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改革需要長征精神,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實用資料欄目。
改革需要長征精神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完成了震驚世界的英勇長征,開辟了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紅軍長征不僅創(chuàng)造了可歌可泣的戰(zhàn)爭史詩,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壯歌,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將臺堡三軍會師紀念館時指出:“紅軍長征創(chuàng)造了中外歷史的奇跡。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zhàn)、克敵制勝,這些都是長征精神的內涵。”長征精神不僅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同時也是我們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精神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復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長征永遠在路上。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途,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紅軍長征的光榮傳統(tǒng),大力弘揚長征精神,不斷增強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不斷增強全社會的進取精神、開拓勇氣、創(chuàng)新能力,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奮力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
一、弘揚長征精神,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
弘揚長征精神,就是要弘揚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正是由于黨和紅軍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紅軍將士才能表現(xiàn)出不怕任何艱難困苦,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屈服的大無畏精神;才能表現(xiàn)出舍己為人、寧可犧牲自己而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的集體主義精神;才能表現(xiàn)出緊密地團結一致、英勇殺敵的英雄氣概。liuxue86.com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jīng)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成功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不論怎么改革、怎么開放,都始終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長征精神告訴我們,改革開放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我們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chuàng)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于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yōu)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
二、弘揚長征精神,增強改革開放的信心和勇氣,不怕任何艱難險阻,敢于擔當,敢于啃硬骨頭
弘揚長征精神,就是要弘揚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這種精神是紅軍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基于理想信念所鑄成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作風。在漫漫長征路上,各路紅軍憑著艱苦奮斗、一往無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沖破敵人一道道封鎖線、包圍圈,戰(zhàn)勝了各種險惡環(huán)生的惡劣環(huán)境,用雙腳長驅數(shù)萬里,縱橫十余省,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終于贏來了最后的勝利。
今天,中國的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美好的目標就在前面,風險和考驗也擺在我們面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改革經(jīng)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qū),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jīng)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但是矛盾越大,問題越多,越要攻堅克難、勇往直前。必須一鼓作氣、堅定不移,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堅決打好這場攻堅戰(zhàn)。
長征精神告訴我們,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軍隊,只要有這種艱苦奮斗、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改革推進到今天,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擔當。
我們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氣魄、堅忍不拔的毅力推進改革,不斷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樹立與全面深化改革相適應的思想作風和擔當精神,堅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
三、弘揚長征精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強烈的問題意識著力推動解決發(fā)展面臨的突出矛盾
弘揚長征精神,就是要弘揚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長征的勝利,也是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指導戰(zhàn)爭的結果。長征之前和長征初期,黨內“左”傾錯誤的領導者脫離中國革命戰(zhàn)爭實際,實行錯誤的軍事指揮,導致了紅軍的嚴重挫折。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解決自己重大問題的會議,是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典范。正是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實際核心領導地位,從而紅軍長征才有了一套正確的思想路線、軍事路線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使紅軍最終擺脫幾十萬國民黨軍的前堵后追,變被動為主動,從挫折走向勝利。
改革開放的過程,同樣也是思想解放的過程。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有改革大突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問題上,一些思想觀念障礙往往不是來自體制外而是體制內。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chuàng)造性地改革舉措。”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有機統(tǒng)一,一切從基本國情出發(fā),從實際出發(fā),抓住機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長征精神告訴我們,只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實事求是、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才能把革命事業(yè)引向勝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途中,我們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fā)展的現(xiàn)實基礎和實踐需要,堅持問題導向,破解發(fā)展中面臨的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zhàn),推動經(jīng)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充分體現(xiàn)出來。
四、弘揚長征精神,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正確處理頂層設計與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關系
