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蘋果里的五角星》教案

字號:

《蘋果里的五角星》教案(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清晰”、“魅力”造句。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人的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從中得到啟示: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卡片、磁帶、多媒體課件
    主要板書計劃:
    顯示新本領
    17蘋果里的 橫切蘋果 創(chuàng)造力
    “五角星” 深有感觸
    作業(yè)設計、安排:
    課內(nèi):
    1 抄寫詞語;
    2 多音字組詞;
    3 造句;
    4 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5 聽寫詞語。
    課外:
    1 查字典,解釋帶點字;
    2 閱讀一段話,并完成練習。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學習生字新詞。
    3、能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要做數(shù)學題。有的數(shù)學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可以訓練我們的思維,提高我們的解題能力。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講的是用不同的處理方法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結果,相信大家一定會感興趣的。
    1.板書課題。
    2.質(zhì)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指導。
    1.自讀課文:①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②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③給課文各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①生字卡片正音。
    “案”是前鼻音,無聲母,不讀ngan;
    “魅”讀mei,不讀mo;
    “循”前鼻音,第二聲,不讀sun。
    ②交流詞語意思。
    ③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評讀。
    3.再讀課文。
    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我”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4.討論交流。
    ①分段說說段落大意。
    ②分段指名讀。
    三、指導寫字。
    1.提示注意點:
    “魅”字是一個半包圍結構的字,筆畫較多,不能丟里面的部分。
    “循、矩”左窄右寬。
    “案”上下所占比例基本一樣。
    2.學生描紅。
    四、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多音字組詞。
    Xian hao qie
    鮮好切
    xian hao qie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人的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
    2、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指名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第一段。
    1.名讀第1、2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幾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交流體會:鄰居家的小男孩活潑天真的特點。
    師板書:顯示新本領
    分角色讀兩人的對話。
    2.過渡:事情就是這樣平靜地開始,可接下來就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讓人驚奇了。
    3.自讀第3、4自然段,畫出文中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及由此產(chǎn)生圖案的有關句子。
    實物演示,討論交流。(結合理解“橫切面”、“清晰”等詞語)
    “我”想到了什么?板書:橫切蘋果
    指導讀好感嘆句,體會作者驚奇的心情。
    4.小結:誰能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5.指導朗讀:小男孩第一次和第二次說的話要讀出充滿自信的語氣;
    第三次說的話,要讀出自豪的語氣;
    “我”說的話要讀出平緩的語氣。
    最后一句感嘆句要讀出驚奇的語氣。
    6.齊讀第一段。
    三、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5自然段。
    2.用上文的詞語說說第一句里的“這樣切蘋果”是指怎樣的切法。
    兩次用“也許是出于”表示什么意思?
    指導朗讀:讀出不確定的猜測語氣。
    3.指名讀下面三句話。
    理解三層意思:
    ①第一層意思是什么“鮮為人知的圖案”指的是什么?
    ②從哪里看出它“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說說第二層意思。
    ③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三層的含義?
    4.小結: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
    5.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總結全文。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鄰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兒園里學到的橫切蘋果的有趣發(fā)現(xiàn)傳給“我”的事。告訴人們: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
    2.討論交流:你從小男孩橫切蘋果后所帶來的有趣發(fā)現(xiàn)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你有沒有經(jīng)歷過類似的事情,講給同學們聽。
    五、作業(yè)。
    1.造句。
    ①魅力——
    ②清晰——
    2.人們切蘋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而課文中的小男孩卻是( ),而且蘋果里有( )的“五角星”,這種( )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 )。什么叫創(chuàng)造力,從小處說就是( )。
    《蘋果里的五角星》教案(二)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懂得人的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生明白自己有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
    教學難點:
    理解什么是“創(chuàng)造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按切蘋果前、切蘋果時、切蘋果后將課文分成了三段,第一段主要寫什么?
    2、我們一起把第一段讀一下。
    3、事情就這樣平靜地開始了,可接下去有了令人驚奇的發(fā)現(xiàn)。
    4、請一個同學來讀第二段。
    二、講讀第二段。
    1、究竟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呢?(隨機板書:蘋果里的“五角星”)
    2、蘋果,大家都熟悉,現(xiàn)在,老師請你來畫一個大蘋果。
    3、又大又圓的大蘋果畫好了,如果老師要和你一起分享這個蘋果,你們一般會怎么切呢?
    4、請你用一條虛線表示出你的切法。
    5、你們都是毫不猶豫地豎切,然而,小男孩是怎么切的呢?請大家拿出蘋果,動手來切一切。
    6、千真萬確呀,蘋果里真的藏有一顆“五角星”呢!所以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實踐唯真”。
    7、請大家用實線將小男孩的切法表示出來。
    8、蘋果切好了,小男孩此刻的心情怎樣?哪個字特別能體現(xiàn)出來?他說的話也應該帶有自豪感。我們一起來把這幾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9、剛才還不以為然的作者湊近蘋果仔細一看,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什么呢?請大家輕聲讀第4自然段,用 劃出看到的語句,用 劃出想到的語句。
    (1)作者看到了什么?
    “真的”、“果然”和第3自然段中哪一句話相照應?
    (2)作者又想到了什么?
    這表示我的心情怎樣?哪些詞應重讀?
    (3)齊讀第4自然段中的想法。
    10.齊讀第2段
    三、講讀第三段
    1、要不是親眼所見,我們哪會知道蘋果里真藏有“五角星”,作者由此深受啟發(fā),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三段。
    2、這一自然段里的“這樣切蘋果”是指怎樣的切法?
    3、很好,是指攔腰橫切,那第一句中兩次用了“也許出于”,這表示什么?
    4、是猜想就不能確定原因,接著說的是確定的內(nèi)容了,請一起讀下面三句話。
    5、這三句話講“我”深有感觸。感觸有三層意思,一層深一層,那么第一層意思是什么?
    6、這“鮮為人知的圖案”是指什么東西?
    7、這一層肯定了蘋果的“五角星”很有魅力,那為什么用上一個“竟”字呢?聯(lián)系上文想想。
    8、“我”的感觸第二層是什么意思?
    9、這個魅力,不僅指大家感到新奇有趣,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第三層意思。
    10、人的創(chuàng)造力是什么?課文怎么說?
    11、什么叫“往小處說”?說是從具體小事上說,那么往大處說又怎么說呢?
    12、往大處說呀,創(chuàng)造力的產(chǎn)生,在于一個人敢于懷疑前人的觀點,打破自身的局限,哪怕是小事,也能用另一種新的方式進行思考和實踐,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
    13、你們身上有沒有創(chuàng)造力呢?可大著呢!
    14、請用不同方法,迅速畫十個等于號??梢姡總€人都行,只要多動腦,勤思考,每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無窮。
    15、在平常的學習上、生活中,你們是否也能用新方法,從新角度來思考問題呢?(出板報、做作文、自己譜曲唱《我能行》……)
    16、我們一起再來鍛煉一下自己。講古人拿竹竿進城的故事,請學生出謀劃策。
    四、總結課文
    希望同學們也學小男孩,多觀察、多思考、多實踐、不斷有小發(fā)明、小制作涌現(xiàn)。
    五、作業(yè)布置
    小男孩不僅讓作者大受啟發(fā),而且深深影響了我們,以他的切蘋果中,你想到些什么?今天的日記請完成這個作業(yè)。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