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學如何更好適應寄宿家庭

字號:


    隨著留學熱度增加,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到國外讀書,許多人會選擇寄宿家庭,那么問題就接踵而來,中西方文化,以及個人的生活方式習慣等方面的差異無法避免。這要求學生能盡快的適應新的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下面請看出國留學網(wǎng)www.liuxue86.com為大家整理的澳洲留學如何快速適應寄宿家庭小貼士。
    一、溝通習慣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還是有很多中國學生會因為這個問題與寄宿家庭產(chǎn)生矛盾。中國學生在跟寄宿家庭溝通時,往往因為不好意思或者覺得太直接會傷害別人,碰到問題就選擇隱忍,直到最后忍無可忍。
    溝通方式和表達方法是澳大利亞教育的一部分。澳大利亞孩子從小會接受來自于父母和老師關(guān)于如何用溝通解決問題的訓練。這點,與更習慣用情緒溝通的中國人形成巨大反差。因為沒有接受過就事論事的溝通訓練,中國小孩會出現(xiàn)很多令澳大利亞家庭不可思議,甚至抓狂的事情,這也是一個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
    二、家庭教育理念
    中國家庭在小孩的教育過程中,更強調(diào)小孩在學校的表現(xiàn)和知識的吸收。對于小孩生活能力和家庭責任感等的關(guān)注不足。所以,在中國家庭中,孩子幫助家長處理家務(wù),會讓小孩獲得額外的贊賞,因為他做了家長認為孩子不需要做的事情。
    但在澳大利亞,孩子參與家庭的大小家務(wù)是一件理所應當?shù)氖虑?,是社會教育的基本理念,家庭教育的必?jīng)過程。
    其實,孩子在寄宿家庭中承擔部分家務(wù),不僅僅能夠讓孩子更快與寄宿家庭構(gòu)建融洽的關(guān)系,同時也提升了未來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承擔家庭責任的意識,何樂而不為呢?
    三、價值取向
    澳洲人崇尚自我,獨立意識很強,認同自己為自己負責的觀念,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干預相對較少。
    而中國家長中,“虎媽”、“虎爸”現(xiàn)象較為多見。對于孩子的一切進行掌控,擔心孩子心智尚未成熟、沒有社會經(jīng)驗容易被傷害。所以出現(xiàn)了學業(yè)上陪讀、做家務(wù)擔心孩子傷害到自己等現(xiàn)象。
    所以一去到澳大利亞寄宿家庭后,覺得所有的事情理所應當由寄宿家庭來解決。比如期待寄宿家庭幫助督促作業(yè)、整理房間、早上喊起床等??稍诎闹奕说挠^念中,沒有一個人比自己更應該了解自己,吃飽穿暖、時間管理、情緒管理、目標管理中的各種事項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需鍛煉和必需承擔的。中國學生和家長以上這些要求,因為理念的不同,孩子往往會覺得寄宿家庭很冷漠,寄宿家庭會認為孩子很“麻煩”,久而久之,矛盾必然激發(fā)。
    四、法制意識
    在澳大利亞,從小就會培養(yǎng)孩子對法律、規(guī)則的敬畏精神。澳大利亞家庭會鼓勵孩子在制定規(guī)則的時候發(fā)表意見,甚至爭論,但一旦形成定論,就必須無條件遵守。
    在中國,因為官本位觀念的影響,權(quán)大于法,習慣性的用關(guān)系來解決問題,法律、規(guī)則等,常常成為最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所以中國孩子尊重規(guī)則的意識普遍不足。
    比如,寄宿家庭會跟孩子約定晚上十一點睡覺,早上七點起床。澳大利亞孩子一般會比較本分的遵守約定。違反約定也會心甘情愿受罰。但部分中國孩子則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后將規(guī)定拋之腦后,甚至不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一直在觸碰寄宿家庭規(guī)定的底線。一再觸犯之后,必然導致寄宿家庭家長的處罰。認罰也就算了,但一些孩子就會向父母哭訴。中國父母一心疼,矛盾就出現(xiàn)了。
    那么,中國孩子應該做哪些準備,才能更自信地融入澳大利亞寄宿家庭呢?
    1.提升主動表達的意識,鍛煉溝通能力
    2.換位思考,主動了解澳大利亞與中國文化、生活、風俗、禮儀上的不同
    3.增強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學會運用家里浴室、廚房的各類用電器,學會幾道拿手菜
    4.了解跟留學生相關(guān)的學校校規(guī)、澳大利亞法律
    5.鍛煉時間管理能力與自控力,緊緊有條的安排生活、學習
    6.學會理財,讓孩子有財務(wù)規(guī)劃意識
    7.學會感恩,了解澳大利亞宗教信仰
    所以建議大家提前幾年就開始準備,才能更好的適應澳洲留學的寄宿家庭生活。
    想了解更多留學資訊,請訪問出國留學網(wǎng)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