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jié)黑板報素材整理如下,更多詳細范文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

五一勞動節(jié)黑板報素材【一】
詩歌一
站在紅五月首端
深入勞動者中間
感悟陽光里那跳躍的音符
一不小心
滴落下來
打動了無聲的果林
沉寂的大地上
頓時 響起勞動的那支勁歌
回蕩在億萬勞動者心中
回蕩在藍天白云之間
震落滿樹鳥聲 鋪紅掛彩的早晨
情不自禁 陽光 雨露 春風
催開著城市的文明之花
催長著鄉(xiāng)村的勞動之果
滿眼的美景 在飄飛的音符下
歡快傳唱著勞動之歌 勞動之歌
帶來春播的佳音
捎去夏耘的希冀
令大地充滿詩情
任金秋點染畫意
勞動之歌 永唱不衰
音符般自地底不斷拱出
豐碩的果實 味美 香甜
詩歌二
家政服務員
醬醋油鹽飲食茶,護幼扶老涮洗擦。
巧手烹調香飯菜,勤謹澆開醉心花。
牛奶配送員
應時按點快奔波,大桶裝滿小瓶擱。
季約日送隨召喚,情系于行奶鮮活。
報刊零售員
立起亭臺開扇窗,未曾鋪張不潢裝。
眾刊精品操情冶,群科閃耀慧新光。
餐飲服務員
走出窮鄉(xiāng)僻壤村,加入廳堂服務軍。
學技就業(yè)兩不誤,禮正儀雅賓客尊。
詩歌三
春風春雨把原野拂過,
驚起一層漫漫綠色。
高高鐵塔、層層配電網(wǎng)絡上,
懸掛著一幅幅檢修線路工人忙碌的景色。
風 , 用溫情的手在電線上彈奏著
歡快的樂章,在寂寥中
為茫茫沙海里的工人們唱響一首伴奏曲,
荒蕪人煙的戈壁
因他們的存在而頓增生機勃勃的昂揚氣色。
為了讓沙漠邊的小城能有不夜的亮光,
為了千萬勞動者能安全連續(xù)地運用電能
去建設祖國,
我們的電業(yè)工人
起五更 歸月色 戰(zhàn)沙暴,
巡線,檢修,消缺
從不毛之野到喧囂的街頭鬧市,
從架空線到地纜的每個角落,
細心檢查 ,
不讓每一個隱患從眼前滑過……
這就是光明使者
為自己勞動者的節(jié)日獻上的
最真的贊歌!
五一勞動節(jié)黑板報素材【二】
五月一日是勞動者的節(jié)日,在這個日子,翻閱泛著油墨清香的書籍,在古代詩詞中尋找勞動者的影子,實在是件美好的事情。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就有很多關于勞動的詩。“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就記錄了勞動人民狩獵耕耘、采摘漁牧、生活戀愛的場景。“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詩經(jīng)》其實就是勞動的創(chuàng)造,人們在生活中積累很多的勞動經(jīng)驗,才產生了這些偉大的篇章。
唐代詩人李紳可謂把勞動者的勤苦寫到了極至,他的那首《憫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全詩不僅生動刻畫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里勞作,那一滴滴汗珠灑在灼熱土地上的情景,更有對世人不尊重勞動、浪費糧食的憤慨。
晚唐詩人羅隱有《蜂》云:“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這其實是一首寓言詩,贊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寓意著勞動光榮。
白居易在他那首著名的《觀刈麥》中這樣寫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描寫了婦女領著小孩往田里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農民送飯送水的情景。而勤勞的青壯年農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干點農活。詩中真切地描繪出割麥者辛勤勞動的生活情景,浸透著對勞動者的深切關懷和同情。
北宋詩人王禹偁的《畬田調》寫道:“大家齊力斸孱顏,耳聽田歌手莫閑。各愿種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滿青山。”描寫了山區(qū)農民在歡快的歌聲中辛勤勞作,到秋天收獲的時候,就能看到勞動的偉大。
南宋范成大在《四時田園雜興》中如此描寫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把那種男耘田、女織麻,孩童也學種瓜等幾幅饒有意趣的農家生產小景描繪得淋漓盡致。同時贊揚了天真純樸的農村兒童從小就具有喜愛勞動的優(yōu)秀品質。
勞動讓人們擁有了幸福的生活,勞動讓人們收獲了成就和榮譽。古人的詩風流韻中,勞動是豐富多彩的,勤勞質樸的人們充滿著對勞動的熱愛,充滿著對美好明天的向往。古詩中的勞動,讓我們在勞動中感受著快樂。
勞動是無上光榮的。
五一勞動節(jié)黑板報素材【三】
中國各年代勞模的代表
時傳祥
甘當人民勤務員的掏糞工人——時傳祥
時傳祥,是一位“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的掏糞工人,山東省齊河人,中共黨員,曾在北京市崇文區(qū)清潔隊工作。時傳祥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4歲時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他用一顆樸實的心記住了一個通俗的道理:掏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一部分。他把掏糞當成十分光榮的勞動,以身作則,以苦為樂,不分分內分外,任勞任怨,滿腔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張秉貴
