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000字

字號: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000字【一】
    早就耳聞過《萬歷十五年》,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樣的好書呢!然而本人才識短淺,對中國古代的歷史又不甚感興趣,終日只做些個打發(fā)時間的無聊之事,并無意志能夠沉下心來拜讀大作。近日,機緣巧合,我終于有幸能夠跟著黃仁宇先生一起去走向那個年代,用一種完全不一樣的眼光來審視那段歷史和那段歷史中的人物。不覺一種相見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傳言--這著實是一本能夠并已經(jīng)在海內(nèi)外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好書。
    《萬歷十五年》,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正如作者自譯的這個名字一樣,1587,相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發(fā)生過無數(shù)大事件的國家來說,這一年真的太平靜了。然而作者卻憑借其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扎實的治學成果帶領(lǐng)我們從這個毫無大事可記的年份中發(fā)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鳥瞰整個明王朝的衰敗的背影,進而分析整個中國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萬歷皇帝要舉行午朝大典的一個謠傳,終于皇帝要對前宰輔張居正調(diào)查。期間作者洋洋灑灑數(shù)萬言,盡述萬歷皇帝的悲苦而又機械的一生。萬歷并非像我們原先想象中的一樣是個昏庸無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時也很機敏,也想成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然而那個急需一個明主的時代,卻恰恰是一個容不下明主的時代,于是萬歷終于從文官集團終日拿來教育人,管理社會的虛偽的封建道德禮教的枷鎖中心灰意冷下來,對朝事日趨冷淡,對人生日趨失去希望!當他最終在立儲這件事中屈服的時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著的祖宗”。他擁有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但是他又決斷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劇的一生,他有似工具的一生告訴我們的是這個時代的帶給人的無盡的痛苦。
    1587,距離首輔張居正過世已經(jīng)五年了。雖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圍繞他的風波并未隨他而去。此刻萬歷正在重新認識這個他昔日的老師,他絕對信任首輔!然而,在文官集團的集體操縱和誹謗下,現(xiàn)實告訴他的是,這個他絕對信任和尊敬的人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偽君子。
    從昔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擁有絕對權(quán)威的首輔到現(xiàn)在為“萬人唾棄”的偽君子,我們僅僅感嘆于世態(tài)滄桑似乎還不夠。張居正在位的時候,為國辦了不少好事,他想成為相管仲樂毅那樣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拯救蒼生。他要輔佐8歲的皇帝成為新的彪炳史冊的賢主明君,開創(chuàng)“萬歷盛世”。
    但是他越是努力,卻越成為眾矢之的。他當然可以憑借其一時的權(quán)勢和萬歷的信任而暫時安穩(wěn),但是當其一旦失去這種權(quán)勢和信任的時候,他也就摔的越重。歷史的發(fā)展趨勢是他所不能夠左右的,即使是生為人君的萬歷也無可奈何,因此他的這種抗爭也就成了一種痛苦的悲號!悲號過后,他也就隨著黃土一同走進了歷史,留與后人或是或非的評說!
    1587,此時正是首輔申時行當權(quán)的時代,他已在這個位置上面四年了!申時行和張居正一樣,也是萬歷的老師,深受萬歷的信任。他早年受張居正提拔而能位列大學士。但是他這個人極會為人,雖得張居正提拔,卻能夠在清算張居正的運動中免受牽連,最后還能身居首輔。由于親眼目睹了前幾任的種種結(jié)局,他深知當時文官集團的勢力之大。即使是人君萬歷尚且拿他們毫無辦法,更何況與他呢。
    于是,他就充當起了和事佬的角設(shè),憑借其過人的眼光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去化解各種隱伏的危機,他要調(diào)?;实叟c文臣的矛盾,他要調(diào)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他還要調(diào)解各文臣集團之間的矛盾,等等。他就是這樣的一個和事佬,以至后人在歸結(jié)其功績的時候盡無事可記。liuxue86.com
    要知道盡管是“被人唾罵”的其前任張居正都有不少讓人們不得不承認的功績啊!然而正是這種無功績恰是他的最大的功績,他很好的完成了在那中社會條件下一個首輔所能夠做的事情--調(diào)和矛盾!然而,生于那個時代,他即使有再高的能力,也免不了最后丟官歸家的命運!
