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的諸多文明古國中,意大利算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從古至今,意大利無論在科學、藝術、手工業(yè),還是現代化工業(yè)生產領域都創(chuàng)造了很多奇跡,是一個經濟高度發(fā)達的國家。另一方面,意大利人也非常重視對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保護,散布在各個城市中的古建筑和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雕刻、古跡和文物組成了一道歐洲最靚麗的風景線。這樣一個了不起的民族,你很難把它與不守時聯系起來。
遲到是生活的一部分
意大利并不是很大,領土面積只有三十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六千多萬。還沒有我們中國一個省大。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卻成為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源地,孕育了許多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和科學家。在工業(yè)制造領域,意大利生產的汽車,設計制作的精美服裝、皮具、家具、鐘表、珠寶等一直領先著世界潮流,很多國際流行的大品牌都是來自意大利。按說這樣一個出色的民族,行事一定非常嚴謹??墒橇钅阆胂蟛坏缴踔翢o法理解的是,意大利人的集體意識和守時觀念非常淡薄,比如朋友間的約會,意大利人經常會遲到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這在我們看來是十分不禮貌的行為,可在他們看來卻好像很正常。約會的時間早已經過了,姍姍來遲的一方卻面含微笑,毫無愧色,就像什么事都沒發(fā)生一樣,讓你哭笑不得。
我女兒在意大利留學五年,對此深有體會。她給我講,意大利人好像天生就沒有時間觀念:約會遲到,汽車、火車甚至飛機晚點都很正常,就連她們大學的教授來學校為學生講課這樣嚴肅的事情也照樣不準時,通常都是學生們早上來到教室里大眼瞪小眼地等著老師。她說有一次應該是早上八點鐘上課,結果這位先生居然快十一點了才走進教室,望著全班同學竟然全沒有一點兒愧疚之意。換做是在其他國家,就算不開除他也會質疑他作為教師的人品,但是在意大利人們卻不會這樣想。事實也證明,這位教授其實非常敬業(yè),專業(yè)也很好,這節(jié)課他一直興高采烈地講到了晚上七點,連午飯都沒吃(這簡直比遲到還要可怕),好在同學們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設計是一套哲學
意大利人雖然不拘小節(jié),但是他們在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時卻非常認真,樂于鉆研。尤其是在設計領域,意大利人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與同為設計強國的德國、美國、日本等國不同,意大利人更多的是依靠悠久的設計傳統(tǒng)以及自文藝復興以來厚重的文化藝術基礎,他們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傳統(tǒng)元素與現代生活元素的完美結合,設計思想非常獨到。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至今,六十多年來,意大利誕生了一大批才華橫溢的藝術設計大師,其中有很多是建筑師出身。他們多才多藝,同一個人既可以設計出超酷的法 拉利跑車,又能設計出精巧的鐘表、首飾、服裝。就拿汽車來說,世界上10 種最暢銷的車型就有六款是意大利設計的。這也得益于意大利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和完善的配套生產和銷售體系,正如意大利藝術評論家烏貝托. 艾科所說:如果說別的國家有一種設計理論,而意大利則有一套設計哲學、一套完整的設計思想體系。在意大利,任何一個設計項目(指商業(yè)領域)都會經過反復地 論證和研究,確保它達到最佳的效果,而不是設計完之后就交給市場打分了。我女兒所在的設計學院曾經接過一個政府的項目,委托學院的學生設計養(yǎng)老院。
如果是在中國,建養(yǎng)老院根本就不需要設計,只要房子改出來沒有質量問題能住人就成了,設計得再好也沒用。我們在電視上看到意大利政府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可是人家在養(yǎng)老院的建設上一點兒都不馬虎,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學生,全部都要到國外去做實地考察,每個學生自己任意挑選兩個國家,在每個國家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地考察,經費全部由政府負擔。回到學院之后,所有學生集中在一起,分享討論各個國家的養(yǎng)老院有什么先進之處可以借鑒,作為設計新養(yǎng)老院的依據。這個項目整個進行了三年,三年之后,意大利建造的養(yǎng)老院肯定是世界上最好的養(yǎng)老院。
