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花影古詩文網(wǎng)模板(九篇)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花影譯文及注釋篇一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佚名
    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樣清圓,遙想閨中妻子,只能獨自觀賞。
    可憐幼小的兒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蒙蒙霧氣,或許沾濕了妻子的鬢發(fā);冷冷月光,該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何時才能團圓相見,倚靠薄帷共賞明月。那時一定月色依舊,就讓月光默默照干我們的淚痕。
    ⑴鄜(fū)州:今陜西省富縣。當時杜甫的家屬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長安。
    ⑵閨中:內(nèi)室???,讀平聲kān。
    ⑶憐:想。
    ⑷未解:尚不懂得。
    ⑸香霧云鬟(huán)濕,清輝玉臂寒:寫想象中妻獨自久立,望月懷人的形象。香霧:霧本來沒有香氣,因為香氣從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發(fā)出來,所以說“香霧”。望月已久,霧深露重,故云鬟沾濕,玉臂生寒。楊慎謂:“雨未嘗有香,而無微之詩云:‘雨香云淡覺微和?!莆磭L有香,而盧象詩云:‘云氣香流水?!癜矗红F本無香,香從鬟中膏沐生耳。如薛能詩‘和花香雪九重城’,則以香雪借形柳花也。梁章隱《詠素馨花》詩:‘細花穿弱縷,盤向綠云鬟?!痹器?,古代婦女的環(huán)形發(fā)飾。
    ⑹清輝:阮籍詩《詠懷》其十四:“明月耀清暉?!?BR>    ⑺虛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參考資料:
    2、 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262
    賞析
    賞析
    佚名
    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抒發(fā)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時代的特征,離亂之痛和內(nèi)心之憂熔于一爐,對月惆悵,憂嘆愁思,而希望則寄托于不知“何時”的未來。
    在一二兩聯(lián)中,“憐”字,“憶”字,都不宜輕易滑過。而這又應(yīng)該和“今夜”、“獨看”聯(lián)系起來加以吟味。明月當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獨看”,則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來的“同看”。未來的“同看”,留待結(jié)句點明。往日的“同看”,則暗含于一二兩聯(lián)之中?!敖褚灌~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這透露出他和妻子有過“同看”鄜州月而共“憶長安”的往事。安史之亂以前,作者困處長安達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時間,是與妻子在一起度過的。和妻子一同忍饑受寒,也一同觀賞長安的明月,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當長安淪陷,一家人逃難到了羌村的時候,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憶長安”,已不勝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亂軍之中,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那“憶”就不僅充滿了辛酸,而且交織著憂慮與驚恐。這個“憶”字,是含意深廣,耐人尋思的。往日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雖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為妻子分憂;如今呢,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遙憐”小兒女們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負擔(dān),不能為她分憂。這個“憐”字,也是飽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還小,并不懂得想念,但杜甫不能不念。從小孩的“不念”更能體現(xiàn)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聯(lián)通過妻子獨自看月的形象描寫,進一步表現(xiàn)“憶長安”。霧濕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憶念愈深,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當想到妻子憂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時候,自己也不免傷心落淚。兩地看月而各有淚痕,這就激起了作者結(jié)束這種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現(xiàn)希望的詩句作結(jié):“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雙照”而淚痕始干,則“獨看”而淚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參考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創(chuàng)作背景
    佚名
    參考資料: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已涼
    唐代:韓偓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血屏風(fēng)畫折枝。
    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聽箏
    唐代: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貧女
    唐代: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fēng)流高格調(diào),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花影譯文及注釋篇二
     1.說: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罢f”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種現(xiàn)象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波瀾起伏,篇幅一般長短不定,跟現(xiàn)代雜文頗為相似。它可以直接說明事物,闡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2.晉陶淵明獨愛菊: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自稱五柳先生,世稱靖節(jié)先生,東晉潯陽柴桑(現(xiàn)今江西省九江縣)人,東晉著名人。是著名的隱士。他獨愛菊花,常在詩里詠菊,如《飲酒》詩里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3.甚:很,十分。
