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理綜高考必考知識點大全】
化學篇
1、誤認為有機物均易燃燒。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燒,而且是高效滅火劑。
2、誤認為二氯甲烷有兩種結構。因為甲烷不是平面結構而是正四面體結構,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
3、誤認為碳原子數(shù)超過4的烴在常溫常壓下都是液體或固體。新戊烷是例外,沸點9.5℃,氣體。
4、誤認為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乙烯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后產生二氧化碳,故不能達到除雜目的,必須再用堿石灰處理。
5、誤認為雙鍵鍵能小,不穩(wěn)定,易斷裂。其實是雙鍵中只有一個鍵符合上述條件。
6、誤認為聚乙烯是純凈物。聚乙烯是混合物,因為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定。
7、誤認為乙炔與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的速率比乙烯快。大量事實說明乙炔使它們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8、誤認為甲烷和氯氣在光照下能發(fā)生取代反應,故苯與氯氣在光照(紫外線)條件下也能發(fā)生取代。苯與氯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發(fā)生的是加成反應,生成六氯環(huán)己烷。
9、誤認為苯和溴水不反應,故兩者混合后無明顯現(xiàn)象。雖然二者不反應,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層顏色變淺或褪去,而苯層變?yōu)槌燃t色。
10、誤認為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難分離。應再用氫氧化鈉溶液使苯甲酸轉化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鈉,然后分液。
11、誤認為石油分餾后得到的餾分為純凈物。分餾產物是一定沸點范圍內的餾分,因為混合物。
12、誤認為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能區(qū)分直餾汽油和裂化汽油。直餾汽油中含有較多的苯的同系物;兩者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鑒別。
13、誤認為鹵代烴一定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14、誤認為烴基和羥基相連的有機物一定是醇類。苯酚是酚類。
15、誤認為乙醇是液體,而苯酚是固體,苯酚不與金屬鈉反應。固體苯酚雖不與鈉反應,但將苯酚熔化,即可與鈉反應,且比乙醇和鈉反應更劇烈。
16、誤認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苯酚的電離程度雖比碳酸小,但卻比碳酸氫根離子大,所以由復分解規(guī)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鈉溶液能反應生成苯酚鈉和碳酸氫鈉。
17、誤認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濃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過濾除去。苯酚與溴水反應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雖不溶于水,卻易溶于苯,所以不能達到目的。
18、誤認為只有醇能形成酯,而酚不能形成酯。酚類也能形成對應的酯,如阿司匹林就是酚酯。但相對于醇而言,酚成酯較困難,通常是與羧酸酐或酰氯反應生成酯。
19、誤認為醇一定可發(fā)生去氫氧化。本碳為季的醇不能發(fā)生去氫氧化,如新戊醇。
20、誤認為飽和一元醇被氧化一定生成醛。當羥基與叔碳連接時被氧化成酮,如2-丙醇。
21、誤認為醇一定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甲醇和鄰碳無氫的醇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22、誤認為酸與醇反應生成的有機物一定是酯。乙醇與氫溴酸反應生成的溴乙烷屬于鹵代烴,不是酯。
23、誤認為酯化反應一定都是“酸去羥基醇去氫”。乙醇與硝酸等無機酸反應,一般是醇去羥基酸去氫。
24、誤認為凡是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機物一定是羧酸,都能使石蕊變紅。硬脂酸不能使石蕊變紅。
25、誤認為能使有機物分子中引進硝基的反應一定是硝化反應。乙醇和濃硝酸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硝酸乙酯。
26、誤認為最簡式相同但分子結構不同的有機物是同分異構體。例:甲醛、乙酸、葡萄糖、甲酸甲酯(CH2O);乙烯、苯(CH)。
27、誤認為相對分子質量相同但分子結構不同的有機物一定是同分異構體。
28、誤認為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組成元素也相同,分子結構不同,這樣的有機物一定是同分異構體。例:乙醇和甲酸。
29、誤認為分子組成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一定是同系物。
30、誤認為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一定是醛或一定含有醛基。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發(fā)生銀鏡反應,但它們不是醛;果糖能發(fā)生銀鏡反應,但它是多羥基酮,不含醛基。
物理篇
運動的描述
1.物體模型用質點,忽略形狀和大小;地球公轉當質點,地球自轉要大小。物體位置的變化,準確描述用位移,運動快慢S比t ,a用Δv與t 比。
2.運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簡法,中間時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幾何圖像法,求解運動好方法。自由落體是實例,初速為零a等g.豎直上拋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數(shù),飛行時間上下回,整個過程勻減速。中心時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數(shù);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 T平方。
3.速度決定物體動,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減,垂直拐彎莫前沖。
力
1.解力學題堡壘堅,受力分析是關鍵;分析受力性質力,根據(jù)效果來處理。
2.分析受力要仔細,定量計算七種力;重力有無看提示,根據(jù)狀態(tài)定彈力;先有彈力后摩擦,相對運動是依據(jù);萬有引力在萬物,電場力存在定無疑; 洛侖茲力安培力,二者實質是統(tǒng)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無力要切記。
3.同一直線定方向,計算結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計算結果給指明;兩力合力小和大,兩個力成q角夾 ,平行四邊形定法;合力大小隨q變 ,只在最大最小間,多力合力合另邊。
多力問題狀態(tài)揭,正交分解來解決,三角函數(shù)能化解。
4.力學問題方法多,整體隔離和假設;整體只需看外力,求解內力隔離做;狀態(tài)相同用整體,否則隔離用得多;即使狀態(tài)不相同,整體牛二也可做;假設某力有或無,根據(jù)計算來定奪;極限法抓臨界態(tài),程序法按順序做;正交分解選坐標,軸上矢量盡量多。
牛頓運動定律
1.F等ma,牛頓二定律,產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與a同方向,速度變量定a向,a變小則u可大 ,只要a與u同向。
2.N、T等力是視重,mg乘積是實重; 超重失重視視重,其中不變是實重;加速上升是超重,減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減升定,完全失重視重零。
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運動軌跡為曲線,向心力存在是條件,曲線運動速度變,方向就是該點切線。
2.圓周運動向心力,供需關系在心里,徑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離。
3.萬有引力因質量生,存在于世界萬物中,皆因天體質量大,萬有引力顯神通。衛(wèi)星繞著天體行,快慢運動的衛(wèi)星,均由距離來決定,距離越近它越快,距離越遠越慢行,同步衛(wèi)星速度定,定點赤道上空行。
機械能與能量
1.確定狀態(tài)找動能,分析過程找力功,正功負功加一起,動能增量與它同。
2.明確兩態(tài)機械能,再看過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為零,初態(tài)末態(tài)能量同。
3.確定狀態(tài)找量能,再看過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轉變,初態(tài)末態(tài)能量同。
電場 〖選修3--1〗
1.庫侖定律電荷力,萬有引力引場力,好像是孿生兄弟,kQq與r平方比。
2.電荷周圍有電場,F(xiàn)比q定義場強。KQ比r2點電荷,U比d是勻強電場。
電場強度是矢量,正電荷受力定方向。描繪電場用場線,疏密表示弱和強。
場能性質是電勢,場線方向電勢降。 場力做功是qU ,動能定理不能忘。
4.電場中有等勢面,與它垂直畫場線。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線密是特點。
恒定電流〖選修3-1〗
1.電荷定向移動時,電流等于q比 t。自由電荷是內因,兩端電壓是條件。
