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思想政治《揚起自信的風帆》教案

字號:


    下面是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思想政治《揚起自信的風帆》教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出國留學網教案欄目。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思想政治《揚起自信的風帆》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了解自信與自負和自卑的心理特征,以及它們與成功的關系。
    B、了解樹立和增強自信的方法
    (2)能力目標
    A、學會正確評價自己
    B、盡量避免自信的兩大誤區(qū)——自負與自卑
    C、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增強自信心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A、樹立自信的生活態(tài)度
    B、在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增強自信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自信的含義、自信與成功的關系及樹立自信的方法。
    教學難點:區(qū)分自信、自負、自卑三者之間的不同表現(xiàn)。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能行”
    故事導入:
    小澤征爾是日本的名揚世界的指揮家。在一次音樂指揮家大賽中,他按照評委會給的樂譜指揮演奏時,發(fā)現(xiàn)有幾處不和諧的地方。開始,他以為樂隊演奏錯了,便停下來重奏,結果依然如故。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鄭重申明:樂譜沒有問題。面對幾百位權威人土,小澤征爾思考片刻,大吼一聲:“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判席上立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原來,這是評委精心設計的一個“圈套”。前兩名參賽者就是因為盲從權威而被淘汰了。小澤征爾終于獲得大賽的桂冠。
    教師提問:他的成功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引入課題——“我能行” 。“我能行”是一種信念,是人們在沙漠中看見的一片綠洲;“我能行”是一種膽量,是載著人們走向成功之路的思想之源;“我能行”是一種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激烈的競爭中大顯神威。
    (一) 自信一族(板書)
    思考:在眾口一詞的批評與反對意見面前,羅丹為什么能夠堅持自己的藝術主張? “羅丹塑像”的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答:羅丹相信自己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現(xiàn)巴爾扎克是正確的;相信自己的藝術主張必將會被人們所接受。羅丹是十分自信的,相信自己行,這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力量。一句“我能行”,讓我們持有的是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態(tài)度。每一個成功者都應該堅信“我能行”。
    活動一:夸夸我自己
    “我能行”的范圍很廣泛,可以是學習上,生活上的,也可以是體育、文藝領域方面的,還可以是知識技能、特長方面的。
    在活動中,讓學生陳述“我能行”的種種表現(xiàn),尤其是對未建立起自信的同學要鼓勵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自身的“我能行”。
    活動二:說一說自己感觸最深的“我能行”
    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是一座待開發(fā)的金礦。回首走過的成長之路,每個人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都說過很多的“我能行”:比如,有的同學說:勤學苦練,我能行,唱歌跳舞,我能行;吹簫彈琴,我能行;打球下棋,我能行;做風箏,做手工,我能行;與其他同學友好相處,我能行;孝敬父母,我能行;做好英語練習,我能行;科學生活,我能行;學習電腦,我能行;鍛煉身體,我能行……liuxue86.com
    首先分組討論,然后每組選兩位同學說說感受,在學生進行情緒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出自信的含義和自信的表現(xiàn)。
    1、自信的含義:“我能行”的態(tài)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實現(xiàn)自身所追求的目標。
    2、自信的表現(xiàn):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動上表現(xiàn)—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
    活動三:自信者的風采
    展示多位自信者的風采,讓學生感受自信帶來的成功和精彩。同時讓學生認識到,一個成功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具有個性魅力的人,而這一切,都是自信所賦予他們的。
    (二)超越自負,告別自卑
    活動四:請你來分析
    材料一:馬某從小學、中學在父母眼中,一直都是孝順、懂事的孩子,在老師眼中他是一個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2000年他以697分的高分考入了云南大學,進入大學后,馬某發(fā)現(xiàn)周圍的同學分數(shù)都沒有他高,就認為自己是最優(yōu)秀的,最好的,就開始目中無人,連教授老師也不放在眼里。
    提問:自信就是相信自己,進入大學后馬某還相信自己嗎?他表現(xiàn)出來的還是自信嗎?這種心理有什么特點?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
    這種心理呈現(xiàn)出的就是自負(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忽視或看不起他人,自以為是),并讓學生閱讀課本“誰最大”的故事加深對自負的認識。
    材料二:
    進入大學不久,馬某在自己生存的小環(huán)境培養(yǎng)起的自負和驕傲迅速被現(xiàn)實擊得粉碎─競選干部的失敗,參加運動會的失利,人際關系的緊張使他的心理嚴重失衡,導致成績急劇下降……馬某開始懷疑自己,進而認為自己什么也不行,并認為同學們都瞧不起自己。
    提問:馬某還相信自己嗎?他表現(xiàn)出來的還是自信嗎?這種心理有什么特點?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
    這種心理就是自卑,分析出自卑的含義(輕視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能力)。
    知識結構圖:
    自信 實事求是看待自己 成功
    自負 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忽視或看不起他人,自以為是 失敗
    自卑 輕視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能力 失 敗
    (展示兩個神態(tài)迥異的卡通形象—蝸牛和青蛙,分別代表自卑和自負,使展示更加生動形象)
