shè)法弄錢。從司法實踐看,少年因吸煙而誘發(fā)的盜竊、搶劫犯罪屢有發(fā)生;二是吸煙容易誘發(fā)不良交友。
    有的未成年人犯罪恰恰是從吸第一支煙開始的。
    另一個重要的傾向是,一些不法商販和毒販勾結(jié),在煙卷中注入毒品,采取零賣、賒賬等方式,向未成年人兜售,致使一些未成年人不知不覺染上了毒癮,為弄錢吸毒走上犯罪。
    曠課、夜不歸宿——易受外界侵害
    案例:因為和大聲斥責自己的父母爭論了幾句,16歲的小朱一氣之下,悶頭沖出家門,整晚沒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門來,小朱在夜不歸宿的那天搶劫了6名學生。原來,小朱離家出走之后在網(wǎng)吧里通宵上網(wǎng),但又沒有錢,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學。
    法官分析:不少例子表明,沒有確切原因的夜不歸宿,是臨近或正在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重要征兆之一。據(jù)調(diào)查,在100個未成年犯中,絕大多數(shù)犯罪行為是利用夜晚的時間完成的,而且不少違法行為實施后,他們都沒回家。未成年人身心發(fā)育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擅自外出并夜不歸宿,一旦發(fā)生問題,由于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監(jiān)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
    酗酒----未成年人犯罪的促發(fā)因素
    案例:暑假時,三名職業(yè)高中男生在一起玩耍,又找了一家小飯館吃飯喝酒。等吃完晚飯已經(jīng)夜里11點多,沒有公共汽車了,可他們身上的錢又不夠打出租車的。怎么辦呢?借著酒精的作用,有人提議:“干脆截輛出租車回家,不給司機錢。”其余兩人隨聲附和,還提出可以跟司機“要點兒錢”。于是三人打了一輛出租車到僻靜處,搶了司機的400元錢。但卻被巡警發(fā)現(xiàn),三人當場被抓。
    法官分析:據(jù)公安人員講,在未成年人犯罪中,近30%的群毆、搶劫、強奸都與酗酒有關(guān),很多未成年人在犯罪之前還喝酒壯膽。另外,近50%的未成年人犯罪,是酒精直接誘發(fā)的。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遠離酗酒是全社會的責任,家長要轉(zhuǎn)變對這種行為的寬容態(tài)度,把孩子的興趣轉(zhuǎn)移到健康的活動上。同時,自己要以身作則,減少社會不良風氣對學生的影響。
    毒品---將青少年引向毀滅
    案例:張華今年16歲,父母忙于生計,對他從小就缺乏教育。12歲那年,讀完小學的張華便輟學在家,開始了流浪生活。在社會上游蕩的張華被販毒分子盯上了。為了引誘他販毒,他們居然采用欺騙手段,讓張華染上毒癮。為了能賣“煙”,張華不得不為毒販子跑腿“送東西”。在一次送貨途中,張華被公安民警當場抓獲。
    法官分析:盡管加強禁毒教育、重視對青少年的心理輔導等都能幫孩子遠離毒品,但眾多的教訓卻告訴我們,幫助孩子終生遠離毒品的最好方法,是父母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而且要從小抓起,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要及時預防和矯治。
    打架斗毆——易產(chǎn)生違法行為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條第(三)項規(guī)定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為“打架斗毆、辱罵他人。”之所以這樣規(guī)定,是因為有一些未成年人性格好斗、脾氣暴躁,遇到不順心的事,可能大打出手,持刀害人。家長是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能隨身攜帶有傷他人的器具,這是對孩子的關(guān)愛。
    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易發(fā)展成搶劫
    有的孩子養(yǎng)成一種不良習慣,想要什么就非得到不可。如果家長不答應,他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不擇手段向他人索取,甚至進行敲詐勒索。遇到被索取對象的抵制或反抗,極易使用暴力,這樣性質(zhì)也就變成了搶劫犯罪了。
