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免費五篇(實用)

字號: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免費篇一
    1、能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
    學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能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小棋子若干、轉盤、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復習“一定、不可能、可能”
    (師出示兩盒棋子,1號盒有6個藍棋子,2號盒有1個藍棋子,5個紅棋子。)
    師:哪個盒子里一定能摸出藍棋子?
    生:1號盒一定能摸出藍棋子。
    師:哪個盒子不可能摸出紅棋子?
    生:1號盒不可能摸出紅棋子。
    師:哪個盒子可能摸出紅棋子也可能摸出藍棋子?
    生:2號盒子可能摸出紅棋子也可能摸出藍棋子。
    2、導入
    師:現(xiàn)在老師如果從2號盒內(nèi)摸一個棋子,同學們猜一下會是什么顏色?(生大部分猜紅棋子)
    師:為什么猜紅棋子的多,猜藍棋子的少呢?真是這樣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可能性(二)(板書課題:可能性二)
    (設計意圖:這樣導入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復習了舊知,而且還生成了新的數(shù)學問題,從而自然的過渡到新知的學習中來。)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教學例3
    (課件出示例3第一幅圖)
    師:下面請各小組拿出已準備好的學具,讓我們通過摸棋子游戲來驗證同學們的猜測吧。(盒里裝著5紅1藍6個棋子)
    (生躍躍欲試)
    1、小組合作驗證猜測結果
    師:請同學們先認真看一下活動要求
    (1)出示活動要求:
    a:組長分好工有摸棋子的,有記錄的,組員按順序輪流摸棋子。
    b:每次摸棋子前先將棋子搖勻,摸棋子時不能偷看。
    c:摸出一個棋子記錄好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d:在摸棋子的過程中想一想:你們組摸到棋子的情況有哪些?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設計意圖:將活動要求展示出來加以強調(diào),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2)小組活動
    a:學生摸棋子并記錄結果。(師巡視,隨機指導)
    b:組內(nèi)交流
    師:現(xiàn)在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吧。(組內(nèi)交流,師巡視,隨機參與討論)
    (討論中讓學生明確:每次摸棋子的時候,每個棋子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到棋子的顏色是不確定的,可能摸出紅棋子也可能摸出藍棋子。)
    (3)集體匯報交流
    a:小組匯報
    師:你愿意把你們組交流的情況展示給大家嗎?(生:愿意)
    師:你是第一個上來的,真勇敢!
    生1:我們摸到的棋子,有紅色的也有藍色的,因為盒內(nèi)既有紅棋子也有藍棋子。
    師:其他小組有補充嗎?
    生2:我發(fā)現(xiàn)我們組有時摸出紅棋子有時摸出藍棋子,但是摸出紅棋子的次數(shù)多,因為盒內(nèi)的紅棋子比藍棋子多。
    師:說得不錯!誰還想說?
    生3:我發(fā)現(xiàn)我們組摸出的棋子既有紅色的也有藍色的,紅棋子多所以摸到紅棋子的機會大。
    生……
    師:說得真不錯!其他小組也是這種結果嗎?(生:是)
    b:共同優(yōu)化,形成結論
    師:通過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生思考)
    生1:雖然各小組摸到紅棋子與白棋子的次數(shù)不一定相同,但都是摸出紅棋子的次數(shù)多,摸出藍棋子的次數(shù)少。
    師:說得好!
    生2:每個小組都是摸出紅棋子的次數(shù)比摸出藍棋子的次數(shù)多,摸出藍棋子的次數(shù)比摸出紅棋子的次數(shù)少。
    師:說的很詳細!還有要說的嗎?
    生3:各小組摸棋子的情況都說明,紅棋子多所以摸出紅棋子的次數(shù)多。
    師:嗯,簡單明了。
    生……
    師強調(diào):同學們說的“摸出紅棋子次數(shù)多摸出藍棋子次數(shù)少”,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可能性大小”(板書:可能性大小)
    師小結:每一個棋子被摸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紅棋子和藍棋子的數(shù)量不一樣,所以摸出紅棋子的可能性與摸出藍棋子的可能性大小就不一樣。多次試驗證明紅棋子的數(shù)量多摸到紅棋子的可能性大;相反,藍棋子的數(shù)量少摸到藍棋子的可能性就小。(隨機板書)
    師: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了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設計意圖: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通過“摸一摸、想一想、說一說”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xiàn)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2、根據(jù)結論推測
    師:如果現(xiàn)在讓你再摸一次,你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嗎?
