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八戒: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不眠坐華麗之床,不打扮及觀聽歌舞,正午過后不食
(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七戒坐臥高廣大床、八戒非時(shí)食。)
在<西游記>中豬剛鬣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唐僧因此給他起了個(gè)別號(hào),叫做“八戒”。
五葷三厭,屬宗教戒條,信徒不準(zhǔn)食用。
五葷,即五辛,指五種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蔥、韭與渠(形似蘿卜味如蒜)。
三厭,道教把雁、狗、烏龜作為不能吃的三種動(dòng)物,列為教條。認(rèn)為“雁有夫婦之倫,狗有扈主之誼;烏龜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涌幢小品》)。厭,在此是不忍食之意。
不過,這五葷三厭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實(shí)際另有所指。
八戒全稱“八齋戒”,是佛教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項(xiàng)戒條。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不眠坐華麗之床,不打扮及觀聽歌舞,正午過后不食。
佛教戒律還有很多。豬悟能雖稱“八戒”,但他始終“戒”得不徹底,也不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