正荷流向定方向,串電流表來計量。電源外部正流負,從負到正經內部。
2.電阻定律三因素,溫度不變才得出,控制變量來論述,r l比s 等電阻。
電流做功U I t , 電熱I平方R t 。電功率,W比t,電壓乘電流也是。
3.基本電路聯(lián)串并,分壓分流要分明。復雜電路動腦筋,等效電路是關鍵。
4.閉合電路部分路,外電路和內電路,遵循定律屬歐姆。
路端電壓內壓降,和就等電動勢,除于總阻電流是。
磁場〖選修3-1〗
1.磁體周圍有磁場,N極受力定方向;電流周圍有磁場,安培定則定方向。
2.F比I l是場強,φ等B S 磁通量,磁通密度φ比S,磁場強度之名異。
3.BIL安培力,相互垂直要注意。
4.洛侖茲力安培力,力往左甩別忘記。
電磁感應〖選修3-2〗
1.電磁感應磁生電,磁通變化是條件?;芈烽]合有電流,回路斷開是電源。感應電動勢大小,磁通變化率知曉。
2.楞次定律定方向,阻礙變化是關鍵。導體切割磁感線,右手定則更方便。
3.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從三方,阻礙磁通增和減,相對運動受反抗,自感電流想阻擋,能量守恒理應當。楞次先看原磁場,感生磁場將何向,全看磁通增或減,安培定則知i 向。
交流電〖選修3-2〗
1.勻強磁場有線圈,旋轉產生交流電。電流電壓電動勢,變化規(guī)律是弦線。
中性面計時是正弦,平行面計時是余弦。
2.NBSω是最大值,有效值用熱量來計算。
3.變壓器供交流用,恒定電流不能用。
理想變壓器,初級U I值,次級U I值,相等是原理。
電壓之比值,正比匝數(shù)比;電流之比值,反比匝數(shù)比。
運用變壓比,若求某匝數(shù),化為匝伏比,方便地算出。
遠距輸電用,升壓降流送,否則耗損大,用戶后降壓。
氣態(tài)方程〖選修3-3〗
研究氣體定質量,確定狀態(tài)找參量。絕對溫度用大T,體積就是容積量。
壓強分析封閉物,牛頓定律幫你忙。狀態(tài)參量要找準,PV比T是恒量。
熱力學定律
1.第一定律熱力學,能量守恒好感覺。內能變化等多少,熱量做功不能少。
正負符號要準確,收入支出來理解。對內做功和吸熱,內能增加皆正值;對外做功和放熱,內能減少皆負值。
2.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傳遞是不可逆,功轉熱和熱轉功,具有方向性不逆。
機械振動〖選修3--4〗
1.簡諧振動要牢記,O為起點算位移,回復力的方向指,始終向平衡位置,
大小正比于位移,平衡位置u大極。
2.O點對稱別忘記,振動強弱是振幅,振動快慢是周期,一周期走4A路,單擺周期l比g,再開方根乘2p,秒擺周期為2秒,擺長約等長1米。
到質心擺長行,單擺具有等時性。
3.振動圖像描方向,從底往頂是向上,從頂往底是下向;振動圖像描位移,頂點底點大位移,正負符號方向指。
生物篇
一、 細胞的分子組成與結構
1.蛋白質、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1)蛋白質元素組成
(2)氨基酸結構通式
(3)脫水縮合過程及相關計算
(4)肽鍵化學式
(5)蛋白質的功能
(6)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7)核酸的元素組成
(8)核酸的作用
(9)核酸的基本單位、元素組成
(10)核酸的種類
(11)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2.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1)糖類的化學元素
(2)糖類的主要作用
(3)糖的分類及水解情況
(4)單糖、二糖、多糖在動植物體內的分布及作用
(5)組成脂質的元素
(6)脂肪的元素組成及作用
(7)磷脂作用
(8)固醇的分類及作用
(9)脂肪的含氫量、供能情況
(10)檢驗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脂肪、蛋白質
(11)區(qū)分探究實驗和驗證實驗
3.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1)鮮重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化合物
(2)結合水和自由水的作用
(3)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對代謝的影響
(4)部分無機鹽在生物體內的分布如Mg、I、Fe
(5)組成細胞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6)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7)多聚體和單體
二、 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1.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
(1)生命系統(tǒng)包括的層次1
(2)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qū)別
(3)原核生物的可遺傳變異
(4)病毒的結構和繁殖
(5)高倍顯微鏡的使用
2.細胞膜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
(1)細胞膜的制備材料及方法
(2)細胞膜的物質組成
(3)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功能特點
(4)糖被和糖蛋白關系及作用
(5)植物細胞壁的化學成分、作用
(6)細胞膜的功能
(7)甲胎蛋白與癌胚蛋白
(8)生物膜結構的探索過程
(9)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內容
(10)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透性
3.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1)細胞質基質的組成
(2)線粒體的內部結構及功能
(3)葉綠體的內部結構和功能
(4)內質網的結構和功能
(5)動植物高爾基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區(qū)別
(6)溶酶體的作用
(7)液泡內物質組成及作用
(8)核糖體的物質組成、分布、作用
(9)中心體的分布及作用
(10)細胞骨架的組成
(11)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12)硅肺成因
(13)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
(14)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組成及功能
(15)人工合成膜材料模擬原理
4.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1)無核的真核細胞
(2)細胞核的結構能
(3)核孔的功能
(4)核仁的功能
(5)染色質、染色體的化學組成及關系
(6)細胞核的功能
(7)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shù)學模型舉例
(8)細胞是生物結構、代謝、遺傳的基本單位
三、細胞代謝
1.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1)滲透作用發(fā)生的條件
(2)植物細胞滲透吸水的原理
(3)原生質層的組成
(4)質壁分離及復原的條件、過程
(5)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BR> (6)自由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及條件
(7)協(xié)助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及條件
(8)主動運輸進出細胞的物質及條件
(9)通過胞吞胞吐進入或排出細胞的物質
2.酶
(1)細胞代謝的概念
(2)酶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3)酶的化學本質
(4)酶的特性及制約條件
(5)酶的專一性實驗
(6)酶的高效性實驗
(7)酶的活性受溫度、PH影響的實驗
3.ATP
(1)ATP的作用及含量
(2)ATP結構簡式
(3)ADP與ATP相互轉化
(4)細胞內的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
(5)動植物體內合成ATP的途徑
4.細胞呼吸
(1)細胞呼吸的概念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3)有氧呼吸各階段的場所
(4)有氧呼吸的過程、方程式
(5)有氧、無氧呼吸的意義
(6)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的生物
(7)無氧呼吸的方式及場所
(8)無氧呼吸的方程式
(9)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釋放能量的關系
(10)發(fā)酵的概念
(11)無氧呼吸對生物的影響
(12)呼吸作用原理在實踐中的應用
5.光合作用
(1)綠葉中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
(2)色素的種類、含量
(3)色素的顏色及吸收光譜
(4)恩格爾曼的兩個實驗
(5)光合作用的探究過程
(6)同位素標記法的實驗
(7)光合作用的場所、反應式
(8)光反應、暗反應的物質變化能量變化
(9)水分、溫度、無機鹽對光合速率的影響
(10)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11)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12)光合作用原理在實踐中的應用
(13)測定總光合、凈光合的實驗裝置
四、細胞的生命歷程
1.細胞的增殖
(1)模擬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shù)年P系
(2)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3)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
2.細胞的有絲分裂
(1)細胞周期的概念
