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可以一無所有》讀后感

字號:

《年輕可以一無所有》讀后感
    近些天在讀薛涌薛先生的《年輕可以一無所有》,雖然還沒有完全的讀完,但感想還是很多的。80,90亦或是美國人口中的千禧一代,其實都是時代的產(chǎn)物,他們絕不是一個國家出現(xiàn)的問題,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我們這樣的一群人(因為我自身也是90后),我們的上一輩人生活在祖國經(jīng)濟騰飛的時代,他們沒有經(jīng)歷過祖輩人口中說的連飯都吃不起的時代,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充滿著豐厚的物質(zhì)基礎(chǔ),他們生長的時代更是只要抓住機遇就會一夜暴富的時代。所以,他們本身對我們的教育就不會傳授給我們諸如吃苦耐勞,浪費可恥的精神,即便會傳授給我們,那也是他們的父輩人對他們的諄諄教導。
    這樣教育下的子女當然不會太考慮外界的感受,他們更注重的時自己的想法,他們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敢作敢為,更喜歡不顧體制而去追尋自己想要的夢想。在老一輩人的眼里,他們自然會覺得我們這樣是大逆不道的,因為什么時候你都不能沖破體制,即便你有多么有理的道理。也正是他們的這種思想,我們中國才會成為生產(chǎn)大國,而沒有成為創(chuàng)造大國。
    反觀美國千禧一代中的佼佼者,諸如蓋茨、喬布斯、戴維卡普等等,他們那個時代是“嬉皮士”盛行的一代,他們會穿著牛仔褲,T恤代替西裝革履的成功企業(yè)家,正是這種反叛精神,才使得他們沖破了常規(guī),做到了創(chuàng)新,才有了后來的微軟,現(xiàn)在的蘋果。同樣是一代人,中國經(jīng)濟下的弄潮兒遠不如美國鼓勵創(chuàng)新下的企業(yè)家。
    我們每天耳濡目染的就是誰睡誰一夜暴富,而沒有聽說過在類似魯迅,童第周等等安心做學問的智者。我們這代人是尷尬的一代人,更是苦情的一代人。但是,我們更應該懂得奮斗的價值。最后,想借用薛先生的話來告誡我們青年人:
    不管一個社會多么富裕,從底層奮斗,從一無所有奮斗,還是王道。逝去了這種精神,社會就是去了進步的動力。清貧的年輕時代,是人生幸福和美感所在。你失去了對這種東西的感受能力,你就失去了生活。
    80,90大家可能都會很熟悉,因為這是前一段時間網(wǎng)上最熱門的話題,但千禧一代大家可能不會那么熟悉,其實千禧一代也似我們口中的80,90后,只不過這是美國人對這一代人的尊稱。說尊稱,這個詞其實用的一點也不夸張,因為正是千禧一代,才造就了美國經(jīng)濟的騰飛,才喚醒了美國商業(yè)文化的進步。這些毫不夸張,當然,這些都是后話,其實這篇文章我更想說說薛先生的道理。
    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