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共商國是與共商國事的區(qū)別嗎?你還在認為“是”可以用“事”來代替嗎?讓出國留學(xué)網(wǎng)的小編和你一起區(qū)別共商國是與共商國事吧!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國事”與“國是”都有詞條,但前者專指“國家大事”,是比較具體的指稱,而后者僅做書面用語,意為“國家大計”,是比較寬泛、廣義的指稱。
因此“共商國是”一詞中的“是”是不能用“事”來代替的。
“國是”是傳統(tǒng)漢語中專指國家大計、國家政策方針的專用詞匯,是正規(guī)的書面用語,語境莊重、嚴肅,例如,“愿相國與諸大夫關(guān)定國是也?!? ——《后漢書.桓譚傳》;“今年四月,定國是之詔既下?!薄?梁啟超《譚嗣同傳》;“國是如此,丈夫何以家為!” ——《老殘游記》,而“共商國是”這樣的詞匯則是固定的,不能寫成“共商國事”。 “國事”指國家事務(wù),也可泛指一切跟國家有關(guān)的具體事情,如:“國事宜勤,暇時保養(yǎng),切勿記念?!?——《紅樓夢》。
從字面意思上看,“國是”的“是”字,其含義從一般意義上引申而來,有“到底應(yīng)該怎么做”這層意思,而“國事”的“事”字則僅指客觀具體的事情。從語境上理解,“國是”為國家政策方針等重大的決策,而“國事”則是比較具體的事務(wù),由此“國是”與“國事”孰重孰輕是非常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