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網(wǎng)為大家提供廣東惠州2017屆高三第二次調(diào)研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更多高考語文復習資料請關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
廣東惠州2017屆高三第二次調(diào)研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
本試題卷共8頁,21題。全卷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試室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
2.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必須寫在答題卷的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
第Ⅰ卷(閱讀題,共70分)
一、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李遜,字友道。登進士第,辟襄陽掌書記。復從事于湖南,頗有聲績,累拜池、濠二州刺史。先是,濠州之都將楊騰,削刻士卒,州兵三千人謀殺騰。騰覺之,走揚州,家屬皆死。濠兵不自戢,因行攘剽。及遜至郡,余亂未殄。徐驅(qū)其間,為陳逆順利害之勢,眾皆釋甲請罪,因以寧息。
元和初,出為衢州刺史。以政績殊尤,遷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東都團練觀察使。先是,貞元初,皇甫政鎮(zhèn)浙東,嘗福建兵亂,逐觀察使吳詵。政以所鎮(zhèn)實壓閩境,請權益兵三千,俟賊平而罷。賊平向三十年,而所益兵仍舊。遜視事數(shù)日,舉奏停之。遜為政以均一貧富、扶弱抑強為己任。
元和十年,拜襄州刺史。時遜代嚴綬鎮(zhèn)襄陽。綬以八州兵討賊于唐州。既而綬以無功罷兵柄,命高霞寓代綬將兵于唐州,其襄陽軍隸于霞寓。軍士家口在襄州者,遜厚撫之,士卒多舍霞寓亡歸。既而霞寓為賊所敗乃移過于遜言供饋不時霞寓本出禁軍內(nèi)官皆佐之。既貶官,中人皆言遜撓霞寓軍,所以致敗。上令中使至襄州聽察曲直,奏言遜不直,乃左授太子賓客分司。
十四年,拜許州刺史。是時,新罹兵戰(zhàn),難遽完緝。及遜至,集大軍與之約束,嚴具示賞罰必信,號令數(shù)百言,士皆感悅。
長慶元年,幽、鎮(zhèn)繼亂。遜請身先討賊,不許。但命以兵一萬,會于行營。遜奉詔,即日發(fā)兵,故先諸軍而至,由是進位檢校吏部尚書。尋改鳳翔節(jié)度使,行至京師,以疾陳乞。長慶三年正月卒,年六十三,廢朝一日,贈右仆射。
(《舊唐書·李遜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既而霞寓為賊/所敗乃移過于遜/言供饋不時/霞寓本出禁軍/內(nèi)官皆佐之/
B.既而霞寓為賊所敗/乃移過于遜/言供饋不時霞寓/本出禁軍內(nèi)官皆佐之/
C.既而霞寓為賊/所敗乃移過于遜/言供饋不時霞寓/本出禁軍內(nèi)官皆佐之/
D.既而霞寓為賊所敗/乃移過于遜/言供饋不時/霞寓本出禁軍/內(nèi)官皆佐之/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掌書記”,全名“節(jié)度掌書記”,唐代官制,是掌管一路軍政、民政機關的機要秘書。
B.“遷”,官職變動。“左遷”是升遷的意思,文中“遷越州刺史”的“遷”就是“左遷”。
C.“視事”,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多就政事而言。
D.“以疾陳乞”中的“乞”,即“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的一種說法:使骸骨得以歸葬故鄉(xiāng)。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遜擔任池、濠二州刺史之前,濠州的都將楊騰裁撤了軍隊員額,濠州三千士兵謀劃要殺掉楊騰。
B.福建發(fā)生兵亂時,皇甫政因為自己所鎮(zhèn)守的地方緊挨著福建邊境,一直上奏請求增兵三千名,等到叛賊被平定后他才作罷。
C.高霞寓被貶官之后,宦官都說李遜阻撓高霞寓用兵,從而導致失敗。
D.李遜擔任許州刺史,到任后,集合大軍與他們申明軍紀,并向他們表示賞罰必信,士兵都感到很高興。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徐驅(qū)其間,為陳逆順利害之勢,眾皆釋甲請罪,因以寧息。(5分)
(2)既而綬以無功罷兵柄,命高霞寓代綬將兵于唐州,其襄陽軍隸于霞寓。(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0分)
閱讀下面這首曲子,完成5~6題。
人月圓·春日次韻
張可九
羅衣還怯東風瘦,不似少年游。匆匆塵世,看看鏡里,白了人頭。
片時春夢,十年往事,一點詩愁。海棠開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樓①。
[注]①燕子樓:在今江蘇徐州市。
5.結(jié)合整首曲子,概括作者的“詩愁”所包含的內(nèi)容。(5分)
6.請賞析“海棠開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樓”。(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劌論戰(zhàn)》中,曹劌堅持求見魯莊公的原因是:( ),( )。
(2)蘇軾《赤壁賦》中“( ),( )”兩句,寫出游人任憑一葉扁舟隨意飄蕩,在“水波不興”的遼闊江面上自由來去的情景。
(3)《離騷》中表現(xiàn)屈原為了堅守自己崇高的美德而萬死不辭的句子是:( ),( )。
二、 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8~10題。
形與影
宗白華
明朝畫家徐文長曾題夏圭的山水畫說:“觀夏圭此畫,蒼潔曠迥,令人舍形而悅影!”