     4.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
     5.可:值得。
     6.者:花。
     7.蕃(fán):多。
     8.獨:只,唯獨。
     9.自:自從。
     10.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
     11.甚愛:大多喜愛。
     12.予(yú):代詞,我。
     13.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際意義。
     14.而:表轉(zhuǎn)折,卻。
     15.淤泥:河溝或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16.染:沾染(污穢)。
     17.濯(zhuó):洗滌。
     18.清漣(lián):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
     19.妖:美麗而不端莊。
     20.焉:聲詞,相當于現(xiàn)在漢語詞典的“啊”。
     21.中通外直:(它的莖)內(nèi)空外直。
     22.通:空。
     23.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
     24.蔓:名詞用作動詞,生枝蔓。
     25.枝:名詞用作動詞,長枝節(jié)。
     26.香遠益清:香氣遠播,更加顯得清芬。
     27.遠: 遠播,遠遠的傳送出去。
     28.益:更,更加。
     29.亭亭凈植: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亭亭:聳立的樣子。
     30.可:只能。
     31.褻玩(xie):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
     32.焉:助詞。
     33.謂:認為。
     34.花之隱逸者:隱逸者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就隱居避世。之:的。
     35.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36.者:……的人或物。隨著前面的名詞而變化,例如:“有黃鶴樓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
     37.噫(yī):嘆詞,相當于今意的“唉"。
     38.菊之愛:對于菊花的喜愛。之:語氣助詞,的。
     39.鮮(xiǎn):少。
     40.聞:聽說。
     41.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42.宜乎眾矣:(愛牡丹的)人應(yīng)該是很多了。宜乎:當然。宜:應(yīng)當。眾:多。
    花影譯文及注釋篇三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BR>    公輸盤不說。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BR>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BR>    公輸盤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見我于王?”
    公輸盤曰:“諾。”
    王曰:“必為有竊疾矣?!?BR>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
    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公輸盤給楚國制造云梯這種器械,制成后,將要用它去攻打宋國。老師墨子聽到這個消息,從魯國出發(fā),走了十天十夜,到達郢都,去見公輸盤。
    公輸盤說:“先生有什么教導(dǎo)嗎?”
    墨子說:“北方有欺侮我的人,希望憑借您殺掉他。”
    公輸盤不高興了。
    墨子說:“請允許我獻給你千金(作為殺人的報酬)?!?BR>    公輸盤說:“我崇尚仁義的人,絕不能平白無故殺人?!?BR>    公輸盤被說服了。
    墨子說:“(既然)這樣,為什么不停止呢?”
    公輸盤說:“不行,我已經(jīng)答應(yīng)楚王了?!?BR>    墨子說:“為什么不向楚王引見我呢?”
    公輸盤說:“好吧?!?BR>    楚王說:“一定是有偷竊毛病吧。”
    楚王說:“好呀!即使這樣,公輸盤替我制造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國?!?BR>    于是,召見公輸盤。墨子解下衣帶當作城,用木片當器械。公輸盤多次設(shè)下攻城的方法,墨子多次擋住他。公輸盤的攻城器械用完了,墨子的守衛(wèi)方法還有很多。
    公輸盤屈服了,但他說:“我知道用來抵擋你的方法了,我不說。”
    墨子也說:“我知道你用來抵擋我的方法,我也不說。”
    楚王問他原因。
    楚王說:“好吧。我不去攻打宋國了?!?BR>    (1)公輸盤:戰(zhàn)國初魯國的巧匠,又寫作公輸般或公輸班,有人說他就是傳說中的魯班。
    (2)云梯:攻城用的器械,因其高而稱為云梯。
    (3)子墨子:指墨翟。前一個“子”是其學(xué)生對他的尊稱;后一“子”字是當時對男子的尊稱。
    (4)起于齊:自魯國出發(fā)。起:起身,出發(fā)。
    (5)郢(yǐng):楚國都城,在今湖北荊州江陵西北。
    (6)夫子:先生,這里公輸盤是對墨子的尊稱。
    (7)何命焉為:(有)什么教導(dǎo)呢?命:教導(dǎo),告誡。焉為:兩個字都是表達疑問語氣的句末助詞。
    (8)侮:欺侮。臣:墨子的自我謙稱。
    (9)藉:憑借,依靠。
    (10)說:同“悅”,高興,愉快。
    (11)請獻千金:請讓我獻給你千金,(作為殺人的報酬)?!罢垺痹诖藶楸硎揪匆獾母痹~。金:量詞,前期秦朝以二十兩為一金。
    (12)義:崇尚仁義
    (13)固:本來,從來。
    (14)再拜:表示鄭重的禮節(jié),一拜再拜。
    (15)請說之:請允許我向你說一些話。說,陳述,解說。
    (16)何罪之有:有何罪。這里的“之”字,沒有實義。
    (17)荊國:楚國。
    (18)見:拜見。
    (19)爭:同“諍”,直言相勸。
    (20)類:對事物作類比進而明白它的事理。
    (21)然:(既然)這樣。
    (22)胡:為什么。
    (23)已:停止。
    (24)見(xiàn):引見。
    (25)文軒:裝飾華美的車。
    (26)敝輿:破車。
    (27)褐:粗布衣服。
    (28)粱肉:指好飯好菜。
    (29)何若:什么樣的。
    (30)猶……之與……也:好像……同……相比。
    (31)犀兕:犀,雄性的犀牛,兕,雌性的犀牛。
    (32)鼉:鱷魚。
    (33)文梓:梓樹。
    (34)豫章:樟樹。
    (35)長木:多余的木材,形容宋國小而窮。
