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我設計的自行車》教案

字號:

《我設計的自行車》教案(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的草圖,并用繪畫的方式來創(chuàng)作自行車。
    2.引導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運用各種繪畫手段來表現(xiàn)自行車,在創(chuàng)作與探索中,捕捉創(chuàng)作靈感,逐步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構思。
    3.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掌握自行車的基本構造,并設計一輛具有更多功能的未來自行車。
    教學難點: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拓展和未來自行車的設計及表現(xiàn)方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收集自行車的歷史材料、各種自行車的圖片資料、課件、哆啦A夢道具。
    2.學生準備學具:油畫棒、彩色筆、圖畫紙。
    課堂教學:
    一、引導階段:
    1.老師向小朋友介紹一個老朋友──自行車,并由哆啦A夢帶領小朋友回到兩百年前去參觀那時的自行車王國。(課件演示)
    德國 德賴斯發(fā)明
    英國 斯塔利發(fā)明
    英國 雷諾發(fā)明
    (注:圖片來源于百度搜索網(wǎng)站)
    2.說一說:請小朋友通過觀察,說一說十九世紀自行車王國里的三兄弟各有什么特點呢?
    3.找一找: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找一找,現(xiàn)在的自行車王國多了哪些成員,師課件演示欣賞圖片。
    4.揭示課題—第十四課《我設計的自行車》
    二、探索階段
    1.學生根據(jù)前一環(huán)節(jié)欣賞的圖片來發(fā)現(xiàn)自行車最基本的結構,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示范畫出自行車基本結構。
    2.以感謝學生幫助的形式,出示未來世界自行車設計大賽的邀請卡。
    3.游戲──智力大考驗:通過智力大考驗者才可以真正獲得邀請卡。
    第一關:欣賞書本及課外圖片并從圖片中找出這些未來自行車發(fā)生的改變。(強調造型和功能)
    第二關:“我是小小設計家”,小組交流:如果讓你們像設計家一樣,用自己的智慧也來設計一輛自行車,你們有什么特別的創(chuàng)意嗎?請交流后,推選代表起來匯報整組的設計情況。
    4.師對小朋友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進行小結,并進入第三關;設計繪畫。
    三、實踐階段
    1.設計一輛屬于未來世界的自行車去參加比賽,要求構圖飽滿,大膽想象。(強調在畫的時候小朋友要互相幫助,解決繪畫中的困難。)
    2.學生配樂創(chuàng)作設計,教師巡視輔導。
    四、展示評價階段
    1.要求小朋友從功能、創(chuàng)意和畫面效果上進行評價,以小組推選的形式,推選好的作品展示于投影儀下,并由作者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2.將邀請卡贈送給獲選的小朋友,并讓他們將作品裝入“哆啦A夢”的口袋里,送到未來的世界去。
    五、總結階段
    今天我們學習了很多關于自行車的知識,并設計了許多屬于未來世界的自行車,那下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用各種不同的材料來制作未來的自行車,(出示下節(jié)課的圖片內容)小朋友回家要趕快去收集材料哦。
    《我設計的自行車》課后反思
    本課是以引導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運用各種繪畫手段來表現(xiàn)自行車、創(chuàng)造自行車,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在課的設計上,我主要是從學生實際的課堂教學出發(fā),從學生心理、生理、興趣等諸多方面出發(fā)去制定課題,設計教案。 所以在導入上,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極富有童趣的情景,讓哆啦A夢帶著小朋友乘坐時光隧道回到從前去欣賞200年前的自行車。因為美術是視覺藝術,利用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景來欣賞范作更能增加學生對圖片的了解及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為更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解決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我使用了多媒體課件,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十分重要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組織者要融入其中,讓學生先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然后將回答的權利再交給學生,這充分培養(yǎng)了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教師在其中只是起到了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作用。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目的,所以為了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能得到超常的發(fā)揮,我到網(wǎng)絡收尋到各種奇異自行車的圖片,學生通過直觀的認識和欣賞,找到了靈感,并更加確定了自己想象的方向和空間。
    在這堂課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我又以一個“未來世界自行車設計大賽的邀請”為由,讓學生進入繪畫階段,這也是本課的一個高潮,以此來拓展學生思維,為他們進一步創(chuàng)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這節(jié)課最大的不足就在于造型上的引導不夠,對學生的評價沒有達到全面性,未能關注全體學生,對學生評價語言也不夠豐富。這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都將引以為戒,從這幾方面去努力,從而更加完整的去完成每一個教學任務。
    《我設計的自行車》教案(二)
    領域 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的草圖,或運用各種綜合材料創(chuàng)作自行車。
    2. 引導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運用各種類型的材料,在創(chuàng)作在體驗設計自行車美感,在創(chuàng)作與探索中,捕捉創(chuàng)作靈感,逐步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構思。
    3. 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評價建議
    1. 能否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車的設計想法,用繪畫的方法畫出設計草圖。
    2. 能否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車。
    3. 自行車的造型是否美觀,其功能是否有創(chuàng)意。
    如何合理運用各種材料開發(fā)新的教學內容的研究。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教具:各種自行車的圖片資料。
    2. 學生準備學具:一些吸管,廢光盤之類的材料。
    二、課堂教學
    1. 引導階段
    在學生設計自行車之前,先讓學生欣賞一些自行車的圖片,主要是讓學生簡單了解自行車的結構,最好能向學生介紹一下自行車的發(fā)明過程。
    要求學生開展積極的討論,在邊討論邊構思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設計靈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2. 發(fā)展階段
    啟發(fā)學生從自行車的功能出發(fā),進行設計構思,在造型設計上可以借助自然界物體的外形進行改裝,或是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指導學生在設計自行車的草圖時,相互討論,相互補充,使設計的草圖更完美。
    當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老師積極肯定學生好的有創(chuàng)意的造型,對有個性的表現(xiàn)給予及時表揚。
    指導學生在制作自行車時,注重自行車整體造型的美觀,同時讓學生體驗造型的藝術魅力。
    3. 收拾與整理
    指導學生將各種不同類型材料歸類,放回原處,收拾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清潔。
    三、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課后找各種材料,如:絲帶,毛線,鉛絲,鉛筆,碎花布等,積極嘗試,表達自己的豐富多彩的想象,設計出更有創(chuàng)意,更美觀的自行車。
    教學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生活美勞DIY》全套十本,吉林美術出版社,1999年。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三年級美術教案 | 三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三年級美術教案 | 三年級美術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