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心得體會

字號:


    “三嚴三實”是廣大黨員干部和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必須嚴格貫徹的工作作風。出國留學網為您編輯整理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心得體會(一)
    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和自學,對“三嚴三實”的內涵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結合本單位和本人的認識,談談對“三嚴三實”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的一些粗淺看法。
    嚴以修身就是要切實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嚴以修身是對我們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如何做到嚴以修身我的理解是必須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用馬列主義武裝頭腦,同進要加強先進文化的學習,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提高個人道德情操。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學習黨的政治理論、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是基本要求,通過學習政治理論,用馬列主義武裝頭腦,豎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宗旨意識,服務意識,從而堅定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主義理想念,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提高道德修養(yǎng),追求共產主義,從而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達到提升自我,凈化自我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高境界。作為僑務系統(tǒng)的一名干部,除了用馬列主義武裝頭腦外,還要加強僑務政策的研究學習,吃透政策精神,提高業(yè)務水評,努力做好為僑服務工作。
    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guī)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嚴以用權是對黨員干部特別是我們的高級干部的具體要求,就是對手中的權力如何用好的問題,也可以說是權力觀的問題,這個問題與嚴以修身是密切關系的,權力用得好不好,關鍵看修身嚴不嚴,一個有堅定理想信念,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他手中的權力是絕對不會亂用的,這樣的人只會把權力用來為國謀利、為人民謀利,比如說象焦裕祿、楊善洲等同志,他們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都有崇高的道德品格,他們總是想著如何為當地的人民謀利益,如何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可以說他們是嚴以修身的代表,正因為他們嚴以修身,他們的權力都是用來為國為民的,他們從來都沒有把權力用來為自已和家人謀私利上,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典范。權力用得好不好,對一個部門、一個地方甚致一個國家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用好了是人民福祉,用不好會使一個部門、一個系統(tǒng)、一個地方、一個國家遭殃,前蘇聯(lián)就是一個例證,這種例子過去有,現在也有,中國有,國外也有,足見權力的影響是何等的重大,現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嚴以用權,就是要把權力用好,要更多為中國百姓謀福祉,是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對全體黨員干部提出的具體要求。
    嚴以律己就是要始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嚴以律已是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一貫要求,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更會加強,黨員干部能不能做到嚴以律已關鍵看修身嚴不嚴、用權嚴不嚴,一個黨員干部只要做到了修身嚴,用權嚴,自然能做到嚴以律己,相反一個黨員干部修身不嚴,也就是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黨性修養(yǎng)不高,道德品質低下,沒有豎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種人自然會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已謀私利,為親人謀私利,這必然導致腐敗的產生,很顯然要做到嚴以律己是不可能的。嚴以律己既是黨對我們的要求,也是人民群眾對我們的要求,特別是在全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們受到的誘惑特別是手中有一定權力的領導干部受到的誘惑很多,面對這些花花綠綠的“糖衣炮彈”,黨員干部更要堅定理想信念,提高宗旨意識,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加強對自己、對身邊工作人員和親屬的管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經受得住各種各樣的考驗,才能不被金錢、美女所打倒,才能更好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為當地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真正做到清廉務實為民。
    謀事要實就是要堅持從實際出發(fā)謀劃事業(yè)和工作,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guī)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結合單位實際,謀事要實就是要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地開展工作,工作有思路,工作目標任務不脫離實際,有實實在的內容,工作措施得當,方法科學,具體就僑聯(lián)工作而言,就是要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僑法》《關于加強和改善新形勢下僑聯(lián)工作的意見》和中央、國家、省的僑務方針政策,圍繞僑聯(lián)“群眾工作、參政議政、維護僑益、海外聯(lián)誼”四項基本職能,扎實做好為僑服務和為XX經濟建設服務工作,不斷把XX的僑聯(lián)工作推向前進。
