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前如何選擇國際學校

字號:


    現(xiàn)在,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覺得出國要趁早,早早地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國際學校。那出國留學前的國際學校到底該如何選?接下來出國留學網(wǎng)來為您提供一點建議吧!
    首先明白為什么選擇國際學校?
    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家長們選擇送孩子就讀國際學校的初衷可大體分為以下幾類:
    對應試教育不滿意(68.87%),“感覺在國內(nèi)參加高考孩子學業(yè)壓力太大,不想讓孩子太累于是選擇國際學校”;
    孩子適應國際教育(45.69%)以及為了出國(37.54%),“很早就規(guī)劃了要送孩子出國讀書,希望孩子可以通過國際高中的學習更好的與美國大學教育體系接軌”;
    沒有所在城市戶口(19.17%),“非京籍學生外地高考升學壓力太大,選擇出國可以避開高考升學壓力,國外大學的選擇面也更寬”。
    除了以上三點初衷外,孩子入讀國際學校(國際部)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收獲就是可以提前結(jié)交一些同學——共同為出國留學而讀書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與這些家境相近,志同道合的伙伴做同學,可能比國際學校(國際部)能夠提供給同學們的教學課程資源更加可貴。這也是家長們會選擇國際學校的另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國際學校分哪幾種?該怎么選擇?
    國際學校大致分為外籍國際學校、公辦學校的國際班和民辦國際學校三種。
    第一類是外籍國際學校,數(shù)量大概在所有國際校中占19%。最初是外國使館和國外商會為方便本國孩子在中國接受教育而成立的,所以這些學校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學校。但近年來,這些國際學校在嚴重萎縮,并出現(xiàn)了縮減人數(shù)、班班合并的情況。
    第二類國際學校指的是公辦學校的國際班,比如北師大、人大附、清華附、北大附等。這類國際學校大致占到總體國際校的38%。但目前國家有新的規(guī)定,不能拿公辦校的名義去辦國際班,因此以后所有的公立校的國際班需要拆離出來,校舍要拆離出來,師資也要拆離出來,甚至名字都不能用原來的了(人大附已經(jīng)拆離出來了)。因此對于這類國際校來說,以后一定要走第三條路,即民辦國際學校。
    第三類即民辦國際學校。目前看來,民辦國際學校在國際校中所占比重最大,也深受國家政策扶持,前景可期。1992年,成都開辦第一家民辦國際學校。之后,民辦國際學校整體開始發(fā)力。從2010—2015年,61%左右的民辦學校逐漸如雨后春筍般逐個建立起來。
    面對眾多選擇,家長和孩子該如何挑選一所適合的國際學校呢?
    在選擇國際學校前,有4個硬性條件需要確認:
    家庭經(jīng)濟條件是否能支持孩子將來出國留學;
    孩子和家長是否就今后走國際教育路線(出國)目標達成意見共識;
    家長確認孩子確實“不適應“體制內(nèi)教育;
    孩子是否有起碼的自律和較好的英語基礎及興趣。
    在明確以上四條必要條件之后,便需要確定國際教育的目標,即意向去美系國家還是英系國家,這是選擇國際學校課程體系的出發(fā)點。
    國際學校(國際部)主流課程體系有3類,AP(美系)、A-level(英系)、IB(國際文憑課程)。
    A-Level的課程對于擅長考試的中國學生來講難度最低,對擅長數(shù)理化的中國孩子最好操作;
    AP單科難度比較高,但是不像IB有Essay之類的作業(yè),同時不是高中文憑,有錦上添花和順便省錢的“功效”(一門AP成績=大學幾千美金學費);
    IB體系課程對孩子綜合能力和抗壓性要求最高,需要同時學習和考核6門,以及完成學術(shù)論文,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高 。
    從近兩年國際學校增設的趨勢來看,IB體系的學校將成為今后國際學校的大趨勢,因其能從更全面和整合的角度來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能力。北京天悅學校是新東方旗下新建立的將采用IB體系的國際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將應用完整的IB教育體系,校長高薇老師是學術(shù)出身,曾主持籌建及運營青苗國際學校與海嘉國際學校,團隊具有成熟的運營和管理經(jīng)驗,以及“先天而順,順人而悅”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為本的教育情懷。
    在確定意向國家之后,國際學校擇校需要重點考察學校的哪些方面呢?