    觀看、收聽色情、淫穢音像制品——易誘發(fā)性犯罪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禁止在中小學校附近開辦營業(yè)性歌舞廳、營業(yè)性電子游戲場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法律之所以這樣規(guī)定,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減少色情、暴力等黃色文化污染。據(jù)北京海淀區(qū)法院對在押100名未成年犯進行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經(jīng)??瓷閮?nèi)容書刊、音像制品并受影響的占32%;經(jīng)常進入錄像廳的占39%,曾進入過的占51%。據(jù)犯罪心理學分析,少年性機能漸漸發(fā)育成熟,但往往性道德觀念的形成卻落后于性機能發(fā)育的成熟,色情文化的污染最容易使這個時期的少年放肆地追求性刺激。色情文化污染,是未成年人性犯罪的直接原因?! ∨c品行不良的人交友——易近墨者黑
    案例:15歲的魏明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刑,是交友不慎導致他走上了邪路。據(jù)魏明自述,他在同學的生日宴會上認識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經(jīng)常請他去餐館吃喝,帶他去電子游戲廳玩游戲機。工作繁忙的父母沒時間陪她,王大哥成了魏明的好朋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對魏明說:“有一個小子總跟我過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訓教訓他,反正他也不認識你。”被王大哥這么一蠱惑,原本老實聽話的魏明手拿木棒,朝那個人的頭上猛擊一棒,導致其頭部受了重傷。
    法官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呈現(xiàn)團伙化趨向,共同作案的比例較高,近年審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共同犯罪高達60%以上。這與不良交友有密切關(guān)系。因為,青少年階段是逐步走向成熟的階段,
    這一階段其模仿性極強,周圍環(huán)境對他們的影響很大。由于在他們周圍同他們長期來往的都是一些有各種不良習氣的人,所以容易染上好吃懶做、貪圖享受的不良習氣,從而使之逐步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賭博---違法犯罪的重要誘因
    案例:17歲的趙佳在假期結(jié)識了一些社會上的不良分子,并在他們的誘惑下多次參與賭博,還欠下500多元賭債。為了償還賭債,趙佳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強行劫取9名小學生的財物,得贓款人民幣400余元。人民法院認定趙佳犯了搶劫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
    法官分析:中學生賭博是百害而無一利。一方面大量占用學習和休息時間,影響學習成績和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讓未成年人產(chǎn)生貪欲。同時,賭博一上癮,一旦形成習慣就難以改正,所以賭博是少年違法犯罪的一個重要誘發(fā)因素。未成年人由于爭強好勝的心理比較強烈,在許多事情上喜歡占上風;又由于社會經(jīng)驗少,情緒容易沖動,所以往往容易受到隱憂和慫恿而參加賭博,一旦學會方法嘗到刺激就可能形成賭癮,成為參加賭博活動的???。
    偷拿家中錢財也是不良行為
    案例:中學生小林趁鄰居家沒人,連續(xù)幾次翻墻入院撬門盜竊,偷走鄰居的現(xiàn)金5000余元,最后法院以盜竊罪判處小林有期徒刑。開庭審理前,法官召來被告人的母親談話,想了解到被告人犯罪的原因。這位母親說,小林從小時候起就經(jīng)常偷偷從家里拿錢,少則幾十元,多則數(shù)百元。
    法官分析:偷拿家中錢財雖然屬于個別現(xiàn)象,但也不能夠放任不管,否則家賊就發(fā)展成了盜竊犯。一家兒童心理咨詢門診的資料顯示,44名有不同程度“偷竊”行為的孩子中,6.8%是在四五歲時拿家里的錢,63.7%發(fā)生在小學階段,29.5%是12歲以后才有“偷竊”行為。
    攜帶管制刀具——易導致嚴重違法犯罪
    什么是管制刀具?根據(jù)公安部《對部分刀具進行管制的規(guī)定》,是指匕首、三棱刀、彈簧刀以及其他類似刀具,只有法律規(guī)定的人員如解放軍、武警、專業(yè)狩獵人員才能持有、攜帶上述刀具。如果違反上述規(guī)定,攜帶管制刀具進入公共場所的,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guī)定應受到拘留或者罰款處罰。未成年人攜帶管制刀具遇到情況可能傷害別人,也可能被他人傷害,導致嚴重違法犯罪后果的發(fā)生。
    法制手抄報(二
    
    【法制故事讀后感】
