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責任---學習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教師心得體會
汶川地震,震塌了數(shù)以萬計的房屋,奪取了數(shù)萬名鮮活的生命;汶川地震,也凸顯了人民教師的英雄本色。
三次沖回教室搶救學生的茍曉超、雙臂護住4名學生的譚千秋、搶救掉隊學生的吳忠紅、救出學生卻永失愛女的劉寧、用身體擋住水泥板的瞿萬容、臨死胸前還護著三個幼小學生的杜正香、雙臂緊摟兩個孩子的張米亞……在災難面前,生命顯得很脆弱;但在災難面前,人性的光輝卻愈發(fā)絢爛!在這場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中,我們的人民教師用他們“愛的翅膀”筑建起一座座“為人師表”的豐碑!
不要刻意去拔高,不要追究深層次的原因。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出自本能,而這些老師的“本能”正是刻在他們骨子里的“師道”,和流淌在他們血液中的“大愛”!教師肩負著“愛與責任”,愛學生是職業(yè)要求,對學生負責也是職業(yè)要求。在危難來臨時,我們的許多教師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愛與責任”,向人民遞交了“愛與責任”的滿意答卷。
教師作為一份崇高的職業(yè),實際上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傳播者。教師通過知識積累、研究社會,通過教書育人,把社會“接力棒”傳遞給學生,使之繼續(xù)探索,從而實現(xiàn)整個社會從蒙昧通向文明,使人類從無知步向有知,進而促進人類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做好文明進步的傳承工作,需要“愛與責任”。我們要用赤誠的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真心地關愛學生,蹲下來“看”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當今社會,“一桶水”已遠遠不夠,要做一名好教師,必須不斷學習,終身學習,要用一泓活潑潑流淌的活水來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要做一個博學者,做一個真正的學者、知者,學習應該也是教師的責任。我們要更新知識結構,拓寬視野,努力學習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方法,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爭做學識淵博、開拓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高屋建瓴地把握、理解教育教學的思想與方法,使自己的工作更符合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更符合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求;要加強研究,踴躍投身改革,大膽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著眼未來,挖掘學生的潛能,努力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
中學階段,是學生品德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能力形成、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中學教育是基礎,是關乎學生一生的奠基工程。中學教育教學工作,特別是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廣,工作瑣碎,責任重大。做好奠基的事業(yè),需要“愛與責任”……
有了“愛與責任”,我們就會愛崗敬業(yè),熱愛學生;有了“愛與責任”,我們就會甘于奉獻,堅守清貧;有了“愛與責任”,我們就會……“愛與責任”,包含在教師職業(yè)的方方面面,滲透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點點滴滴中…… 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就在于有多少人需要你,而你為這些需要你的人又做了些什么。作為教師,學生需要我們,家長需要我們,社會需要我們,而我們又能夠用我們的愛與責任在平凡的職業(yè)生涯中做出許許多多有意義的事情,用我們的“愛與責任”成就學生、服務社會,我們完全可以在平凡的崗位上獲得教師職業(yè)的歸屬感、認同感和榮譽感,體現(xiàn)自身的生命價值,獲得教師職業(yè)的快樂和幸福!
