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課堂禮儀好習慣
禮儀是人類文明的標志之一,是一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我國自古以來被稱為“禮儀之邦”,炎黃子孫歷來崇尚文明,注重禮儀。岳飛問路,頗知禮節(jié),得已揚名,成為英雄;孔融讓梨,尊敬長輩,名傳天下;張良三次拾履,不厭其煩,意外獲得兵書,終成大軍事家。我們的祖先用“文明、禮儀”演繹出多少感人的故事。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規(guī)范的課堂禮儀,不僅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zhì)的養(yǎng)成,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鑒于此,特制定《小學生課堂禮儀好習慣要點》
一、課前準備好習慣:
● 課前由值日生把黑板擦干凈,講臺物品擺放整齊,無粉筆灰。
● 課間休息時入廁,準備好當堂課用的書和學習用品平放在課桌左上角;
●上課不遲到,上課鈴一響立即有序進教室,立即歸座,靜息或者在小干部的組織下唱歌,等待老師上課。不能在教室內(nèi)、走廊上走動。
● 紅領(lǐng)巾廣播站播音時,安靜傾聽;
● 班級室外課(體育課、音樂課、信息技術(shù)課、活動課等)前,必須靜靜地在教室外走廊排成兩列隊伍,課代表在前、班長在后,帶領(lǐng)學生有秩序地在預備鈴響前到達目的地,保證正常上課。路上隊伍整齊,不嬉笑打鬧。
二、師生問好好習慣:
● 上課鈴停后,教師走進教室,老師喊“1——2”或者“上課”,全體學生應(yīng)立即坐端正,向老師行注目禮,值日生響亮發(fā)出“起立”口令;全班同學立即離開座位在過道上立正站好,待全班同學都站好后,向老師問早(問好);
● 待老師還禮后安靜、快速坐好,動作要輕,避免課桌椅和文具移動的響聲。
● 上課遲到的同學,要先喊“報告!”,經(jīng)老師允許后走進教室并輕輕關(guān)好門。下課后主動向老師說明遲到原因,并向老師道歉;
● 下課鈴響后,如果老師還沒有宣布下課,仍要安靜聽講。
● 下課鈴響后,老師宣布下課,值日生喊“起立”, 學生須面帶微笑,說“老師——休息(再見)”,老師向?qū)W生說“同學們(小朋友)——再見(休息)”。
三、課堂學習好習慣:
1、會“坐”的好習慣:
● 頭正、肩平、身直、足安;
● 兩上臂平疊放于桌面,頭部向前平視,不做小動作;
● 養(yǎng)成良好坐姿,書寫時,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胸離書桌一拳遠;讀書時,兩手持書的下角,書斜立放于桌上。
2、會“看”的好習慣:
課堂上不東張西望,眼睛會看(適當?shù)臅r候看著適當?shù)牡胤剑涸摽蠢蠋熆蠢蠋?、該看黑板看黑板、該看書時則看書。)
3、會“聽”的好習慣:
● 聽老師講課:聽清老師提出的學習要求,避免走彎路;對教學重、難點和疑難問題,集中注意力聽,不插嘴,力求解決;
● 聽同學發(fā)言: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發(fā)言,不議論,仔細分析正誤,啟發(fā)思維;
● 排除內(nèi)心環(huán)境和身邊同學的干擾,傾聽與學習相關(guān)的講話。
4、會“思考”的好習慣:
● 思維跟著老師走;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用已學的知識或聯(lián)想到的知識組織好語言,及時回答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
● 學習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問題;
● 學習中能夠利用已經(jīng)積累的知識大膽質(zhì)疑;
● 學習中遇到困難力爭自己動腦筋解決;
● 在課內(nèi)、外學習中能夠提出有質(zhì)量的問題。