舍形而悅影,這往往會叫我們離開真實,追逐幻影,脫離實際,耽愛夢想,但古來不少詩人畫家偏偏喜愛“舍形而悅影”。徐文長自己畫的“驢背吟詩”(現(xiàn)藏故宮)就是用水墨寫出人物與樹的影子,甚至用扭曲的線紋畫驢的四蹄,不寫實,卻令人感到驢從容前馳的節(jié)奏,仿佛聽到蹄聲滴答,使這畫面更加生動而有音樂感。
中國古代詩人、畫家為了表達萬物的動態(tài),刻畫真實的生命和氣韻,就采取虛實結(jié)合的方法,通過“離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現(xiàn)手法來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質(zhì)。唐人司空圖《詩品》里論詩的“形容”藝術說:“絕佇靈素,少迥清真。如覓水影,如寫陽春。風云變態(tài),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塵。離形得似,庶幾斯人。”
離形得似的方法,正在于舍形而悅影。影子雖虛,恰能傳神,表達出生命里微妙的、難以模擬的真。這里恰正是生命,是精神,是氣韻,是動。《蒙娜麗莎》的微笑不是像影子般飄拂在她的眉睫口吻之間嗎?
中國古代畫家畫竹子不也教人在月夜里攝取竹葉橫窗的陰影嗎?
法國近代雕刻家羅丹創(chuàng)作的特點正是重視陰影在塑形上的價值。他最愛到哥特式教堂里去觀察復雜交錯的陰影變化。把這些意象運用到他雕塑的人物形象里,成為他的造型的特殊風格。
我在一九二〇年夏季到達巴黎,羅丹的博物館開幕不久(羅丹在一九一七年死前將全部作品贈予法國政府設立博物館),我去徘徊觀摩了多次,深深地被他的藝術形象所感動,覺得這些新創(chuàng)的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形象是和古希臘的雕刻境界異曲同工。藝術貴乎創(chuàng)造,羅丹是在深切地研究希臘以后,創(chuàng)造了新的形象來表達他自己的時代精神。
記得我在當時寫了一篇《看了羅丹雕刻以后》,里面有一段話留下了我當時對羅丹的理解和欣賞:
“他的雕刻是從形象里面發(fā)展,表現(xiàn)出精神生命,不講求外表形式的光滑美滿。但他的雕刻中沒有一條曲線、一塊平面不表示生意躍動,神致活潑,如同自然之真。羅丹真可謂能使物質(zhì)而精神化的了。”
羅丹創(chuàng)造的形象常常往來在我的心中,幫助我理解藝術。前年無意中購得一本德國女音樂家海倫·蘿斯蒂茲寫的《羅丹在談話和信札中》(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出版),文筆清麗,寫出羅丹的生活、思想和性情,栩栩如生,使我吟味不已。書中有不少談藝的雋語,對我們很有啟發(fā),也給予美的感受。去年暑假把它譯了出來,公諸同好。
從這本小書里我們可以看到羅丹在巴黎郊外他的梅東別墅里怎樣被大自然和藝術包圍著,而通過自己的無數(shù)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了他的時代的最內(nèi)在的精神面貌,也就是文藝復興以來近代資產(chǎn)階級趨向沒落時期人們生活里的強烈矛盾、他們的追求和幻滅。這本小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羅丹的創(chuàng)作企圖和他的藝術意境。
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A.徐文長為了追求寫實的技法而用扭曲的線紋畫驢的四蹄,卻令人感到驢從容前馳的節(jié)奏,即用了“舍形而悅影”的技法。
B.中國古代詩人、畫家通過“離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現(xiàn)手法來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質(zhì),這可以在唐人司空圖《詩品》里找到理論根據(jù)。