(2)具有細胞周期的細胞
(3)分裂間期的主要變化
(4)細胞分裂期各階段的變化特點
(5)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
(6)有絲分裂過程中DNA變化
(7)動物與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不同
(8)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
3.細胞的無絲分裂
(1)無絲分裂的細胞
(2)無絲分裂的特點
4.細胞的分化、癌變、衰老和凋亡
(1)細胞分化的概念
(2)細胞分化的特點
(3)細胞分化的實質、意義
(4)細胞分化發(fā)生的時期
(5)全能性的概念及原因
(6)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原理、過程
(7)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
(8)細胞衰老的特征
(9)社會老齡化問題
(10)細胞凋亡的概念
(11)細胞凋亡的實例
(12)細胞凋亡的意義
(13)衰老和凋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14)癌細胞的概念
(15)癌細胞的特征
(16)細胞癌變的原因
(17)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防癌
五、生物的遺傳
1.基因的分離定律
(1)孟德爾成功的原因
(2)遺傳學實驗的科學方法
(3)相對性狀和等位基因的概念和關系
(4)純合子、雜合子、性狀分離的概念
(5)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過程
(6)孟德爾的解釋
(7)測交實驗的目的
(8)遺傳圖解的寫法
(9)假說—演繹法的科學實驗程序
(10)分離定律的實質
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1)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
(2)孟德爾的解釋
(3)兩對相對性狀遺傳圖解的寫法
(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
(5)兩大定律在雜交育種方面的應用
(6)自交、自由交配的后代
(7)先分后合思想的應用
(8)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
3.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1)減數(shù)分裂的概念
(2)精子形成過程
(3)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的概念
(4)減數(shù)分裂各階段的特點
(5)交叉互換發(fā)生的時期及過程
(6)減數(shù)分裂過程染色體的變化規(guī)律
(7)減數(shù)分裂過程DNA的變化規(guī)律
(8)精細胞與卵細胞形成的不同
(9)受精作用的概念和實質
(10)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11)減數(shù)分裂和遺傳規(guī)律的關系
(12)觀察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
4.基因在染色體上和伴性遺傳
(1)薩頓假說的內容
(2)摩爾根的實驗過程
(3)果蠅雜交實驗的遺傳圖解
(4)雌雄果蠅的染色體區(qū)別
(5)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排列
(6)類比推理法的應用
(7)伴性遺傳的概念
(8)人類紅綠色盲的遺傳特點
(9)常見的伴性遺傳病種類
(10)伴Y遺傳和伴X顯性遺傳的特點
(11)伴性遺傳現(xiàn)象在實踐中的應用
(12)遺傳系譜圖的識圖分析
(13)常染色體遺傳、伴性遺傳的判斷
5.基因的本質
(1)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2)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實驗設計思路
(3)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4)標記噬菌體的方法
(5)生物的遺傳物質
(6)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
(7)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8)DNA分子的復制特點
(9)DNA分子復制場所、過程
(10)DNA分子復制的條件
(11)DNA分子復制的意義
(12)DNA分子復制的相關計算
(13)判斷核酸種類的方式
(14)基因與DNA的關系
(15)遺傳信息的概念
(16)生物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
6.基因的表達以及基因對性狀的控制
(1)轉錄和翻譯的場所
(2)RNA與DNA的區(qū)別
(3)RNA的種類及作用
(4)轉錄的時期、過程、條件
(5)翻譯的場所、過程、條件
(6)密碼子、反密碼子的概念
(7)起始密碼子、終止密碼子作用
(8)密碼子的簡并性
(9)密碼子表的讀取
(10)中心法則主要內容
(11)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
(12)基因控制性狀的兩種方式
(13)細胞質基因的遺傳特點
(14)真核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區(qū)別
(15)轉錄和翻譯中有關計算
六、生物的變異與進化
1.基因突變
(1)基因突變概念
(2)基因突變發(fā)生的時間
(3)基因突變的特點
(4)基因突變的原因
(5)基因突變的遺傳特點
(6)基因突變的意義
(6)基因突變與性狀改變的關系
(7)誘變育種的原理、方法、時期
(8)誘變育種具有的優(yōu)點、缺點
2..基因重組
(1)可遺傳的變異三種來源
(2)基因重組的方式
(3)基因重組的意義
(4)雜交育種原理、程序
(5)雜交育種的優(yōu)缺點
(6)動植物雜交育種選育方法的區(qū)別
3.染色體變異
(1)染色體結構的變異類型
(2)基因突變、交叉互換和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區(qū)分
(3)染色體組的概念
(4)二倍體、單倍體、多倍體的概念及可育性
(5)多倍體的產生原因
(6)人工誘導多倍體方法及原理
(7)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的原理
(8)單倍體育種的優(yōu)缺點
(9)多倍體育種的優(yōu)缺點
(10)秋水仙素的作用時期、原理
(11)無籽西瓜、無籽番茄的培育過程
(12)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
(13)一個典型的育種實驗的步驟設計
(14)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4.人類遺傳病
(1)人類遺傳病的類型
(2)單基因遺傳病的種類
(3)多基因遺傳病的特點
(4)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的原因
(5)調查人群中遺傳病
(6)遺傳方式的判斷
(7)人類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
(8)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基因測序
5.生物進化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
(2)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局限性
(3)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4)基因庫的概念
(5)基因頻率的概念和計算
(6)進化的實質
(7)隔離、地理隔離、生殖隔離的概念
(8)物種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9)共同進化的概念
(10)生物多樣性的層次
七、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1.內環(huán)境及穩(wěn)態(tài)
(1)內環(huán)境的組成及成分
(2)血漿、組織液、淋巴的關系
(3)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
(4)內環(huán)境的作用
(5)穩(wěn)態(tài)的概念及意義
(6)人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機制
2.神經調節(jié)
(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的構成
(3)靜息、動作電位的產生和傳導方式
(4)突觸的結構
(5)突觸傳遞興奮的過程及特點
(6)神經遞質對突觸后膜的影響
(7)下丘腦、小腦、腦干、脊髓的作用
(8)大腦皮層對低級中樞的控制
(9)人腦的高級功能
(10)學習和記憶的機制
2.體液調節(jié)(脊椎動物)
(1)促胰液素的發(fā)現(xiàn)
(2)體液調節(jié)的概念
(3)人體主要內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
(4)血糖的來源與去路
(5)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6)反饋調節(jié)的概念
(7)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
(8)激素調節(jié)的特點
(9)激素的作用原理
(10)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的比較
(11)體溫調節(jié)過程
(12)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過程
(13)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