師愛在瞬間永恒--學習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教師心得體會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的大地震,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涌現(xiàn)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也包括我們的同行,在地震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學生撐起生存空間的教師們,每讀一次他們的事跡都使我們熱淚盈眶,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師愛的最高含義,用行動樹立了一塊無字的師德豐碑。
5月12日,當?shù)卣饋砼R的一瞬間,綿陽一所中學的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體死死地護住了講桌—講桌下面是四個學生,結果是譚老師的身體被砸成了幾段,而身下的學生卻成功獲救了;向玉老師將三名學生緊緊抱在自己的胸前,用自己的死換來了學生的生;嚴蓉老師救出13個學生,卻讓自己的女兒成了沒媽的孩子,人們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是母愛,而在災難來臨時,嚴蓉老師卻用行動告訴世人師愛大于了母愛;還有袁文婷老師為保護39名一年級的小學生將自己的青春永遠的定格在了26歲。還有汶川地震中最牛的校長葉志平,校舍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創(chuàng),但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fā)生后,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無一傷亡,創(chuàng)造了一大奇跡。還有許多許多……同行們你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與責任,什么是新時代的師魂。
看到老師們的感人事跡,我想起了 著名詩人藏克家的一句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是的,地震中逝去的英雄教師們,你們雖然死了,但你們的事跡永遠留在活著的人的心里,激勵你的同行們把崇高的師愛傳遞到每個孩子的身上。而被你們所救的每一個學生也將您銘刻在心里,記一輩子。特別是嚴蓉老師,您在天堂安息吧,您的女兒一定不會孤單,凡經歷過汶川大地震的人們見到您的女兒一定會想到她有一位英雄的媽媽,所有幸存的人們一定會厚待你的女兒,給她百倍的關愛,讓她的成長世界充滿陽光和歡笑。
通過學習我要把英雄教師的崇高精神融在心里,體現(xiàn)在日常的工作中,真誠地關愛學生,真心實意地為學生及家長服務。要平等地對待學生、尊重學生,把特別的關愛獻給特別的學生。愛心幫扶不能僅僅限于實物幫扶,而是從精神上學習上幫助,學生需要什么,教師就給與什么。家庭困難的學生,教師給與一定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幫助其度過難關;學習上困難的學生,教師加強輔導,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學生思想上有疙瘩,教師幫助解開;與同學之間有矛盾,教師幫助調解,“化敵為友”。讓學生快快樂樂地在學校度過每一天。讓我們記住每一位汶川地震中的英雄,讓英雄的事跡和精神在我們心中長存。讓同行的事跡激勵我們不斷提升我們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師德水平,將教育事業(yè)進行到底。
學習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教師心得體會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特大地震。大災大難方顯大仁大義,危難之時給我們留下無數(shù)感動。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他們的行動足夠感動我們每一個人,感動整個中國。他們便是我們祖國辛勤的園丁----人民教師。
北川一中,青川一中,聚源中學,漢旺鎮(zhèn)中學……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受災群眾尤其是孩子們遭受的不幸讓我們痛心。災難過后,關愛、救助從四面八方涌來。然而,人民教師是第一個站了出來,是用他們的
沉著、冷靜、機智,甚至鮮血生命,挽救了無數(shù)個花朵般的生命,奏響了無數(shù)次蕩氣回腸的生命頌歌。他們在那最危難的一刻,用自己的無私無畏向世人展示著他們的良知。他們用鮮血甚至生命維護師尊,鑄就了師魂。
一個個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撞擊著每個人的心靈,一樁樁驚心動魄的英雄故事激勵著活著的每一個人。也許,地震中,像這樣舍己為人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也許,地震中,像這樣英勇無畏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盡管如此,但他們的所作所為,驚天地,泣鬼神;他們的精神和品德,蒼天可鑒,日月可鑒。
看罷英雄教師們的事跡,我不禁問自己,究竟是什么東西讓他們在災難來臨時,首先想到的是他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我們一直倡導而且苦苦追尋的東西,那就是——無私奉獻!英雄教師們這種無私奉獻的感人壯舉,不僅是對中華民族舍生取義偉大精神的生動詮釋,也是教師為學生利益奉獻自我的完全展現(xiàn),更是愛生如命的崇高師德的生動寫照。英雄教師們用生命捍衛(wèi)為人師表的道德準則,是真正意義上的“靈魂工程師”。
在災難面前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學生,首先保護營救的也必須是學生,在生死關頭勇敢地拋開一切,一心為了學生,他們永遠是我們教師學習的楷模。我也深深地體會到“責任”二字的重大意義,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無私的奉獻精神,才能使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實踐證明,履行責任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和贏得榮譽的階梯,任何人都有追求榮譽的天性,實現(xiàn)人生的最大價值,要把這種意愿變成現(xiàn)實,履行責任是唯一的途徑。一名教師,只有盡到對學生的責任,才能是好教師;盡到對教育的責任,才能是好公民。
今后我將以英雄教師們的先進事跡、高尚的品格激勵自己,見賢思齊,時刻把他們作為一面鏡子,對照檢查自己的不足、嚴格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向他們看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民教師。
小編精心推薦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 聽課學習心得體會
小編精心推薦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 聽課學習心得體會
汶川地震,震塌了數(shù)以萬計的房屋,奪取了數(shù)萬名鮮活的生命;汶川地震,也凸顯了人民教師的英雄本色。
三次沖回教室搶救學生的茍曉超、雙臂護住4名學生的譚千秋、搶救掉隊學生的吳忠紅、救出學生卻永失愛女的劉寧、用身體擋住水泥板的瞿萬容、臨死胸前還護著三個幼小學生的杜正香、雙臂緊摟兩個孩子的張米亞……在災難面前,生命顯得很脆弱;但在災難面前,人性的光輝卻愈發(fā)絢爛!在這場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中,我們的人民教師用他們“愛的翅膀”筑建起一座座“為人師表”的豐碑!