弘揚長征精神,就是要弘揚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長征勝利是全黨、全軍緊密團結、共同奮斗的勝利。長征中,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在全黨內部,在紅軍上下之間、官兵之間、軍民之間、各路紅軍之間和紅軍與少數(shù)民族之間,實現(xiàn)了革命的大團結。在困難和危險的時刻,許多部隊為了全局,自愿作出局部的犧牲;許多干部戰(zhàn)士為了戰(zhàn)友,奮不顧身,英勇沖鋒。在部隊整編的過程中,干部層層下放,有的師團干部成了普通一兵。他們胸懷大局,能上能下,表現(xiàn)出堅強的黨性和無私的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觸及深層次的社會關系和利益調整,凝聚改革共識難度加大,統(tǒng)籌兼顧各方面利益任務艱巨,協(xié)調不順,處理不好,改革就難以順利推進,難以取得成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局部與全局是相互依存的,沒有全局局部也不可能存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一定要立足國家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進行部署,要切實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防止局部利益互相掣肘、相互抵消。
長征精神告訴我們,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互助友愛的高尚品德,是紅軍長征精神轉化為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一個重要條件。全面深化改革,同樣要處理好全局與局部的關系。我們要堅持從全局看問題,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舉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黨和國家事業(yè)長遠發(fā)展。我們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的預見性、關聯(lián)性、系統(tǒng)性、可行性研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向前展望、超前思維、提前謀局,保證全面深化改革能夠順利向前推進。
五、弘揚長征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上來
弘揚長征精神,就是要弘揚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援和幫助,是紅軍長征精神得以形成的一個重要外部條件。紅軍是人民的軍隊,紅軍如果脫離了人民就無法生存。如果沒有糧食,沒有必要的物質條件,紅軍即便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也難以發(fā)揮。正是因為紅軍所到之處,用行動體現(xiàn)了為人民打江山的初衷,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讓人民相信紅軍是自己的隊伍,才能得到群眾的熱情支持與幫助,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我們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lián)系,是黨戰(zhàn)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正所謂‘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應。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長征精神告訴我們,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緊緊依靠、發(fā)動和教育人民群眾,是長征勝利的根本條件。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更是推動改革的力量源泉。沒有人民的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我們要堅持“以百姓心為心”,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始終從人民利益出發(fā)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我們要充分調動和激發(fā)人民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把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同人民一道把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推向前進。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開創(chuàng)改革發(fā)展新局
昨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王曉東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集中收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觀看《永遠在路上》專題片,部署我省學習宣傳教育工作;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研究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分析前三季度全省經(jīng)濟形勢,安排下一階段經(jīng)濟工作;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加強和改進領導干部下訪接待群眾工作的意見(送審稿)》。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全面論述了長征的重要意義,系統(tǒng)闡釋了偉大長征精神的豐富內涵,明確提出了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長征路的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深入研究思考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長征路這個時代課題,切實把偉大長征精神轉化為做好當前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轉化為“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強大精神動力。
會議強調,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認真組織收看《永遠在路上》專題片,結合巡視問題整改,深刻吸取教訓,嚴格自省自律,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要切實增強黨章黨紀黨規(guī)意識,壓緊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內監(jiān)督,始終保持懲貪反腐的高壓態(tài)勢,切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會議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jīng)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的重大創(chuàng)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fā)生后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打造經(jīng)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新引擎的基本要求。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準確把握科學內涵和任務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央部署上來。
要充分認識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全局性、規(guī)律性、長期性、艱巨性和緊迫性,搶抓戰(zhàn)略機遇,增強戰(zhàn)略定力,把這項改革作為做好當前經(jīng)濟工作的主題、主線和主抓手,堅定不移地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改革部署。要深入分析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找準癥結、精準施策,增強工作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要全面落實“五大任務”,特別是要在降成本、補短板上強化舉措、精準發(fā)力,切實減輕企業(yè)負擔,推動傳統(tǒng)產業(yè)轉型升級,促進新技術、新產業(yè)、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和現(xiàn)代服務業(yè)快速發(fā)展。要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破解體制機制難題,更大力度推進國有企業(yè)改革、“放管服”改革和價格、財稅、金融、社保等基礎性改革,更大力度維護社會穩(wěn)定,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要及早謀劃明年改革重點任務,找準切入點、著力點,奮力推動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在前列。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面對經(jīng)濟下行壓力加大和重大自然災害疊加的嚴峻挑戰(zhàn),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從容應對,全省上下齊心協(xié)力、奮力拼搏,前三季度我省經(jīng)濟總體平穩(wěn)、穩(wěn)中向好,保持了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
要增強風險意識,清醒認識當前我省經(jīng)濟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應對完成目標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增強信心、保持定力,以“第一力度”抓好“第一要務”。要克服“定局思維”,咬定目標不動搖、爭分奪秒不松勁、凝神聚力不分心、攻堅克難敢擔當,盡最大努力沖刺全年目標,力爭交出最好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