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諺語

字號:


    民間諺語
    創(chuàng)造幸??侩p手,前進(jìn)還須攀高山。
    致富在于勤勞,知識在于積累。
    路不怕遠(yuǎn),只要不停的走。
    不付出艱辛的勞動,怎能獲得香甜的食物。
    不埋頭干點(diǎn)苦活路,香甜的事物又從那里來。
    本事不是來自天上,都是努力學(xué)習(xí)得來。
    愚人做事喜歡看表面,能人辦事表里一致。
    只要自己上進(jìn),哪怕別人輕視。
    人要有志氣,樹要有硬皮。
    不從山腳起步,怎么到達(dá)山巔。
    沒有知識的人,就像沒有眼睛。
    喜歡說假話的人自以為高明,實(shí)際是自己欺騙自己。
    聰明人辦事愛與人商量,愚昧人一切自作主張。
    一人修路,萬人安步。
    有了狐皮帽,忘了羊羔皮。
    口說如風(fēng)吹,實(shí)踐是真金。
    有錢是姐妹,無錢是主仆。
    好心待人,自己得好報(bào)。
    說你好的人并非都是朋友,說你不好的人也并非都是仇人。
    誠實(shí)比珠寶貴重。
    假話說一次,真話都無人信了。
    總愛發(fā)誓的人,往往最愛撤慌。
    馬在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斗。
    金子是黃的,但它可以使人的心變成黑的。
    人不知足,反送了自己的性*命。
    貪心如果太甚,很快就會掉入深淵。
    魚兒貪食魚餌,立即就會斃命。
    理不說不明,火不點(diǎn)不燃。
    見強(qiáng)者不能懼怕,遇弱者不要欺侮。
    酒喝多了會發(fā)瘋,話說多了要傷人。
    路走長了腳要腫,酥油湯喝多了拉肚子。
    只要不忘本,管他如何穿戴。
    春天的氣候忽冷忽熱,人生的道路有禍有福。
    舍不得吃,卻被狗叼。
    想要得到的食物給多給少都滿意,不愿聽到的話語說多說少都掃興。
    男到五旬正當(dāng)年,戰(zhàn)馬弓箭不離身。
    騙子的嘴巴會講經(jīng),小偷的眼光最敏銳。
    心里無鬼,豈怕鬼敲門。
    與其庸人當(dāng)家,不如能人守門。
    女人哭是賭氣,男人哭是傷心。
    人即使跳上了天,也要落在地上;馬即使轉(zhuǎn)游了四方,最終得回到家門。
    一張牛皮有厚薄,一家子女有好壞。
    明知錯了還不改,定是魔鬼纏了身。
    品德好壞看行為,籍貫何處聽口音。
    男人到拉薩也沒有人說好壞,女人去背水也有人說閑話。
    沒有見過雪山的猴子,看見馬雞就會眼花。
    人要有骨氣,馬要有力氣。
    烏鴉說豬黑,自己不覺得。
    麥草浮在水面上,寶石卻沉在水底。
    燒火要空心,做人要真心。
    水中的魚兒上不得上岸,山里的老虎下不得灘。
    懂得與別人協(xié)商相處,才是真正有本事的風(fēng)度。
    喜歡吹捧的人,暫時也會占點(diǎn)便宜。
    人憑裝飾美,鳥憑羽毛好。
    連小河都不敢淌過的人,怎能越過寬廣的大海;
    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怎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
    醉漢口里吐真言。
    好話不好聽,好心無好報(bào)。
    人老思家鄉(xiāng),烏老思窩巢。
    人活一生,草長一春。
    說話傷心是罪過,掃把打人是侮辱。
    心直口快,就像翱翔藍(lán)天。
    斗不過狗,卻向豬扔石頭。
    水長灘多,路長彎多
    中國民間諺語內(nèi)容極為豐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①生產(chǎn)諺語。總結(jié)生產(chǎn)經(jīng)驗(yàn),包括氣象、時令、耕作技術(shù)、家畜飼養(yǎng)、手工作業(yè)等內(nèi)容。如“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春雨貴如油”,“蠶無夜食不長,馬無夜草不肥”等。②社會諺語。反映階級壓迫和社會人情世態(tài)等內(nèi)容。如先秦古諺:“獸惡其網(wǎng),民惡其上。”漢諺:“千人所指,無病而死。”又如“一正壓百邪”,“有錢能使鬼推磨”,“掛羊頭,賣狗肉”等。③生活諺語??偨Y(jié)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經(jīng)驗(yàn),反映人民的世界觀、生活態(tài)度和道德觀念。如“七十二行,種田為王”,“人窮志不窮”,“自稱好,爛稻草”,“若要精,人前聽”,以及“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
    現(xiàn)代流傳的諺語多數(shù)是從舊社會來的,但也產(chǎn)生了許多新的諺語。如“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汗水澆,官氣消”,“見困難就上,見榮譽(yù)就讓”等等。舊諺語中也存在一些錯誤認(rèn)識和謬誤觀念。如“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命定八尺,難求一丈”,“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等。
    民間諺語形式短小,有的還押韻,講究對稱,具有詩的外形。研究諺語的專著有郭紹虞的《諺語的研究》(1948)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百尺竿頭,更進(jìn)一步。
    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涓涓之水,匯成江河。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
    日落烏云漲,半夜聽雨響。
    日落胭脂紅,非雨便是風(fēng)。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
    炮臺云,雨淋淋。
    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棉花云,雨快淋。
    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
    天上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
    瓦塊云,曬煞人。
    梭子云,定天晴。
    春霧狂風(fēng),夏霧熱,秋霧連陰,冬霧雪。
    一年之際在于春,一日之計(jì)在于晨。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