    (36)善哉:好呀。
    (37)雖然:即使這樣。
    (38)牒:書板,木札。
    (39)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戰(zhàn)術(shù)。九,表示次數(shù)多,古代“三”,“九”常有這種用法。機變,巧妙的戰(zhàn)術(shù)。
    (40)詘(qū):(辦法)窮盡。
    (41)所以:用來......的方法。和現(xiàn)代漢語里用來表達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所以”不同。
    (42)寇:入侵。
    (43)距:通“拒”抵御。
    (44)守圉(yù):守衛(wèi),圉通“御”,抵擋。
    (45)禽滑(gǔ)厘:人名,魏國人。
    (46)雖殺臣,不能絕也: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宋國的抵抗者)。
    (47)文:彩飾。
    (48)軒:有篷的車
    (49)選自《墨子公輸》?!赌印芬粫F(xiàn)在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墨子(約前476—前390),名翟,相傳原為宋國人,后長期住在魯國,是春秋戰(zhàn)國之際墨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
    花影譯文及注釋篇四
    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朝代:宋遼金
    作者:蘇軾
    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事 一作:何時;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xiàn)的?我端起酒杯問一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風(fēng)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宮怎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zhuǎn)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zhuǎn)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注釋
    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
    ⑵達旦:至早晨;到清晨。
    ⑶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
    ⑷把酒:端起酒杯。把,執(zhí)、持。
    ⑸天上宮闕(què):指月中宮殿。闕,古代城墻后的石臺。
    ⑹歸去:回到天上去。
    ⑺瓊(qióng)樓玉宇:美玉砌成的樓宇,指想象中的仙宮。
    ⑻不勝(shèng):經(jīng)受不住。勝(舊讀shēng ):承擔(dān)、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弄:賞玩。
    ⑽何似:哪里比得上。
    ⑾轉(zhuǎn)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月兒轉(zhuǎn)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朱閣:朱紅的華麗樓閣。綺戶:雕飾華麗的門窗。綺戶:彩繪雕花的門戶。
    ⑿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cháng)向別時圓:(月兒)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何事:為什么。
    ⒀此事:指人的“歡”“合” 和月的“晴”“圓”。
    ⒁但:只。
    ⒂千里共嬋(chán )娟(juān):雖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賞。嬋娟:指月亮。
    花影譯文及注釋篇五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
    藍。能不憶南? 注釋:
    1.憶江南:詞牌名。據(jù)《樂府雜錄》,此詞又名《謝
    秋娘》,系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diào)、雙調(diào)兩體。單調(diào)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憶:懷念。
    2.諳:熟悉。
    3.江花:江邊的花朵。一說指江中的浪花。
    4.藍:藍草,葉子青綠色的可以用來制作染料。
    譯文: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注釋:
    1.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2.黃四娘:杜甫四川浣花溪邊時的女鄰居
    3.蹊(xī):小路。
    4.嬌:可愛的。
    5.恰恰:形容鳥叫聲音和諧動聽。
    6.留連:即留戀,舍不得離去。本詩句用來形容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戀戀不舍的樣子?!傲暨B”是個“聯(lián)綿詞”。構(gòu)成聯(lián)綿詞的兩個字僅僅是這個詞讀音的記錄,而與詞義無關(guān),所以一個聯(lián)綿詞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書寫形式,如“留連”也寫作“流連”,詞的意義仍然一樣。
    7.江畔:江邊。
    譯文:
    正當詩人要在春風(fēng)中休息時,卻感到眼前一亮,一簇深淺不同的桃花盛開在江邊。
    黃四娘家的周圍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千朵萬朵的鮮花壓得枝條都低低彎下了身。嬉鬧的彩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婉轉(zhuǎn)動人。
    花影譯文及注釋篇六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惟聞 通: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惟聞 通:唯)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一作:愿借明駝千里足)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帖通:貼;驚忙一作:惶;惶火伴 通:伙)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花影譯文及注釋篇七