    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六個步驟出發(fā):
    第一步:制定需求
    定需求時,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要如何明確需求?
    可以參考一下幾個問題:
    費用;
    距離(如果孩子上的是幼兒園小學階段,你是不是想搬家或選擇就近);
    雙語學校還是純國際學校。
    此外,制定需求時要考慮孩子的特點和實際情況:英文水平、年級、獨立性。比如說申請高中的時候,孩子是否能很獨立處理好學業(yè)、生活和社交等相關問題,要選擇寄宿還走讀。
    圖為國際學校擇校重要考察點的優(yōu)先級
    第二步:考察學校
    首先最重要的是學校的管理團隊(70.37%),包括但不限于學校創(chuàng)始人及其創(chuàng)校初衷、辦學宗旨、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團隊是否有成功辦學和運營經(jīng)驗等。國際學校的辦學宗旨與教育理念決定了這所學校以什么樣的理念,用怎樣的方法去實施教育,教育方法和培養(yǎng)方向非常重要。同時,國際學校的管理上是否規(guī)范,包括課程的管理,教師的管理,升學的管理,只有統(tǒng)一規(guī)范,才能保證教學質(zhì)量。
    其次,需要重點考察學校的學術(shù)水平(51.85%)和外教比例(51.85%),即教師背景、經(jīng)驗、經(jīng)歷以及學術(shù)成果等,這是直教學水準和孩子學習效果的直接影響因素。同時,和學術(shù)水平同樣重要的是這個學校的家長群體層次(51.85%)。此外,學校對孩子閱讀的重視程度(48.15%)也是考察的重點,因為深度閱讀能力是孩子是否能在出國后很好的適應國外學業(yè)的根本核心能力,同時閱讀也是終其一生的重要習慣。
    考察每一所學校之前,一定要充分研究網(wǎng)站并準備相應的問題,在當天帶隊老師帶領參觀時,盡可能問得清清楚楚。當然,如果當時參觀的時候有在校生的話也可以問在校學生,觀察在校生在學校時的狀態(tài)等。
    第三步:縮小范圍
    根據(jù)自己考察的學校來縮小范圍,考察的主要渠道有:國際學校開放日、過來人(國際學校在讀學員家長)經(jīng)驗分享、大型擇校展會、行業(yè)專家講座、一對一指導等。
    第四步:做出決定
    確保和孩子充分溝通,適合孩子的學校,同時也是孩子自我意向的學校才是最好的選擇。
    第五步:提交申請。
    時刻關注申請截止時間:大多數(shù)國際學校在2,3月份截止報;也有學校是全年滾動招生的,但是全年滾動招生的一般來說名額也特別少了,可能是偶爾有空位。 一般由網(wǎng)上先申請,隨后補充其他紙質(zhì)材料,之后便等待學校篩選結(jié)果,獲得通知后準備考試。
    第六步:準備入學考試
    國際學校入學考試考什么?如何準備?
    國際學校入學申請?zhí)峤怀晒?,一般會收到學校關于相關成績要求(TOEFL、SSAT、中考成績等)、筆試和面試的通知。
    國際學校的入學考試非常看中孩子的英語能力。大部分學校的筆試以英語考試為主,部分學校也會考察孩子的數(shù)學和語文等學科知識。面試,包括自我介紹、個人興趣愛好、課外活動、課程學術(shù)、考核英文能力、溝通能力、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等等。
    考試的基本流程是:讓孩子去參加一些同學組成的小班,大概20個人左右,然后讓老師帶著孩子們上一節(jié)課。這個過程中會有老師提問,也會有孩子的回答和小組討論,同時還會有一些面試的老師在旁邊,去考察孩子個性和素質(zhì)等綜合素質(zhì)。
    同時,國際學校入學考試中也會比較看中家長的面試。學校會要求孩子跟家長同去跟招生老師面談。很多國際學校不僅是選學生,更是選家長。家長的素質(zhì)、家長對這個學校是不是認同,這些都是國際學校很在意的部分,這部分和美國中學招生時非常同步。
    總體來看,要想進入國際學校,看分數(shù)、也看能力;面學生,也面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