不要刻意去拔高,不要追究深層次的原因。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出自本能,而這些老師的“本能”正是刻在他們骨子里的“師道”,和流淌在他們血液中的“大愛”!教師肩負著“愛與責任”,愛學生是職業(yè)要求,對學生負責也是職業(yè)要求。在危難來臨時,我們的許多教師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愛與責任”,向人民遞交了“愛與責任”的滿意答卷。
教師作為一份崇高的職業(yè),實際上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傳播者。教師通過知識積累、研究社會,通過教書育人,把社會“接力棒”傳遞給學生,使之繼續(xù)探索,從而實現(xiàn)整個社會從蒙昧通向文明,使人類從無知步向有知,進而促進人類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做好文明進步的傳承工作,需要“愛與責任”。我們要用赤誠的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真心地關愛學生,蹲下來“看”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當今社會,“一桶水”已遠遠不夠,要做一名好教師,必須不斷學習,終身學習,要用一泓活潑潑流淌的活水來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要做一個博學者,做一個真正的學者、知者,學習應該也是教師的責任。我們要更新知識結構,拓寬視野,努力學習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方法,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爭做學識淵博、開拓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高屋建瓴地把握、理解教育教學的思想與方法,使自己的工作更符合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更符合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求;要加強研究,踴躍投身改革,大膽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著眼未來,挖掘學生的潛能,努力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
中學階段,是學生品德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能力形成、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中學教育是基礎,是關乎學生一生的奠基工程。中學教育教學工作,特別是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廣,工作瑣碎,責任重大。做好奠基的事業(yè),需要“愛與責任”……
有了“愛與責任”,我們就會愛崗敬業(yè),熱愛學生;有了“愛與責任”,我們就會甘于奉獻,堅守清貧;有了“愛與責任”,我們就會……“愛與責任”,包含在教師職業(yè)的方方面面,滲透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點點滴滴中…… 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就在于有多少人需要你,而你為這些需要你的人又做了些什么。作為教師,學生需要我們,家長需要我們,社會需要我們,而我們又能夠用我們的愛與責任在平凡的職業(yè)生涯中做出許許多多有意義的事情,用我們的“愛與責任”成就學生、服務社會,我們完全可以在平凡的崗位上獲得教師職業(yè)的歸屬感、認同感和榮譽感,體現(xiàn)自身的生命價值,獲得教師職業(yè)的快樂和幸福!
