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爺們兒光膀搶花炮,圍觀的比搶的多

字號:

一群爺們兒光膀搶花炮,圍觀的比搶的多
    2017年3月30日,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xiāng)舉辦第133屆“三月三”民族傳統(tǒng)花炮節(jié)。來自桂黔的數(shù)萬名各族同胞歡聚一堂,以搶花炮、抬官人、民俗游行等多彩活動歡慶佳節(jié)。
    花炮節(jié)又稱“趕會期”,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搶花炮過去是廟會的一項內(nèi)容,一般在廟前廣坪和開闊地段,或江邊,或草坪等?;ㄅ诜譃轭^炮、二炮、三炮,各炮都有它的特殊意義:頭炮象征“吉祥如意”;二炮象征“風調(diào)雨順”;三炮象征“五谷豐登”等。
    花炮是用一個象征幸福的鐵圈,外用紅綠線包扎,置于炮頂端,然后點燃火藥推動炮身,把鐵環(huán)沖上高空,待“花炮”(鐵圈)落地,各村寨花炮隊便以鐵圈為目標 蜂擁爭奪,謂之“搶花炮”。
    俗傳誰搶得花炮,他以及他所在的寨子在這一年會人財兩旺,幸福安康。因此搶花炮時個個奮勇,人人爭先。搶到鐵圈的人,在隊員的保護和相互配合下,迅速向得勝門跑去,把鐵圈交到裁判手中,才算贏。因此這項活動又被稱為“東方橄欖球”。
    花炮節(jié)現(xiàn)場。
    圍觀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