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守望的距離》讀后感一
在我這個年紀,讀周國平的文章應(yīng)該不算晚吧。在看遍了郭敬明的小說,朱自清的散文,再來唨嚼下周國平的哲理也未嘗不可。有人說: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帶著一時的好奇,寒假的空暇時間,便著手讀起他的文章。
有很多人擁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結(jié)出的碩果卻并不是很多,真正有獨立的哲學(xué)思考,有生動的東西也并不是很多,但無疑周國平算是一位代表人文精神的學(xué)者,這位學(xué)者既是一位哲學(xué)家,也是一位詩人,他用散文的筆調(diào)寫他的哲學(xué)思考,用哲學(xué)思考來貫穿他的文學(xué)寫作。
初識他的文章是一篇名為《生命本來沒有名字》的文章,當我看到這個題目時,眼前便一亮,感覺很新鮮,文章充滿濃郁的詩意與馥郁的哲理,無一不展現(xiàn)了他對生命的感悟,那是對哲理的深刻詮釋。從那時起,我便記住了他的名字?;蛟S,正如他說的“生命本來沒有名字”,此時,“周國平”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三個漢字了,他的哲理讓人回味無窮。
《守望的距離》記載了作者十余年的歲月點滴,無論是對愛的理解還是人生的追求都顯現(xiàn)了獨到的見解。但作為一個哲學(xué)詩人,周國平寫下的格言使我最為感同深受。何為格言?格言不過是天神們私下議論人類隱情的悄悄話,卻被智者偷聽到了罷了。周國平這樣讀解自己的格言:我從不奢望寫出能被人廣泛引用的格言,而只不過隨手寫下自己的點滴人生感想罷了。
在這里,摘錄下幾句我自認為不錯的格言。“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都已經(jīng)降為非常次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東西是這條路本身。”;“只有聰明人才能寫出好格言,但只讀格言的人卻是傻瓜”。但這并不意味他的話句句屬經(jīng)典。正如:“我所厭惡的人,如果不肯下地獄,就讓他們上天堂吧,只要不在我眼前就行。”我覺得討厭一個人本身沒有錯,但是討厭別人,并不意味著你可以控制他們。
你并不能要求別人為你作些什么,就算你很討厭他,只要我們自己做的夠好,又何必去理睬那些使你難過的人呢?真正的仇人是自己,讓我們少一分恨意,多一分寬容。即使那個討厭的人糾纏著你,對你而言仍是隱形無形的。這只是我的一些不夠成熟的看法,不夠完善,但每個人不就是在分分秒秒的爭論中長大的嗎?
我相信:真正的作家,應(yīng)該是為自己寫作而活,如果只是貪圖物質(zhì)利益,那就太可悲了。因而,我很欣賞周國平說的“一個人唯有真正為自己寫作,他的作品才會有比較長久的生命力。”
暑假《守望的距離》讀后感二
“守望者”的職責(zé)是,與時代潮流保持適當?shù)木嚯x,守護人生的那些永恒的價值,瞭望和關(guān)心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摘自《守望的距離》
這個暑假,一本《守望的距離》讓我的精神得到升華。這是一本需要用心靈閱讀的書,一本可以引領(lǐng)你的人生的書。
美,源于距離。 人生,源于哲學(xué)。
或許我們不明白存在的價值;或許我們不明白人生的含義;亦或許,我們不明白渺小的自己到底有何存在的意義……
你感嘆,我們不過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塵埃!我哀怨,我們太過于渺小,所作所為不過是一些庸俗的不必!
