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每回讀后感第四十四回

字號: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病關索長街遇石秀。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讀后感欄目小編整理的水滸傳每回讀后感第四十四回,歡迎查看。
    【水滸傳每回讀后感第四十四回】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 病關索長街遇石秀
    這一章是說“病關索”楊雄與“拼命三郎”石秀的故事。引出這個故事的人是戴宗,而戴宗的出現(xiàn)是他奉命來尋找久不歸梁山的公孫勝。
    公孫勝不回梁山的原因只有公孫勝知道。
    戴宗奉命尋找公孫勝,最終是沒有找到,但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這樣,在途中,戴宗被一個人認了出來,這人是“錦豹子”楊林。楊林是個綠林中人,在江湖上亂,結識了公孫勝,公孫勝便給他指了一條活路,講了許多梁山故事,要他投靠梁山。今日碰到戴宗,便認了出來,楊林就這樣隨了心愿。
    通過楊林, 戴宗又認識了飲馬川的三個匪首,“鐵面孔目”裴宣、“火眼狻猊”鄧飛和“玉幡竿”孟康。戴宗又失時機的為梁山做了廣告,為這三人入伙梁山做了鋪墊。這是第二件。
    戴宗、楊林離開飲馬川,到薊州城去找公孫勝,沒有找著公孫勝,卻見到了一場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病關索”楊雄是薊州兩院押獄,是戴宗的同行,所不同的是他還是個行刑的劊子手。楊雄剛行完刑,得了許多彩頭,遇著當?shù)匾话?ldquo;踢殺羊”張保,正帶著一伙人攔住他,要劫財物。
    這時,一個賣柴的大漢,打跑了張保這伙人,為楊雄解了圍。楊雄去追趕張保,戴宗乘機認識並送了十兩銀子給這個大漢,原來這大漢是拼命三郎石秀。當楊雄返回來尋找石秀時,故事就留給了楊雄與石秀。戴宗帶著楊林繼續(xù)他的工作去了,這是第三件。
    戴宗這三件事為梁山又收羅了許多好漢。
    楊雄與石秀相識,結拜為兄弟,楊雄二十九歲,長石秀一歲,自然為兄。
    石秀是金陵人,隨叔父做販羊馬的生意,半途中叔父病故,又做虧了買賣,只身流落到薊州,靠賣柴為生。
    因楊雄的岳父潘公是屠戶出身,正好石秀也會殺豬宰羊,就同潘公在楊雄家開了肉鋪店。潘公年事已高,店由石秀張羅。出國留學網(wǎng)
    二個月后的一天,石秀在外買豬回來,見家中的肉店關張了。石秀自認為是潘公要趕他走,把諸事安排好,便拿著店中一清二楚的帳目,向潘公去交差,潘公準備了素食請石秀吃酒,眼前的素齋飯更讓石秀認定他們要趕他走。他同潘公一說,全然不是石秀心中所想,他誤會了潘公。原來,楊雄的老婆潘巧云,要在家中為她的前夫做周祭,自然是不能殺生,要吃素了。
    此事可見石秀是個心細多疑的人,正是他的這個特點,他發(fā)現(xiàn)了楊雄不知道的隱情。
    與私人家做事,受不得委屈,是難以維計的,委屈是必然的,只有干過的人才能明白這個道理,也難怪石秀多心。
    【水滸傳讀后感范文】
    《水滸傳》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描寫綠林好漢的章回小說。它描述了北宋宋徽宗年間,在山東水泊梁山聚集了一支先由晁蓋后由宋江帶領的農(nóng)民起義軍,從聚眾造反到接受朝廷招安的過程,終于由盛轉衰,曲終人亡,讀完不禁令人對作者寫作技藝無比欽佩,同時也為眾多的梁山好漢的命運扼腕嘆息。
    我認為在《水滸傳》中,“官逼民反”使是這些來自五湖四海、身懷絕技的梁山好漢統(tǒng)一到“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下,聚集在水泊梁山的主要原因。在三敗高俅之后,水泊梁山達到了鼎盛時期。這時水泊梁山可謂蒸蒸日上、轟轟烈烈,大家大碗的喝酒,大塊的吃肉,那是何等的暢快,何等的豪邁!
    可是首領宋江卻堅持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并帶領梁山的英雄好漢遠征遼國,隨后去征王慶、田虎,最后征方臘。到頭來眾位梁山英雄好漢死的死,傷的傷,離得離,散的散,最后108將也只剩下凄凄慘慘二十多人。宋江的本錢到此時可謂輸?shù)囊桓啥M,回朝后,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到此,一場本該轟轟烈烈事業(yè)煙消云散、灰飛煙滅!不禁令人嘆息痛恨。
    從這一出浸透著鮮血寫成悲劇中,使我們警醒地認識到:如果路走對了,可能前面滿是坎坷艱險,但目標總會實現(xiàn);如果路選擇錯了,只有死路一條,而且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而且錯誤的代價是致命的。
    宋江選擇抱住了宋徽宗的大腿,以為找到了一位可以安身立命“干爹”。因為在他的潛意識里君是明君,臣是奸臣。可結果只落得不僅搭上了自己的小命,更是連累上了一大幫的英雄豪杰稀里糊涂丟掉了性命,更為可嘆的是斷送了梁山的大業(yè)。
    路選錯了,無論你怎樣努力、掙扎,終歸是踏上了一條不歸路!這又能怨誰呢?!
    但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在現(xiàn)實生活中,認錯“干爹”的悲劇一次又一次的上演著。在最近的中日釣魚島爭端中,利令智昏日本滿以為抱緊了美國這個“干爹”的大腿,有它撐腰就可以無法無天,肆無忌憚侵吞我們的釣魚島,這是多么的可悲啊!
    我覺得選擇求人不如求己!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別人,這是多么的可悲!因此我們在做任何事時,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要拿出自己的智慧,做真正的自己!
    
水滸傳讀后感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800字 1000字 1500字 2000字 3000字

    
水滸傳讀后感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800字 1000字 1500字 2000字 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