    生:不一定。
    師:下面請同學們實際摸摸看(生每人摸一次)
    (可能既有摸到紅棋子的,也有摸到藍棋子的)
    師:雖然我們知道了摸出紅棋子的可能性大,但在單次試驗中我們并不能確定會摸出紅棋子。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摸一次,引起認知沖突,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不確定現(xiàn)象的特點,體會概率雖然能幫我們了解不確定現(xiàn)象的規(guī)律,但并不能提供準確無誤的結論。)
    3、應用
    師:下面看看同學們掌握的怎么樣了?
    a:(課件出示p106做一做左題)
    師:你知道每種顏色占整個圓的幾分之幾嗎?生答
    師:那么指針停在哪個區(qū)域的可能性大呢?生答
    b:獨立解決右題,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既讓學生明確數(shù)量多少與可能性大小的聯(lián)系,也為以后學習可能性的精確值作鋪墊。)
    (二)教學例4
    (課件出示例4插圖)
    師:請同學們看例4,剛才我們解決了兩種顏色的問題,現(xiàn)在是三種顏色的了,你敢挑戰(zhàn)嗎?(生:敢)
    師:很好!如果讓你只摸一個棋子可能是什么顏色的呢?請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生交流)
    指名匯報:如果只摸一個棋子可能是紅色的,可能是藍色的,也可能是綠色的。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免費篇二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6頁例3、例4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能用三角形、長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圖形拼出組合圖形,并能通過想象給拼出的圖形取名。
    2.讓學生經(jīng)歷拼圖的活動過程,加深學生對簡單幾何圖形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3.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jīng)歷拼組圖形的過程。
    【教學準備】
    師生都準備一些組合圖形。
    【教學過程】
    一、引出問題
    教師:小朋友,你們聽說過七巧板嗎?(學生可能有的說聽過,有的說沒有)這里有一段錄像,介紹了關于七巧板的有關情況,我們一起看一看。
    把教科書第36頁的內(nèi)容制作成課件,播放完后,讓學生了解七巧板的情況,并初步感受到用一些基本的幾何圖形可以拼組合圖形。
    教師:看了剛才的錄像,你知道些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圖形可以拼成一些有趣的圖形,想試一試嗎?
    板書:拼組合圖形。
    二、自主探索
    1、看一看,拼一拼
    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第35頁例1中的樹、魚、帆船圖。
    教師:這些你們都認識嗎?它們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發(fā)表意見后教師指出:其實,它們可以看成是一些基本圖形的組合,你能想象出它們是由哪些基本的圖形組合的嗎?請用你們的圖形拼一拼。
    學生獨立拼,拼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時注意:學生拼的不一定與教科書上的完全一樣,只要學生說得出道理,看起來又像就可以。
    2、拼一拼,說一說
    教師:生活中你喜歡哪些動物?
    學生自由說一說。
    教師:想象一下,你喜歡的動物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閉眼自由想象。
    教師:你能把你喜歡的動物用幾何圖形拼出來嗎?
    請試一試吧。學生先獨立拼,拼好后與同伴交流,說一說拼的組合圖形像什么,用了哪些圖形。
    全班交流時,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說出拼的圖形像什么,促進學生想象力的提高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三、課堂活動
    (1)完成第37頁第1、2、3題。
    (2)拼圖比賽:我心中的航天飛機。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自由總結。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免費篇三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把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用于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
    2、使學生能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對一些小數(shù)乘法進行簡便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以及知識的遷移能力,數(shù)學教案-小數(shù)乘法的教學。
    二、教學重點:
    把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用于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
    教學難點:
    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對一些小數(shù)乘法進行簡便計算
    三、教學具準備:
    投影儀、小卡片等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按運算定律填空:
    15×12= ×
    (18×4)×25=18×( × )
    (36+64)×7= × + ×
    2、用簡便方法計算:
    25×478×4 65×201
    3、計算下面各題:
    2.5×4.78×4 0.65×201
    4、引入
    這兩道題用豎式計算要很多時間,誰能想個辦法使這兩道題計算比較快呢?