    創(chuàng)業(yè)要實就是要始終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努力創(chuàng)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作為僑務工作者就是要認認真真、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抓好僑務工作,要主動深入僑鄉(xiāng)、僑資僑屬企業(yè)和掛鉤點調研了解情況,要善于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面對涉僑予盾糾紛和涉僑信訪案件,要敢于面對,敢于調解,自己能解決的絕不推、不拖、不讓,自己不能解決的要想方沒法協(xié)助解決,創(chuàng)造條件解決,真正地把僑胞的事當自己事來對待,做到不解決絕不善霸甘休。
    做人要實就是要始終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做人要實是對一個黨員干部的起馬要求,作為一名僑務工作者,我認為做人要實就是做人要厚道,做事要實在,不耍小聰明,用用赤心對待黨,用感恩的心對待組織,用真心對待人民群眾,用誠心對待同志,用熱心對待來訪的每一位僑胞,在任何時候都要遵守黨紀國法,講誠信,不撒謊,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面一套背后一套。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心得體會(二)
    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后,“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即將開始,作風建設再上新“高速”。筆者相信,在新的一輪作風建設活動中,各級領導干部作風勢必得到質的轉變,實現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長效化。
    在此,筆者認為,領導干部需要正確處理好自身積極與消極、主動與被動、盡心與盡力“三個關系”,消除應付心理,主動迎接挑戰(zhàn),積極作為,方能踐行“三嚴三實”的“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適應作風建設“新常態(tài)”。
    積極與消極。積極的心態(tài)是成功的希望,消極的心態(tài)是失敗的催化劑,是慢性殺手。領導干部要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堅定信心,勇往直前,要學會多角度多層次深入思考,分析問題,努力尋找切入點和著力點,切實解決問題,杜絕等、靠及負面思想,才能干實事、干成事、干好事。
    主動與被動。主動是挑戰(zhàn),被動是應付。領導干部只有克服被動應付,積極主動作為,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力戒見子打子,敷衍了事,疲于應付,要打破“無過便是功”的思維定勢,認認真真謀事,踏踏實實干事,才能掌控全局、抓住機遇、做出實績。
    盡心與盡力。盡心是愛崗、盡力是履職。領導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即要盡力更要盡心,擯棄差不多、過得去、基本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用心謀劃,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實踐,才能出成績、見實效、現特色、閃亮點。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心得體會(三)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提出了干部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的要求,并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在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布局下,干部“三嚴三實”主題教育活動將進一步轉變干部隊伍思想觀念、提振干部隊伍精神面貌、為“四個全面”注入強大動力。
    歷史潮流不可阻擋,改革浪潮要求干部奮發(fā)圖進。這是一個前所未有巨大變革的時代,民主化、信息化、法制化的潮流深刻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推進國家推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孫中山先生曾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干部是推進國家和民族順應時代潮流的關鍵力量,其本身必須首先適應時代提出的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干部“三嚴三實”的論述則是精確概括了當今時代對干部的新要求,且嚴且實,應當成為每一名干部的行動指南。
    戰(zhàn)略布局任務艱巨,歷史責任要求干部攻堅克難。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歷史使命是艱巨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世紀承諾,深化改革邁入深水區(qū)的艱難跋涉,全面依法治國的宏偉藍圖,全面從嚴治黨的人民期許,無不是壓在干部身上沉重的責任。責任面前,決不能低頭,決不能成為“兩面人”或懶政怠政,需要更多的是“實”,要以更高的標準,實在做人、實在做事、才能實實在在的開創(chuàng)新業(yè)績。
    人民期許萬斤重托,順應民意要求干部多接地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剛剛過去,人民看到的黨風、政風的轉變還要堅持下去,群眾路線還將要亙古不變地走下去。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是人民期望和現實中國的有機結合,凝聚著人民智慧和人民力量。改革道路困難重重,務必需要廣大人民的支持與力量。對干部提出“三嚴三實”要求,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人民,是人民的厚望與期許,也是“四個全面”題中應有之義。
