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手抄報資料

字號:

法制教育手抄報圖片
    
     犯罪的含義
    刑法第13條規(guī)定,犯罪是指一切危害……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到刑法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這是本質特征與法律特征相結合的定義。
    犯罪的形式概念是指從犯罪的法律特征上描述犯罪而形成的犯罪概念,也就是將犯罪表述為是觸犯刑律、具有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例如1810年《法國刑法典》第1條規(guī)定:“法律以違警刑所處罰之犯罪,稱為違警罪;法律以懲治刑所處罰之犯罪,稱為輕罪;法律以身體刑所處罰之犯罪,稱為重罪。”這就是犯罪的形式概念的立法例。
    犯罪的形式概念源于罪刑法定原則,可以說是從罪刑法定原則引申出來的犯罪概念。犯罪的形式概念注重的是行為的刑事違法性,將刑事違法性作為區(qū)分罪與非罪的唯一標準。犯罪的形式概念之所謂形式,是指從法律規(guī)范的意義上界定犯罪。因此,犯罪的形式概念,又可以稱為犯罪的法律概念。法律相對于社會來說,是一種形式的東西,是對某種社會關系或者社會事實的認可。但法律這種形式又具有對于社會關系或者社會事實的規(guī)范作用,從而使這種社會關系或者社會事實法定化。在犯罪問題上,犯罪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事實,是社會根據(jù)一定的價值標準予以否定評價的行為。但在經(jīng)刑法規(guī)定以前,這種行為尚不具有刑事違法性,不能成為刑法意義上的犯罪。正是通過刑法的規(guī)定,一定的行為才由社會否定評價的行為轉換為刑法上的犯罪行為。由此可見,犯罪的形式概念具有實體的法律內容。更為重要的是,犯罪的形式概念賦予犯罪以刑事違法性,從而為認定犯罪提供了法律標準,這對于保障人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可以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
     交通安全知識資料
    一、步行安全
    1.步行時,走人行道,靠右側行走。
    2.橫穿馬路,要走人行橫道。行走時,先看左側車輛,后看右側車輛。
    3.設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綠燈亮時,可通行。紅燈亮時,禁止通行。
    4.設有自助式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要先按人行橫道使用開關,等綠燈亮、機動車停駛后,再通過。紅燈亮或顯示“等待”信號時,禁止通過。
    5.設有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的區(qū)域,不橫穿馬路。
    6.無人行橫道與通過設施的區(qū)域,橫穿馬路時,要在確認安全后,再通過。
    7.不在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上打鬧、猛跑。
    8.不跨越各種交通護欄、護網(wǎng)與隔離帶。
    9.路面有雪或結冰時,防止滑倒,造成摔傷。
    10.上學路上、校園內禁止穿暴走鞋與飛輪鞋。
    二、 乘車安全
    1.所乘車輛靠站停止前,不要向車門方向涌動。車輛停穩(wěn)后,先下后上,按順序上下車。
    2.上車后,扶好或坐好,不故意擁擠。
    3.乘車過程中,不把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向車外。不向車外拋灑物品。
    4.乘車過程中,保管好自己的財物。
    5.不在機動車道上等候車輛或者招呼營運汽車;在機動車道上不得從機動車左側上下車。
    6.不攜帶易燃、易爆、強腐蝕性等違禁物品乘車。
    7.所乘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時,要聽從司售人員指揮。
     法制伴我行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guī)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于這些規(guī)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作為當代小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 “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么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xiàn),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xiàn)。”
    有統(tǒng)計表明,每5分鐘,就有一場搶劫上演。而在我國學生群體中也存在著一些觸犯刑法的不良現(xiàn)象。如:強要同學錢財,參與搶劫,更有甚者結幫犯罪。據(jù)報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萬寧市17歲學生溫某,因持塑料槍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來,青少年結幫犯罪現(xiàn)象也呈上升勢頭,加入黑幫犯罪的一般是18歲以下的在校學生
    如果你認為“現(xiàn)在違反一下學校紀律沒什么大不了,只要我以后不違法就行”,那就請你趕快打消這種念頭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xiàn)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在將來會釀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時候才悔恨呢?所以我們現(xiàn)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后,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總之,法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維護自己權利的武器,同時又是規(guī)范自己行為的社會準則。因為權利在規(guī)則中行使,義務在規(guī)則中履行,自由在規(guī)則中擁有。同學們,從今天起,從這一刻,讓我們一起踏上與法同行的道路吧!
    交通事故逃生常識
    1.發(fā)生交通事故自己被困在所乘車輛中時,可擊碎車窗玻璃逃生。
    2.從所乘車輛中逃出后,要遠離事故發(fā)生地點,防止因車輛著火、爆炸而造成的傷害。
    3.逃生后要迅速報警或攔截車輛救助其他未逃生人員。
    4.所乘車輛著火時,應先防止吸入煙氣窒息,再設法逃生。
     “普法宣傳”標語
    1.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2.弘揚法治精神,推進依法治國
    3.全面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4.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統(tǒng)一、尊嚴和權威
    6.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
    7.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8.實現(xiàn)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權益
    9.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相統(tǒng)一
    10.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
    11.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12.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13.最大限度激發(fā)創(chuàng)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
    
安全手抄報 安全知識手抄報 消防安全手抄報 交通安全手抄報 安全標語
防溺水手抄報 防震減災手抄報 森林防火手抄報 預防艾滋病手抄報 禁毒手抄報

    
安全手抄報 安全知識手抄報 消防安全手抄報 交通安全手抄報 安全標語
防溺水手抄報 防震減災手抄報 森林防火手抄報 預防艾滋病手抄報 禁毒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