    (二)、教學新課
    1、剛才幾位同學說的對不對呢?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對小數(shù)乘法是否適用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2、出示:
    下面每組算式兩邊的結果相等嗎?
    0.7×1.2〇1.2×0.7
    (0.8×0.5)×0.4〇0.8×(0.5×0.4)
    (2.4+3.6)×0.5〇2.4×0.5+3.6×0.5
    學生口頭回答后提問:“把上面幾題與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比較,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整數(shù)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對小數(shù)乘法同樣適用,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小數(shù)乘法的教學》。應用這些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計算比較簡便。
    3、利用運算定律計算復習中第三題。集體訂正時指名說說在怎樣計算簡便?運用了哪些運算定律?
    (三)、課堂練習
    1、基本練習
    完成練習三第4題。說出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2、把左右兩邊結果相等的算式用線連接起來。
    0.25×89×4 65+65×0.01
    1.25×68×0.8 4.5×10+4.5×0.1
    65×1.01 100×4.5
    78×4.5+22×4.5 0.25×4×89
    4.5×9.9 12.5×0.8×68
    (四)小結:
    學生相互之間討論,談談自己本節(jié)課的收獲。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免費篇四
    一、教材內(nèi)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九冊第三單元第五節(jié)《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即p90---91頁的例題和練習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初步了解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一些較簡單的組合圖形的面積。
    使學生掌握組合圖形常用的割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這些平面圖形面積來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根據(jù)圖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來分解組合圖形,達到分解的圖形既明確而又準確求出它的面積。
    教學過程:
    以尋標追源為教學模式,以目標教學為基本教學形式,以嘗試法為主要教學手段。
    前置回顧,展示目標;
    在發(fā)散思維中探究新知,精講點撥,完成目標;
    概括總結,反饋矯正。
    ㈠、引標: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探索
    ⒈舊知輔墊,誘發(fā)注意
    電腦顯示單車、榨欄、階梯組合圖,標出幾種已學過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梯形,讓學生說出名稱和面積計算字母公式。
    (這里通過實物感知,了解各平面圖形的特征,說出面積公式,加深對舊知識的復習,溝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設景感知,激活思考
    電腦顯示一幅美麗的畫面,一位小天使對一面墻提出問題:你能計算這幢房的側面墻的面積嗎?從而揭示課題《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
    (這樣通過直觀并帶有趣味的引導,使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引起學習動機,迫切試一試的愿望。從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從這里打開學生通道,促使學生想方設法去找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尋標:提出問題,尋找目標
    叫學生齊讀課題后,問: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組合圖形的什么知識?(組合圖形面積如何計算)好,請同學們看書p90---91頁,能否自己解決這些知識,看看它對這些知識是怎樣講的。
    (在這里老師先不做講解,讓學生帶著求知欲看書,這是根據(jù)嘗試原則,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獲取新知識,它是教學的一種有效嘗試。)
    (三)探標:追源問底,引導發(fā)現(xiàn)
    提出問題:為了求組合圖形的面積,書上是如何講的?、除了書上的分割方法外,你還有別的分割方法來求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嗎?從而引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電腦顯示學生可能想到的分割方法:
    ①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
    ②分成兩個梯形;
    ③分成三個三角形。
    其它方法給予口頭定正正誤。
    2.展示各種想法,得出組合圖形面積的求法。
    ⒊發(fā)散引導,找出新的解法:
    讓學生觀察分的方法后,提出問題:剛才所講的都是把組合圖形分成幾個已學過的平面圖形,那還有除了分以外的別的方法嗎?
    電腦顯示補的方法,并指出平面組合圖形求面積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就是分、補兩種方法。
    (這里有目的運用遷移規(guī)律,啟發(fā)引導學生,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以舊探新,引導學生看書、討論、進行觀察比較、概括,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也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使學生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能力。)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免費篇五
    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老師巧妙地設疑,把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中的加減法,幫助學生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
    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民主自由,鼓勵學生用已有的經(jīng)驗大膽思維,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課堂氣憤寬松、活躍。在計算過程中,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思維。
    探究活動
    幫小白兔回家
    游戲目的
    鞏固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
    游戲準備
    1.用紙板或其他材料制作8座小房子,在窗口處分別寫上算式:“11-9”、“12-9”…“18-9”.
