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金龜子教案

字號:


    下面是出國留學網為大家搜集整理的松樹金龜子教案,歡迎閱讀與借鑒。
    松樹金龜子教案(一)
    教學目標:
    1、了解金龜子,激發(fā)學生熱愛、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
    2、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感悟在說明中兼用文藝的筆調,揣摩語言的準確和形象。
    3、 學習作者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金龜子,激發(fā)學生熱愛、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
    2、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細致的描寫。
    教學方法:感悟法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
    1、讓學生說一說他所見到的圖像中的金龜子的形象,進而導入新課。
    2、作者介紹。
    (1)讓學生進行介紹。
    (2)明確:法布爾(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作家。達爾文贊揚他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他以畢生精力寫出的《昆蟲世界》十卷本被認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本文選自《昆蟲世界》。
    二、自主學習
    本文科學地介紹了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婚戀、發(fā)音、死亡和繁衍等方面的情況,滲透著作者對昆蟲的人文關懷。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同桌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和重音。
    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3.了解金龜子的外貌、生活習性、婚戀、發(fā)音、死亡與繁衍。
    4.法布爾對金龜子有哪些主要發(fā)現(xiàn)?他為什么會有這些發(fā)現(xiàn)liuxue86.com?你有什么感受?
    5.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介紹動物抓住了特征,說明準確,描寫生動形象。請你找出幾處你欣賞的語句,并加以體會。
    6.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三、反饋交流
    1.給加點字注音。
    觸角 上顎 殷勤 炫耀 魅力
    獻媚 鞘翅 咫尺 螽斯 無動于衷
    要求:讓一名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得不正確的,請其他同學進行糾正。
    2.法布爾對金龜子有哪些主要發(fā)現(xiàn)?(了解金龜子的外貌、生活習性、婚戀、發(fā)音、死亡與繁衍。)
    明確:第(l一3)段,外貌特征。
    第4段,介紹金龜子的生活習性。
    第5—7段,介紹金龜子的婚戀生活。
    第8一18段,介紹金龜子的唱歌、發(fā)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第19、20段,介紹金龜子的死亡與繁衍。)
    要求:熟悉課文內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3.他為什么會有這些發(fā)現(xiàn)?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明確:他之所以有這些發(fā)現(xiàn),是他走出實驗室的結果,是他走進田野,深入昆蟲的生活。進行長期仔細地觀察、并認真思考的結果。文中“我抓住機會跟蹤她們,觀察他們”“要想觀察清楚他們”等語句,文中還寫到“用食指浸按在玻璃板上來回摩擦發(fā)聲的方法研究金龜子發(fā)音原理”等,這些都是佐證。
    啟發(fā):多觀察,多思考。
    4.法布爾以畢生精力寫出的〈〈昆蟲世界〉〉被譽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而本文正是選自〈〈昆蟲世界〉〉,你能否結合課文內容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例:①松樹金龜子長得儀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者棕色外套,外套閃著金屬的光澤,上面還點綴著一些白色斑點,顯得既樸素又高雅。
    ②它是暑天暮色的點綴,是夏至那天鑲在天幕上的漂亮外套。
    ③很顯然,它們是在向美人大獻殷勤,每天都進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蟲和雌蟲通常停在低矮的樹枝上,成雙成對,一動不動,對周圍的事和物視而不見。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介紹動物的特征,說明準確,描寫生動形象。
    本文用詞的準確與生動與作者細致入微地觀察是分不開的,難怪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稱贊法布爾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通過本文的學習,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學生交流)
    四、重點研討課文第8一13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
    ①選文第8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對這個猜想沒有作出結論,這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態(tài)度?
    ②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樹金龜子的發(fā)聲原理的?
    ③“在通常的情況下,雙雙快樂地生活在松樹枝頭,它們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對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個字能否刪去?為什么?