5、會“發(fā)言”的好習慣:
● 發(fā)言要用普通話,課堂不說與學習無關(guān)的內(nèi)容;
● 課堂上不交頭接耳說小話,想交流與學習有關(guān)的問題和想法時應(yīng)先輕舉半臂右手示意老師;
● 老師提問到自己時,應(yīng)馬上起立,大聲回答;
● 起立發(fā)言:經(jīng)老師允許后立即起立,成立正姿勢(兩腿并攏,抬頭挺胸收腹,雙手自然下垂放于大腿外側(cè)),眼睛望老師,說話聲音洪亮,大方得體。同學答問時,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認真思考,等待同學發(fā)言完后再補充。學生發(fā)言正確或有創(chuàng)意、深度,老師應(yīng)恰當?shù)亟o予評價,必要時,可以鼓動學生擊掌祝賀,其節(jié)奏為“ⅹⅹ ⅹⅹ ⅹ”。
● 小組發(fā)言:征得組長同意后,在組內(nèi)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聲音不能過大或過小,以小組內(nèi)同學剛好能聽清楚為宜,說完立即坐好;
● 發(fā)現(xiàn)老師失誤時,不要嘲笑或故意使老師難堪,而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場合,委婉地向老師提出。
6、會“合作”的好習慣:
● 小組合作,聽組長安排;
● 按組長分工要求力求做好自己的事;
● 小組交流聲音控制在本組剛好能聽清為宜;
● 按老師要求合作完后,立即以端正的坐姿告訴老師和全班同學;
● 當同學向自己請教問題時,不應(yīng)傲慢,應(yīng)態(tài)度誠懇,語氣謙和;
● 當同學向自己借文具或其他物品時,如果不能借予,要誠懇地講明原因,不要生硬拒絕。
7、會“筆記”的好習慣:
邊聽邊思考,邊思考邊記憶。一邊聽講,一邊做筆記,或者在書上,卷子上圈圈點點。
8、會“書寫”好習慣
● 靜心,保持良好書寫姿勢,書寫正確、規(guī)范、工整、美觀;liuxue86.com
● 做到提筆就是練字時;
● 寫字時,低年級盡量少用橡皮擦;中高年級盡量不用修正紙、修正液。
9、會“上臺講解”的好習慣:
學生到講臺前演示、解答問題,上、下腳步要輕,態(tài)度自然,聲音洪亮,舉止大方。
10、專注學習好習慣:
課堂上不吃零食,不喝飲料,不做任何與本堂課學習無關(guān)的事,未經(jīng)老師允許不得隨意離開教室。
11. 公共教室上課好習慣:
在公共教室上課,須聽從指揮,愛護儀器設(shè)備,保持室內(nèi)清潔、安靜,不得在桌、椅、墻上等地方亂涂亂劃,離開時檢查公共教室衛(wèi)生。
四、課堂安全好習慣:
● 規(guī)范操作好習慣:實驗課、體育課和課外活動等動手操作前,認真傾聽操作要求,認真觀察操作示范,操作時動作規(guī)范,注意安全,要防患于未然,確保安全。
● 用筆好習慣:鋼筆、鉛筆不用時放在文具盒里,不能拿在手里把玩,更不能對著自己的臉、眼睛、身體或同學的臉、眼睛和身體,以免造成傷害。
● 勞動工具不能當作玩具玩耍,以免弄傷自己和同學。
● 學具規(guī)范使用好習慣:數(shù)學學具(小棒、三角板、尺子、圓規(guī)等)、美術(shù)學具(小刀、刻刀、顏料等)、書法課(毛筆、墨汁等)均在老師的指導下按要求使用、整理、收放,不對自己和同學造成身體傷害。
五、課堂禮儀好習慣兒歌:
預備鈴聲響,快快進課堂。 準備好學具,安靜等師長。
老師進課堂,值日口令響。 起身立正好,鞠躬敬師長。
如果遲到了“報告”聲要響 老師準進后,坐好快聽講。
坐姿要端正,專心悉聽講。 發(fā)言先舉手,說話聲洪亮。
使用普通話,態(tài)度要大方。 讀書和寫字,“三個一”不忘
下課鈴聲響,老師下課堂。 值日喊起立,“謝謝”齊聲講
要出教室門,人人知禮讓。 先請老師走,再走勿慌忙。
上下樓梯道,靠右走勿搡。 人多時禮讓,安全有保障。
同學們,我們該有一個嶄新的面貌挑起傳承文明禮儀的使命,無愧于現(xiàn)在,無負于未來,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讓文明與你同行,讓課堂處處禮儀!
