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免費(大全5篇)

字號: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免費篇一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2、讓學生在比較中學會觀察,學會總結。
    3、滲透科學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出示一張測量表:這是小強學習測量以后,課外測量的幾組數據。你能根據這些數據算出它們的面積嗎?
    街心廣場 長30米寬20米
    花 壇長3米寬2米
    地板磚 長0.3米寬0.2米
    (1)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后,匯報。
    (2)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出3個算式:
    街心廣場: 30×20=600(平方米)
    花壇: 3×2=6(平方米)
    地板磚: 0.3×0.2=?
    二、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位數之間的關系。
    1、討論:街心廣場和花壇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的長與寬之間又有什么關系?
    總結:長與寬都擴大到原來10倍,面積擴大——100倍;長與寬都縮小到原來10倍,它的面積就縮小到原來的100倍??s小到原來的100倍也可以說是縮小到原數的1/100,小數點向左移動2位。
    2、小組討論:我們應用剛才發(fā)現的現象,來比較花壇和地板磚的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
    地板磚與屏幕相比,長和寬都縮小到原來的10倍,它的面積也就縮小到原來的100倍。所以它的積也會縮小到原來的100倍。結果是0.06平方米。
    3、這種方法得出來的結果是否正確?你能用其它的方法驗證嗎?(可以引導學生從直觀涂一涂的方法來驗證剛材的結論是否正確。)
    4、引導學生總結:在小數乘法中,我們可以先把它們看成是整數來算,然后再看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在積的末尾數出幾位小數點上小數點。
    三、嘗試練習,再探規(guī)律。
    1、試一試:根據第一算式求下面2個算式的積。讓學生說說怎樣算的。
    2、填一填:將上一題的計算結果填入表格中。然后觀察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
    匯報交流:第一個小數的位數與第二個小數位數加起來等于積的小數位數。
    根據上面的規(guī)律,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第2題。
    四、全課小結。
    板書設計
    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街心廣場: 30×20=600(平方米)
    花 壇: 3×2=6(平方米)
    地 板 磚: 0.3×0.2=0.06(平方米)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免費篇二
    一、童話激趣,引出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小數的知識。小數中最重要的一個符號是什么?(板書:小數點)今天,我把這位客人請進了課堂,看看它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動畫)在輕快的音樂中,草原上跳出三個數字并排列成:256。這時小數點跳出來了,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小數點。”接著小數點跳到5和6的中間(25.6),再跳到2和5的中間(2.56),小數點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數點搬家?!?BR>    師:(板書課題:小數點搬家)哦,原來小數點要搬家了。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嗎?
    生:小數點為什么要搬家?它怎么搬家的?……
    二、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
    (一)觀看動畫:
    1.(動畫)山羊開了一家快餐店,顧客真不少。小數點說我去玩一玩。顧客都跑光了,山羊急忙打電話:小數點快快回家。小數點接到電話急忙回家。它隨便找個位置就跳了上去。(¥4.00)過了一會兒,小數點覺得很奇怪“沒有顧客?為什么會這樣呢?”小數點想了想,說:“我要搬搬家!”于是小數點搬到了4的前面(¥0.40)這時就有一些動物來快餐店了。小數點很開心,想著“太棒了,那我再搬一次吧!”小數點又往左再搬到了一次家(¥0.04)。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極了。小數點開心極了,想著“我真是個天才!”
    (二)分析探討,找出規(guī)律
    師:小數點向哪邊搬家的?山羊快餐店從一個客人都沒有,到現在生意比以前更興隆。這是為什么呢?
    (生說)
    師:那現在我們一起來研究小數點回來后,快餐價格的具體變化。
    這些變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呢?請同學們在組內討論:
    1.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
    2.小數點移動后這個數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小組匯報 。
    匯報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的基礎上,老師小結歸納:
    小數點向左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縮小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縮小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縮小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來了這么多客人,山羊真開心呀,可月底一算,虧本了。熱心的小數點知道自己闖禍了,趕緊往右搬,這時,快餐價格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讓學生先思考,然后在小組中交流,最后填書本上40頁的試一試 )。
    試一試
    小數點向右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擴大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擴大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擴大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
    師:誰來說說小數點向右搬家的變化?為什么后面寫著省略號?你能再填一句嗎?
    小結:現在我們知道了小數點右移,原來的數就會擴大(板書:右移 擴大),小數點左移,原來的數就會縮小(板書:(左移縮小)。
    三、實踐應用
    小數點這樣跳來跳去,嚴重的影響了山羊的生意,我們能把它放在一個合適的地方嗎?(結合生活實際,數學與生活相結合)
    四、綜合應用
    通過剛才小數點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數點移動引起數的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小數點真是個神奇的小家伙,我們在學習中應如何應用它呢?
