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中風的原因

字號:


    為什么夏天會容易出現(xiàn)熱中風呢。下面是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guī)淼臒嶂酗L的原因,歡迎閱讀。
    熱中風的原因
    1、情志郁怒
    五志過極,心火暴甚,可引動內風而發(fā)卒中。臨床以暴怒傷肝為多,因暴怒則頃刻之間肝陽暴亢,氣火俱浮,迫血上涌則其候必發(fā)。至于憂思悲恐,情緒緊張均為本病的誘因。
    2、飲食不節(jié)
    過食肥甘醇酒,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郁化熱,引動肝風,夾痰上擾,可致病發(fā),尤以酗酒誘發(fā)最烈。
    3、勞累過度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煩勞則張”,即指人身陽氣,若擾動太過,則亢奮不斂。本病也可因操持過度,形神失養(yǎng),以致陰血暗耗,虛陽化風擾動為患。再則縱欲傷精,也是水虧于下,火旺于上,發(fā)病之因。
    4、氣候變化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與季節(jié)氣候變化有關。入冬驟然變冷,寒邪入侵,可影響血脈循行。正如《素問·調經論》說“寒獨留,則血凝位,凝則脈不通……”。其次早春驟然轉暖之時,正值厥陰風木主令,內應于肝,風陽暗動,也可導致本病發(fā)生。
    5、血液瘀滯
    血瘀的形成多因氣滯血行不暢或氣虛運血無力,或因暴怒血蘊于上,或因感寒收引凝滯,或因熱的陰傷液耗血滯等,本病的病機多以暴怒血蘊或氣虛血瘀最為常見。
    熱中風的先兆
    一、意識障礙
    在意識方面,中風的先兆癥狀表現(xiàn)為精神萎靡不振,比如總是想睡覺或整日昏昏沉沉;
    1、不分時間、地點情不自禁地頻繁打哈欠
    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況下打哈欠是正常的。但如果不是出于上述原因的哈欠連天,可能由于腦血管硬化、管壁彈性降低、管腔狹窄導致的大腦血液流量減少,導致腦組織呈缺血缺氧狀態(tài)。
    臨床報告顯示,缺血性腦血栓患者中的80%發(fā)病前的5~10天會出現(xiàn)哈欠連連的現(xiàn)象,所以哈欠不斷者,不可馬虎!
    2、嗜睡是最早出現(xiàn)的中風先兆癥狀
    大約有75.2%的患者在中風前出現(xiàn)嗜睡癥狀,輕者飯后困頓、不睡不行,重者晝夜嗜睡,全天24小時睡個不停。
    嗜睡是最早出現(xiàn)的中風先兆癥狀,如果可以盡早針對血脂、血黏度、血壓等方面進行調理,很可能避免中風的發(fā)生。
    因此,中老年人一旦出現(xiàn)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現(xiàn)象,一定要高度重視!
    二、疼痛表現(xiàn)
    1、不同尋常的劇烈頭痛
    腦溢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往往存在劇烈頭痛的前兆,這種頭痛的程度加重、由間斷性進展成為持續(xù)性,是一種難以忍受的局限性頭痛,有時伴有惡心和嘔吐,可能由于血壓突然升高,顱內動脈瘤和鄰近動脈擴張,血管痙攣或伴有小量滲血,牽拉或刺激了三叉神經支配的痛覺敏感結構引起。
    2、微血管炎癥反應引起的舌痛
    舌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xiàn)疼痛,多由微血管的炎癥反應所致,與血粘度增加有著密切的關系。舌的血液循環(huán)十分豐富,舌頭血管中血液成分的微小變化都可以迅速反映出來。許多老人存在微循環(huán)障礙,加上血液供應不足,使舌局部靜脈淤血,產生丙酮酸等多肽類代謝產物,刺激舌神經,導致舌痛。
    三、感覺異常
    中風之前,患者往往存在一側面、舌、唇或/和肢體麻木的感覺,有時伴有耳鳴、聽力減退或視物旋轉感;有些患者會突然感到天旋地轉、搖晃不定、站立不穩(wěn)甚至暈倒在地,這些情況往往與復視和耳鳴一起出現(xiàn),由于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供血不足影響小腦所致。
    1、一側面、舌、唇或/和肢體麻木
    雖然手指麻木的異常感覺在許多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中都可出現(xiàn),如頸椎病、糖尿病等,但對于年齡在 40 歲以上的中年人來說,如果手指麻木且經常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發(fā)脹等癥狀,且存在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注意,警惕中風的發(fā)生。
    2、一過性黑蒙和短暫性視力障礙
    中風發(fā)生前,患者常存在視覺上的異常,且視覺異常往往是中風最早的預警信號:
    一過性黑蒙:患者突然眼前發(fā)黑,視物不清,但數(shù)秒后可以恢復。這是由于大腦內血流量減少,微小血栓通過視網膜動脈引起。眼動脈是頸動脈的第一條分支,對頸動脈缺血最為敏感,所以,黑蒙可看作腦卒中的最早的預警信號;
    短暫性視力障礙:患者出現(xiàn)視物模糊或視野缺損呈陣發(fā)性發(fā)作,一般在 1 小時內自行恢復,這是由于視網膜中心動脈或分支動脈因大腦血流量減少引起閉塞的結果,是早期腦卒中的預警信號。