C.中國古代畫家畫竹子教人在月夜里攝取竹葉橫窗的陰影和《蒙娜麗莎》像影子般飄拂在她的眉睫口吻之間的微笑都用了離形得似的方法。
D.法國近代雕刻家羅丹的雕塑的成功之處,正在于他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特別重視陰影在塑形上的價值。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詩歌或繪畫若用“離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現(xiàn)手法就最容易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質(zhì)。
B.羅丹的創(chuàng)作企圖是通過他的作品表現(xiàn)文藝復興以來近代資產(chǎn)階級趨向沒落時期人們生活里的強烈矛盾、追求和幻滅。
C.虛化的影在藝術中有著極大的妙用,能傳神地表達出生命里微妙的、難以模擬的精神、氣韻和動。
D.創(chuàng)造和傳承關系微妙,歐洲二十世紀初期新創(chuàng)的一些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形象就和古希臘的雕刻境界有關。
10.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徐文長提出的“舍形而悅影”的美學理論講求“離形得似”、“不似而似”,用虛實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來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質(zhì)。
B.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歌頌草的韌性,是首有寄托的詩作,借物言情,雖詠物而不泥滯于物,此即所謂離形得似,不似而似。
C.羅丹的雕塑重視陰影在塑形上的價值,從形象里面發(fā)展,不講求外表形式,不計較物質(zhì)享受而關注精神愉悅。
D.徐悲鴻的《奔馬》,并不是注重于細節(jié)描摹,重在表現(xiàn)馬的內(nèi)在精神,恰恰正是生命,是精神,是氣韻,是動。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題。(15分)
蝴蝶盾
畢淑敏
江南,雨雪迷蒙的早春。傍晚,小城,遠遠的紅燈。燈火下飄著一些斑駁的影子,如彩色的巨蚊,翩翩翻轉(zhuǎn),又不曾片刻飛離。
近了,看到一個細弱的小伙子,蹲在燈下,用剪刀劈開粉色的綢帶,三纏兩繞的,一朵小小的蓮花,就在指尖亭亭玉立地綻開了。
再看蚊形巨影,不禁啞然失笑。那是小伙子用各色綢帶編織的小物件,翡翠色的螳螂,巧克力色的螞蚱,橘紅色的龜,冰藍色的玫瑰……一律以絲線穿了,吊在燈下的鐵絲上。這些美麗的幌子,隨每一陣微風,幽靈般起舞。
我說:“賣的嗎?”
他抬起頭,一雙被夜熬紅的眼。“賣的啊。買一只吧。多好看啊。除了掛著的這些,我還會編好多別樣的。”他望著我,很快地說。手不停操作,如盲人按摩師一般嫻熟。
我想了想說:“編一只鳳凰吧。”
不知為什么,他卻躊躇了。好在只是片刻間的猶豫,馬上接著問:“什么色呢?”
“紅的吧。”
“紅的不好看,像燒雞。”他很堅決地否定,并不怕因此而驅(qū)走了顧客。“青色吧。青鳥,很吉祥的。”他做出權威的決定。不待我表態(tài),十指翻飛地操作起來。
十分鐘后,一只蟹青色鳳凰誕生了。骨架很魁梧,尾羽卻不夠豐滿,嶙峋模樣,令人憶起烏鴉。我付了錢,然后說:“小伙子,可惜沒我想象的好。”
他收拾著殘屑很鎮(zhèn)定地說:“那你再買一只別的吧。鳳凰不容易討好,世上本沒有的東西,每人心底想的都不一樣。實實在在的,比較好辦。”
我說:“那好,這回我改要蝴蝶。”
他突然愣了,問:“你是從外地來的吧?”
我說:“是啊。”
他說:“本地人都知道,我是不編蝴蝶的。”
我納悶,說:“蝴蝶很難編嗎?”
他接著問:“你是馬上就要離開嗎?”