    為讓學生更加深刻認識自卑、自負的心理狀態(tài)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介紹馬加爵事件:剛才所說的馬某是真人真事,就是駭人聽聞的馬加爵事件中的主人公馬加爵,馬加爵在大學期間由于缺少心理上的自我調適,內心的自卑與自負發(fā)生了劇烈的碰撞,結果釀成了慘劇——在一次與同學打牌所發(fā)生的沖突中,他殺死了他的四位同學。2004年4月,昆明市中級法院公開審理此案,以故意殺人罪判處馬加爵死刑,剝奪政治權力終身。
    為深化學生對自信、自負、自卑之間區(qū)別的認識,讓學生充滿自信,最終告別自卑,超越自負。我設計了
    活動五:情景劇場——在成功面前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很多同學都曾有過自負或自卑的心理經歷,下面,讓我們進行一個即興小品表演。
    1、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三名表演的同學;
    2、小品內容:數(shù)學考試后,自卑的甲、自信的乙、自負的丙都得了90分,三個同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別會有什么表現(xiàn))。
    3、分組討論(約三分鐘),同學們?yōu)楸硌莸耐瑢W設計人物和語言。
    4、其他同學根據(jù)表演來猜測他們所扮演的角色。
    5、最后評一評哪一組表演的更形象。
    課后小結
    自信是對自我能力的確信,而自卑、自負都源于對自己能力的錯誤估計,現(xiàn)在,同學們正處于一個注重個性張揚的青春階段,都渴望擁有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充滿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種不適當?shù)男睦頎顟B(tài)都會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讓我們告別自卑,超越自負,走向自信,好好學習,快樂生活,做未來生活的強者,做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
    揚起自信的風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目標1:增強自信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自信的中國人;
    目標2: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增強自信心;
    目標3:掌握樹立和增強自信的具體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看到自己進步與長處和增強信心與實力。
    教學難點:做自信的中國人。
    教學過程
    《莊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叫子輿的人,上天賦予他很多缺陷:駝背、隆肩、脖筋朝天。朋友問他:“你討厭自己的樣子嗎?”他回答說:“不!我為什么要討厭自己呢!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變成一只公雞,我就用它在清晨報曉;假如上天使 我的右臂變成彈弓,我便用它打斑鳩烤了吃;假如上天使我的尾椎骨變成車輪,精神變成馬,我便乘著它周游世界。上天賦予我的一切,都可以充分使用,為什么要討厭它呢?”
    這個故事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丘吉爾七歲入學讀書,直到中學畢業(yè),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好,老師認為他低能、遲鈍,不會有太大的出息。但丘吉爾卻對自己充滿自信,他刻苦學習英文,又到印度從軍,并利用那段時間閱讀了大量書籍。后來他被任命為英國首相,率領英國人民參加偉大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
    思考:是什么激勵丘吉爾走向成功?
    閱讀書本盲人的故事
    思考:這個盲人為什么能用自己的琴聲唱響自信之歌呢?
    從看自己的缺點轉到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看到自己的進步,最終獲得自信。
    故事中的盲人是這樣獲得自信的。
    那我們自己又應該如何樹立自信?
    如何唱響自信之歌?
    看到進步與長處
    有自信才能有成績,有成績就會更自信。成績不僅僅指獎杯與鮮花。我們的一點點進步也是成績??梢哉f我們的進步是時時、處處、事事都可以表現(xiàn)出來。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自己的點滴進步?
    經常體會點點滴滴得進步與成績,就是不斷為自己喝彩,為自己鼓勁。這樣,我們就會自然產生一種肯定自己、欣賞自己得感受,從而對自己充滿信心,有足夠的勇氣迎接挑戰(zhàn),迎接成功的未來。
    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在不同的環(huán)境里,優(yōu)點顯露的機會并不均等。所以,我們在評價自己的時候,可以采用場景變換的方法,尋找“立體的我”這樣的話,我們就可能發(fā)現(xiàn)自己更多的優(yōu)點、長處。
    如何唱響自信之歌?
    增強自信與實力
    閱讀課本
    這位跨欄冠軍為什么能在跨欄中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
    在當推銷員之初,為什么他沒能獲得成功? 后來,為什么他成為了優(yōu)秀的推銷員?
    從課本跨欄冠軍的事例我們可以學到什么?
    要想不斷成功,必須增強自己的實力。
    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你是怎么樣增強自己的信心和實力?
    相信自己能行,才能大膽嘗試,接受挑戰(zhàn)。為此,我們要在回憶過去的成功經歷中體驗信心。同時,更要多做,力爭把事情做成,從中受到更多的鼓舞。
    當然,在接受挑戰(zhàn)中,我們也可能犯錯誤,會失敗,面對這種情況怎么辦?
    如果我們相信愛迪生所說得那樣“沒有失敗,只有離成功更近一點。”那么,我們就能看淡前進過程中的問題,困難乃至失敗,從容應對,把注意力集中到完成任務上,加速增強實力。
    實力才是撐起信心的最重要
    如何唱響自信之歌?
    做自信的中國人
    自信是人生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自信更是一個民族應有的精神!
    閱讀課本,思考:
    1、童第周是怎樣表現(xiàn)中國人的自信的?
    2、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怎樣表現(xiàn)出中國人的自信?
    一個人的自信與國家有什么關系?
    我們只有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fā)展結合在一起,我們的自信才有堅如磐石的根基。一個人如果沒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
    探究四、說說我們自信的理由
    以“我們有自信的理由”為題,
    展開討論,回顧歷史、放眼今天,說出值得中國人自信和驕傲的史實。
    從歷史的角度
    從今天的角度
    在一次全校的演講比賽中,三位同學在臺下準備........
    小剛想,其他人怎么能和我比,冠軍一定是我的!
    小強雖有點緊張,但不斷地暗示自己不要擔心,要相信自己會取得好成績的。
    小亮緊張得手都涼了,心想我聲音小,膽子也小,肯定不行,我一定會弄砸的........
    (1)請你猜猜這三位同學誰會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并說明理由。
    (2)結合上述材料我們應該如何唱響自己的自信之歌?
    在當今社會,我們怎樣在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出中國人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