     :《觀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經(jīng)典作品,節(jié)選自《武林舊事》第三卷。它的原文以及譯文如下。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shù)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錢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間最壯觀的。從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這期間海潮最盛大。當海潮從遠方海口出現(xiàn)的時候,只像一條白色的銀線一般,過了一會兒慢慢逼近,白浪高聳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嶺一般,波濤好像從天上堆壓下來,發(fā)出很大的聲音,就像震耳的雷聲一般。波濤洶涌澎湃,猶如吞沒了藍天、沖洗了太陽,非常雄壯豪邁。楊誠齋曾在詩中說:“海水涌起來,成為銀子堆砌的城市;錢塘江橫著,潮水給系上一條白玉的腰帶?!本拖襁@樣一般。
     每年臨安府的長官到浙江亭外檢閱水軍,巨大的戰(zhàn)艦數(shù)百艘分別排列于江的兩岸,一會兒全部的戰(zhàn)艦都往前疾駛,一會兒分開;一會兒聚合,形成五種陣勢,并有人騎著馬匹耍弄旗幟標槍,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平地一般。忽然間黃色的煙霧四處竄起,人物一點點都看不見,水中的'爆破聲轟然震動,就像高山崩塌一般。過一會兒煙霧消散,水波平靜,看不見任何一條大船,只有演習(xí)中充當敵軍戰(zhàn)船的軍艦被火焚燒,隨著水波而沉于海底。
     浙江一帶善于游泳的健兒數(shù)百人,每個人都披散著頭發(fā),身上滿是刺青,手里拿著十幅長的大彩旗。大家奮勇爭先逆著水流踏浪而上在極高的波濤之中,忽隱忽現(xiàn)騰越著身子,姿勢變化萬千,然而旗尾一點點也沒有被水沾濕,以此來夸耀自己的才能。
     浙江②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為盛。方其遠出海門④,僅如銀線⑤;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⑥,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⑧。
     ①節(jié)選自《武林舊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刪改。周密(1232—1298),字公謹,宋代湖州(現(xiàn)在浙江湖州)人。
     ②〔浙江〕就是錢塘江。
     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從農(nóng)歷(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農(nóng)歷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④〔方其遠出海門〕當潮遠遠地從浙江入??谟科鸬臅r候。方,當……時。其,指潮。出,發(fā)、起。海門,浙江入???,那里兩邊的山對峙著。
     ⑤〔僅如銀線〕幾乎像一條(橫畫的)銀白色的線。僅,幾乎,將近。
     ⑥〔玉城雪嶺際天而來〕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涌來。玉城雪嶺,形容泛著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墻和大雪覆蓋的山嶺。際天,連接著天。
     ⑦〔沃日〕沖蕩太陽。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
     ⑧〔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楊萬里詩中說的“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就是指這樣的景象。這兩句詩是《浙江觀潮》一詩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來,成為銀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橫著,潮水給系上一條白玉的腰帶?!啊且病钡囊馑际牵骸熬褪侵高@樣的景象”。
     ①②〔每歲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閱水軍〕每年(農(nóng)歷八月)京都臨安府長官來到浙江亭教閱水軍。京尹,京都臨安府(現(xiàn)在浙江杭州)的長官。浙江亭,館驛名,在城南錢塘江岸。
     ③〔艨艟(méngchōng)〕戰(zhàn)船。
     ④〔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意思是,演習(xí)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盡,窮盡。五陣,指兩、伍、專、參、偏五種陣法。
     ⑤〔乘騎(jì)弄旗標槍舞刀〕乘馬、舞旗、舉槍、揮刀。騎,馬。弄,舞動。標,樹立、舉。
     ⑥〔略不相睹〕彼此一點兒也看不見。
     ⑦〔水爆〕水軍用的一種爆炸武器。
     ⑧〔一舸(gě)無跡〕一條船的蹤影也沒有了。舸,船。
     ⑨〔敵船〕指假設(shè)的敵方戰(zhàn)船。
     ⑩〔逝〕去,往。
     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①,皆披發(fā)文身②,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③,出沒于鯨波萬仞④中,騰身百變⑤,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①〔吳兒善泅(qiú)者數(shù)百〕幾百個善于游泳的吳地健兒。
     ②〔披發(fā)文身〕披散著頭發(fā),身上畫著文彩。文,動詞,畫著紋身。
     ③〔溯迎而上〕逆流迎著潮水而上。
     ④〔鯨波萬仞〕萬仞高的巨浪。鯨波,巨浪。鯨所到之處,波濤洶涌,所以稱巨浪為鯨波。萬仞,形容浪頭極高,不是實指。
     ⑤〔騰身百變〕翻騰著身子變換盡各種姿態(tài)。
     江干①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②,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③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④。
     ①〔江干(或gān)〕江岸。
     ②〔珠翠羅綺溢目〕滿眼都是華麗的服飾。珠翠羅綺,泛指婦女的首飾和游人的華麗衣服。溢目,滿眼。
     ③〔倍穹〕(價錢)加倍的高。穹,高。倍,動詞,加倍。
     ④〔僦(jiù)賃(lìn)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間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僦、賃,都是租用的意思??茨唬瑸橛^潮而特意搭的帳棚。席地,一席之地,僅容一個座位的地方。容,許,使。雖,即使。
    花影譯文及注釋篇八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xué)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學(xué)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為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wèi)靈公》)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xué)而》)
