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中留學的三大常見問題剖析

字號: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往美國讀高中,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及西方文化。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長及小留學生都了解美國高中留學。86留學網下面分享一篇解析美國高中留學常見三大問題的文章,文中將會對美國高中畢業(yè)要求、美國公立學校入學要求以及其他問題一并解析,希望能對您的申請有所幫助。
    一、美國高中畢業(yè)要求:
    1,修課要求:
    
  美國高中是四年制(九至十二年級),這幾年間都采取與大學類似的自由選課與學分制,也就是說,同年級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與興趣愛好選修不同的課程。與大學有差異的,是高中不分“專業(yè)”,所有學生要滿足四年累計的一定學業(yè)學分要求才能畢業(yè)。因此這“自由選擇”其實還是受某些限制的,主要學科如英文、社會學、數學、科學等,都有一定學分要求,也就是必須各修夠多少門課并通過考試。至于學分統(tǒng)計法,各校不大相同,有的一門課算一分,也有的一門課算三四分,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計算。
    關于副科,目前美國高中都有外語學分要求,有的學校要求每名學生起碼要修兩年或三年外語,這是指滿滿當當上足一門或幾門外語課并參加所有考試,如果已經掌握一門外語,也不能憑考試就免學外語。比如來自中國的學生,不能把中文算作外語學分,而必須修一門其他外語(如西班牙語、法語等)。另外還有體育學分要求。有的學校甚至有藝術學分要求。
    因此在新生入校之初,就要了解四年的課程安排,提前做好統(tǒng)籌規(guī)劃。學校也會對學生和家長詳細介紹課程情況,學生更可以征求學校輔導員的意見,他們是選課專家。如果安排得不好,可能到畢業(yè)前有些學分沒修夠,就會比較被動。不乏有成績非常好的優(yōu)秀學生,因為缺少體育或某些副科學分而不得不在最后一年放棄大學先修課(AP)而去補學分的。
    可以看出,與中國高中生入學就跟著本班上課不一樣,美國從中學時代就在培養(yǎng)孩子們作計劃善安排的能力,因此到他們進大學時,如何選課完全是輕車熟路了。
    一些學區(qū)和學校讓高中畢業(yè)班學生選作“畢業(yè)課題”(SeniorProject),旨在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自律能力、和實踐性,也是為大學做課題而預習。選了這項作為一項畢業(yè)成績的學生,要請一位老師作顧問。在高中的最后大半學期可以不上課,不參加考試,專心做課題。課題的內容由學生自己選擇,通常都有實踐又有理論,還需要做不少調研或實驗,最后要做公開演講介紹。這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挑戰(zhàn),因此通常并不要求所有學生都做,選擇作“畢業(yè)課題”的多是能干的優(yōu)秀生。
    2,成績與考試要求:
    
  學生要按時畢業(yè),不是光修課就行了,還要達到一定成績要求才算通過這門課而獲得學分。美國高中通常以A、B、C、D來評定學生的成績(GPA),每門課的總成績包括平時測驗與考試、家庭作業(yè)、課堂表現、以及期中期末考試等。一般總成績要達到C-以上才能算通過,不然需要重新修課。如果平時不努力,測驗作業(yè)等成績差,光憑突擊期末考試也拉不上去總成績。
    目前美國各州都對中小學生有統(tǒng)考要求,一般在高中第二年(十年級)時要進行“州考”(各州各自出題和提要求),學生必須通過這類考試才能高中畢業(yè),不然要復讀或拿不到畢業(yè)證書。至于SAT等考試,并不是高中畢業(yè)所要求的,而只是對想申請大學者有用的參考成績,因此也不是所有高中生都去考。
    3,考勤要求:
    
  美國學校的考勤非常嚴格,每名學生每天入校門時都得登記,每門課的老師(包括自習課)都要統(tǒng)計出勤。每天學校都公布缺席者名單。無論你缺課一天還是一節(jié),都逃不過紀錄。每門課是否能通過,還包括無故缺席時數不能超過某個值。學生能否如期畢業(yè),也要考核整體出勤情況。
    二、關于美國公立學校是否接受外國學生就讀:
    1,美國公立學校不再接受“小留學生”
    
  多年前,有些外國“小留學生”(中小學生)獨自到美國上公立學校,港臺華人中就有不少先例。這種情況已經在美國民眾中引發(fā)極大反彈,因為公立教育是給美國納稅人的國民福利,外國人本來無權享受。
    “小留學生”就讀美國公立學校是占便宜的行為,也成為美國反移民風潮的原因之一。據我所知,目前美國多數州都限制獨自來美的外國學生就讀公立中小學校,交錢也不行,因為公立學校是完全免費的,美國學校和學區(qū)都沒有“小金庫”收私房錢。在制度極其透明化的體制下,只能按照法規(guī)來辦。
    2,跟隨家長來美的孩子可以就讀公立中小學
    
  如果是家長一方來美國工作學習,孩子跟隨家長到美國,哪怕是短期暫住,也有資格進入美國公立學校讀書。而且美國的教育政策是“一個不能少”,不可以讓任何學齡少兒失學。哪怕家長和孩子是非法移民,已經到美國的孩子,該上學還得上學。
    3,高中學生國際交流計劃
    
  有一種例外,就是外國高中生可以通過國際學生交流計劃,到美國免費就讀于公立中學。但這類項目通常是短期的,從數周到一學年,并不獲得美國的高中文憑。關于高中國際交流項目,以后另文再介紹。
    4,外國學生可以申請上美國私立學校
    
  如果家長不來美,孩子卻想來美國讀高中,只能申請就讀于美國的私立高中,而且是要有住宿的。美國私立學校種類檔次都很多元化,能提供住宿的學校通常學費較貴,不亞于大學的費用,因此常被稱為“貴族學校”。但昂貴并不代表私立學校的學業(yè)水平就都很高。很多私立學校是教會辦的,還有專為問題兒童或有某種殘障者辦的。當然也不乏學業(yè)水平出色的著名私立學校,但不是有錢就能進的,必須是優(yōu)秀學生才夠格。要申請美國私立中學,需要先考SSAP,其成績是私立學校擇優(yōu)錄取上的參考標準之一。
    三、關于高中生出國讀書的建議:
    
  順便對高中生出國讀書提點個人看法。我認為,出國留學最好的時間是讀研。起碼也要讀大學本科時再來,這還是對比較成熟的優(yōu)秀學生來說。高中時代的孩子還處在青春發(fā)育期,這本來就是人生最不穩(wěn)定、最容易受到各種影響和干擾的時期,環(huán)境的變化對這個時期的少年來說是雪上加霜。要是遠離父母孤身一人到海外留學,對個性心理發(fā)展與親子感情培養(yǎng)來說,都簡直是一種摧殘。以往港臺來美的小留學生們,出事的很多,成功的比例卻大大小于大學或讀研時出國者。臺灣主管留學生的部門都專門調研總結過其中的深刻負面教訓,因此如今港臺的小留學生出國風已經降溫。前車之鑒,應該吸取。所以我很不贊成把孩子獨自送到國外讀中學,尤其是那種嬌生慣養(yǎng)的、貪圖享受的、自立能力差的、不求上進的、本來就不好好學習的孩子,送這樣的孩子出來等于推出去毀了他們。
    另外,還要提醒家長和學生們,美國不僅對留學簽證審核嚴格,到了美國上學后,還要隨時在移民局的監(jiān)視下。無論讀大學還是中學,都不能擅自離校輟學,而必須按規(guī)定完成學業(yè)。而且,美國的一些學校是進去容易出來難,要想合格畢業(yè)就一定要付出辛勤努力,混是絕對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