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

字號:


    教師資格考試是入職的一塊敲門磚,所以努力做題看書復習教師資格證教育心理學,通過教師資格考試吧。出國留學網教師資格考試網為您整理“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希望同學們可以順利通過考試!
    2012年陜西省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  一、單選題(每題 1 分,共 20 分)
    1、如何完成各種活動的技能屬于()
    A.陳述性知識
    B.程序性知識
    C.技能性知識
    D.策略性知識
    2、工作記憶保留信息的時間一般是()
    A. 10-20 秒
    B. 1-2 秒
    C. 1 分鐘以內
    D. 1 分鐘以上
    3、后續(xù)學習材料對先前學習材料的影響被稱作()
    A.前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痕跡消退
    D.遷移
    4、一類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個概念的典型例證,稱之為()
    A.表象
    B.原型
    C.經驗
    D.概念
    5、()是讓你把不熟悉的問題與你總能解決的熟悉問題相比較,用熟悉的解題方法來解決新問題。
    A.試誤法
    B.類推法
    C.手段——目的分析
    D.簡化
    6、解決問題的最高表現形式是()
    A.獲得規(guī)則
    B.理解概念
    C.創(chuàng)造性
    D.知識遷移
    7、概念圖、圖表、層級圖、群集策略、綱要法等屬于()
    A.精加工策略
    B.組織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復述策略
    8、在維納的歸因模式中,運氣屬于()
    A.內部的、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
    B.外部的、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
    C.內部的、不穩(wěn)定的、可控的
    D.外部的、不穩(wěn)定的、可控的
    9、()是指由于連續(xù)的失敗體驗而導致的個體對行為結果感到無法控制、無能為力、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tài)。
    A.習得性無助
    B.挫折效應
    C.自我效能感
    D.消極歸因
    10、()發(fā)展的最高水平是形成形成道德信念。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11、關于道德與品德關系的說法,最全面的是()
    A.二者相互區(qū)別
    B.二者相互聯系
    C.二者相互獨立
    D.二者密切聯系又相互區(qū)別
    12、智商 25-50,心理年齡最多可達 6 歲,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兒童屬于()
    A.輕度智力落后
    B.中度智力落后
    C.重度智力落后
    D.嚴重智力落后
    13、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提出者是()
    A.維果斯基
    B.洛倫茲
    C.贊可夫
    D.皮亞杰
    14、下列合作學習的各種模式中,哪種是為閱讀和作文教學設計的()
    A.學生小組
    B.成績分鐘
    C.小組輔助教學
    D.合作性綜合閱讀和作文
    15、教學前階段實施的評價是()
    A.準備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標準參照評價
    16、對教師威信的形成起決定作用的是()
    A.社會對教師的態(tài)度
    B.家長對教師的態(tài)度
    C.學生對教師的態(tài)度
    D.教師本身的條件
    17、教師對學生的期待包括()
    A.對學習潛能的推測和對個性發(fā)展的推測
    B.對學習潛能的推測和對品德發(fā)展的推測
    C.對記憶潛能的推測和對個性發(fā)展的推測
    D.對記憶潛能的推測和對品德發(fā)展的推測
    18、()是指問題的解答速度較慢但錯誤較少的類型。
    A.場獨立型
    B.場依存型
    C.沉思型
    D.沖動型
    1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教學評價的依據是教學目標
    B.教學評價常常通過測量收集資料
    C.教學評價不可以通過一些非測量的方法
    D.教學評價是對學習者在教學活動中所發(fā)生的變化進行測量
    20、道德兩難故事法是()的實驗研究中運用的一種方法。
    A.皮亞杰
    B.斯陶布
    C.章志光
    D.柯爾伯格
    二、雙選題(每題 2 分,共 20 分)
    1、安德森認為,陳述性知識是以()和()。
    A.產生式
    B.命題
    C.命題網絡
    D.產生式系統(tǒng)
    2、影響課堂上概念學習的主要因素有概念的定義特征、()、()和講授概念的方式。
    A.概念間的聯系
    B.外延
    C.原形
    D.內涵
    3、學習策略的類型主要有()、元認知策略和()。
    A.歸納策略
    B.演繹策略
    C.認知策略
    D.資源管理策略
    4、學生的學習動機可疑劃分為()和()兩個范疇。
    A.需要動機
    B.內部動機
    C.本能動機
    D.外部動機
    5、構成道德心理成分包括: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
    A.道德觀念
    B.道德標準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6、馬杰指出,行為目標要包括()、行為發(fā)生的條件及()三個要素
    A.行為的意義
    B.可觀察的行為
    C.行為的目的
    D.行為的標準
    7、認知方式分為()和()。
    A.場依存
    B.場獨立.
    C.場穩(wěn)定
    D.場活躍
    8、自學輔導教學的課堂模式可疑概括為()、閱讀、練習、反饋、()五個環(huán)節(jié)。
    A.討論
    B.概括
    C.啟發(fā)
    D.小結
    9、評價使用的測驗來源不同可以分為()和()。
    A.標準化測驗
    B.教師自編測驗
    C.心理測驗
    D.學業(yè)成績測驗
    10、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包括()和()。
    A.自我效能感
    B.一般交易效能感
    C.集體效能感
    D.個人教學效能感
    三、判斷題(每題 1 分,共 10 分)
    ()1、知道如何解剖動物屬于陳述性知識。
    ()2、問題解決是指排除障礙、由初始狀態(tài)達到目標狀態(tài)的過程。
    ()3、元認知策略是指個體為實現最佳的認知效果對自己的認知活動所進行的調節(jié)和控制。
    ()4、學習動機的強度與學習效率之間是簡單的直線關系。
    ()5、社會契約的道德定向階段屬于后習俗水平。
    ()6、學校的教學目標就是單一的基礎知識或基本技能。
    ()7、學習準備是學生的內部條件,是學習的起點。
    ()8、講授法可以無條件的使用。
    ()9、教學評價的依據是教學目標。
    ()10、教師的教學監(jiān)控能力是一成不變的。
    四、簡答題(4選3,每題 6 分,共 18 分)
    1、怎樣理解教學目標的含義?
    2、如何激發(fā)與維持外來動機?
    3、學生經常會將注意力集中于具有哪些特點的信息?
    4、有效組織復習的條件和方法有哪些?
    五、論述題(12 分)
    道德行為訓練包括哪些內容?舉例說明如何對學生的道德行為進行訓練。
    六、案例分析(20 分)
    張三同學酷愛體育活動,每天放學后便在戶外玩球。家庭作業(yè)總是不能完成。他感到非??鄲馈?BR>    如果你是他的老師,該怎樣幫助他改變現狀?請說明你的設計方案及依據的原理。
    教師資格證考試頻道為您推薦:
    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真題
    2016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技巧
    2016年教師資格證考試考生經驗
    2016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匯總
    2016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型及答題技巧匯總
    2016上半教師資格證準考證打印入口及時間匯總
    
教師資格證題庫 教師考試備考輔導 教育學資料 教育心理學資料 綜合素質資料 教育知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