    重點字詞解釋:(1)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于有地位、有學(xué)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墩撜Z》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xiàn)在山東曲 阜)人。是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學(xué):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xué)”,主要是指學(xué)習(xí)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tǒng)文化典籍。
    (3)時習(xí):按時地去復(fù)習(xí)。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shù)臅r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習(xí)”,指演習(xí)禮、樂;復(fù)習(xí)詩、書。也含有溫習(xí)、實習(xí)、練習(xí)的意思。
    (4)說:通假字,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區(qū)別的:同門(師)為朋,同志為友。
    (6)樂:與說有所區(qū)別。舊注說,悅在內(nèi)心,樂則見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拼音:yùn,生氣,發(fā)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
    補充詞解釋:
    而:連詞。(可譯為并且)例:學(xué)而時習(xí)之。
    轉(zhuǎn)折。(可譯為卻) 例:人不知而不慍。
    亦(yì):同樣、也是。
    乎: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嗎”。
    自:從。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xué)習(xí)方法。對于知識,“學(xué)”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xí)”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xué)”與“習(xí)”統(tǒng)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xué)習(xí)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并且可互相學(xué)習(xí)、共同提高。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xí)乎?” (《學(xué)而》)
    重點字詞解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戰(zhàn)國間魯國南武城(現(xiàn)在山東費縣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后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jù)說《孝經(jīng)》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多次檢查;二是從多個方面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shù)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yīng)當盡心竭力。
    (5)傳不習(xí):傳(動詞用做名詞),舊注曰:“受之于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xí),與“學(xué)而時習(xí)之”的“習(xí)”字一樣,指溫習(xí)、實習(xí)、演習(xí)等。
    補充詞解釋: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簷z查,反省。
    為:替。
    謀:謀劃。
    忠:盡心盡力。
    信:誠信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重點字詞解釋:注: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xí)已聞之事,并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lǐng)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xí)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我以為合并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范圍以內(nèi),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復(fù)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jīng)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fù)習(xí),期能有心得、有領(lǐng)悟;并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lǐng)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xué)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lǐng)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于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故:舊的知識(形容詞用作名詞)。
    而:連詞,表順承,就
    知:領(lǐng)悟。
    可:可以。
    以:憑借。
    為:作為。
    另外詞解釋:
    溫故知新(成語):
    請注意不是溫故而知新
    【解釋】:溫:溫習(xí);故:舊的。溫習(xí)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xiàn)在。
    【示例】:~是學(xué)習(xí)上的重要方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于學(xué)習(xí)、工作或其他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為政》)
    重點字詞解釋:
    而:連詞,表轉(zhuǎn)折。
    則:連詞,相當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dài):這里指有害。本意:危險。
    本段講了學(xué)習(xí)與思考的的辯證關(guān)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1、誨女知之乎!