    1、下面的數與0.285比較,擴大到原來的幾倍或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幾?
    2.85 2850 0.0285 0.00285
    2、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那么這個擴大__倍;如果這個數要擴大到原來的100 倍,這個小數的小數點應向___移動___ 位。
    3、小山羊要去進貨,途中要經過一條小河,你能幫它過河嗎?
    五、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神奇的小數點”或“小數點的自述”說一說
    六、教學反思
    1、創(chuàng)設快餐店的情境,為新知識的探索提供了理想的自由拓展的平臺。
    2、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疑、猜測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如:當學生觀察發(fā)現四個小數中的小數點位置移動時,相鄰兩個數是10倍關系,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得樂意繼續(xù)探索下去。
    3、給學生提供討論、合作、交流的平臺。如:學生獲取了小數點向左移動時會引起小數縮小的變化規(guī)律后,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探索出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4、搭建了學生聯(lián)想的舞臺,開放性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放飛,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既加深了對小數點位置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guī)律的認識,又使學生的思維獲得了提高。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免費篇三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探究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的過程,并能運用這個規(guī)律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2.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驗證等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滲透轉化思想。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探究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教學準備:ppt。
    課時安排: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單位轉換:填一填
    0.5米=( )分米 3平方分米=( )平方米
    0.08平方米=( )平方分米
    2.口算:
    20×40= 4×6= 7×6= 8×9=
    2×4= 0. 4×6= 7×0.06= 0.8×9=
    [設計意圖]在接下來的新知探究環(huán)節(jié),我要讓孩子自主探究出0.3×0.2的計算方法,其中就用到通過單位轉化將小數轉化為整數來計算;小數乘整數是學生第一課時學的內容,復習這一知識,為研究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奠定了基礎。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廣場圖)同學們看,這是一張會寧縣城的街心廣場圖,從圖中你得到哪些數學信息了?
    (板書) 廣場 花壇 瓷磚
    長: 30米 3米 0.3米
    寬: 20米 2米 0.2米
    2.他們的面積你會算嗎?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
    3.交流:誰來說說你算到的結果是多少?(完成板書)
    要算廣場和花壇的面積,很簡單,算得都不錯。瓷磚的面積你算到多少呢?是怎樣算的?
    4.這樣,同學們在小組內先交流一下,聽聽同伴的方法是不是有道理。
    5.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計算0.3×0.2的方法?你聽明白了嗎?
    6.學生交流:0.3米=3分米,0.2米=2分米,2×3=6(平方分米),6平方分米=0.06平方米,0.2×0.3=0.06(平方米)
    是啊,根據這樣的方法,我們發(fā)現0.2×0.3=0.06,真了不起!
    7.從老師摘錄的數據中,你有沒有發(fā)現這組數據比較特殊,他們的長之間有什么關系?寬呢?
    8.引導學生觀察廣場和花壇的數據:30變成3,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20變成2,也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結果600變成6,就縮小到原來的一百分之一。聯(lián)系這個規(guī)律,你能說說還可以怎樣得出瓷磚的面積嗎?
    9.施工人員覺得用長0.3米寬0.2米的瓷磚太小了,想改成長0.5米寬0.3米的瓷磚,這樣每塊瓷磚的面積又是多少呢?(學生獨立計算)
    10.交流:你是怎樣計算的?(板書算式、結果)
    11.回過頭再來看看我們課開始時口算的幾道小數乘法題,
    觀察0.2×0.3=0.06,0.5×0.3=0.15等一些算式,老師發(fā)現一個問題,都是小數乘法,為什么有的結果是一位小數,有的結果卻是兩位小數呢?你有什么發(fā)現?把你的發(fā)現和同桌交流一下。
    12.全班交流:原來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中小數位數有關,到底有怎樣的關系?