50年代到70年代的勞模代表——張秉貴
20世紀70年代是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所以,在這個年代中,能成為全國勞模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值得驕傲的。1957年,“一抓準”張秉貴已是北京市的勞動模范了,但1979年國務院授予他的全國勞動模范稱號才是讓他這一輩子感到最驕傲的事情。物資匱乏的年代,買什么都要排隊,張師傅所在的糖果柜臺也不例外。一次,有兩個女顧客悄悄評價他“服務態(tài)度還行,就是動作太慢”。于是,他下決心苦練售貨技術和心算法,終于練就了“一抓準”和“一口清”的過硬本領。
李素麗
90年代的勞動模范:一心為乘客——李素麗
李素麗,北京市人,1981年參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在第一客運分公司60路、21路任售票員,1998年到總公司及“李素麗熱線”工作。200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李素麗同志在近20年的售票工作中,崗位作奉獻,真情為他人,用真情架起了一座與乘客相互理解的橋梁,把微笑送給四面八方,被廣大群眾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導,病人的護士,群眾的貼心人”。
五一勞動節(jié)黑板報素材【四】
勞動節(jié)感悟
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財富屬于人民。五月一日,勞動者的盛大節(jié)日在汗水飄香中來臨了。勞動節(jié)的由來是伴隨著1886年那些芝加哥的工人們流血的過程而誕生的。當年許多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至今仍像玫瑰花一般血紅。從此,這一天便永遠地屬于我們勞動者的神圣領域。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勞動創(chuàng)造了世界,勞動使遠古走向未來,勞動使人類走向文明。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萬丈高樓;是勞動,筑就了現(xiàn)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勞動,讓偌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是勞動,使浩翰的荒原變成了畝畝良田。勞動者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編織了這個五彩班斕的世界,創(chuàng)造和延續(xù)了人類的文明。
在希望的田野上,青山綠水包裹著豐富的寶藏,春種秋收耕耘著永恒的向往。農民就像藝術家、雕塑家、畫家,他們的農業(yè)作品更充滿了價值。向自然索取寶貴財富,為人類開出幸福源泉,農民,他們是中國的脊梁,民族的驕傲!在邁向工業(yè)發(fā)達的進程中,錦繡江山留勝跡,獨領風騷人物看今朝。工人,您用那堅實的臂膀托起我們的生活。是工人用心血澆筑共和國的路基,讓中華民族飛奔的火車,拖走貧困,載來富裕。
在三尺講臺前,因為熱愛,忍看桃熟流丹,李熟枝殘;因為執(zhí)著,選擇詩滿人間,畫滿人間。傳授知識的老師是那么的偉大無比,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會用金錢的尺子來丈量人生價值。他們在春天的土地上播種,栽培美的幼芽,等待它繁花似錦,他們埋下知識的種子,盼望它碩果滿枝。他們用語言播種,他們用彩筆耕耘,他們用汗水澆灌,他們用心血滋潤。他們把一生許孺子,為盛世做人梯,無怨于自己的奉獻,無悔于自己的選擇,無愧于自己的稱號,他們是值得全社會尊敬的!在創(chuàng)造精神產品的領域里,天展云箋,心訪塵世,一路紅塵多景致;人生若卷,筆游乾坤,三江綠水俱辭章。
文字工作者在神圣的一畝三分地里,用神圣而崇高的理想之燈,把社會的邊邊角角照亮。他們憑燃燒的詩意和激情,用深切的感受,寫下自己思想的流動;用善良的心靈,擦燃他人智慧的火花;用手中的筆和相機,去發(fā)現(xiàn)美,挖掘美,塑造美,傳播美,去書寫無愧無悔的人生!讓文學和美而不朽的勞動者,他們讓歷史傳承,歷史也終將記住他們!在服務行業(yè)內,心有春風,行行業(yè)業(yè)能拔萃;忘我工作,勤勤懇懇即好。當你走進飯店、走進商店、走進繁華的商業(yè)區(qū),你可知道服務的辛苦?這些普通勞動者以微笑融冰化雪,以愛心播撒溫馨,以真誠促進社會和諧,他們的事業(yè)同樣偉大,他們的人品同樣崇高。在東海的碧波中,我們看到了遠洋將士們的軍威;在攻克科學堡壘的實驗室里,我們領悟了知識就是生產力的真理;在救死扶傷的領域里,我們領略了白衣天使所從事的職業(yè)之神圣……
所有創(chuàng)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勞動者,都是共和國的脊梁。你們把火紅的生命,無私地遞交給祖國的勝利和進步,并將崇高的信仰、百倍的信心和奉獻的向往,一絲不茍地溶入了共和國的座基。是無數(shù)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把人類征服宇宙的愿望寫進了歷史,把人類向自然挑戰(zhàn)的期盼變成了現(xiàn)實。勞動者是光榮的,勞動者是幸福的!
小編精心推薦閱讀
勞動節(jié)黑板報 | 五一勞動節(jié)黑板報 | 勞動節(jié)資料 | 有關勞動的名言
小編精心推薦閱讀
勞動節(jié)黑板報 | 五一勞動節(jié)黑板報 | 勞動節(jié)資料 | 有關勞動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