    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tài)度吧!(楊伯峻《論語譯注》)
    2、誨女知之乎!
    我告訴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澤厚《論語今讀》)
    3、誨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錢穆《論語新解》)
    4、誨,女知之乎?
    教育(教誨),你知道嗎?(南懷謹《論語別裁》)
    5、誨女,知之乎?
    我教導(dǎo)你的知識,你都知道了嗎?(徐志剛《論語通譯》)
    6、誨女知之乎!
    (我)教給你的,(你)懂得了嗎!(薛金星《中學(xué)生教材全解》)
    7、讓我來教教你吧,你可懂得這個道理?(楊潤根《發(fā)現(xiàn)論語》)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tài)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
    重點字詞解釋: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聰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東西
    誨:教,傳授。
    乎:語音助詞。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時期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zhèn)卞橋村)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
    本段理解:孔子說這段話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lǐng)。要有誠實、謙虛的態(tài)度,不要不懂裝懂。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里仁》)
    重點字詞解釋:
    思:希望,想著。
    ?。褐阜词∮袥]有相同的毛病。
    齊:看齊
    賢:德才兼?zhèn)涞娜?BR>    焉:句末語氣詞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學(xué)習(xí),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xué)習(xí)。虛心學(xué)習(xí),以人為鑒,取長補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重點字詞解釋:
    必有我?guī)熝桑浩渲斜囟ㄓ锌勺鳛槲业睦蠋煹娜恕Q?,相當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BR>    三:泛指多次;
    焉:兼詞“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泰伯》)
    詞語解釋:
    弘毅:胸懷寬廣,意志堅強 :剛強,勇毅
    仁: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已:結(jié)束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jié),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葉的。" 深刻含義:人們要經(jīng)受得住時間的考驗,也以松柏為喻,談人應(yīng)當具備堅毅的品格!
    之:這里的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變成偏正結(jié)構(gòu),不譯或勉強譯作“的”。
    歲寒:一年中的寒冷季節(jié),深冬
    然后(古今詞):然 ,后。意思是分開來解釋的。然,這樣。后,以后。
    士:有抱負的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種堅貞不屈、不隨俗流、保持節(jié)操、堅韌不拔的社會現(xiàn)象。
    第十則:修身做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wèi)靈公》)
    重點字詞解釋:
    一言:一個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許。?。河米约旱男膩硗葡雱e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喜歡,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評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在今天的社會道德修養(yǎng)方面有積極意義,已成為警世格言。
    花影譯文及注釋篇九
    水調(diào)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xiàn)的?我端起酒杯問一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風(fēng)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宮怎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zhuǎn)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zhuǎn)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注釋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
    2.達旦:至早晨;到清晨。
    3.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執(zhí)、持。
    5.天上宮闕(què):指月中宮殿。闕,古代城墻后的'石臺。
    6.歸去:回到天上去。
    7.瓊(qióng)樓玉宇:美玉砌成的樓宇,指想象中的仙宮。
    8.不勝(shèng):經(jīng)受不住。勝(舊讀shēng ):承擔(dān)、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弄:賞玩。
    10.何似:哪里比得上。
    12.轉(zhuǎn)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月兒轉(zhuǎn)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朱閣:朱紅的華麗樓閣。綺戶:雕飾華麗的門窗。綺戶:彩繪雕花的門戶。
    13.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cháng)向別時圓:(月兒)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何事:為什么。
    14.此事:指人的“歡”“合” 和月的“晴”“圓”。
    15.但:只。
    16.千里共嬋(chán )娟(juān):雖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賞。嬋娟:指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