禮儀是人類文明的標志之一,是一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我國自古以來被稱為“禮儀之邦”,炎黃子孫歷來崇尚文明,注重禮儀。岳飛問路,頗知禮節(jié),得已揚名,成為英雄;孔融讓梨,尊敬長輩,名傳天下;張良三次拾履,不厭其煩,意外獲得兵書,終成大軍事家。我們的祖先用“文明、禮儀”演繹出多少感人的故事。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規(guī)范的課堂禮儀,不僅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zhì)的養(yǎng)成,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鑒于此,特制定《小學生課堂禮儀好習慣要點》
一、課前準備好習慣:
● 課前由值日生把黑板擦干凈,講臺物品擺放整齊,無粉筆灰。
● 課間休息時入廁,準備好當堂課用的書和學習用品平放在課桌左上角;
●上課不遲到,上課鈴一響立即有序進教室,立即歸座,靜息或者在小干部的組織下唱歌,等待老師上課。不能在教室內(nèi)、走廊上走動。
● 紅領(lǐng)巾廣播站播音時,安靜傾聽;
● 班級室外課(體育課、音樂課、信息技術(shù)課、活動課等)前,必須靜靜地在教室外走廊排成兩列隊伍,課代表在前、班長在后,帶領(lǐng)學生有秩序地在預備鈴響前到達目的地,保證正常上課。路上隊伍整齊,不嬉笑打鬧。
二、師生問好好習慣:
● 上課鈴停后,教師走進教室,老師喊“1——2”或者“上課”,全體學生應(yīng)立即坐端正,向老師行注目禮,值日生響亮發(fā)出“起立”口令;全班同學立即離開座位在過道上立正站好,待全班同學都站好后,向老師問早(問好);
● 待老師還禮后安靜、快速坐好,動作要輕,避免課桌椅和文具移動的響聲。
● 上課遲到的同學,要先喊“報告!”,經(jīng)老師允許后走進教室并輕輕關(guān)好門。下課后主動向老師說明遲到原因,并向老師道歉;
● 下課鈴響后,如果老師還沒有宣布下課,仍要安靜聽講。
● 下課鈴響后,老師宣布下課,值日生喊“起立”, 學生須面帶微笑,說“老師——休息(再見)”,老師向?qū)W生說“同學們(小朋友)——再見(休息)”。
三、課堂學習好習慣:
1、會“坐”的好習慣:
● 頭正、肩平、身直、足安;
● 兩上臂平疊放于桌面,頭部向前平視,不做小動作;
● 養(yǎng)成良好坐姿,書寫時,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胸離書桌一拳遠;讀書時,兩手持書的下角,書斜立放于桌上。
2、會“看”的好習慣:
課堂上不東張西望,眼睛會看(適當?shù)臅r候看著適當?shù)牡胤剑涸摽蠢蠋熆蠢蠋?、該看黑板看黑板、該看書時則看書。)
3、會“聽”的好習慣:
● 聽老師講課:聽清老師提出的學習要求,避免走彎路;對教學重、難點和疑難問題,集中注意力聽,不插嘴,力求解決;
● 聽同學發(fā)言: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發(fā)言,不議論,仔細分析正誤,啟發(fā)思維;
● 排除內(nèi)心環(huán)境和身邊同學的干擾,傾聽與學習相關(guān)的講話。
4、會“思考”的好習慣:
● 思維跟著老師走;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用已學的知識或聯(lián)想到的知識組織好語言,及時回答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
● 學習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問題;
● 學習中能夠利用已經(jīng)積累的知識大膽質(zhì)疑;
● 學習中遇到困難力爭自己動腦筋解決;
● 在課內(nèi)、外學習中能夠提出有質(zhì)量的問題。
5、會“發(fā)言”的好習慣:
● 發(fā)言要用普通話,課堂不說與學習無關(guān)的內(nèi)容;