    1587,還有傳奇人物海瑞的辭世,孤獨將領(lǐng)戚繼光的離開,思想家哲學家李贄的剃度為僧。他們都免不了悲劇的命運。正如作者在書中末尾寫道的一樣:
    “1587年,是為萬歷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jīng)走到了它發(fā)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diào)和,高級將領(lǐng)的富于創(chuàng)造或者習于茍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后的結(jié)果,都是無分善惡,統(tǒng)統(tǒng)不能在事業(yè)上取得有意義的發(fā)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讀到此,我們也就初步理解了作者所宣揚的“大歷史觀”了。正是作者以淵博的知識結(jié)構(gòu)高屋建瓴的解讀那段歷史,為我們提供一種不同于以往的看待歷史的眼光。他著眼事情雖小,但反映的時代和歷史卻很大。見微知著,處處體現(xiàn)著認識的智慧。
    大歷史觀,需要我們跳出當前的視野局限,把目光放到更加廣闊的時代背景中去了解歷史,正視現(xiàn)實,開創(chuàng)未來。
    初讀下來,已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當中了……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000字【二】
    在過去的一段很長很長的歷史中,我們中國人的歷史書很多情況下都是帶有強烈的意思形態(tài),史學家治史都是帶有各種限制,都要規(guī)避統(tǒng)治者,亦即官方的避諱。例如有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史記,也是要避過漢武帝。黃仁宇先生能夠?qū)懴氯绱司拗?,以我之見,其實是有時代的推動之功。
    何解?黃仁宇先生生于晚清民國時期,但是中晚年卻在美國居住,一直從事歷史方面的研究,涉獵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并且常年在西方工作與生活,思想方式也受西方思維的影響,所以,其寫下如此一步巨著是有一定的客觀要求,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時代的推動性,既是順應潮流與時代的發(fā)展而生。
    但是,我們卻要認同黃仁宇先生的非凡之間,和創(chuàng)新精神?!度f歷十五年》一書運用了全新的分析手段,一種結(jié)合數(shù)據(jù),理性的方法,通過厚重的,塵封的歷史畫卷富有想象力又不失嚴密的描述了明朝萬歷年間的各種人與物,還有那種歷史軌跡,這確實開了華人治史之先河,為后人展現(xiàn)了一種新的視角。
    在本書中,作者非常智慧與獨特地選擇起一個時間點——萬歷十五年,這個節(jié)點展開描述。正如作者所說:“當年,在我國的朝廷上發(fā)生了若干位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時間。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來雖似末段小節(jié),但實質(zhì)上確實從前發(fā)生大事的癥結(jié),也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
    其間關(guān)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作者以詼諧的語言,故事般的語氣,極為生動的描述了事件的線索發(fā)展,但是每個細節(jié)都根據(jù)數(shù)據(jù)與文獻的論證,有強烈的說服力。于本人之間,這書完全沒有其他歷史書的枯燥無味。但是其思想確散發(fā)著智慧的光芒。不失為適合大學生的讀物之選。
    書中的第一個章節(jié):萬歷皇帝。一個富有爭議的皇帝。一個飽受歷史學家爭論的皇帝。作者在描述這一關(guān)鍵人物之時,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去解讀。萬歷,是個無奈的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
    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wù),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這體現(xiàn)出了皇帝的苦惱。作者在描述這個有君主之名,而少君主之實的皇帝時,對中國歷史上的文官集團作了深刻的嘲諷。文官官僚體制,是一個穩(wěn)定的體制,作者揭示了這種體制的極大弊端。這時,作者拋出了了首輔——張居正,一個智慧的相國,深諳文官群體的行為。
    其中作者提到了陰陽之說,深刻揭示中國道德治國的嚴重缺陷和政治的丑陋。作者對張居正的描述是較正面的。張居正是一個托孤大臣,作為皇帝老師,其一邊要管好年幼的萬歷,一邊要協(xié)調(diào)文官集團的利益,使文官集團的運轉(zhuǎn)正常,但是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書生,不可避免又要胸懷百姓,總之,張居正是一個無奈的人物,他最后的下場卻道盡了文官集團的畸形。
    其次,最有爭議的人物,海瑞出場了。這是一個獨具個性的文官,作者對其進行了一個深刻的描寫,分析其處境,還原歷史的情形。海瑞是一個激烈性格的官員,其這種飽含正義的性格為其他官員所憎惡。但是他思想迂腐,做的很多工作沒有根據(jù)實際情形開展,僅憑胸中的正義,作者再次深刻揭示這是行不通的。但是作為文官集團合性的要求與基礎(chǔ),海瑞盡管與世道各個不入,但是他卻很長一段時間受到重用。者再一次批判了該道德制度的奇怪之處。
    相對比于史記,史記更多的是生動的還原事件的本來性質(zhì),在語言中透露作者的觀點,本書更多從事件與史料出發(fā)進行分析,從而理清線索,從小事著手,在讀者前面一步一步展示歷史背后的發(fā)展規(guī)律,正如文中最后所說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wù),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這體現(xiàn)出了皇帝的苦惱。“帝國的傾倒是尤其歷史的必然規(guī)律的。
    后記:多讀書是有好處的,讓你可以看到大師的視角,從更客戶的角度看待問題,而不是膚淺的哭爹罵娘,還是一句話:歷經(jīng)千年的洗禮,經(jīng)典,會帶給你千百年眼。
    讀后感欄目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匯總
    讀后感大全匯總
    中外名著讀后感匯總
    四大名著讀后感匯總
    讀后感800字匯總12篇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