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歷史上冊《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案

字號:

人教版高一歷史上冊《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案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⑴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回顧工業(yè)革命所產生的社會影響,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是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偉大貢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革命活動的學習,培養(yǎng)堅持真理和為人類進步事業(yè)勇于探索獻身的精神。
    一. 空想社會主義與工人的覺醒
    1.19世紀資本主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1)原因: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使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尖銳激化。
    (2)表現:①1825年,英國爆發(fā)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一次經濟危機,此后便頻繁發(fā)生。②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貧富差距拉大。③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階級矛盾日趨尖銳且公開化,即工人同資本家展開了多種形式的斗爭。
    2.空想社會主義
    (1)盛行時間:19世紀初。
    (2)主要原因: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進行,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斷日益暴露,社會矛盾也日益激化。
    (3)代表人物: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
    ⑷基本思想:抨擊資本主義的種種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會、建設理想社會的美妙設想。
    ⑸歷史局限:不能科學地闡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運動和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客觀規(guī)律,其理想根本無法實現,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
    ⑹歷史意義:成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之一,即思想基礎。
    3.歐洲三大工人運動
    ⑴時間:19世紀三四十年代。
    ⑵原因: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逐漸明顯暴露出來,促使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化。
    ⑶事件: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⑷意義:①表明廣大工人已經覺醒,由經濟斗爭發(fā)展到爭取獲得政治權利。②表明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③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提供了階級基礎。
    二.《共產黨宣言》的問世
    1.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
    (1)經濟基礎: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和固有基本矛盾的逐漸暴露。
    (2)階級基礎: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爆發(fā)。
    (3)思想基礎: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三個理論來源。
    (4)個人作用:馬克思、恩格斯深人工人群眾,總結工運經驗,致力于理論研究,廣泛汲取優(yōu)秀思想成果。
    2.《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
    (1)時間:1848年2月
    (2)內容:①充分肯定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fā)展的重要作用。②闡明了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肯定了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進步作用,指出資本主義最終必將被共產主義取代。③科學地分析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成長壯大的歷史,指出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的掘墓人。④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進而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⑤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傊豆伯a黨宣言》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tǒng)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3)意義:①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②使無產階級進行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發(fā)展起來。
    三.巴黎公社
    1.歷史條件和原因
    (1)階級基礎:19世紀中期的法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fā)展,工人隊伍發(fā)展壯大。
    (2)思想基礎:各種社會主義學說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
    (3)組織條件:第一國際的成立推動了工人運動的發(fā)展,其許多成員參與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
    (4)特殊原因:1870年的普法戰(zhàn)爭失敗,巴黎人民發(fā)動起義,推翻法蘭西第二帝國,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但掌權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對外賣國投降,對內準備以武力解除國民自衛(wèi)軍的武裝。總之,民族矛盾尖銳導致了國內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激化。
    (5)直接原因:1871年3月18日凌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軍隊企圖奪取巴黎城內的蒙馬特爾高地等處國民自衛(wèi)軍的大炮。
    2.巴黎公杜的成立
    (1)巴黎公社革命(3月18日武裝起義):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軍企圖奪取巴黎城內的蒙馬特爾高地等處國民自衛(wèi)軍的大炮,不料被人發(fā)現,巴黎人民的3月18日革命開始了。國民自衛(wèi)軍向政府軍發(fā)動進攻,并于當晚占領了政府的各主要機關,臨時政府狼狽逃往凡爾賽。
    (2)巴黎公社的成立: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誕生了.
    3.巴黎公杜的措施
    (1)政權建設:廢除舊軍隊、舊警察,取消資產階級的法庭和議會,代之以國民自衛(wèi)軍,以公社委員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下設若干委員會,掌管國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權。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人民有權監(jiān)督和罷免,并對其采取了限薪措施。
    (2)社會經濟: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人合作社管理;維護工人權利,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等。
    4.巴黎公社的失敗
    (1)保衛(wèi)公社的戰(zhàn)斗:①1871年4月,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軍隊向巴黎公社發(fā)動瘋狂進攻,公社戰(zhàn)士誓死保衛(wèi)公社,打退了臨時政府軍隊的多次進攻。②1871年5月下旬,敵人攻入巴黎城內,公社戰(zhàn)士同仇敵汽,浴血奮戰(zhàn)。經過一個星期的戰(zhàn)斗,巴黎公社被扼殺。
    (2)失敗原因:①主觀原因:沒有接管銀行,財政上陷入被動;沒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聯系,更沒有發(fā)動農民,導致孤軍奮戰(zhàn);沒有統(tǒng)一革命政黨的領導,沒有乘勝追殲敵人。 ② 客觀原因:臨時政府得到法蘭西銀行的支持,力量強大;法國當時的資本主義處于上升階段,無產階級力量弱小,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條件還不成熟,這也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5.巴黎公社的意義
    (1)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2)巴黎公社的革命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
    (3)巴黎公社的經驗教訓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寶貴財富。
    (4)公社戰(zhàn)士在同強大敵人戰(zhàn)斗時表現出的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將永垂史冊。
    小結
    作業(yè)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歷史教案 | 高一歷史教案 | 高一歷史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歷史教案 | 高一歷史教案 | 高一歷史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