● 課堂上不交頭接耳說小話,想交流與學習有關(guān)的問題和想法時應(yīng)先輕舉半臂右手示意老師;
● 老師提問到自己時,應(yīng)馬上起立,大聲回答;
● 起立發(fā)言:經(jīng)老師允許后立即起立,成立正姿勢(兩腿并攏,抬頭挺胸收腹,雙手自然下垂放于大腿外側(cè)),眼睛望老師,說話聲音洪亮,大方得體。同學答問時,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認真思考,等待同學發(fā)言完后再補充。學生發(fā)言正確或有創(chuàng)意、深度,老師應(yīng)恰當?shù)亟o予評價,必要時,可以鼓動學生擊掌祝賀,其節(jié)奏為“ⅹⅹ ⅹⅹ ⅹ”。
● 小組發(fā)言:征得組長同意后,在組內(nèi)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聲音不能過大或過小,以小組內(nèi)同學剛好能聽清楚為宜,說完立即坐好;
● 發(fā)現(xiàn)老師失誤時,不要嘲笑或故意使老師難堪,而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場合,委婉地向老師提出。
6、會“合作”的好習慣:
● 小組合作,聽組長安排;
● 按組長分工要求力求做好自己的事;
● 小組交流聲音控制在本組剛好能聽清為宜;
● 按老師要求合作完后,立即以端正的坐姿告訴老師和全班同學;
● 當同學向自己請教問題時,不應(yīng)傲慢,應(yīng)態(tài)度誠懇,語氣謙和;
● 當同學向自己借文具或其他物品時,如果不能借予,要誠懇地講明原因,不要生硬拒絕。
7、會“筆記”的好習慣:
邊聽邊思考,邊思考邊記憶。一邊聽講,一邊做筆記,或者在書上,卷子上圈圈點點。
8、會“書寫”好習慣
● 靜心,保持良好書寫姿勢,書寫正確、規(guī)范、工整、美觀;liuxue86.com
● 做到提筆就是練字時;
● 寫字時,低年級盡量少用橡皮擦;中高年級盡量不用修正紙、修正液。
9、會“上臺講解”的好習慣:
學生到講臺前演示、解答問題,上、下腳步要輕,態(tài)度自然,聲音洪亮,舉止大方。
10、專注學習好習慣:
課堂上不吃零食,不喝飲料,不做任何與本堂課學習無關(guān)的事,未經(jīng)老師允許不得隨意離開教室。
11. 公共教室上課好習慣:
在公共教室上課,須聽從指揮,愛護儀器設(shè)備,保持室內(nèi)清潔、安靜,不得在桌、椅、墻上等地方亂涂亂劃,離開時檢查公共教室衛(wèi)生。
四、課堂安全好習慣:
● 規(guī)范操作好習慣:實驗課、體育課和課外活動等動手操作前,認真傾聽操作要求,認真觀察操作示范,操作時動作規(guī)范,注意安全,要防患于未然,確保安全。
● 用筆好習慣:鋼筆、鉛筆不用時放在文具盒里,不能拿在手里把玩,更不能對著自己的臉、眼睛、身體或同學的臉、眼睛和身體,以免造成傷害。
● 勞動工具不能當作玩具玩耍,以免弄傷自己和同學。
● 學具規(guī)范使用好習慣:數(shù)學學具(小棒、三角板、尺子、圓規(guī)等)、美術(shù)學具(小刀、刻刀、顏料等)、書法課(毛筆、墨汁等)均在老師的指導下按要求使用、整理、收放,不對自己和同學造成身體傷害。
五、課堂禮儀好習慣兒歌:
預備鈴聲響,快快進課堂。 準備好學具,安靜等師長。
老師進課堂,值日口令響。 起身立正好,鞠躬敬師長。
如果遲到了“報告”聲要響 老師準進后,坐好快聽講。
坐姿要端正,專心悉聽講。 發(fā)言先舉手,說話聲洪亮。
使用普通話,態(tài)度要大方。 讀書和寫字,“三個一”不忘
下課鈴聲響,老師下課堂。 值日喊起立,“謝謝”齊聲講
要出教室門,人人知禮讓。 先請老師走,再走勿慌忙。
上下樓梯道,靠右走勿搡。 人多時禮讓,安全有保障。
同學們,我們該有一個嶄新的面貌挑起傳承文明禮儀的使命,無愧于現(xiàn)在,無負于未來,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讓文明與你同行,讓課堂處處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