我說:“明天,大早。”
他下了很大決心似的,說:“破一次例,賣你一只蝴蝶吧。”
他也不再征詢我對顏色的意見,思索著,徑自操作起來。綢帶卷沙沙滾動著,用料之多之雜,幾乎夠編一頭斑斕猛虎。他邊編邊說,家鄉(xiāng)多棕櫚,人人都會用棕櫚葉編些好玩的東西。后來到外闖蕩,現(xiàn)代人如今喜歡手工制品,他走南闖北,生意不錯。
小伙子結(jié)束談話的同時,完成的蝴蝶也遞到我手里。這是我生平所見最為精致的編制物,身肢纖巧,我失聲道:“這么艷的蝴蝶,能抵十只鳳凰!”我定下心,又問:“那你為什么不多編些蝴蝶?”
他說:“多了,就不值錢了。三個月前,我剛到這里,記得也是這時分,來了一個男人買我的貨。兩天后,他再買我的貨,他劈頭問:‘你能編多少種蝴蝶?’我說:‘沒算過,有幾十種吧。’他說:‘我用大價錢收你的蝴蝶。條件是,蝴蝶不得重樣,不許給別人編,每日一只,一共百天。’
“我就在這兒住下了。除了擺攤,就是每天早上供應那男人一只蝴蝶。剛開始并不難,照我以前編過的花樣,做給他就可交差。一個月之后,漸漸有些吃力了。日日都要設計出新圖譜,夜里想得腦仁開鍋。終于有一天,我對他說:‘老板,我不想再給你一個人編蝴蝶了,我要走了。’男人落下淚來,說他在苦苦追求一個女孩,每天都給她送花。女孩剛開始連看都不看就把花拋掉。后來他偶然附了一只從我這里買的蝴蝶,沒想到那女孩就收下了花。
“女孩一直同他交往,并說如果能集到一百只不重樣的蝴蝶,就答應嫁給他。所以我又留下來了。到今天為止,共編了八十九只蝴蝶,還有十一只就滿百數(shù)之約。每當我嘔心瀝血編出一只前所未有的蝴蝶時,總在想,那個得到這只蝴蝶的女孩,究竟是誰?長什么樣?
“我想問她,她愛的究竟是人還是蝴蝶。為什么女人總想用某種東西考驗男人?還要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寄托在一個沒頭腦的死物件上呢?即使那樣東西再寶貴,再難尋找,某個男人費盡心機為你找到了它,就是愛情了嗎?要知道,你不是同蝴蝶過日子,而是要和一個活人,相伴走過一生啊。
“也許,我會在編滿一百只蝴蝶之前,突然逃離這里。我還有十天的時間,可以來琢磨這事。如果那女孩真的愛他,即使攢不到百只蝴蝶,也會歡喜地嫁他吧?蝴蝶一旦沒有了,女孩醒了,重新考慮自己的決定,是不是更好?我給了她一個妥善脫身的借口。”
我把手中纖巧的編制物,很仔細地包好,對他說:“放心吧。在我離開小城之前,不會有人看到蝴蝶。”
道了別,緩緩離開。很遠了,稀薄的空氣里還充滿著淡淡的紅光,從背后的方向繞過我的衣角,涌進無邊的霧絲。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2016年第15期,有刪改)
1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
A.小說開頭寥寥幾句描寫,交代時間地點,渲染氣氛,間接刻畫小伙子形象,并為下文情節(jié)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B.小說有特定的社會背景,女孩用某種東西考驗男人,甚至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寄托于一個物件,讓人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在追求愛情的路上過于看重外物的背景。
C.小說中寫到小伙子有突然逃離的想法,是因為他看不慣女孩用某種東西考驗男人的行為,從而深化了作者關于愛情與物質(zhì)無關只與精神有關的主題。
D.小說結(jié)尾“道了別,緩緩離開”通過動作描寫,突出“我”的心理矛盾:離開小城之前,要不要讓人欣賞最為精致的蝴蝶;要不要給想逃離的小伙子提自己的建議。
E.小說較大的特色就是人物語言多,前半部分對話為主,使情節(jié)不板滯;后半部分獨白為主,使表述更連貫。用人物語言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刻畫人物形象,表現(xiàn)小說主旨。
12.作品中的編制物蝴蝶作為一種“盾”,守護著一些無形的東西。試作分析。(4分)
13.這篇小說的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請對倒數(shù)第二段文字作賞析。(6分)
廣東高考語文試題 | 廣東高考數(shù)學試題 | 廣東高考英語試題 | 廣東高考理綜試題 | 廣東高考文綜試題 |
廣東高考語文答案 | 廣東高考數(shù)學答案 | 廣東高考英語答案 | 廣東高考理綜答案 | 廣東高考文綜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