(14)協(xié)同作用與拮抗作用
(15)模擬尿糖的檢測
3.免疫
(1)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
(2)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的作用
(3)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
(4)人體的三道防線的作用
(5)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6)艾滋病的發(fā)病機理及預防
(7)抗原與抗體的概念
(8)體液免疫的作用對象及過程
(9)細胞免疫的作用對象及過程
(10)過敏反應的原因特點
(11)自身免疫病的原因及特點
(12)免疫缺陷病的類型及原因
4.植物激素調節(jié)
(1)達爾文的實驗過程及結論
(2)詹森的實驗過程及結論
(3)拜爾的實驗過程及結論
(4)溫特的實驗過程及結論
(5)生長素的化學本質
(6)生長素的運輸方式及特點
(7)植物激素的概念
(8)生長素類似物及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9)生長素的產生及分布
(10)生長素生理作用
(11)生長素對根芽莖生長的不同影響
(12)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
(13)預實驗
(14)赤霉素的合成部位分布及作用
(15)細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分布及作用
(16)脫落酸的合成部位分布及作用
(17)乙烯的合成部位分布及作用
(18)植物激素的綜合效應
(19)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作用及施用
八、 生物與環(huán)境
1.種群和群落
(1)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
(2)樣方法、標志重捕法、黑光燈誘捕法適用對象
(3)種群的數(shù)量特征
(4)種群密度
(5)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
(6)性別比例
(7)年齡組成
(8)種群的空間特征
(9)J型曲線的條件、模型
(10)λ的意義
(11)S型曲線的條件、模型
(12)K值的應用
(13)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
(14)種群和群落的概念
(15)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
(16)豐富度的概念
(17)種間關系的類型及區(qū)別
(18)群落的垂直結構
(19)群落的水平結構
(20)土壤中小動物豐富度的調查
(21)群落演替的概念
(2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區(qū)別
(23)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24)退耕還林、還草、還湖
(25)外來物種入侵
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和類型
(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
(3)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作用
(4)食物鏈(網)中各生物的關系分析
(5)食物網復雜程度與穩(wěn)定性關系
(6)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模型
(7)能量流動的概念、起點、主渠道
(8)能量流經某一營養(yǎng)級的過程
(9)能量流動的特點、原因及應用
(10)能量金字塔與數(shù)量金字塔
(11)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
(12)生態(tài)農業(yè)的優(yōu)點及分析
(13)物質循環(huán)的概念
(14)物質循環(huán)的特點
(15)碳循環(huán)的過程分析
(16)二氧化碳中的碳循環(huán)的形式
(17)溫室效應的原因及措施
(18)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的關系
(19)信息傳遞的概念及信息分類
(20)三種信息舉例
(21)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
(22)信息傳遞在農業(yè)生產中的作用
(23)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概念
(24)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負反饋
(25)抵抗力穩(wěn)定性、恢復力穩(wěn)定性的實例
(25)兩種穩(wěn)定性的關系
(25)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的措施
(26)恢復生態(tài)學的目標和技術
(27)整體的觀點、相互作用的觀點、動態(tài)平衡的觀點
(28)我國人口劇增的原因
(29)我國控制人口增長的基本國策
(30)人口增長對環(huán)境的影響
(31)全球性的生態(tài)問題
(32)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33)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34)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35)可持續(xù)發(fā)展
(36)研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
九、現(xiàn)代生物科技
1.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概念
(2)基因工程優(yōu)點
(3)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來源、作用
(4)DNA連接酶分類、作用
(5)載體的條件、分類
(6)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
(7)目的基因的種類
(8)基因文庫
(9)PCR技術
(10)基因表達載體組成、目的
(11)轉化與感受態(tài)
(12)目的基因導入動植物、微生物的方法
(13)常作為受體細胞的種類
(1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方法
(15)抗病轉基因植物所采用的基因
(16)乳腺發(fā)生器
(17)轉基因動物作器官移植供體
(18)基因治療
(19)蛋白質工程的基本原理
(20)蛋白質工程的流程
(20)蛋白質工程的前景和進展
2.細胞工程
(1)細胞工程的概念和操作水平
(2)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原理、過程
(3)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優(yōu)點
(4)胡蘿卜的組織培養(yǎng)
(5)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原理
(6)植物體細胞雜交的過程
(7)誘導融合的方法
(8)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優(yōu)點
(9)植物細胞工程在實踐中的應用
(10)脫毒苗的培育
(11)人工種子
(12)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
(13)動物細胞工程常用的技術手段
(14)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過程
(15)細胞貼壁、接觸抑制、原代傳代培養(yǎng)
(16)10代以內、二倍體核型
(17)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條件
(18)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的應用
(19)動物核移植的分類
(20)動物體細胞核移植的流程
(21)體細胞核移植的應用前景
(22)體細胞核移植存在的問題
(23)動物細胞融合的原理方法意義
(24)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
(25)單克隆抗體的應用
3.胚胎工程
(1)胚胎工程的技術手段
(2)動物胚胎發(fā)育的基本過程
(3)滋養(yǎng)層和內細胞團的發(fā)育
(4)卵母細胞的采集和培養(yǎng)
(5)精子的采集和獲能
(6)體外受精的處理
(7)胚胎的早期培養(yǎng)
(8)不同動物胚胎移植的時間
(9)牛體外受精胚胎工廠化生產流程
(10)胚胎移植的概念及實質
(11)用于胚胎移植的胚胎來源
(12)胚胎移植的優(yōu)勢
(13)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
(14)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
(15)胚胎分割的概念及過程、注意事項
(16)胚胎干細胞的來源、特點
(17)ES(或EK)細胞的用途
(18)胚胎干細胞的分離和移植
(19)飼養(yǎng)層細胞
4.安全性與倫理問題
(1)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生物武器對人類的威脅
(3)生物技術中的倫理問題
另:
(1)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2)總結提供人體移植器官技術手段
推薦閱讀:
【高考沖刺】不同分數(shù)段的數(shù)學提分策略
【高考沖刺】家長助力高考13大要點
【高考成功秘籍】高考前“陷阱”,莫踩雷!
高考語文沖刺復習計劃及方法
2017高考志愿填報是選學校為主還是以專業(yè)為主?
【高考秘籍】考場上的實用應試技巧
營養(yǎng)專家為考生開出的“高考餐”,你家孩子吃對了嗎?