    3、語言障礙是最常出現(xiàn)的先兆癥狀
    中風發(fā)生前,最常出現(xiàn)的先兆癥狀就是語言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語言不利,說話不清,吐字困難,失語或語不達意等癥狀,這主要由于腦動脈供血不足,影響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所致。
    4、眩暈可能是“小中風”
    突然自覺頭暈目眩,周圍物件都在旋轉,幾秒鐘后恢復常態(tài),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俗稱“小中風”,應及早去醫(yī)院請醫(yī)生診治,防止中風的發(fā)生。
    四、運動障礙
    運動障礙也是中風前的重要先兆癥狀之一,可表現(xiàn)為一側的面部或上下肢力量減弱、不受支配,出現(xiàn)口角歪斜,流涎,吞咽困難,或是一側肢體乏力,胳膊無法抬舉,手中物品忽然掉落,走路時一只腳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癥狀。
    1、面神經麻痹
    嘴歪眼斜,一側眼袋以下面肌癱瘓。表現(xiàn)為鼻唇溝變淺,口角歪向健側,流口水等,以上癥狀在說話時更為明顯。
    2、扭頸麻手征
    扭頭可感覺到眩暈、頭痛,幾分鐘之后恢復正常。這種現(xiàn)象由于轉頭可以引起頸部動脈的扭曲,加重動脈狹窄,造成腦部供血不足所致。
    3、握力下降、持物不穩(wěn)
    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手中物品落地,有時還伴有言語不清。
    4、步態(tài)異常
    如果老年人的步態(tài)突然變化,并伴有肢體麻木無力時,可能是腦血栓的前兆信號,特別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可能同時伴有眩暈癥狀。若 1~2 天反復出現(xiàn) 5 次以上眩暈,則發(fā)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
    5、猝倒
    由于腦血管硬化引起腦供血不足,導致運動神經功能障礙并容易發(fā)生跌跤。這也是一種中風的先兆癥狀,應及時請醫(yī)生診治。
    五、其他先兆表現(xiàn)
    1、飲水嗆咳、吞咽麻痹
    據(jù)臨床觀察,少數(shù)中風患者早期可能出現(xiàn)喝水或進食時的偶爾嗆咳,這是因為腦缺血引起吞咽神經核受損,導致咽部感覺喪失,使食物或水誤入氣管所致。研究表明,及早給予腦血管擴張藥及溶栓藥,不僅有利于治療吞咽麻痹,還可能預防中風猝發(fā)。
    2、常常聞到異常氣味
    多表現(xiàn)為聞到臭味或其它異常味道,該現(xiàn)象一天可出現(xiàn)多次。這可能是由于大腦皮層海馬回出血或缺血所致,是中風的先兆。
    3、血壓突然發(fā)生較大波動
    血壓突然持續(xù)升高到200/120 mmHg以上,是發(fā)生腦出血的先兆;血壓突然降至80/50 mmHg以下,是腦血栓形成的先兆。
    4、鼻血
    排除外傷和炎癥因素,高血壓患者反復鼻出血1~6個月后,約50%的患者發(fā)生腦溢血。由于部分鼻出血由血壓不穩(wěn)定引起,不加以預防可能會增加中風的機會,因此不能大意。
    5、握住別人的手,怎么也放不開
    高血壓患者如果在和別人握手之后很難放手,是典型的強握癥表現(xiàn)。這種強握癥由大腦額葉缺血所致,為中風的一種先兆。
    6、患者性格一反常態(tài)
    中風發(fā)生前,患者的性格往往一反常態(tài),有的突然變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動遲緩或多語易躁,也有的出現(xiàn)短暫的意識喪失,這些都和腦缺血有關。
    怎樣預防熱中風
    ① 避免在炎熱的天氣下進行戶外活動;
    ② 中老年人要避免過度貪涼。老年人的血管大多已經硬化,忽冷忽熱的氣溫易使其發(fā)生意外,因此,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8℃為宜,冷飲切勿多喝;
    ③ 多飲水是防止血液黏稠度增高、預防血管栓塞最簡單有效的方法。血液黏稠容易出現(xiàn)血栓,引發(fā)中風、心絞痛等病癥,所以即使不渴也要喝水,以保持小便清亮、大便通暢;
    ④ 戒煙戒酒。防止血液黏稠度過高,保證機體良好的供血、供氧;
    ⑤ 經常檢測血壓、血糖。預防中風首先要重視高血壓、高血脂等易引發(fā)腦中風的疾病,合理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勞逸結合,多吃軟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降壓藥、降脂藥;
    ⑥ 對于存在中風病史的老年人而言,一旦出現(xiàn)頭痛、頭昏、肢體乏力、半身麻木、頻頻打哈欠等不適癥狀時,切勿掉以輕心;
    ⑦ 保證睡眠充足,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血壓、血脂較高者應適當保持清淡飲食,多吃含粗纖維的食物、水果和蔬菜,穿透氣、散熱的棉質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