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網(wǎng)為大家提供青年作者 媒體人寫2016高考作文,更多高考資訊請關(guān)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
青年作者 媒體人寫2016高考作文
編者按 剛剛過去的2016年高考依然話題不斷,不少地方語文考卷的作文題目都與閱讀有關(guān)。如北京卷以“神奇的書簽”為題,天津卷以“我的青春閱讀”為題……可以說,全民閱讀備受關(guān)注,讓高中生的閱讀成為高考作文聚焦的熱點話題之一。本版以“神奇的書簽”和“我的青春閱讀”為題,邀請青年作者、媒體人同題作文,談談他們自身對于閱讀的體驗和思考。
北京卷:神奇的書簽(與“‘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二選一)
書簽,與書相伴,形式多樣。設(shè)想你有這樣一枚神奇的書簽:它能與你交流,還能助你實現(xiàn)讀書的愿望……你與它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請展開想象,以“神奇的書簽”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表現(xiàn)愛讀書、讀好書的主題;有細節(jié),有描寫。
天津卷:我的青春閱讀
請根據(jù)下面的材料,寫一篇文章。在閱讀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電子設(shè)備,在寬廣無垠的網(wǎng)絡(luò)空間中汲取知識;你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悅讀”有形有色、有聲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繼續(xù)手捧傳統(tǒng)的紙質(zhì)書本,享受在墨海書香中與古圣今賢對話的樂趣……當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開闊,個性鮮明,在閱讀方式的選擇上不拘一格。請圍繞自己的閱讀方式,結(jié)合個人的體驗和思考,談談“我的青春閱讀”。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閱讀 如一場旅行
□安喬
在閱讀多元化的今天,電子閱讀很大程度上讓我們的閱讀方式更加便捷,手機、ipad、電子閱讀器越來越多地取代了傳統(tǒng)紙書,成為我們隨身攜帶的“圖書館”。這是科技帶來的進步,在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一起改變了我們的閱讀方式。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正如,有的人喜歡讀文史類,他在思考問題時就會引經(jīng)據(jù)典;有的人喜歡看科學知識,他就善于發(fā)掘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好;還有的人喜歡研究高科技,他就會對技術(shù)癡迷成為一個技術(shù)控……你讀什么樣的書,就會促使你成長為一個什么樣的你。
隨著閱讀方式的多元化,我們的閱讀對象也早已不局限于圖書,即便我們手持手機、ipad等電子設(shè)備,我們看的也不僅僅是書籍。微博、微信、知乎、豆瓣等成為當下年輕人網(wǎng)絡(luò)社交的方式,由此延伸出的微博、微信閱讀等也成為我們時下最重要的閱讀方式。例如,在微博上看到好玩有趣的作者和企業(yè)號,我們可以關(guān)注它們,從此就可以及時看到它們發(fā)布的文章;多種多樣的微信公眾號也是,它們定位明確,有讀書類如十點讀書,有科學類如果殼網(wǎng)……訂閱之后,每天可以關(guān)注到它們的推送內(nèi)容,圖文并茂,還有視頻語音,可謂視覺和聽覺的多重閱讀。相比傳統(tǒng)紙書的閱讀而言,它們充分利用了我們的碎片化時間。當然,不可否認也在很大程度上切割了我們的時間,使之碎片化。比如:看書做功課開小差的時候,偷偷瞄一眼微博;吃飯的時候,還繼續(xù)刷微信文章,看知乎大神的問答……
但僅僅是看書,刷刷社交網(wǎng),很多時候不能算作是閱讀。這就好比捧著一本書會認得幾個字,跟讀書也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閱讀一定程度上是必須有所思、有所悟,領(lǐng)會其中精妙的一種思考過程。因此,不要以為在手機里看了好多本電子小說,每天上癮一樣刷微博和微信文章,就覺得自己在很努力地學習,汲取了很多養(yǎng)分,其實不然。
真正的閱讀,不在于手捧一本經(jīng)典名著端坐于書桌前認真品讀,還是在手機上看電子書,抑或是網(wǎng)絡(luò)閱讀。正如有句話說的那樣:“我們都是經(jīng)由讀書搜集知識,但必須利用思考把糠和麥子分開。”這個過程便是閱讀,是我們汲取到寫作者的思想精髓,或感悟人生,或關(guān)于浩瀚知識,或關(guān)于文史哲理……都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開闊了眼界,提高了思考深度,真正的閱讀是另一種快速成長。
我們很難界定閱讀方式多元化所帶來的利弊,這就好比在成長之路上,我們總會不斷地接收到不同的人給我們提出的建議,但聽了那么多道理,我們依舊要靠自己去體驗屬于自己的人生。時代走到當下,閱讀方式的多元,不過是給我們提供了更多樣性的選擇,也就不必去糾結(jié)“電子書是否終將取代紙書”。我們手捧一本書,或手持閱讀器看一段文字,都猶如與一位朋友親切攀談,交流思想,獲益良多。
我常常覺得,閱讀和旅行在某種程度上意義是相通的,前者是在文字和知識世界里漫游,后者是在大好河山的畫卷里徒步。正如那句話所言:“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一直在路上,抱著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這便是我們青春閱讀的價值所在了。
(作者系專欄作者,著有《沒有自制力的人,有什么資格談努力》)
高考作文題目 | 高考作文押題 | 高考作文預測 | 高考作文素材 | 高考英語作文 |
高考記敘文 | 高考議論文 | 高考滿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作文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