高中知識點總結小編精心推薦:高一知識點 | 高二知識點 | 高三知識點 | 高考知識點
高中知識點總結小編精心推薦:高一知識點 | 高二知識點 | 高三知識點 | 高考知識點
化學篇
1、誤認為有機物均易燃燒。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燒,而且是高效滅火劑。
2、誤認為二氯甲烷有兩種結構。因為甲烷不是平面結構而是正四面體結構,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
3、誤認為碳原子數(shù)超過4的烴在常溫常壓下都是液體或固體。新戊烷是例外,沸點9.5℃,氣體。
4、誤認為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乙烯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后產生二氧化碳,故不能達到除雜目的,必須再用堿石灰處理。
5、誤認為雙鍵鍵能小,不穩(wěn)定,易斷裂。其實是雙鍵中只有一個鍵符合上述條件。
6、誤認為聚乙烯是純凈物。聚乙烯是混合物,因為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定。
7、誤認為乙炔與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的速率比乙烯快。大量事實說明乙炔使它們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8、誤認為甲烷和氯氣在光照下能發(fā)生取代反應,故苯與氯氣在光照(紫外線)條件下也能發(fā)生取代。苯與氯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發(fā)生的是加成反應,生成六氯環(huán)己烷。
9、誤認為苯和溴水不反應,故兩者混合后無明顯現(xiàn)象。雖然二者不反應,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層顏色變淺或褪去,而苯層變?yōu)槌燃t色。
10、誤認為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難分離。應再用氫氧化鈉溶液使苯甲酸轉化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鈉,然后分液。
11、誤認為石油分餾后得到的餾分為純凈物。分餾產物是一定沸點范圍內的餾分,因為混合物。
12、誤認為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能區(qū)分直餾汽油和裂化汽油。直餾汽油中含有較多的苯的同系物;兩者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鑒別。
13、誤認為鹵代烴一定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14、誤認為烴基和羥基相連的有機物一定是醇類。苯酚是酚類。
15、誤認為乙醇是液體,而苯酚是固體,苯酚不與金屬鈉反應。固體苯酚雖不與鈉反應,但將苯酚熔化,即可與鈉反應,且比乙醇和鈉反應更劇烈。
16、誤認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苯酚的電離程度雖比碳酸小,但卻比碳酸氫根離子大,所以由復分解規(guī)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鈉溶液能反應生成苯酚鈉和碳酸氫鈉。
17、誤認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濃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過濾除去。苯酚與溴水反應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雖不溶于水,卻易溶于苯,所以不能達到目的。
18、誤認為只有醇能形成酯,而酚不能形成酯。酚類也能形成對應的酯,如阿司匹林就是酚酯。但相對于醇而言,酚成酯較困難,通常是與羧酸酐或酰氯反應生成酯。
19、誤認為醇一定可發(fā)生去氫氧化。本碳為季的醇不能發(fā)生去氫氧化,如新戊醇。
20、誤認為飽和一元醇被氧化一定生成醛。當羥基與叔碳連接時被氧化成酮,如2-丙醇。
21、誤認為醇一定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甲醇和鄰碳無氫的醇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22、誤認為酸與醇反應生成的有機物一定是酯。乙醇與氫溴酸反應生成的溴乙烷屬于鹵代烴,不是酯。
23、誤認為酯化反應一定都是“酸去羥基醇去氫”。乙醇與硝酸等無機酸反應,一般是醇去羥基酸去氫。
24、誤認為凡是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機物一定是羧酸,都能使石蕊變紅。硬脂酸不能使石蕊變紅。
25、誤認為能使有機物分子中引進硝基的反應一定是硝化反應。乙醇和濃硝酸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硝酸乙酯。
26、誤認為最簡式相同但分子結構不同的有機物是同分異構體。例:甲醛、乙酸、葡萄糖、甲酸甲酯(CH2O);乙烯、苯(CH)。
27、誤認為相對分子質量相同但分子結構不同的有機物一定是同分異構體。
28、誤認為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組成元素也相同,分子結構不同,這樣的有機物一定是同分異構體。例:乙醇和甲酸。
29、誤認為分子組成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一定是同系物。
30、誤認為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一定是醛或一定含有醛基。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發(fā)生銀鏡反應,但它們不是醛;果糖能發(fā)生銀鏡反應,但它是多羥基酮,不含醛基。
物理篇
運動的描述
1.物體模型用質點,忽略形狀和大小;地球公轉當質點,地球自轉要大小。物體位置的變化,準確描述用位移,運動快慢S比t ,a用Δv與t 比。
2.運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簡法,中間時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幾何圖像法,求解運動好方法。自由落體是實例,初速為零a等g.豎直上拋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數(shù),飛行時間上下回,整個過程勻減速。中心時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數(shù);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 T平方。
3.速度決定物體動,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減,垂直拐彎莫前沖。
力
1.解力學題堡壘堅,受力分析是關鍵;分析受力性質力,根據(jù)效果來處理。
2.分析受力要仔細,定量計算七種力;重力有無看提示,根據(jù)狀態(tài)定彈力;先有彈力后摩擦,相對運動是依據(jù);萬有引力在萬物,電場力存在定無疑; 洛侖茲力安培力,二者實質是統(tǒng)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無力要切記。
3.同一直線定方向,計算結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計算結果給指明;兩力合力小和大,兩個力成q角夾 ,平行四邊形定法;合力大小隨q變 ,只在最大最小間,多力合力合另邊。
多力問題狀態(tài)揭,正交分解來解決,三角函數(shù)能化解。
4.力學問題方法多,整體隔離和假設;整體只需看外力,求解內力隔離做;狀態(tài)相同用整體,否則隔離用得多;即使狀態(tài)不相同,整體牛二也可做;假設某力有或無,根據(jù)計算來定奪;極限法抓臨界態(tài),程序法按順序做;正交分解選坐標,軸上矢量盡量多。
牛頓運動定律
1.F等ma,牛頓二定律,產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與a同方向,速度變量定a向,a變小則u可大 ,只要a與u同向。
2.N、T等力是視重,mg乘積是實重; 超重失重視視重,其中不變是實重;加速上升是超重,減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減升定,完全失重視重零。
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運動軌跡為曲線,向心力存在是條件,曲線運動速度變,方向就是該點切線。
2.圓周運動向心力,供需關系在心里,徑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離。
3.萬有引力因質量生,存在于世界萬物中,皆因天體質量大,萬有引力顯神通。衛(wèi)星繞著天體行,快慢運動的衛(wèi)星,均由距離來決定,距離越近它越快,距離越遠越慢行,同步衛(wèi)星速度定,定點赤道上空行。
機械能與能量
1.確定狀態(tài)找動能,分析過程找力功,正功負功加一起,動能增量與它同。
2.明確兩態(tài)機械能,再看過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為零,初態(tài)末態(tài)能量同。
3.確定狀態(tài)找量能,再看過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轉變,初態(tài)末態(tài)能量同。
電場 〖選修3--1〗
1.庫侖定律電荷力,萬有引力引場力,好像是孿生兄弟,kQq與r平方比。
2.電荷周圍有電場,F(xiàn)比q定義場強。KQ比r2點電荷,U比d是勻強電場。
電場強度是矢量,正電荷受力定方向。描繪電場用場線,疏密表示弱和強。
場能性質是電勢,場線方向電勢降。 場力做功是qU ,動能定理不能忘。
4.電場中有等勢面,與它垂直畫場線。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線密是特點。
恒定電流〖選修3-1〗
1.電荷定向移動時,電流等于q比 t。自由電荷是內因,兩端電壓是條件。
正荷流向定方向,串電流表來計量。電源外部正流負,從負到正經內部。
