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四的國學小常識

字號:


    在過程常識知識的學習中,人們總是習慣性地將其進行總結,并且,以“幾大”的形式進行學習,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淼年P于“四大”的國學小常識,孩子們一起開始精彩的學習吧。
    關于四的國學小常識
    四君子:一曰國畫中對梅、竹、蘭、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又一曰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四種中藥的合稱。故有四君子湯。
    四大生靈:一指麟、鳳、龜、龍四種靈畜。二指古代神話中掌控東西南北四方之神。曹植《神龜賦》:“嘉四靈之建德,各潛位乎一方。蒼龍虬于東岳,白虎嘯于西崗,玄武集于寒門,朱雀棲于南鄉(xiāng)。”
    四大舒暢:一曰陰陽剛柔四氣協(xié)調(diào)通暢,《禮記 樂記》:“陽而不散,陰而不密,剛氣不怒,柔氣不懾,四暢交于中,而發(fā)作于外。”一指理發(fā),搔背,別耳,刺鼻四項使人體舒適的事。清阮蔡生《茶館客話》:“古人以理發(fā)、搔背、別耳、刺鼻為四暢,此小安樂法。”
    四大姿態(tài):臥是一張弓,坐是一口鐘,站如一棵松,走如一陣風。
    四大當惜:晝坐當惜陰,夜坐當惜燈,遇言當惜口,遇事當惜心。
    四大:道家以道、天、地、人為四大?!独献印?ldquo;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城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佛教以地、水、火、風為四大。認為四者分別包含堅、濕、暖、動四種性能。人身即由此構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稱。晉慧遠《明報應論》:“夫四大之體,即地、水、火、風結而成身,以為神宅。”
    四大天王:也叫四大金剛。佛經(jīng)稱帝釋的外將,分別居于須彌山四埵,各護一 方。東方持國天王,名多羅咤,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瑠璃,身青色,執(zhí)寶劍;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紅色,執(zhí)絹索;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身綠色,執(zhí)寶叉。舊時寺廟山門多塑四大天王像,身形高大,面目猙獰。
    四無量心:佛家語。菩薩普度眾生的四種精神。即慈、悲、喜、舍。與樂謂之 慈;拔苦謂之悲;見眾生離苦得樂而欣悅,謂之喜;怨親平等,謂之舍。
    四大時代:佛教語,指所謂圣世(釋迦在世時代)、正世(釋迦滅后一千年間)、像世(次一千年間)、末世(此一萬年間)
    四大生類:世界眾生分四類,一是胎生,如人蓄,二是卵生,如禽魚類,三是 濕生,如某些昆蟲,四是化生,無所依托,唯借助而忽然出現(xiàn)者,如天與地獄及劫初眾生。
    四大禮儀:四方所遵照的準則,指孝、悌、慈惠、忠恕。也指言行的四條準則仁、義、忠、信。也指古代婚嫁、加冠、治喪、祭祀儀式的合稱。冠昏喪祭。
    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jié)氣的合稱。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
    四仲:農(nóng)歷四季中每月第二個月的合稱,即仲春、仲夏、仲秋、仲冬。也指古 天文學名詞,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
    四大德行:即仁、義、禮、智。仁義禮智只能生,四德之和,和則同,同則善。 也指孝、忠、信、悌?!秴问洗呵镎罚?ldquo;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鄉(xiāng)則悌。有此四德,可謂士乎?也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佛教語,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
    四大戰(zhàn)法:作戰(zhàn)時的四種進攻方法,從四個方面攻克制勝,即一攻天時、二攻 地宜、三攻仁德、四攻行利。
    四大修養(yǎng):個人修養(yǎng)一曰定、二曰正、三曰靜、四曰敬。封建君王應修養(yǎng)的四 個方面是,一曰問、二曰武、三曰威、四曰德。
    四大窮人:即鰥、寡、孤、獨四種人,語出《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 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清劉大櫆《汪府君墓志銘》:“一家饒裕,而族有四窮,恥也。”
    四并難逢: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死者難并、難逢。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四大”的國學小常識,孩子們一起學習上面的國學常識,一起豐富自己的國學知識儲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