    (2)小組代表交流發(fā)言。
    明確:(①作者猜想松樹金龜子是有可能夫妻對唱的。沒有作出結論是因為“無法作證”,這體現(xiàn)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②先找到它的發(fā)聲部位,然后仔細觀察,找不到特殊的發(fā)聲器官,這樣就斷定是腹部最后一節(jié)跟鞘翅的后翼摩擦而發(fā)聲。
    ③不能。“有可能”表明這只是一種推測,而非肯定。)
    五、寫作:選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較喜歡的或者常見的一種小動物,(也可以是一種植物),用一、二百字生動準確地寫出它討人喜歡的體態(tài)或動作。(提示:描寫動物,除了應該捕捉其形態(tài)特征和動作特征之外,還可以描寫動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所反映出的生活習性,以及對動物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 )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作品,進行比較,作出點評,并將評價內容及修改意見逐一附在文后。
    六、課外研究:假如現(xiàn)在你是技術員,一果園中出現(xiàn)大量金龜子,正嚴重危害果樹,根據你收集的資料,制定防治措施以及實施細節(jié)。
    松樹金龜子教案(二)
    一.教學目標
    ①能梳理文章結構,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②從觀察入手,了解松樹金龜子的生態(tài)習性。
    ③感悟在說明中兼用文藝的筆調,揣摩語言的準確和形象。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點、生態(tài)習性、婚戀及發(fā)育原理。
    三.課前準備
    ①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②借助相關書籍、網絡資源查找有關法布爾的生平與故事,金龜子的圖片及其相關知識。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整體感知,把握文章結構。
    一.導入新課:
    貧窮和偏見常常困擾著許多科學家的一生,昆蟲學家法布爾也同樣如此。他本可以利用化學和數(shù)學的天賦走一條駕輕就熟的捷徑,贏得掌聲和榮譽,過上常人夢想中的好日子。是昆蟲世界的神奇與他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使他有了另外一種人生。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昆蟲世界,看看它們究竟有多大吸引力。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是從《昆蟲記》節(jié)選的《松樹金龜子》。作為一個生長在城市中的孩子,大家可能對金龜子比較陌生,但讀了法布爾的《松樹金龜子》后,相信大家會和金龜子熟悉起來、親近起來。現(xiàn)在,就讓我們隨著法布爾的筆觸,一起來認識奇妙的松樹金龜子、領略大自然的奇情妙趣吧。 同學們,夏日來臨,飛蟲成了田野的點綴,或許也干擾著你的學習和生活。然而,他們卻能成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朋友,這是為何?下面,我們到《松樹金龜子》中探個究竟。
    二.作者
    法布爾(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作家。他以畢生精力寫出的《昆蟲世界》十卷本被認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本人曾獲得“昆蟲詩人”的美譽,達爾文贊揚他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雨果也稱贊他為“昆蟲世界的荷馬”!(故事略)
    幼時就愛上了祖母家的白鵝、牛犢和綿羊,迷上了戶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蟲鳥。長大后,雖然做了教員,但他立志要做一個為蟲子書寫歷史的人。數(shù)十年如一日,他潛心于自然科學的研究,觀察研究昆蟲,著成200萬字的《昆蟲世界》。
    本文作者法布爾(1823——1915),數(shù)十年如一日,他潛心于自然科學的研究,觀察研究昆蟲,著成200萬字的《昆蟲世界》。書中不僅真實的記錄下昆蟲的生活,而且以人性觀照蟲性,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死亡與繁衍無不滲透著人文關懷,并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熱愛與敬畏之情,使這部描寫微小的昆蟲的書成為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鴻篇巨制。
    譚常軻譯,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99年版。
    三.整體感知: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同桌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和重音。
    2.字詞預習檢測 (1).你是否能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如果不能,請查字典讀準并把這些字詞的寫法記住。 點綴?鐵鍬?上顎?求偶?掠過?殷勤?炫耀 獻媚?抑郁?魅力?鞘翅?抱怨?蟋蟀螽斯 豌豆?豆莢?咫尺?天賦?自娛?洞穴?朽木?模樣?瞌睡?無動于衷一唱一和 2.請給形近字注音組詞。 攏偶?綴敞 擾隅?輟敝 ? (要求:讓一名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得不正確的,請其他同學進行糾正。)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結構。
    (1)、認真讀完課文,說說你了解松樹金龜子的哪些知識?
    (2). 科學、詳盡地說明了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包括婚戀、發(fā)音、繁衍等,使讀者在閱讀中對松樹金龜子這種常見的昆蟲獲得科學的知識。初讀課文,我們可能會感覺到內容繁雜,有點摸不著頭緒。我們不妨根據課文內容的安排順序,給課文畫一個結構示意圖,借此理清文章思路。自主完成,然后小組交流。
    課文結構圖如下: (第l一3段,外貌特征。
    第4段,介紹金龜子的生活習性。
    第5—7段,介紹金龜子的婚戀生活。
    第8一18段,介紹金龜子的唱歌、發(fā)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第19、20段,介紹金龜子的死亡與繁衍。)
    21段從松樹金龜子與農作物的關系,呼吁人們“別去打擾它”,滲透了作者對昆蟲的人文關懷。
    (一)學習第一部分
    通過閱讀第一部分,同學們了解到金龜子的那些外形特征?
    學生在書上劃出有關語句,舉手回答。
    明確:金龜子長得儀表堂堂,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外套閃著金屬的光澤,上面還點綴著一些白色斑點。雄蟲的兩根短短的觸角末端各有7條緊挨著的流蘇隨情緒變化,流蘇會像扇面般展開或合攏。
    作者為何突出介紹雄蟲的7根流蘇,它與雌蟲的有何不同?
    明確:突出雄蟲的流蘇是發(fā)育成熟可以求偶的標志。同時在結構上還起著引起下文的作用,為寫其婚戀伏筆。
    (二)學習第二部分
    舉手回答。
    明確:松樹金龜子的生活習性是:夏至露面,傍晚上樹。
    婚戀生活:雄蟲主動向雌蟲求愛。
    松樹金龜子有音樂天賦,能唱歌;
    發(fā)音原理是:腹部一伸一縮,腹部的最后一節(jié)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
    產生聲音;唱歌的原因主要是用來表達痛苦。
    7月上旬雄蟲慢慢地老死,雌蟲負責產卵,產完后便不再管它。
    四、法布爾為什么會有這些發(fā)現(xiàn)的?請同學們分析其原因。讓學生到文中找到有關語句。
    (作者為什么能如此詳盡、科學地說明松樹金龜子?這都緣于什么?)
