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初步認識復習課》教學設計

字號:


    《分數的初步認識復習課》教學設計
    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陽小學 葉群芳(初稿)
    安徽省黃山市教研室 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黃山區(qū)教研室 齊勝利(統(tǒng)稿)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生進一步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較熟練地比較幾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能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意識。
    二、目標解析
    通過對“分數墻”的解讀,既能幫助學生回顧本冊所學的分數的初步認識,又為學生進一步探索分數的性質提供了空間。用好“分數墻”讓學生感悟數形結合的思想和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知識,能解決簡單的分數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展示分數墻,直接點題
    1.課件出示p111第3題分數墻
    (1)提問:你能從“分數墻”中找到那些分數知識?“分數墻”中藏了哪些分數奧秘?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2)在交流中小結分數的相關知識點。
    

    (3)復習知識點后,讓學生獨立解決書上的四個問題,再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一個“分數墻”的解讀,既能幫助學生回顧本冊所學的分數的初步認識,又為學生進一步探索分數的性質提供了空間。“分數墻”是按照“幾個幾分之一就是幾分之幾”的原理,對分數(真分數和1)進行分解而得到的模型,可以直觀地兩個分數的大小進行比較,同時可以直觀的進行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還可以發(fā)現分數的基本性質。用好“分數墻”讓學生感悟數形結合的思想和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二)綜合練習,拓展提高
    1.口算練習:課件出示p112的第10題,檢驗學生分數的簡單計算能力。
    2.綜合練習:課件出示p113的第13題
    (1)回顧鐘面的結構:鐘面一共有12個大格,把鐘面平均分成了12份;也可以把鐘面看成平均分成了60份,每分鐘表示其中的一份。
    (2)再讓學生根據復習的知識獨立解決問題。
    3.解決問題
    (1)把一張紙平均分成5份,用這樣的1份做幸運星,3份做花,做幸運星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做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做幸運星比做花少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這杯水的十分之二,第二次喝了這杯水的十分之五,還剩這杯水的幾分之幾沒喝?
    (3)爬山坡比賽
    丁丁用了八分之一小時,東東用了八分之二小時,明明用了二分之一小時,誰跑得最快?
    【設計意圖】設計不同類型的題目,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說說你的收獲。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 數學教師工作計劃 | 數學老師工作計劃 | 數學教研組工作計劃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 數學教師工作計劃 | 數學老師工作計劃 | 數學教研組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