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對父親的稱呼

字號:


    以下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編輯為您整理的古代對父親的稱呼,供您參考,更多詳細(xì)內(nèi)容請點(diǎn)擊出國留學(xué)網(wǎng)(www.liuxue86.com)查看。
    古代對父親的稱呼
    上帝將柔情給了媽媽,賦予爸爸以力量。父親,在子女的眼里,是巍峨的大山,是溫暖的太陽,是指路的明燈。從古至今,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力都是無法替代的?,F(xiàn)代社會甚至出現(xiàn)了“拼爹”等詞匯,那么除了“爹”,古文中常見的對父親的稱呼還有哪些呢?
    (一)以“阿”為前綴的稱呼方式
    1、阿父
    《南史·謝誨傳》:“女為彭城王義康妃,……(誨誅,)誨女被發(fā)徒跣與誨訣曰:‘阿父!大丈夫當(dāng)橫尸戰(zhàn)場,奈何狼藉都市?’”
    2、阿公 對父親的方言俗稱。
    《南史·顏延之傳》:“(顏延之)嘗與何偃同從上南郊,偃于路中遙呼延之曰:‘顏公!’延之以其輕脫,怪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見呼為公?’偃羞而退。”
    3、阿伯 對父親的一種口語稱呼。
    清人梁章鉅《稱謂錄·一·方言·稱父》:“吳俗稱父為阿伯”。
    4、阿耶
    《樂府詩集·二五·木蘭詩》:“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清代著名小學(xué)家錢大昕《恒言錄·三·稱父曰爺》條云:“古人只用耶字?!赌咎m詩》‘阿爺無長男’、‘卷卷有爺名’,本當(dāng)作‘耶’字。杜子美《兵車行》:‘耶娘妻子走相送’,自注云:‘《古樂府》不聞耶娘哭子聲,但聞黃河之水流濺濺?!词且赌咎m詩》,初不作爺可證。木蘭詩‘爺’字,乃后人所改。又杜《北征詩》:‘見耶背面啼’,亦不作‘爺’?!苯褚畡t作爺。
    5、阿翁
    明代著名小學(xué)家方以智《通雅·十九·稱謂》中有這樣的話:“方言:秦晉隴謂父為翁;今人作書于子,自稱阿翁;稱人之父曰乃翁。”按,方氏此說有失允當(dāng),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在《示兒》詩中有“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乃翁”乃是陸游自指,而非稱呼他人之父。
    6、阿爹
    《續(xù)古文苑·二十·漢·戴良·失父零丁》:“今月七日失阿爹,念此酷毒可痛傷。”唐朝著名文學(xué)家韓愈《昌黎集·二三·祭女孥文》:“阿爹阿八,使汝奶以清酒時(shí)果庶羞之奠,祭于第四小娘子孥子之靈?!薄端疂G傳》第一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那后生那里肯拜,心中越怒道:“阿爹,休聽這廝胡說!……”
    7、阿媽
    這是女真人對父親的口語稱呼,在看清代特別是滿洲人的小說或者電視劇里,我們經(jīng)常看到或聽到這樣的叫法?!对x·缺名·貨郎旦·三》:“阿媽有甚話,對你孩兒說呵,怕做甚么!”
    (二)以“家”為前綴的稱呼方式。
    這類稱呼主要用于和別人說話時(shí)稱呼自己的父親,有自謙的意味。有以下幾種:
    1、家父 對別人稱呼自己的父親。
    《太平御覽·三四六·三國魏曹植·寶刀賦》:“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三年乃就。”這里的“家父”,是曹植對其父親曹操的稱呼。
    2、 家君 既用做對自己父親的稱呼,也用做對別人父親的稱呼。
    《世說新語·德行》:“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有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唐朝王勃《滕王閣序》:“家君做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3、 家大人
    清代著名的小學(xué)家王引之在他的著名著作《經(jīng)義述聞》里每一篇的開首都要冠上一句話:“家大人曰”,“ 家大人”,即王引之稱呼自己的父親王念孫。
    4、 家嚴(yán)
    金庸《天龍八部》:“甘寶寶問道:‘令尊可好?’段譽(yù)道:‘家嚴(yán)身體康健,托賴諸事平安?!薄凹覈?yán)”,是段譽(yù)對甘寶寶講話時(shí)稱呼自己的父親段正淳。
    5、 家翁
    《隋書·長孫平傳》:“鄙諺曰:不癡不聾,未堪作大家翁?!?BR>    6、 家公 對自己父親的稱呼。
    《后漢書·二七·王丹傳》:“(侯霸)遣子昱候于道,昱迎拜車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公欲與君結(jié)交,何為見拜?’”也用做對別人父親的稱呼,《孔叢子·執(zhí)節(jié)》:“申叔問子順曰:‘子之家公,有道先生,既論之矣。今子易之,是非焉在?’”