    明確: 他之所以有這些發(fā)現(xiàn),是他走出實驗室的結果,是他走進田野,深入昆蟲的生活。進行長期仔細地觀察、并認真思考的結果。文中“我抓住機會跟蹤她們,觀察他們”“要想觀察清楚他們”等語句,文中還寫到“用食指浸按在玻璃板上來回摩擦發(fā)聲的方法研究金龜子發(fā)音原理”等,這些都是佐證。啟發(fā)j多觀察,多思考。)
    五.課堂小結:
    如此看來法布爾確實是一個“難以效法的觀察家”。只有這樣長期深入細致的觀察,才有可能獲得第一手資料,才能寫出這樣真實可信的文章來。我們不妨也來做一個小小的觀察家,去解開大自然中無數(shù)個為什么吧!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本文準確地說明和生動形象的語言。
    教學設計:
    一.、導入語
    松樹金龜子本是一種極不起眼的小蟲,在作者的筆下卻妙趣橫生。今天,我們共同來體味一下本文獨特的語言。
    二、.繼續(xù)研讀第一、二部分
    1.說明文是一種知識性較強的文體,起目的是讓人“知”,因此這種文體在語言上最主要的特點是準確。同學們能舉一些例子來說明本文語言的準確性嗎?
    ①“大多數(shù)金龜子嘴里啃著松針,后爪鉤著樹枝”,其中的“啃”、“鉤”用得就很準確,如果換成了“吃”、“抓”就會大為遜色。
    ②再例“點綴著一些白色的斑點”中的“一些”起修飾限制作用,如果刪去就會影響說明的準確性。
    ③“它們可能要到深夜才交配”,“它們是有可能一唱一和”,“我無法作證”,“還沒有搞清楚”中的“可能”“無法”“還沒有”都能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和作者有科學探究的強烈興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昆蟲世界》被認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指導學生精讀一二部分,體會說明文語言的形象生動性。
    (找出一些含有修辭的句子或圈點一些形象生動的詞語,并說明其作用。)
    明確:
    ①第1自然段用擬人、比喻的手法說明了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征。形象逼真,惹人喜愛。
    ②第7自然段中“舞蹈表演”“炫耀”“獻媚”“無動于衷”等詞語把雄蟲向雌蟲求愛的場面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③結尾部分用“它是暑天暮色的點綴,是夏至那天鑲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飾。”來結束全文,作者簡直是在用詩的語言來贊美金龜子的美麗。
    說明:對于通過作者對金龜子的關愛之感情來顯示出的語言的生動性,是一個難點,學習不易把握,教師應簡要的講一下。為了體會感受語言的生動性,應讓學生讀一讀。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齊讀21段,根據本段的內容,請同學們揣摩一下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
    明確:呼吁人們“別去打擾它”,滲透了作者對金龜子的人文關懷。
    四、.寫作方法歸納
    1.從觀察入手,進行科學的說明。
    2.生動形象的語言。
    3.語言的準確性與說明事物的準確性融為一體。
    五、課堂練習
    (出示幾種昆蟲的圖片)
    要求選擇其中一幅,介紹其外形特征,200字左右。(注意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有幸對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點、生態(tài)習性、婚戀及發(fā)育原理有了較為全面地了解,是法布爾給我們上了這生動的一課。我們也應像他一樣,多一點追求,多一點執(zhí)著,定能解開大自然這本無字的書,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點評:
    (本教學設計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為著眼點,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設計思路清晰,脈絡分明,布局合理。但知識面涉及的不廣,拓展不寬。)
    板書設計顏色
    光澤
    流蘇(雄)
    流蘇的作用——高度靈敏的感覺
    (二)學生質疑
    提出自己對課文感興趣的問題,互相交流,有疑問的可查找相關資料。
    如: . 搞清楚昆蟲究竟為什么要叫這個問題有何意義?
    課堂小結:
    看到法布爾與昆蟲如此的和諧相處,我們似乎也有了走進自然,親近自然的沖動。相信,如果我們也如作者那般對昆蟲滲透了人文關懷,我們也一定能成為那些蟲兒的朋友的!
    附:板書設計 ?發(fā)現(xiàn)?語言? 松外形? 樹生活習性?準確 ?金?婚戀?生動 ?龜?發(fā)音 子死亡 繁殖
    7.作業(yè):選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較喜歡的或者常見的一種小動物(也可以是一種植物),用一二百字生動準確地寫出它討人喜歡的體態(tài)或動作。
    (提示:描寫動物,除了應該捕捉其形態(tài)特征和動作特征之外,還可以描寫動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所反映出的生活習性,以及對動物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
    3.摘錄并背誦自己比較喜歡的一段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