這是關(guān)于無聊與寂寞的話題,許多平凡人,包括我,時常會感到寂寞,感到孤獨。其實是自己的精神空虛,內(nèi)心的孤獨,對生活的向往不是那么的有欲望,其實是自己對生活的不熱愛,不重視。我們不懂得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缺少自身的一種精神價值以及精神家園。我們失去精神價值的生活,在這個喧嘩的世界,迷失了自我。
“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都應(yīng)該有一個自足的精神世界。這是一個安全的場所,其中珍藏著你最珍貴的寶物,任何災(zāi)禍都不能侵犯它。”又有多少人認知到這點,寧愿塵封的精神世界。應(yīng)該不要讓瑣屑的生活淹沒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園,一個人擁有了精神家園,他就擁有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要數(shù)我最喜歡的,就是第十輯——《人生寓言》。“人生就是一個從一而終的女人,你不妨盡自己的力量打扮她,引導(dǎo)她,但是,不管她終于成個什么樣子,你好歹得愛她。”簡短的語言,卻鏗鏘有力,不緩不急地告訴你,不論人生是怎樣的坎坷,或是怎樣的乏味,你至少得熱愛自己的人生,熱愛自己的生活。共26篇寓言,談盡了人生。悲觀的人生態(tài)度,是我們最應(yīng)該鄙棄的,因為也有人生不能掌控的事。而在我們的人生中,還有一種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東西,那便是高于一切的豁達胸懷。我們不妨眷戀生命,執(zhí)著人生,這樣一種執(zhí)著有悲觀墊底。有悲觀墊底的執(zhí)著,實際上是一種超脫。
讀《守望的距離》,領(lǐng)悟人生哲學(xué)。以守望的姿態(tài)來面對生活、面對人生,應(yīng)該是一件幸福的事。因為守望中含著期待,而這種期待是不浮躁、是踏實、是寧靜、是信心十足。讀周國平的書,我的心變得輕松,思想變得澄澈,對生活有了更新更積極的理解……
讀《守望的距離》,仿佛覺得自己似乎成熟了很多,如今再回想這本書的名字,守望的距離,別有內(nèi)涵啊。這守望的意義在于等待幸福與快樂,但是不是焦急地去等待,而是耐心地等待。希望有一天,我守望的幸福與快樂能來到我身邊。
讀《守望的距離》,做個“守望者”,有了看待這個世界的獨特眼光,寂寞和孤獨只是你的佐料,精神和價值是你的主菜,人生是你的舞臺,用盡你的一生去準尋理想。
相關(guān)
在我這個年紀,讀周國平的文章應(yīng)該不算晚吧。在看遍了郭敬明的小說,朱自清的散文,再來唨嚼下周國平的哲理也未嘗不可。有人說: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帶著一時的好奇,寒假的空暇時間,便著手讀起他的文章。
有很多人擁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結(jié)出的碩果卻并不是很多,真正有獨立的哲學(xué)思考,有生動的東西也并不是很多,但無疑周國平算是一位代表人文精神的學(xué)者,這位學(xué)者既是一位哲學(xué)家,也是一位詩人,他用散文的筆調(diào)寫他的哲學(xué)思考,用哲學(xué)思考來貫穿他的文學(xué)寫作。
初識他的文章是一篇名為《生命本來沒有名字》的文章,當我看到這個題目時,眼前便一亮,感覺很新鮮,文章充滿濃郁的詩意與馥郁的哲理,無一不展現(xiàn)了他對生命的感悟,那是對哲理的深刻詮釋。從那時起,我便記住了他的名字?;蛟S,正如他說的“生命本來沒有名字”,此時,“周國平”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三個漢字了,他的哲理讓人回味無窮。
《守望的距離》記載了作者十余年的歲月點滴,無論是對愛的理解還是人生的追求都顯現(xiàn)了獨到的見解。但作為一個哲學(xué)詩人,周國平寫下的格言使我最為感同深受。何為格言?格言不過是天神們私下議論人類隱情的悄悄話,卻被智者偷聽到了罷了。周國平這樣讀解自己的格言:我從不奢望寫出能被人廣泛引用的格言,而只不過隨手寫下自己的點滴人生感想罷了。
在這里,摘錄下幾句我自認為不錯的格言。“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都已經(jīng)降為非常次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東西是這條路本身。”;“只有聰明人才能寫出好格言,但只讀格言的人卻是傻瓜”。但這并不意味他的話句句屬經(jīng)典。正如:“我所厭惡的人,如果不肯下地獄,就讓他們上天堂吧,只要不在我眼前就行。”我覺得討厭一個人本身沒有錯,但是討厭別人,并不意味著你可以控制他們。
你并不能要求別人為你作些什么,就算你很討厭他,只要我們自己做的夠好,又何必去理睬那些使你難過的人呢?真正的仇人是自己,讓我們少一分恨意,多一分寬容。即使那個討厭的人糾纏著你,對你而言仍是隱形無形的。這只是我的一些不夠成熟的看法,不夠完善,但每個人不就是在分分秒秒的爭論中長大的嗎?