    (三)以“老”為前綴的稱呼
    這類稱呼一般用于子女稱呼父親,表示一種親昵。有下面幾種
    1、老爺子 對父親的方言稱呼。
    老舍《駱駝祥子》:“‘也不是我說,老爺子,’她撇著點(diǎn)嘴說,‘要是有兒子,不象我就得象祥子!可惜我錯(cuò)投了胎?!?BR>    2、 老公
    此說見于《南北史續(xù)世說》。原文為:“高昂兄弟并劫略。其父次同語人曰:‘吾四子皆兇狠,我死后有人與我一楸土耶?’及次同死,昂起大冢。對之曰:‘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楸土,今被壓,竟知為人否?’”老公即是高昂對他父親高次同的稱呼,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老頭”。
    3、 老爺子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對人稱自己的或?qū)Ψ降哪昀系母赣H。”
    4、 老子 對父親的方言稱呼。
    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一》:“予在南鄭,見西陲俚俗,謂父曰老子,雖年十八歲,有子,亦稱老子。乃悟西人所謂大范老子、小范老子,蓋尊之以為父也?!薄都t樓夢》第二十八回《蔣玉函情贈茜香羅薛寶釵羞籠紅麝串》:“王夫人道:‘扯你娘的臊!又欠你老子捶你了!’寶玉笑道:‘我老子再不為這個(gè)捶我?!?BR>    5、 老爺 封建社會大家族里對自己父親的稱呼。
    《紅樓夢》第三十二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 含恥辱情烈死金釧》:“寶玉一面登著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爺和他坐著就罷了,回回定要見我!’”
    6、老太爺 對別人或者自己父親的敬稱。
    《紅樓夢》第一百零九回《候芳魂五兒承錯(cuò)愛 還孽債迎女返真元》:“這塊玉還是祖爺爺給我們老太爺,老太爺疼我,臨出嫁的時(shí)候叫了我去,親手遞給我的?!?BR>    7、 老父 對人稱呼自己的父親。
    《水滸傳》第三十五回《梁山泊吳用舉戴宗 揭陽嶺宋江逢李俊》:“不孝逆子,做下非為,老父身亡,不能盡人子之道,畜生何異!”
    8、 老兒 父親的俗語稱呼。
    宋朝人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第二卷:“今人呼父曰爹,語人則曰老兒?!?BR>    9、 老爺 子女對父親的一種稱呼。
    元朝無名氏《連環(huán)計(jì)》第二折:“老爺休道一樁事,就是十樁事,你孩兒也依的?!?BR>    10、 老尊 父親的別稱。
    《醒世恒言》第 卷《張淑兒巧智脫楊生》:“原來父母雖亡,他的老尊原是務(wù)實(shí)生理的人,卻也有寫田房遺下?!?BR>    11、 老頭兒 對自己父親的稱呼,有親昵的意味。
    元朝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我正在教場耍子,老頭兒呼喚,須緊走一遭?!?BR>    12、 老頭子 對父親的一種稱呼。
    王躍文《國畫》:“皮杰越是喝酒,話就越多,嗓門也越高:‘兄弟們,我在外面自己闖天下,沾不了老頭子的光,靠的就是些難兄難弟。搭幫兄弟們啊,老弟我才萬難混了碗飯吃。老頭子,他不端掉我的飯碗就算開恩了?!?BR>    除此之外,在古代還有“父親”、“爹爹”、“父王”等稱呼。
    相比現(xiàn)代社會孩子們左一口“爸爸”,右一口“daddy”,心情大好時(shí),還能換個(gè)口味叫聲“爸比”的輕松,古代對父親的稱呼似乎更嚴(yán)謹(jǐn)一些。稱呼方式不重要,父親的節(jié)日,讓爸爸開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