2.電阻定律三因素,溫度不變才得出,控制變量來論述,r l比s 等電阻。
電流做功U I t , 電熱I平方R t 。電功率,W比t,電壓乘電流也是。
3.基本電路聯(lián)串并,分壓分流要分明。復雜電路動腦筋,等效電路是關鍵。
4.閉合電路部分路,外電路和內電路,遵循定律屬歐姆。
路端電壓內壓降,和就等電動勢,除于總阻電流是。
磁場〖選修3-1〗
1.磁體周圍有磁場,N極受力定方向;電流周圍有磁場,安培定則定方向。
2.F比I l是場強,φ等B S 磁通量,磁通密度φ比S,磁場強度之名異。
3.BIL安培力,相互垂直要注意。
4.洛侖茲力安培力,力往左甩別忘記。
電磁感應〖選修3-2〗
1.電磁感應磁生電,磁通變化是條件?;芈烽]合有電流,回路斷開是電源。感應電動勢大小,磁通變化率知曉。
2.楞次定律定方向,阻礙變化是關鍵。導體切割磁感線,右手定則更方便。
3.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從三方,阻礙磁通增和減,相對運動受反抗,自感電流想阻擋,能量守恒理應當。楞次先看原磁場,感生磁場將何向,全看磁通增或減,安培定則知i 向。
交流電〖選修3-2〗
1.勻強磁場有線圈,旋轉產生交流電。電流電壓電動勢,變化規(guī)律是弦線。
中性面計時是正弦,平行面計時是余弦。
2.NBSω是最大值,有效值用熱量來計算。
3.變壓器供交流用,恒定電流不能用。
理想變壓器,初級U I值,次級U I值,相等是原理。
電壓之比值,正比匝數(shù)比;電流之比值,反比匝數(shù)比。
運用變壓比,若求某匝數(shù),化為匝伏比,方便地算出。
遠距輸電用,升壓降流送,否則耗損大,用戶后降壓。
氣態(tài)方程〖選修3-3〗
研究氣體定質量,確定狀態(tài)找參量。絕對溫度用大T,體積就是容積量。
壓強分析封閉物,牛頓定律幫你忙。狀態(tài)參量要找準,PV比T是恒量。
熱力學定律
1.第一定律熱力學,能量守恒好感覺。內能變化等多少,熱量做功不能少。
正負符號要準確,收入支出來理解。對內做功和吸熱,內能增加皆正值;對外做功和放熱,內能減少皆負值。
2.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傳遞是不可逆,功轉熱和熱轉功,具有方向性不逆。
機械振動〖選修3--4〗
1.簡諧振動要牢記,O為起點算位移,回復力的方向指,始終向平衡位置,
大小正比于位移,平衡位置u大極。
2.O點對稱別忘記,振動強弱是振幅,振動快慢是周期,一周期走4A路,單擺周期l比g,再開方根乘2p,秒擺周期為2秒,擺長約等長1米。
到質心擺長行,單擺具有等時性。
3.振動圖像描方向,從底往頂是向上,從頂往底是下向;振動圖像描位移,頂點底點大位移,正負符號方向指。
生物篇
一、 細胞的分子組成與結構
1.蛋白質、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1)蛋白質元素組成
(2)氨基酸結構通式
(3)脫水縮合過程及相關計算
(4)肽鍵化學式
(5)蛋白質的功能
(6)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7)核酸的元素組成
(8)核酸的作用
(9)核酸的基本單位、元素組成
(10)核酸的種類
(11)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2.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1)糖類的化學元素
(2)糖類的主要作用
(3)糖的分類及水解情況
(4)單糖、二糖、多糖在動植物體內的分布及作用
(5)組成脂質的元素
(6)脂肪的元素組成及作用
(7)磷脂作用
(8)固醇的分類及作用
(9)脂肪的含氫量、供能情況
(10)檢驗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脂肪、蛋白質
(11)區(qū)分探究實驗和驗證實驗
3.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1)鮮重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化合物
(2)結合水和自由水的作用
(3)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對代謝的影響
(4)部分無機鹽在生物體內的分布如Mg、I、Fe
(5)組成細胞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6)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7)多聚體和單體
二、 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1.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
(1)生命系統(tǒng)包括的層次1
(2)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qū)別
(3)原核生物的可遺傳變異
(4)病毒的結構和繁殖
(5)高倍顯微鏡的使用
2.細胞膜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
(1)細胞膜的制備材料及方法
(2)細胞膜的物質組成
(3)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功能特點
(4)糖被和糖蛋白關系及作用
(5)植物細胞壁的化學成分、作用
(6)細胞膜的功能
(7)甲胎蛋白與癌胚蛋白
(8)生物膜結構的探索過程
(9)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內容
(10)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透性
3.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1)細胞質基質的組成
(2)線粒體的內部結構及功能
(3)葉綠體的內部結構和功能
(4)內質網的結構和功能
(5)動植物高爾基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區(qū)別
(6)溶酶體的作用
(7)液泡內物質組成及作用
(8)核糖體的物質組成、分布、作用
(9)中心體的分布及作用
(10)細胞骨架的組成
(11)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12)硅肺成因
(13)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
(14)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組成及功能
(15)人工合成膜材料模擬原理
4.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1)無核的真核細胞
(2)細胞核的結構能
(3)核孔的功能
(4)核仁的功能
(5)染色質、染色體的化學組成及關系
(6)細胞核的功能
(7)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shù)學模型舉例
(8)細胞是生物結構、代謝、遺傳的基本單位
三、細胞代謝
1.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1)滲透作用發(fā)生的條件
(2)植物細胞滲透吸水的原理
(3)原生質層的組成
(4)質壁分離及復原的條件、過程
(5)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BR> (6)自由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及條件
(7)協(xié)助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及條件
(8)主動運輸進出細胞的物質及條件
(9)通過胞吞胞吐進入或排出細胞的物質
2.酶
(1)細胞代謝的概念
(2)酶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3)酶的化學本質
(4)酶的特性及制約條件
(5)酶的專一性實驗
(6)酶的高效性實驗
(7)酶的活性受溫度、PH影響的實驗
3.ATP
(1)ATP的作用及含量
(2)ATP結構簡式
(3)ADP與ATP相互轉化
(4)細胞內的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
(5)動植物體內合成ATP的途徑
4.細胞呼吸
(1)細胞呼吸的概念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3)有氧呼吸各階段的場所
(4)有氧呼吸的過程、方程式
(5)有氧、無氧呼吸的意義
(6)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的生物
(7)無氧呼吸的方式及場所
(8)無氧呼吸的方程式
(9)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釋放能量的關系
(10)發(fā)酵的概念
(11)無氧呼吸對生物的影響
(12)呼吸作用原理在實踐中的應用
5.光合作用
(1)綠葉中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
(2)色素的種類、含量
(3)色素的顏色及吸收光譜
(4)恩格爾曼的兩個實驗
(5)光合作用的探究過程
(6)同位素標記法的實驗
(7)光合作用的場所、反應式
(8)光反應、暗反應的物質變化能量變化
(9)水分、溫度、無機鹽對光合速率的影響
(10)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11)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12)光合作用原理在實踐中的應用
(13)測定總光合、凈光合的實驗裝置
四、細胞的生命歷程
1.細胞的增殖
(1)模擬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shù)年P系
(2)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3)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
2.細胞的有絲分裂
(1)細胞周期的概念
(2)具有細胞周期的細胞
(3)分裂間期的主要變化
(4)細胞分裂期各階段的變化特點