    藍圖已經繪就,目標已經明確,需要的是更加嚴格的、實實在在的行動。干部“三嚴三實”,“四個全面”必將實現。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心得體會(四)
    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對照“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于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的要求,著力解決理想信念動搖、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宗旨意識淡薄、忽視群眾利益、漠視群眾疾苦,黨性修養(yǎng)缺失、不講黨的原則等問題;著力解決濫用權力、設租尋租,官商勾結、利益輸送,不直面問題、不負責任、不敢擔當,頂風違紀還在搞“四風”、不收斂不收手等問題;著力解決無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對黨不忠誠、做人不老實,陽奉陰違、自行其是,心中無黨紀、眼里無國法等問題。
    “三嚴三實”體現了黨中央從嚴治黨,從嚴要求領導干部,是對各級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法治意識、紀律性和工作態(tài)度及方法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是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的為人處事的一個重要原則,是衡量領導干部是否是好干部的重要標尺。要勇于接受上級組織和群眾監(jiān)督,將“三嚴三實”長期貫穿落實到為人處事中,不斷增強自身的黨性修養(yǎng),切實提高工作能力,逐漸樹立良好的干部形象。
    “三嚴三實”是衡量為人為政的基本要求,也是檢驗黨性原則和執(zhí)政能力的具體標尺。古人講:吾日三省吾身。各級領導干部要經常用“三嚴三實”這面鏡子照一照自己的思想,用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行為,看看是不是達標合格,是不是堅持了立黨為公、以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踐行了權為民用、情為民系、利為民謀的要求。具有這種自我要求和自省意識,才能始終系緊風紀扣,走好廉政路。
    讓“三嚴三實”變成每位黨員的實踐行為,就要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牢記黨的宗旨、嚴守黨的各項規(guī)定,就要切實做到執(zhí)政為民、勇于擔當。只有這樣,黨員領導干部才能成為群眾的主心骨,才能獲得群眾信賴,才能感染和帶領群眾,把我們的事業(yè)推向前進,把我們的夢想化為現實。
    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保障。思想教育要嚴,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在入腦入心、忠誠篤信、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補精神之“鈣”、培思想之源,引導黨員干部堅定信念、增強黨性、涵養(yǎng)品德,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高地。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提高職能部門的服務質量,切實增強領導干部的執(zhí)行力和執(zhí)政力。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心得體會(五)
    “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各級領導干部的這一新要求,是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一系列重要論斷的最新凝煉和提升。遵循“三嚴三實”,是每一位領導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實現“為民、務實、清廉”的思想路徑、工作方法、做人之則,更是一條要始終堅守的為政之要。
    “三嚴”是對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練和提升,也是對我們共產黨人為政之規(guī)的高度概括。修身,才能凈化升華思想認識,滌蕩鍛造純潔靈魂,做到身強身正。用權,旨在以法規(guī)為度,嚴字當頭,公字在心,用之公平,杜絕濫用職權,做到心正權正。律己,旨在自律,重在自覺,常思常想,常照鏡子,正正衣冠,治治小病,不該伸的手不伸,不該講的話不講,不該做的事不做,做到行得正、走得端。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黨員、干部要狠剎四風、端正作風,就要把“三嚴”要求切實貫徹在從政的全過程。只有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才能嚴以修身。只有堅持用權為民,按規(guī)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才能嚴以用權。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才能嚴以律己。
    “三實”是對領導干部工作生活方方面面作風建設的更高更實要求。謀事要實,就要從實際出發(fā)謀劃事業(yè)和工作,所謀所思所為之事要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guī)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好大喜功,不虛榮浮夸、脫離實際。創(chuàng)業(yè)要實,就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從小事做起,從群眾關心的事做起,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做人要實,就要誠字當頭、實字為先,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公道正派。
    “三嚴三實”是為政之要。“嚴”是慎獨慎微的自律,“實”是腳踏實地的干勁。每一位領導干部,要把為政之“嚴”與做事之“實”熟稔于心、相互融合、外化于形,才能高舉為民務實清廉之旗,經得起各種各樣的沖擊和誘惑,營造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風清氣正的為政環(huán)境,也才能更好地實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價值追求。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心得體會(六)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www.liuxue86.com、做人要實。這“三嚴三實”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是向各級領導干部發(fā)出的作風建設新的動員令,顯示我們黨在作風建設上一鼓作氣、一抓到底的決心和恒心。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在思想上擰緊螺絲、上緊發(fā)條,在行動上牢記嚴律守己、實干興邦,確保作風建設“不歇腳”、“不斷線”,以作風建設新成效匯聚起推動改革發(fā)展的正能量。