師愛在瞬間永恒--學習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教師心得體會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的大地震,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涌現(xiàn)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也包括我們的同行,在地震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學生撐起生存空間的教師們,每讀一次他們的事跡都使我們熱淚盈眶,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師愛的最高含義,用行動樹立了一塊無字的師德豐碑。
5月12日,當?shù)卣饋砼R的一瞬間,綿陽一所中學的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體死死地護住了講桌—講桌下面是四個學生,結果是譚老師的身體被砸成了幾段,而身下的學生卻成功獲救了;向玉老師將三名學生緊緊抱在自己的胸前,用自己的死換來了學生的生;嚴蓉老師救出13個學生,卻讓自己的女兒成了沒媽的孩子,人們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是母愛,而在災難來臨時,嚴蓉老師卻用行動告訴世人師愛大于了母愛;還有袁文婷老師為保護39名一年級的小學生將自己的青春永遠的定格在了26歲。還有汶川地震中最牛的校長葉志平,校舍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創(chuàng),但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fā)生后,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無一傷亡,創(chuàng)造了一大奇跡。還有許多許多……同行們你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與責任,什么是新時代的師魂。
看到老師們的感人事跡,我想起了 著名詩人藏克家的一句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是的,地震中逝去的英雄教師們,你們雖然死了,但你們的事跡永遠留在活著的人的心里,激勵你的同行們把崇高的師愛傳遞到每個孩子的身上。而被你們所救的每一個學生也將您銘刻在心里,記一輩子。特別是嚴蓉老師,您在天堂安息吧,您的女兒一定不會孤單,凡經歷過汶川大地震的人們見到您的女兒一定會想到她有一位英雄的媽媽,所有幸存的人們一定會厚待你的女兒,給她百倍的關愛,讓她的成長世界充滿陽光和歡笑。
通過學習我要把英雄教師的崇高精神融在心里,體現(xiàn)在日常的工作中,真誠地關愛學生,真心實意地為學生及家長服務。要平等地對待學生、尊重學生,把特別的關愛獻給特別的學生。愛心幫扶不能僅僅限于實物幫扶,而是從精神上學習上幫助,學生需要什么,教師就給與什么。家庭困難的學生,教師給與一定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幫助其度過難關;學習上困難的學生,教師加強輔導,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學生思想上有疙瘩,教師幫助解開;與同學之間有矛盾,教師幫助調解,“化敵為友”。讓學生快快樂樂地在學校度過每一天。讓我們記住每一位汶川地震中的英雄,讓英雄的事跡和精神在我們心中長存。讓同行的事跡激勵我們不斷提升我們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師德水平,將教育事業(yè)進行到底。
學習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教師心得體會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特大地震。大災大難方顯大仁大義,危難之時給我們留下無數(shù)感動。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他們的行動足夠感動我們每一個人,感動整個中國。他們便是我們祖國辛勤的園丁----人民教師。
北川一中,青川一中,聚源中學,漢旺鎮(zhèn)中學……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受災群眾尤其是孩子們遭受的不幸讓我們痛心。災難過后,關愛、救助從四面八方涌來。然而,人民教師是第一個站了出來,是用他們的
沉著、冷靜、機智,甚至鮮血生命,挽救了無數(shù)個花朵般的生命,奏響了無數(shù)次蕩氣回腸的生命頌歌。他們在那最危難的一刻,用自己的無私無畏向世人展示著他們的良知。他們用鮮血甚至生命維護師尊,鑄就了師魂。
一個個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撞擊著每個人的心靈,一樁樁驚心動魄的英雄故事激勵著活著的每一個人。也許,地震中,像這樣舍己為人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也許,地震中,像這樣英勇無畏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盡管如此,但他們的所作所為,驚天地,泣鬼神;他們的精神和品德,蒼天可鑒,日月可鑒。
看罷英雄教師們的事跡,我不禁問自己,究竟是什么東西讓他們在災難來臨時,首先想到的是他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我們一直倡導而且苦苦追尋的東西,那就是——無私奉獻!英雄教師們這種無私奉獻的感人壯舉,不僅是對中華民族舍生取義偉大精神的生動詮釋,也是教師為學生利益奉獻自我的完全展現(xiàn),更是愛生如命的崇高師德的生動寫照。英雄教師們用生命捍衛(wèi)為人師表的道德準則,是真正意義上的“靈魂工程師”。
在災難面前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學生,首先保護營救的也必須是學生,在生死關頭勇敢地拋開一切,一心為了學生,他們永遠是我們教師學習的楷模。我也深深地體會到“責任”二字的重大意義,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無私的奉獻精神,才能使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實踐證明,履行責任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和贏得榮譽的階梯,任何人都有追求榮譽的天性,實現(xiàn)人生的最大價值,要把這種意愿變成現(xiàn)實,履行責任是唯一的途徑。一名教師,只有盡到對學生的責任,才能是好教師;盡到對教育的責任,才能是好公民。
今后我將以英雄教師們的先進事跡、高尚的品格激勵自己,見賢思齊,時刻把他們作為一面鏡子,對照檢查自己的不足、嚴格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向他們看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民教師。
小編精心推薦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 聽課學習心得體會
小編精心推薦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 聽課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