我相信:真正的作家,應(yīng)該是為自己寫作而活,如果只是貪圖物質(zhì)利益,那就太可悲了。因而,我很欣賞周國平說的“一個人唯有真正為自己寫作,他的作品才會有比較長久的生命力。”
暑假《守望的距離》讀后感二
“守望者”的職責(zé)是,與時代潮流保持適當?shù)木嚯x,守護人生的那些永恒的價值,瞭望和關(guān)心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摘自《守望的距離》
這個暑假,一本《守望的距離》讓我的精神得到升華。這是一本需要用心靈閱讀的書,一本可以引領(lǐng)你的人生的書。
美,源于距離。 人生,源于哲學(xué)。
或許我們不明白存在的價值;或許我們不明白人生的含義;亦或許,我們不明白渺小的自己到底有何存在的意義……
你感嘆,我們不過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塵埃!我哀怨,我們太過于渺小,所作所為不過是一些庸俗的不必!
這是關(guān)于無聊與寂寞的話題,許多平凡人,包括我,時常會感到寂寞,感到孤獨。其實是自己的精神空虛,內(nèi)心的孤獨,對生活的向往不是那么的有欲望,其實是自己對生活的不熱愛,不重視。我們不懂得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缺少自身的一種精神價值以及精神家園。我們失去精神價值的生活,在這個喧嘩的世界,迷失了自我。
“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都應(yīng)該有一個自足的精神世界。這是一個安全的場所,其中珍藏著你最珍貴的寶物,任何災(zāi)禍都不能侵犯它。”又有多少人認知到這點,寧愿塵封的精神世界。應(yīng)該不要讓瑣屑的生活淹沒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園,一個人擁有了精神家園,他就擁有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要數(shù)我最喜歡的,就是第十輯——《人生寓言》。“人生就是一個從一而終的女人,你不妨盡自己的力量打扮她,引導(dǎo)她,但是,不管她終于成個什么樣子,你好歹得愛她。”簡短的語言,卻鏗鏘有力,不緩不急地告訴你,不論人生是怎樣的坎坷,或是怎樣的乏味,你至少得熱愛自己的人生,熱愛自己的生活。共26篇寓言,談盡了人生。悲觀的人生態(tài)度,是我們最應(yīng)該鄙棄的,因為也有人生不能掌控的事。而在我們的人生中,還有一種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東西,那便是高于一切的豁達胸懷。我們不妨眷戀生命,執(zhí)著人生,這樣一種執(zhí)著有悲觀墊底。有悲觀墊底的執(zhí)著,實際上是一種超脫。
讀《守望的距離》,領(lǐng)悟人生哲學(xué)。以守望的姿態(tài)來面對生活、面對人生,應(yīng)該是一件幸福的事。因為守望中含著期待,而這種期待是不浮躁、是踏實、是寧靜、是信心十足。讀周國平的書,我的心變得輕松,思想變得澄澈,對生活有了更新更積極的理解……
讀《守望的距離》,仿佛覺得自己似乎成熟了很多,如今再回想這本書的名字,守望的距離,別有內(nèi)涵啊。這守望的意義在于等待幸福與快樂,但是不是焦急地去等待,而是耐心地等待。希望有一天,我守望的幸福與快樂能來到我身邊。
讀《守望的距離》,做個“守望者”,有了看待這個世界的獨特眼光,寂寞和孤獨只是你的佐料,精神和價值是你的主菜,人生是你的舞臺,用盡你的一生去準尋理想。
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