    過去一年多,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扎實開展,黨員干部在“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中得到了黨性鍛煉,剎住了“四風”蔓延勢頭,帶動了社會風氣整體好轉。但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糾正不良作風,難在防止反彈。形成風氣不在一朝一夕,改變風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風建設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斗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變種又會冒出來,不能一陣風、刮一下就停。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抓作風要成為我們永恒的課題。
    防止不良作風反彈,思想上要設置“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的警戒線。作風演變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只有牢記“三嚴”,才能預防及時、防范有力、早踩剎車,既防患于未然,也能從靈魂深處夯實根基。改作風的根本目的是深入實際、聯(lián)系群眾、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多辦多數人受益的事、多辦群眾最急需的事、多辦長遠起作用的事。只有牢記“三實”,才能克服浮躁思想和短期行為,做到講實話、干實事,敢作為、勇?lián)?,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勁兒,奮力把改革事業(yè)推向前進。
    扎扎實實轉作風,勤勤懇懇辦實事,讓老百姓真正感到社會的風氣發(fā)生實實在在的變化、自己的生活得到實實在在的改善,我們黨就能在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下,不斷增強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繼續(xù)引領“中國號”巨輪攻堅克難、乘風破浪。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心得體會(七)
    自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學校精心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活動,達到了突出活動主題、深化學習效果的目的。近日,按照學校要求,我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嚴三實”的精辟論述,深刻感受到這好比一把標尺,是衡量基層工作做的好不好的重要標準。
    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同時還要做到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學習貫徹這種精神,關鍵是要緊密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升個人修養(yǎng),嚴明工作紀律,腳踏實地工作,堅持以學生為本,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作出突出的成績。
    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我認為“嚴以修身”尤為重要。在學校,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們看在眼里,而他們正處在成長期,對于各種行為處事的方式都會極力地學習和模仿。因此,我們在做好日常教學管理工作的同時,更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為學生樹立榜樣。重點是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正衣冠,做表率。我們要提高認識,加強學習,塑造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做好學生的榜樣,樹立正確的引導形象,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要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守住校園這片潔凈的樂土,不讓社會上一些唯利是圖、金錢至上、拜金主義思想所迷惑。
    (二)講務實,守信用。從某種意義上講,班主任務實的工作作風,對整個班級的學風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響。在開展工作時我們要尊重教育規(guī)律,尊重客觀事實,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踏踏實實,一絲不茍地把班主任的工作做好,并注重工作的實際效果。同時要說到做到,表里如一,始終如一。
    (三)多寬容,求穩(wěn)定。作為班主任,要以博大的胸懷,對犯錯的學生多一些寬容和諒解,對同事的某些建議和貶斥多虛心接受和反思,進而贏得同事的支持和學生的尊重。
    (四)敢決斷、常自省。班級是一個集體,矛盾糾紛是少不了的,作為班主任,在處理矛盾糾紛的時候切忌優(yōu)柔寡斷,要敢于作出決定,采取有力的措施,使其在蔓延或萌發(fā)狀態(tài)中得以根除。班主任工作繁瑣,面對的學生個體差異大,不一定每一次的決斷都是正確的,所以要經常自我剖析、自我評價,在自省中不斷提高。
    此外,我們在對待學生的時候,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一切以學生需要為本,對待學生人人平等。對教學工作,要從實際出發(fā),謀劃好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效備課,設計好教學環(huán)節(jié),不脫離學生這個群體。在自主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于承擔教書育人這個重擔,勇于面對現實,善于解決問題,不做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