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愛國——才能讓國家平穩(wěn)地走向富強

字號:


    時下一些面目可疑的“愛國”制造了網(wǎng)絡上形似陰霾的喧囂,一度成了聽不得意見、容不得批評的網(wǎng)絡惡勢力。喧嘩當中,有一種聲音為肯德基前組織聚集起來的抵制者辯護,認為他們是“樸素的愛國主義”,所以理應受到保護云云。這種辯解,實際上把滋擾消費者當作“樸素”,把圍困商家當“樸素”,把攻擊維安警察當“樸素”,把辱罵同胞“愛國賊”當“樸素”。
    不理性的愛國,帶來的是在個人層面,它制造敵我矛盾,播種仇恨,帶來分裂;在社會層面,它惡化社會環(huán)境,攻擊那些令社會向好的良好愿景;在國家層面,它擾亂外交部署與政策周旋,用混亂抵消國家努力,降低中國形象。正如《人民日報》署名范正偉的評論《愛國不是“糊涂的愛”》一文所言,如果只滿足于呈現(xiàn)愛國的姿態(tài),甚至以為只要“愛國”就能為所欲為……,這不是愛國,而是害國。 理性的愛國,就是民族利益至上的真誠覺悟。在日本法西斯的野蠻屠刀面前,堅決抵抗侵略,捍衛(wèi)領土完整,維護民族尊嚴,這是中華民族最高利益。
    理性的愛國,就是對偉大信念的執(zhí)著堅守。我們今天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實現(xiàn)國家富強的目標,其征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其間也會不斷遇到這樣那樣的艱難和坎坷。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定必勝的信念,咬定發(fā)展不放松,舉全民之力,傾全民之智,把國家的綜合實力搞上去,把人民的生活質量提升上去,以此來牢牢掌握發(fā)展的主動權和國際競爭的主動權。
    理性的愛國,就是要理智地對待我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利益摩擦與沖突。要有正確的判斷能力和理性的行為能力,不浮躁、不盲從,不逞一時義氣、圖個人之快,更不會借題發(fā)揮,做出破壞社會穩(wěn)定、損害國家利益的非理性行為,而是使自己的行為真正有利于國家的有序、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這樣,就能真正抓住發(fā)展機遇,就能真正維護好國家的根本利益,實現(xiàn)國強民富、民族復興的遠大理想。
    理性的愛國,就是要扎扎實實學好本領,珍惜和平時期良好的學習時機,要把愛國具體化為一種學習的動力。我們倡導的愛國必須有利于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只有具備了理性的愛國,我們的愛國情緒才不會被外在刺激所左右,我們的激情才不會被陰謀家利用,愛國也才能成為一種促進社會和諧、增進國家利益、從而有利于社會中每個人的精神資源。 理性愛國——才能讓國家平穩(wěn)地走向富強!
    [作者:雄雄2003]
    [來源:張家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