(5)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
(6)有絲分裂過程中DNA變化
(7)動物與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不同
(8)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
3.細胞的無絲分裂
(1)無絲分裂的細胞
(2)無絲分裂的特點
4.細胞的分化、癌變、衰老和凋亡
(1)細胞分化的概念
(2)細胞分化的特點
(3)細胞分化的實質、意義
(4)細胞分化發(fā)生的時期
(5)全能性的概念及原因
(6)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原理、過程
(7)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
(8)細胞衰老的特征
(9)社會老齡化問題
(10)細胞凋亡的概念
(11)細胞凋亡的實例
(12)細胞凋亡的意義
(13)衰老和凋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14)癌細胞的概念
(15)癌細胞的特征
(16)細胞癌變的原因
(17)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防癌
五、生物的遺傳
1.基因的分離定律
(1)孟德爾成功的原因
(2)遺傳學實驗的科學方法
(3)相對性狀和等位基因的概念和關系
(4)純合子、雜合子、性狀分離的概念
(5)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過程
(6)孟德爾的解釋
(7)測交實驗的目的
(8)遺傳圖解的寫法
(9)假說—演繹法的科學實驗程序
(10)分離定律的實質
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1)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
(2)孟德爾的解釋
(3)兩對相對性狀遺傳圖解的寫法
(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
(5)兩大定律在雜交育種方面的應用
(6)自交、自由交配的后代
(7)先分后合思想的應用
(8)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
3.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1)減數(shù)分裂的概念
(2)精子形成過程
(3)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的概念
(4)減數(shù)分裂各階段的特點
(5)交叉互換發(fā)生的時期及過程
(6)減數(shù)分裂過程染色體的變化規(guī)律
(7)減數(shù)分裂過程DNA的變化規(guī)律
(8)精細胞與卵細胞形成的不同
(9)受精作用的概念和實質
(10)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11)減數(shù)分裂和遺傳規(guī)律的關系
(12)觀察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
4.基因在染色體上和伴性遺傳
(1)薩頓假說的內容
(2)摩爾根的實驗過程
(3)果蠅雜交實驗的遺傳圖解
(4)雌雄果蠅的染色體區(qū)別
(5)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排列
(6)類比推理法的應用
(7)伴性遺傳的概念
(8)人類紅綠色盲的遺傳特點
(9)常見的伴性遺傳病種類
(10)伴Y遺傳和伴X顯性遺傳的特點
(11)伴性遺傳現(xiàn)象在實踐中的應用
(12)遺傳系譜圖的識圖分析
(13)常染色體遺傳、伴性遺傳的判斷
5.基因的本質
(1)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2)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實驗設計思路
(3)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4)標記噬菌體的方法
(5)生物的遺傳物質
(6)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
(7)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8)DNA分子的復制特點
(9)DNA分子復制場所、過程
(10)DNA分子復制的條件
(11)DNA分子復制的意義
(12)DNA分子復制的相關計算
(13)判斷核酸種類的方式
(14)基因與DNA的關系
(15)遺傳信息的概念
(16)生物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
6.基因的表達以及基因對性狀的控制
(1)轉錄和翻譯的場所
(2)RNA與DNA的區(qū)別
(3)RNA的種類及作用
(4)轉錄的時期、過程、條件
(5)翻譯的場所、過程、條件
(6)密碼子、反密碼子的概念
(7)起始密碼子、終止密碼子作用
(8)密碼子的簡并性
(9)密碼子表的讀取
(10)中心法則主要內容
(11)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
(12)基因控制性狀的兩種方式
(13)細胞質基因的遺傳特點
(14)真核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區(qū)別
(15)轉錄和翻譯中有關計算
六、生物的變異與進化
1.基因突變
(1)基因突變概念
(2)基因突變發(fā)生的時間
(3)基因突變的特點
(4)基因突變的原因
(5)基因突變的遺傳特點
(6)基因突變的意義
(6)基因突變與性狀改變的關系
(7)誘變育種的原理、方法、時期
(8)誘變育種具有的優(yōu)點、缺點
2..基因重組
(1)可遺傳的變異三種來源
(2)基因重組的方式
(3)基因重組的意義
(4)雜交育種原理、程序
(5)雜交育種的優(yōu)缺點
(6)動植物雜交育種選育方法的區(qū)別
3.染色體變異
(1)染色體結構的變異類型
(2)基因突變、交叉互換和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區(qū)分
(3)染色體組的概念
(4)二倍體、單倍體、多倍體的概念及可育性
(5)多倍體的產生原因
(6)人工誘導多倍體方法及原理
(7)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的原理
(8)單倍體育種的優(yōu)缺點
(9)多倍體育種的優(yōu)缺點
(10)秋水仙素的作用時期、原理
(11)無籽西瓜、無籽番茄的培育過程
(12)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
(13)一個典型的育種實驗的步驟設計
(14)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4.人類遺傳病
(1)人類遺傳病的類型
(2)單基因遺傳病的種類
(3)多基因遺傳病的特點
(4)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的原因
(5)調查人群中遺傳病
(6)遺傳方式的判斷
(7)人類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
(8)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基因測序
5.生物進化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
(2)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局限性
(3)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4)基因庫的概念
(5)基因頻率的概念和計算
(6)進化的實質
(7)隔離、地理隔離、生殖隔離的概念
(8)物種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9)共同進化的概念
(10)生物多樣性的層次
七、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1.內環(huán)境及穩(wěn)態(tài)
(1)內環(huán)境的組成及成分
(2)血漿、組織液、淋巴的關系
(3)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
(4)內環(huán)境的作用
(5)穩(wěn)態(tài)的概念及意義
(6)人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機制
2.神經調節(jié)
(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的構成
(3)靜息、動作電位的產生和傳導方式
(4)突觸的結構
(5)突觸傳遞興奮的過程及特點
(6)神經遞質對突觸后膜的影響
(7)下丘腦、小腦、腦干、脊髓的作用
(8)大腦皮層對低級中樞的控制
(9)人腦的高級功能
(10)學習和記憶的機制
2.體液調節(jié)(脊椎動物)
(1)促胰液素的發(fā)現(xiàn)
(2)體液調節(jié)的概念
(3)人體主要內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
(4)血糖的來源與去路
(5)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6)反饋調節(jié)的概念
(7)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
(8)激素調節(jié)的特點
(9)激素的作用原理
(10)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的比較
(11)體溫調節(jié)過程
(12)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過程
(13)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
(14)協(xié)同作用與拮抗作用
(15)模擬尿糖的檢測
3.免疫
(1)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