歷史文化是最寶貴的財富
當然,意大利人在設計方面的天賦,也與他們從小到大所受的藝術文化熏陶有關系。幾乎全世界所有熱愛旅游的人都想往到意大利去旅游觀光,因為意大利人非常重視對傳統(tǒng)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散布在各個城市中的古建筑和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雕刻、古跡和文物組成了一道歐洲最靚麗的風景線。
意大利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城市,這次我就介紹一座并不廣為人知的小城盧卡。它最值得驕傲的地方,是孕育了偉大的作曲家普契尼,他祖上五代人都是音樂家,經典歌劇《圖蘭朵》和《蝴蝶夫人》就是出自他的筆下。歐洲人認為,世界上最美好的城市不是面積最大,不是人口最多,更不是最有錢,而是音樂家最多的地方,因為培養(yǎng)音樂家需要發(fā)達的文明、持久的和平和財富的積累。
盧卡的外圍被古老的城墻包圍著,它擴建于15 世紀,作為保護城市的防御工事,以及完整而古老的美感,成為歐洲軍事建筑的榜樣。沿著城墻步行,是觀看盧卡小城全貌最好的地方,一邊是城外的森林景色,一邊是古老城市的紅色屋頂和教堂。城墻非常寬闊,寬到可以容納兩三輛汽車并行,現在已經變成了環(huán)城公園。在傍晚的斜陽映照下,古城和綠地就像披上了一縷金色的緞帶,漂亮極了。
從盧卡的火車站走出來,穿過一條街,沒走多遠就是盧卡最有名的圣馬丁大教堂。在意大利,一座城市里最重要的教堂才有資格被冠以“圣”字,再穿過圣馬丁廣場,走兩分鐘就是拿破侖廣場。廣場的一側是杜卡勒宮,這座古建筑如今是盧卡的市政府廳和警察局。
廣場的四周種滿了法國梧桐樹,非常法國化,修理得整整齊齊,體現了拿破侖在異鄉(xiāng)的權威。穿過拿破侖廣場,向北沿著veneto 大街走五分鐘,就是圣米歇爾廣場,這里就是盧卡的市中心了,廣場上最壯觀的是圣米歇爾教堂,始建于11 世紀,到14 世紀建成。走到最北端,有一個圓形劇場,其實這個劇場已經沒有了,只是一處遺址,連斷墻殘壁都沒有了,只剩下一個橢圓形的廣場。1830 年建筑師lorenzo nottolini,在改造盧卡城時,將劇場附近雜亂無章的建筑統(tǒng)一起來,保留了廣場橢圓的形狀和高低不平的房屋,并留下一個拱門通向外面的街道,這個拱門就是當年古羅馬劇場唯一留存至今的部分。
盧卡確實很小,說小城都得是袖珍的,在城里完全不用坐車,從南到北穿城步行也只用二十多分 鐘。和很多意大利古城一樣,這里沒有所謂現代化城市的高樓大廈,沒有那些國際化大都市的喧囂和污染的空氣,也沒有燈紅酒綠、光怪陸離、紙醉金迷的奢華,當地人并不崇拜這些。古城最高的地方仍像十三世紀一樣,是教堂的尖頂。陽光映照在城墻和草坪上,看著這些,你仿佛回到了遠古時期的中世紀,沉醉于這個小城寧靜自然的和諧中。一切心浮氣躁的心情都隨之而煙消云散了。
遲到是生活的一部分
意大利并不是很大,領土面積只有三十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六千多萬。還沒有我們中國一個省大。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卻成為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源地,孕育了許多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和科學家。在工業(yè)制造領域,意大利生產的汽車,設計制作的精美服裝、皮具、家具、鐘表、珠寶等一直領先著世界潮流,很多國際流行的大品牌都是來自意大利。按說這樣一個出色的民族,行事一定非常嚴謹??墒橇钅阆胂蟛坏缴踔翢o法理解的是,意大利人的集體意識和守時觀念非常淡薄,比如朋友間的約會,意大利人經常會遲到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這在我們看來是十分不禮貌的行為,可在他們看來卻好像很正常。約會的時間早已經過了,姍姍來遲的一方卻面含微笑,毫無愧色,就像什么事都沒發(fā)生一樣,讓你哭笑不得。
我女兒在意大利留學五年,對此深有體會。她給我講,意大利人好像天生就沒有時間觀念:約會遲到,汽車、火車甚至飛機晚點都很正常,就連她們大學的教授來學校為學生講課這樣嚴肅的事情也照樣不準時,通常都是學生們早上來到教室里大眼瞪小眼地等著老師。她說有一次應該是早上八點鐘上課,結果這位先生居然快十一點了才走進教室,望著全班同學竟然全沒有一點兒愧疚之意。換做是在其他國家,就算不開除他也會質疑他作為教師的人品,但是在意大利人們卻不會這樣想。事實也證明,這位教授其實非常敬業(yè),專業(yè)也很好,這節(jié)課他一直興高采烈地講到了晚上七點,連午飯都沒吃(這簡直比遲到還要可怕),好在同學們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設計是一套哲學