    一直以為法律法規(guī)是大人的事,我還小與我無關(guān)。這個星期在老師的號召下學習了《法制故事》,才知道法律不分年齡,每個人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法律。作為一名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遵守法律。如果我們不小心觸犯了法律,應該勇于承擔責任,及時進行補救,千萬不要耍小聰明,結(jié)果反而會害了自己。
    在網(wǎng)上閱讀了幾篇文章,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縱火只是為了出口氣”,張小帥身為一個中學生,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是不遵守法律,不尊重同學,戲弄同學、侮辱女同學,受到批評后,不知道悔改,為了“出氣”竟然點燃了學校的教學樓,這口氣讓學校損失了20萬元,而且還使3000多名學生一度中斷上課,使他們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只能輪流上課,也讓張小帥嘗到了“牢獄之苦”。這位花季少年本應該和我們一樣過著快樂的生活,可是就為了一點小事,出口氣縱火行兇,使自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毀了他的一聲。這畫面令我觸目驚心,心驚膽戰(zhàn),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中學生正處在學知識的黃金時期,我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控制能力還很弱,因此我們要尊重同學,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從我做起,防微杜漸,做一名遵紀守法的中學生。
    印象深刻的還有一篇就是《偷走考卷的“賊”》,在這個故事中,阮翔宇的爸爸和他做了約定:如果高考考不好,就沒收他的零用錢和電腦。阮翔宇因為平時貪玩好耍不用功讀書,導致考試前亂了手腳,為了應付考試竟然鋌而走險,潛入縣教育局的辦公大樓偷走了6份高考試卷,事后他為了擺脫嫌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他怎么能夠斗得過公安偵查人員呢!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阮翔宇最終受到了相應的懲罰。同學們,我們要吸取阮翔宇的教訓,不要平時不好好學習,臨時抱佛腳,為了考出好成績而采取極端方法,記住考出好成績的唯一途徑是刻苦努力地學習,即使考試不理想,只要自己盡了全力就好,千萬不能動偷考卷的念頭,一失足成千古恨呀。
    一則則法律故事都讓我們警醒,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遵守法律,犯了錯應該知錯就改,一旦鑄成大錯,悔恨,自責,毫無用處,因為世上沒有買后悔藥的。很多時候,犯罪只是一時沖動,如同《法制故事》中的那些小伙伴們。同學們,讓我們自尊自愛,慎重交友,并且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依法,守法的合格中學生!
    我祝愿,我的伙伴們都能遵法守法,健康茁壯地在藍天下快樂地成長!
    法制手抄報(三)
    
    【法制宣傳標語】
    1、“法”,便是洗去罪惡的清泉。
    2、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就是維護法律最好的方法。
    3、不要將雙手徘徊在罪惡的邊緣,請挽回你的清白和純潔。
    4、傳承法制精神,弘揚道德品質(zhì),建設(shè)和諧社會,從你我做起。
    5、從身邊的小事起,擁有好的教養(yǎng),就能遵法守法。
    6、道路千萬條,法律第一條。
    7、多一點法制,我們的生活就多一份保障。
    8、法,中華民族的脊梁。liuxue86.com
    9、法紀法規(guī),在生命中,是最微不足道但有意義的事物,但也比最偉大但無意義的事物更有價值。
    10、法令行國治,法令馳國亂。守法,國家井井有條;失法,國家混亂不堪。
    11、法律,帶給正義的人是希望,帶給不正義的人是絕望。
    12、法律幫助弱者多余強者。
    13、法律不保護權(quán)利上的睡眠者。
    14、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5、法律的存在約束著人們的行為,孕育著人們的靈魂。
    小編精心推薦
    手抄報圖片 | 手抄報花邊 | 手抄報邊框 | 電子手抄報 | 手抄報版面設(shè)計圖
    小編精心推薦
    手抄報圖片 | 手抄報花邊 | 手抄報邊框 | 電子手抄報 | 手抄報版面設(shè)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