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目前的自主招生能招到優(yōu)質生源嗎?

字號:


    出國留學高考網為大家提供熊丙奇:目前的自主招生能招到優(yōu)質生源嗎?,更多高考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
    熊丙奇:目前的自主招生能招到優(yōu)質生源嗎?
    10日,清華大學自主招生、領軍人才選拔及自強計劃三大項目同時開考,全國36個考點的6000余名考生共赴考場。如火如荼的高考改革有著不為普通公眾注意或者有意忽視的另一面。高考命題難度的下降,科目結構的調整,盡管都有著良好的初衷,但卻在客觀上造成了高等院校招生過程中的區(qū)別度下降。北大清華在過去三年間都顯現(xiàn)出了在某些省份、城市、地區(qū)減少統(tǒng)招計劃名額,提升自主招生名額的傾向或意愿。
    不可否認,由于高考對學生的評價區(qū)分度下降,高校確實有通過自主招生來增加對學生的考核評價的想法,包括此前我國幾十所高校聯(lián)合推出大學先修課程,也是為了更全面地評價考生。對此,有輿論認為,我國高考還是應該增加難度,強調選拔性、區(qū)分度。在筆者看來,問題其實不在于高考的難度,而在于高考的功能。我國的高考考試本來就應該承擔評價功能,但現(xiàn)在卻主要是選拔功能,結果難也不是,變簡單也不是。而由于所有考生更關注高考,這就決定了整體生源素質也很難讓高校通過自主招生招到優(yōu)質生源的想法如愿。提高生源質量,必須轉變高考功能,整體改革高考錄取制度。
    近年來,為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我國高考的考題難度在逐漸下降(之前高考科目7門變6門,3+2,3+X,減少科目也是出于減輕學生壓力的考慮)??墒牵瑢W生的負擔并沒有隨考題難度下降而減輕,原因在于,不管難度怎么變,高考錄取還是按學生的分數從高到低排序結合志愿投檔,不是考生達到某一分數就能被錄取。比如,某生由于高考題目變得簡單,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數高了50分,可隨之一本錄取控制線也提高50分,沒有達到一本線的學生照樣無法被一本院校錄取。而由于考題變簡單,為了避免因低級失誤而失分,很多學生都采取題海戰(zhàn)術,訓練自己看到題目就反射出答案,這顯然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我國即將在全國各省市區(qū)推廣的新高考方案所設計的3+6選3科目組合,也有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的考慮,尤其是6選3的科目,測試時分合格考和等級考,且按等級計分,錄取時折合成分數,這使語數外三門所占的權重極大,比如上海,語數外三門總分450分,6選3的三門各70分,總分210分,其中,每個學生的合格分都為40分,等級考部分只有30分,于是,這三門對于考生真正具有競爭性的分數只有90分,如此分值設計,必然引導所有學生都重視語數外科目,而且考慮到一門考差,就可能全盤皆輸,因此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加,但學生努力學習的結果,并沒有提高素質,反而令大學對生源質量不滿。針對新高考方案,很多高校都比較憂慮,怎樣只通過語數外三門的考分就把優(yōu)秀學生選拔出來。
    提高科目難度顯然行不通。在按照學生高考科目總分排序錄取的高考錄取制度之下,減少科目、降低難度,以減輕學生負擔的想法是很幼稚的,如果只考一門,就由這門科目的分數來錄取學生,學生可能會被逼瘋。同樣,增加科目難度,來增加區(qū)分度,也會把基礎教育引向追求偏難怪,用偏題、難題考糊學生,是我國社會以前曾長期存在的對高考和中小學考試的質疑。
    只有將高考的功能從選拔調整為評價,實行招考分離,才能調和考題難度和學生負擔的矛盾。我國新高考的科目設計并沒有多大問題,文理不分科、文理自由搭配,這都有進步意義,如果能實施招考分離,大學自主提出申請者的科目和分數要求,而不是把所有學生納入一個評價體系評價,這就給學生更大的選擇權,也有利于大學招到適合本校要求的學生。在美國,SA T考試,包括SA T 1和SA T 2,不同的大學會在招生時提出不同的要求,這就讓考試更好地扮演評價的作用。
    我國目前有90所學校試點自主招生,但與美國大學的招錄模式還相去甚遠。高校對學生進行測試(筆試加面試),最終只能給通過測試的學生一定的加分錄取優(yōu)惠,因此,所有考生關注的還是統(tǒng)一高考成績,大學在自主招生中通過筆試和面試,傳遞出對優(yōu)秀生源的要求,并不會引起基礎教育教學的重視,而很多學生應對高考后的自主招生測試,基本采取突擊應對方式,也就是說,由于生源基礎未變,高校想通過自主招生招到優(yōu)質生源的希望是不太切合實際的。要提高生源質量,必須推進整體高考制度改革。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自主招生信息匯總
    2016自主招生面試題匯總
      2016高考招生計劃
      2016高考招生簡章
      2016高考招生信息匯總
    
高考招生 自主招生 招生計劃 高考招生簡章 高考保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