    13.到底同學們得出的這個結論是不是適用于所有的小數乘法呢?請大家舉個像這樣的例子驗證一下,看看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之間是不是存在著這樣的關系。(交流)
    (學生舉不出0.5×0.2這樣的例子,就由教師引出,討論。)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舊知,運用轉化的策略算出0.3×0.2的結果,在學生初步會計算0.3×0.2的基礎上,及時鞏固計算0.5×0.3的結果,然后引導學生觀察一組算式并質疑“同樣都是小數乘法,為什么有的結果是一位小數,有的結果卻是兩位小數”,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在學生根據表格體會到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后,創(chuàng)設了驗證的環(huán)節(jié),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這個結論的認識。運用猜想——驗證——概括的模式,學生學得積極主動,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免費篇四
    一、復習、導入
    1、 復習舊知識:
    (1)口算小數乘法:
    0.4-2 0.3-4 1.2-4 2.3-3 2.5-2
    說說計算的方法
    (2)小數點的移動:
    ①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這個數擴大到原來的( )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 )位,這個數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
    ②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這個數( );
    小數點向左移動( )位,這個數縮小到原來的1/100。
    2、 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到街心廣場去轉轉,看看那里有什么樣的數學奧秘等我們來探索。
    二、探索新知:
    1、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讓學生認真看書上的主題圖,說一說知道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這三個長方形的長之間有什么關系?寬之間有什么關系?他們的面積之間又可能有什么關系?
    2、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 引導學生探索0.2-0.3的計算方法。
    先讓學生計算廣場、花壇的面積,并對比他們的長和寬的關系,以及面積的關系。再讓學生根據地轉與花壇的長和寬的關系估計一塊地磚的面積可能是多少。然后,讓學生自主探索計算方法。最后,匯報自己找到的好方法,并進行評議,誰的方法更好些。
    師小結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2) 探索小數乘小數的積的小數點位置
    ①利用剛才學到的計算方法完成“試一試”:你發(fā)現了什么?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將結果匯報,進行全班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小數乘小數的積的小數點位置與乘數小數位數的關系。
    ②完成“填一填”,回答:積的小數點位置與乘數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明確:積的小數位數等于兩個乘數小數位數的和。
    ③師小結: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不僅學習了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更了解到積的小數點位置與乘數小數位數的關系,知道了這個規(guī)律,我們以后就可以運用它來幫助我們進行計算。
    3、完成43頁“練一練”,鞏固所學知識。
    4、總結: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免費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例子,結合實際操作,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使學生能夠計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
    3.通過探究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遷移、聯(lián)想轉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教材分析】
    小數乘法的意義是在學生已經學習過“元、角、分與小數”、“小數的意義”、“小數的加減法”和掌握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在整數乘法意義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
    【學情分析】
    我所抽班級學生有73人。這班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使用北大(版)教材,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對于列出小數乘法算式以及得出結果,學生不會有任何困難,關鍵在于學生能否聯(lián)想到整數乘法的意義,然后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出小數乘法的意義。所以針對這一點,我打算利用小數加法的復習題,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運用類推、遷移的方法來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小數的意義:0.2 0.05 (學生口答)
    2、小數加法:0.6+0.6 0.8+0.8 0.2+0.2+0.2 0.4+0.4+0.4 0.1+0.1+0.1+0.1+0.1
    (1)學生口算
    (2)你發(fā)現了什么?(都是求相同加數的和)
    (3)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乘法計算)
    3、揭示新課:
    (1)0.2+0.2+0.2,用乘法怎樣表示?為什么這樣列式,你是這樣想的?0.2×3表示什么意思?
    (2)0.6+0.6,用乘法可以怎樣寫?0.6×2表示什么意思?
    (3)剩下的幾道怎樣用乘法表示?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4)這些乘法算式與我們前面學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是小數乘法)
    4、歸納意義:
    小數乘整數表示什么呢?
    二.探究算法
    1、請大家想辦法算出0.2×3的積。
    (1)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
    (2)同桌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a.連加法:0.2+0.2+0.2=0.6
    b.聯(lián)想、轉化:0.2元=2角 2角×3=6角=0.6元
    c.畫圖法:你是怎樣畫的?為什么要畫3個0.2?
    d.推算:因為2×3=6,所以0.2×3=0.6
    e.還有不同的嗎?(略)
    2、小結:只要適合自己,就是的!
    三.鞏固拓展
    1、填一填
    0.8+0.8+0.8=( )×( )=( )
    0.3+0.3+0.3+0.3+0.3=( )×( )=( )
    0.1+0.1+0.1+0.1+0.1+...=( )×( )=( )(10個0.1)
    1.2×2=( )+( )=( )
    ( )×( )=( )+( )+( )+( )+( )(可以怎樣填?你發(fā)現了什么?)
    2、算一算
    2×0.4 0.3×0 3×1.1 9×0.8 0.6×4 5×0.2 0.7×1
    3、文具店里的數學問題:
    (1)買4塊橡皮多少元?
    (2)買3支鉛筆多少元?
    (3)買2把尺子多少元?
    (4)任選一種文具,你還能提出一步計算的乘法問題嗎?
    四.閱讀質疑
    (1)閱讀教材38~39,把書中內容補充完整。
    (2)還有不懂的問題嗎?
    五.全課小結:你有哪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