    2.制作8只小白兔,小白兔身上分別寫上:2,3,4,…,9(如下圖).
    游戲過程
    1.將房子和小白兔分別懸掛在黑板兩側(順序打亂).每個學生手中都拿著一套數(shù)字卡片(2~9).
    2.教師任指一座小房子問:這是誰(哪個小白兔)的房子?學生想好答案后,舉起手中相應的卡片.然后教師將寫有相應得數(shù)的小白兔和小房子配在一起,直到全部搭配好為止.
    教案示例
    買鉛筆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掌握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用具
    學具、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生日嗎?過生日時最喜歡吃什么?明明也喜歡吃蛋糕.今天,
    咱們就和我們的好朋友“明明”一起切蛋糕.
    1.出示圖片:蛋糕1
    2.思考:左邊有一整塊,右邊有一小塊,明明說他吃半塊就能夠吃飽,可以怎樣切呢?
    (1)把整塊蛋糕切成兩半拿走半塊;
    (2)把整塊蛋糕切成四份,拿一份和另外的一小份組成半塊.
    3.小結:同學們真聰明,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師談話:明明看到你們的口算算得這么棒,想請全班同學參加他的生日宴會!請同學們看看這塊蛋糕上還缺少點兒什么?
    4.出示圖片:蛋糕2
    教師提問:明明今年9歲了,需要幾根蠟燭?商店里有多少根蠟燭呢?
    5.出示圖片:蠟燭
    教師提問:商店里有14根蠟燭,買走9根,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14-9
    教師提問:明明還要再買9個氣球布置房間,商店里又有多少個氣球呢?
    6.出示圖片:氣球
    教師提問:商店里有17 個氣球,買走9個,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17-9
    二、算法多樣化.
    (一)學習“14-9”的口算方法.
    1.教師提問:“14-9”等于幾,可以怎樣算?
    2.學生反饋
    (1)方法一:因為9+5=14,所以14-9=5
    教師板書:9+( )=14
    教師小結:你是用加法來算的,這是一個好方法.
    (2)方法二:先用10-9得1,再用1+4=5
    教師板書:10-9=1 1+4=5
    教師小結:你是把14分成了10和4,先用10-9得1,也好算,也是個好方法.
    (3)方法三:14先減4,再減5.
    教師板書:14-4=10 10-5=5
    教師小結:你是把9分成4和5,先減4,再減5,真是個好方法!
    (4)方法四:14先減10,再加1.
    教師板書:14-10=4 4+1=5
    3.小結
    方法一:是用加法來想;
    方法二:是把14分成10和4,先用10來減;
    方法三:是把9分成4和5,先減4再減5;
    方法四:是9離10近,先減10,再加1.
    (二)學習“17-9”的口算方法.
    1.教師談話
    你們能用這么多方法算出14-9=5,想的真好.能用這些方法算算17-9嗎?
    2.小組交流
    17-9可以怎么想呢?把你們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看看哪個小組想的又好,說的又清楚!
    3.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反饋
    5.揭示課題
    14-9、17-9這兩道題大家已經(jīng)學會,這實際上已經(jīng)研究了十幾減9的方法了.
    教師板書:十幾減9
    6.編題練習
    除了14-9、17-9這兩道題,你還能再編出幾道十幾減9的`題嗎?
    三、游戲:貼氣球.
    1.講明游戲規(guī)則,幫助歡樂球找到家.
    明明把這9個歡樂球都買回來了.他還準備了許多歡樂球想請同學們一起布置房間.每個歡樂球的算式上都有一個算式,請你們把歡樂球貼到相應的大氣球下面,得數(shù)是2的貼這兒!(在大氣球上面貼數(shù)字“2”)這是貼3的、貼4的……9的.
    2.小組活動
    歡樂球就在你們桌上的信封里,希望你們分工合作!
    教師小結:大家看,我們在數(shù)學學習中和明明一起過了一個多么愉快的生日呀!
    教案點評: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fā),為學生提供觀察和實踐的機會,體會數(shù)學就在身邊,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本課通過創(chuàng)設“過生日”的問題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