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司法法制史大明律解讀

字號:


    2016年司法法制史大明律解讀
    2016司法考試據今不足兩個月了,網友們在積極備考的同時,也歡迎前來及時關注司考最新信息。出國留學網司法考試欄目為考生整理分享2016年司法法制史大明律解讀,希望對考生們能有所幫助。
    《大明律》
    司法考試中國法制史筆記:《大明律》?!洞竺髀伞肥敲魈嬷煸霸诮▏跄觊_始編修,于洪武三十年完成并頒行天下的法典,共計7篇30卷460條。它一改傳統(tǒng)刑律體例,更為名例、吏、戶、禮、兵、刑、工七篇格局,用以適應強化中央集權需要。《大明律》在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律文簡于唐律,精神嚴于宋律,成為終明世通行不改的基本法典。明律的制定經過了四個階段:
    ①吳元年《大明律》。鑒于元末法制敗壞的教訓,朱元璋曾說:“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币虼嗽趨窃?公元1367年)就命左相國李善長等草創(chuàng)律令,編律285條、令145條,到吳元年十二月“律令成,命頒行之”。這是最早擬定頒行的明代法律(《大明律》)。律文按唐律取舍編訂,依《元典章》體例按六部順序編定,為以后的《大明律》奠定了基礎。
    ②洪武六年《大明律》。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冬又詳定《大明律》,次年二月書成,其“篇目一準之于唐……分為三十卷”。仿唐律12篇體例,名例律置于最后,內容繁于唐律,經朱元璋“親加裁酌”后頒布。
    ③洪武二十二年《大明律》。以后又因條例“增損不一”和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廢中書省、宰相,遂“更定大明律”。以名例一篇冠首,其下仿《元典章》編纂體例,按六部改為吏、戶、禮、兵、刑、工六律,共30卷460條。
    隋唐以降(元代例外)沿襲800年的法典結構至此改變?;緱l款仍同唐律,只是明律“輕其輕罪,重其重罪”。在立法技術上較唐更為精細,體例也更趨完備和科學。以后又將洪武十八年和二十年的《大誥》,選出147條附于律后。
    ④洪武三十年《大明律》。到了洪武三十年最后完成了《大明律誥》,“刊布中外,令天下知所遵守”。明律從初創(chuàng)到定型,歷時三十多年,表明了統(tǒng)治者對立法的積極與慎重態(tài)度。
    司法考試欄目為您推薦:
    2016年司法考試備考技巧
    2016年司法考試命題規(guī)律
    2016司法考試改革亮點解讀
    2016司法考試論述題萬能模板
    2016年司法考試學科的分值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