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用英語裝個逼

字號:


    許多人認為說英語是一件很洋氣的事,那么這里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就來教教大家如何用英語來裝個逼。
    ▼ High 和 Low
    我們經(jīng)常都會說“今天玩得好high啊!”“那誰誰誰,簡直low爆了!”因為我們覺得high就是單純的很開心、很興奮,而low指水平低、實力弱、沒品位、低級趣味。在英語中high確實有興奮的意思,但是一般都是說這個人嗑藥嗑high了。而英語中的low的意思一般為低的、消沉的,可以說“I feel low today.”,意思是本寶寶今天不開心。所以我們這種high和low的中式用法,可能會讓西方人摸不著頭腦。
    ▼ App 和 PS
    現(xiàn)在我們要是看到App,基本都會脫口而出“唉屁屁”,好像還挺洋氣的。其實App并不是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而是Application(應(yīng)用程序)的簡寫,發(fā)音大致為“唉破”。所以下次再瞧見App的時候,請答應(yīng)小編,一定要大膽地說--“唉破”!
    出現(xiàn)相似問題的還有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我們會稱其為PS。但是如果英語系國家的人聽到PS,可能會第一時間想到PS I Love You這部電影,因為他們常用的PS是post的縮寫,表示補充說明之意,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信件的結(jié)尾。
    ▼ AA制
    說到吃飯,自然而言就會提到買單問題。所以和外國朋友吃飯時,想各付各的或平攤該怎么說呢?難道說Let's go AA?聽到這句話的國際友人肯定是一臉懵逼。因為在英語中并沒有AA制這種表達方式。一般最常見的表達方式是Splitthe bill(平攤)和Go Dutch(各付各的),Dutch date和Dutch treat也是各付各的意思。
    為什么各付各的會和單詞Dutch(荷蘭)扯上關(guān)系呢?有這么一種說法,荷蘭人一直給人以吝嗇的印象,所以要各付各的。另一種說法是源自一個叫Dutch Schultz的賭徒,他和別人一起湊賭資,贏錢的話就按各自的比例分錢。還有一種說法是Go Dutch源自Dutch door(荷蘭的門),以前荷蘭農(nóng)家房子的門上下平均分為兩部分,可以單獨打開,也叫作split door。
    在大多數(shù)西方國家,談戀愛時,雙方若經(jīng)濟地位差不多,按照傳統(tǒng)都是男士買單。有時雙方也會輪流買單。但是在中東文化中,Go Dutch這種行為相當失禮,只要當自己有能力買單時,人們才會邀請別人吃飯,而且通常由男性年長者買單。
    Dutch door荷蘭的門
    ▼ VCR
    小編的一個英國朋友和一個美國朋友在收看我國一檔大型生活服務(wù)類節(jié)目時,聽到主持人說:“接下來,我們看一段1號男嘉賓的VCR?!碑敃r他們是懵逼的,VCR可以這么用么?VCR的原型是Video Cassette Recorder(盒式磁帶錄像機),并不是我們理解的視頻片段,所以看一段盒式磁帶錄像機什么鬼?
    VCR盒式磁帶錄像機
    ▼ PK
    PK這個詞絕對是中國制造,其用法的興起應(yīng)該要追溯到2004年湖南衛(wèi)視《超級女聲》的PK環(huán)節(jié)。當兩位人氣歌手站上PK舞臺,電視機前的觀眾會揣著激動地心情看著某某PK某某某,希望自己喜愛的超女可以一戰(zhàn)到底。于是PK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對決的意思,也被使用在后來一些正式的場合上,但僅限在國內(nèi)。
    湖南衛(wèi)視是如何發(fā)明PK這個僅流行在中國的說法呢?這可能要追溯到足球場上的點球Point Kick了,或者網(wǎng)絡(luò)游戲中的Player Kill了,但西方人會把兩個單詞一起發(fā)出音,而不會簡略成PK。而湖南衛(wèi)視是不是從這兩個詞組中獲得靈感的呢,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