(2)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的作用
(3)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
(4)人體的三道防線的作用
(5)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6)艾滋病的發(fā)病機理及預防
(7)抗原與抗體的概念
(8)體液免疫的作用對象及過程
(9)細胞免疫的作用對象及過程
(10)過敏反應的原因特點
(11)自身免疫病的原因及特點
(12)免疫缺陷病的類型及原因
4.植物激素調節(jié)
(1)達爾文的實驗過程及結論
(2)詹森的實驗過程及結論
(3)拜爾的實驗過程及結論
(4)溫特的實驗過程及結論
(5)生長素的化學本質
(6)生長素的運輸方式及特點
(7)植物激素的概念
(8)生長素類似物及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9)生長素的產生及分布
(10)生長素生理作用
(11)生長素對根芽莖生長的不同影響
(12)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
(13)預實驗
(14)赤霉素的合成部位分布及作用
(15)細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分布及作用
(16)脫落酸的合成部位分布及作用
(17)乙烯的合成部位分布及作用
(18)植物激素的綜合效應
(19)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作用及施用
八、 生物與環(huán)境
1.種群和群落
(1)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
(2)樣方法、標志重捕法、黑光燈誘捕法適用對象
(3)種群的數(shù)量特征
(4)種群密度
(5)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
(6)性別比例
(7)年齡組成
(8)種群的空間特征
(9)J型曲線的條件、模型
(10)λ的意義
(11)S型曲線的條件、模型
(12)K值的應用
(13)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
(14)種群和群落的概念
(15)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
(16)豐富度的概念
(17)種間關系的類型及區(qū)別
(18)群落的垂直結構
(19)群落的水平結構
(20)土壤中小動物豐富度的調查
(21)群落演替的概念
(2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區(qū)別
(23)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24)退耕還林、還草、還湖
(25)外來物種入侵
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和類型
(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
(3)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作用
(4)食物鏈(網)中各生物的關系分析
(5)食物網復雜程度與穩(wěn)定性關系
(6)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模型
(7)能量流動的概念、起點、主渠道
(8)能量流經某一營養(yǎng)級的過程
(9)能量流動的特點、原因及應用
(10)能量金字塔與數(shù)量金字塔
(11)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
(12)生態(tài)農業(yè)的優(yōu)點及分析
(13)物質循環(huán)的概念
(14)物質循環(huán)的特點
(15)碳循環(huán)的過程分析
(16)二氧化碳中的碳循環(huán)的形式
(17)溫室效應的原因及措施
(18)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的關系
(19)信息傳遞的概念及信息分類
(20)三種信息舉例
(21)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
(22)信息傳遞在農業(yè)生產中的作用
(23)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概念
(24)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負反饋
(25)抵抗力穩(wěn)定性、恢復力穩(wěn)定性的實例
(25)兩種穩(wěn)定性的關系
(25)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的措施
(26)恢復生態(tài)學的目標和技術
(27)整體的觀點、相互作用的觀點、動態(tài)平衡的觀點
(28)我國人口劇增的原因
(29)我國控制人口增長的基本國策
(30)人口增長對環(huán)境的影響
(31)全球性的生態(tài)問題
(32)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33)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34)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35)可持續(xù)發(fā)展
(36)研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
九、現(xiàn)代生物科技
1.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概念
(2)基因工程優(yōu)點
(3)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來源、作用
(4)DNA連接酶分類、作用
(5)載體的條件、分類
(6)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
(7)目的基因的種類
(8)基因文庫
(9)PCR技術
(10)基因表達載體組成、目的
(11)轉化與感受態(tài)
(12)目的基因導入動植物、微生物的方法
(13)常作為受體細胞的種類
(1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方法
(15)抗病轉基因植物所采用的基因
(16)乳腺發(fā)生器
(17)轉基因動物作器官移植供體
(18)基因治療
(19)蛋白質工程的基本原理
(20)蛋白質工程的流程
(20)蛋白質工程的前景和進展
2.細胞工程
(1)細胞工程的概念和操作水平
(2)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原理、過程
(3)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優(yōu)點
(4)胡蘿卜的組織培養(yǎng)
(5)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原理
(6)植物體細胞雜交的過程
(7)誘導融合的方法
(8)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優(yōu)點
(9)植物細胞工程在實踐中的應用
(10)脫毒苗的培育
(11)人工種子
(12)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
(13)動物細胞工程常用的技術手段
(14)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過程
(15)細胞貼壁、接觸抑制、原代傳代培養(yǎng)
(16)10代以內、二倍體核型
(17)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條件
(18)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的應用
(19)動物核移植的分類
(20)動物體細胞核移植的流程
(21)體細胞核移植的應用前景
(22)體細胞核移植存在的問題
(23)動物細胞融合的原理方法意義
(24)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
(25)單克隆抗體的應用
3.胚胎工程
(1)胚胎工程的技術手段
(2)動物胚胎發(fā)育的基本過程
(3)滋養(yǎng)層和內細胞團的發(fā)育
(4)卵母細胞的采集和培養(yǎng)
(5)精子的采集和獲能
(6)體外受精的處理
(7)胚胎的早期培養(yǎng)
(8)不同動物胚胎移植的時間
(9)牛體外受精胚胎工廠化生產流程
(10)胚胎移植的概念及實質
(11)用于胚胎移植的胚胎來源
(12)胚胎移植的優(yōu)勢
(13)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
(14)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
(15)胚胎分割的概念及過程、注意事項
(16)胚胎干細胞的來源、特點
(17)ES(或EK)細胞的用途
(18)胚胎干細胞的分離和移植
(19)飼養(yǎng)層細胞
4.安全性與倫理問題
(1)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生物武器對人類的威脅
(3)生物技術中的倫理問題
另:
(1)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2)總結提供人體移植器官技術手段
推薦閱讀:
【高考沖刺】不同分數(shù)段的數(shù)學提分策略
【高考沖刺】家長助力高考13大要點
【高考成功秘籍】高考前“陷阱”,莫踩雷!
高考語文沖刺復習計劃及方法
2017高考志愿填報是選學校為主還是以專業(yè)為主?
【高考秘籍】考場上的實用應試技巧
營養(yǎng)專家為考生開出的“高考餐”,你家孩子吃對了嗎?
高中知識點總結小編精心推薦:高一知識點 | 高二知識點 | 高三知識點 | 高考知識點
高中知識點總結小編精心推薦:高一知識點 | 高二知識點 | 高三知識點 | 高考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