意大利人雖然不拘小節(jié),但是他們在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時卻非常認真,樂于鉆研。尤其是在設計領域,意大利人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與同為設計強國的德國、美國、日本等國不同,意大利人更多的是依靠悠久的設計傳統(tǒng)以及自文藝復興以來厚重的文化藝術基礎,他們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傳統(tǒng)元素與現代生活元素的完美結合,設計思想非常獨到。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至今,六十多年來,意大利誕生了一大批才華橫溢的藝術設計大師,其中有很多是建筑師出身。他們多才多藝,同一個人既可以設計出超酷的法 拉利跑車,又能設計出精巧的鐘表、首飾、服裝。就拿汽車來說,世界上10 種最暢銷的車型就有六款是意大利設計的。這也得益于意大利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和完善的配套生產和銷售體系,正如意大利藝術評論家烏貝托. 艾科所說:如果說別的國家有一種設計理論,而意大利則有一套設計哲學、一套完整的設計思想體系。在意大利,任何一個設計項目(指商業(yè)領域)都會經過反復地 論證和研究,確保它達到最佳的效果,而不是設計完之后就交給市場打分了。我女兒所在的設計學院曾經接過一個政府的項目,委托學院的學生設計養(yǎng)老院。
如果是在中國,建養(yǎng)老院根本就不需要設計,只要房子改出來沒有質量問題能住人就成了,設計得再好也沒用。我們在電視上看到意大利政府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可是人家在養(yǎng)老院的建設上一點兒都不馬虎,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學生,全部都要到國外去做實地考察,每個學生自己任意挑選兩個國家,在每個國家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地考察,經費全部由政府負擔。回到學院之后,所有學生集中在一起,分享討論各個國家的養(yǎng)老院有什么先進之處可以借鑒,作為設計新養(yǎng)老院的依據。這個項目整個進行了三年,三年之后,意大利建造的養(yǎng)老院肯定是世界上最好的養(yǎng)老院。
歷史文化是最寶貴的財富
當然,意大利人在設計方面的天賦,也與他們從小到大所受的藝術文化熏陶有關系。幾乎全世界所有熱愛旅游的人都想往到意大利去旅游觀光,因為意大利人非常重視對傳統(tǒng)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散布在各個城市中的古建筑和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雕刻、古跡和文物組成了一道歐洲最靚麗的風景線。
意大利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城市,這次我就介紹一座并不廣為人知的小城盧卡。它最值得驕傲的地方,是孕育了偉大的作曲家普契尼,他祖上五代人都是音樂家,經典歌劇《圖蘭朵》和《蝴蝶夫人》就是出自他的筆下。歐洲人認為,世界上最美好的城市不是面積最大,不是人口最多,更不是最有錢,而是音樂家最多的地方,因為培養(yǎng)音樂家需要發(fā)達的文明、持久的和平和財富的積累。
盧卡的外圍被古老的城墻包圍著,它擴建于15 世紀,作為保護城市的防御工事,以及完整而古老的美感,成為歐洲軍事建筑的榜樣。沿著城墻步行,是觀看盧卡小城全貌最好的地方,一邊是城外的森林景色,一邊是古老城市的紅色屋頂和教堂。城墻非常寬闊,寬到可以容納兩三輛汽車并行,現在已經變成了環(huán)城公園。在傍晚的斜陽映照下,古城和綠地就像披上了一縷金色的緞帶,漂亮極了。
從盧卡的火車站走出來,穿過一條街,沒走多遠就是盧卡最有名的圣馬丁大教堂。在意大利,一座城市里最重要的教堂才有資格被冠以“圣”字,再穿過圣馬丁廣場,走兩分鐘就是拿破侖廣場。廣場的一側是杜卡勒宮,這座古建筑如今是盧卡的市政府廳和警察局。
廣場的四周種滿了法國梧桐樹,非常法國化,修理得整整齊齊,體現了拿破侖在異鄉(xiāng)的權威。穿過拿破侖廣場,向北沿著veneto 大街走五分鐘,就是圣米歇爾廣場,這里就是盧卡的市中心了,廣場上最壯觀的是圣米歇爾教堂,始建于11 世紀,到14 世紀建成。走到最北端,有一個圓形劇場,其實這個劇場已經沒有了,只是一處遺址,連斷墻殘壁都沒有了,只剩下一個橢圓形的廣場。1830 年建筑師lorenzo nottolini,在改造盧卡城時,將劇場附近雜亂無章的建筑統(tǒng)一起來,保留了廣場橢圓的形狀和高低不平的房屋,并留下一個拱門通向外面的街道,這個拱門就是當年古羅馬劇場唯一留存至今的部分。
盧卡確實很小,說小城都得是袖珍的,在城里完全不用坐車,從南到北穿城步行也只用二十多分 鐘。和很多意大利古城一樣,這里沒有所謂現代化城市的高樓大廈,沒有那些國際化大都市的喧囂和污染的空氣,也沒有燈紅酒綠、光怪陸離、紙醉金迷的奢華,當地人并不崇拜這些。古城最高的地方仍像十三世紀一樣,是教堂的尖頂。陽光映照在城墻和草坪上,看著這些,你仿佛回到了遠古時期的中世紀,沉醉于這個小城寧靜自然的和諧中。一切心浮氣躁的心情都隨之而煙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