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司法考試即將開始,小編在這里為考生們整理了2018年司法考試四卷綜合試題及答案,希望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消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的及時更新哦。
2018年司法考試四卷綜合試題及答案二
【案例一】
李某系某國有外貿公司經理,1998年因涉嫌犯罪被捕,李某具有以下涉案事實:1995年6月,在一外貿業(yè)務中,李某輕信外商,擅自變更結算方式,使公司數百萬元貨物被騙,導致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的損失。1996年3月,李某未經集體研究,將公司的200萬元借給好友吳某主管的某運輸公司(集體企業(yè)),1998年案發(fā)時,尚有印余萬元未歸還。1997年底,吳某為表感謝,送1萬元給李某作為“過節(jié)費”。1996年5月,張某之子因尋釁滋事被捕,張某托李某幫忙疏通關系,李某提出要花3萬元。張某給李某4萬元,言明1萬元作為李某的“辛苦費”,李某遂將3萬元送給其認識的辦案人員,使張某之子罪責得以開脫。
根據以上案情,回答下列問題:
(1)李某在外貿業(yè)務中被騙的行為應如何定罪?為什么?
(2)李某將200萬元借給運輸公司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為什么?
(3)李某收受吳某“過節(jié)費”和為張某”幫忙”并收“辛苦費”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為什么?
【解析】
1)李某在外貿業(yè)務中被騙的行為不能定罪。李作為該國有外貿公司經理,在簽訂、履行合同中因過失而受騙,致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的損失,根據目前刑法的規(guī)定,屬于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行為。但是,由于其行為當時的刑法尚未確定此種行為為犯罪行為,根據刑法的從舊兼從輕溯及力原則,對李某的行為應當適用當時的刑法。因此不能對其行為定罪。
2)李某將200萬元借給運輸公司的行為已構成挪用公款罪。李某作為公司的經理,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擅自挪用公司的資金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已構成挪用資金行為;鑒于李某為國有公司從事公務的人員,其行為應當依照挪用公款罪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3)李某收受吳某“過節(jié)費”的行為構成受賄罪。因其利用經理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司資金借給吳某主管的公司,并收受“過節(jié)費”1萬元,數額較大,已構成公司、企業(yè)人員受賄行為;因李某為國有公司從事公務的人員,其行為應當依照受賄罪定罪處罰。
李某為張某“幫忙”并收“辛苦費”的行為構成介紹賄賂罪。因其介紹李某個人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達1萬元以上,使行賄人獲取非法利益。
【案例二】
趙某(男,1983年8月8日生)游手好閑,講究享樂,為了讓經商的父親多給一些錢用費盡了心機。2000年7月7日,趙某讓錢某(男,1983年6月6日生)給自己的父親打電話,慌稱自己被警察抓走了。錢某問為什么要撒謊,趙某說:“這不關你的事!”錢某給趙某的父親打了電話。接著,趙某于當天半夜拿菜刀將自己的左手小指齊指甲根部剁下,然后跑到醫(yī)院包扎。第二天早晨,趙某讓孫某(男,1983年5月5日生)把裝有半截手指的信封送到趙家樓下的食雜店,委托店主交給趙某的父親。中午,孫某按趙某的旨意給趙某的父親打電話:“你的兒子已經被我們綁架了,拿50萬元來贖人,否則你兒子便沒命了?!壁w某的父親立即報案,公安機關將趙某、錢某、孫某抓獲。趙某在被拘留期間,主動交代了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另一犯罪事實:趙某于1999年4月4日,在盜竊了李某家5000元現金后,為了毀滅罪證而實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為。錢某在被拘留期間也主動交代自己曾于1999年3月3日參與一起綁架案,分得贖金3000元。孫某在被拘留期間,檢舉、揭發(fā)了周某的重大犯罪行為,經查證屬實。
根據上述案情,回答以下問題:
(1)本案中的趙某、錢某、孫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罪?
(2)哪些人各具有哪些法定的量刑情節(jié)?
【解析】
(1)本案中的趙某、錢某、孫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罪?
趙某構成敲詐勒索罪和放火罪。 趙某向自己父親謊稱遭到綁架,索要財物的行為,屬于使用威脅的方式勒索數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罪。在犯罪時,趙某已滿16周歲應當負刑事責任。趙某在實施盜竊和放火行為時,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依法對盜竊行為不負刑事責任,不成立盜竊罪;但依法對放火罪應當負刑事責任,成立放火罪。
錢某不構成犯罪。錢某按照趙某的指使向趙某父親謊稱趙某被警察抓了,不構成犯罪。理由是主觀上沒有敲詐的故意,客觀上聲稱被警察抓住,本身就不是敲詐的威脅行為。錢某交待參與綁架一事,因其行為時不滿16周歲,未達到綁架罪負刑事責任的年齡,不構成綁架罪。
孫某幫助趙某謊稱綁架數額較大的勒索財物,構成趙某敲詐勒索罪的共犯。
(2)哪些人各有哪些法定的量刑情節(jié)?
趙某的法定量刑情節(jié):①犯罪時不滿18周歲,依法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②自首。趙某在被采取強制措施之后,主動交待司法機關未掌握的與敲詐勒索不同種的放火罪行,屬于自首,依法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孫某的法定量刑情節(jié):①從犯。孫某作為趙某敲詐勒索罪的共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屬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②犯罪時不滿18周歲,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③重大立功表現,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案例三】
案情:甲男與乙男于2004年7月28日共謀入室搶劫某中學暑假留守女教師丙的財物。7月30日晚,乙在該中學校園外望風,甲翻院墻進入校園內。甲持水果刀闖入丙居住的房間后,發(fā)現房間內除有簡易書桌、單人床、炊具、餐具外,沒有其他貴重財物,便以水果刀相威脅,喝令丙摘下手表(價值2100元)給自己。丙一邊摘手表一邊說:“我是老師,不能沒有手表。你拿走其他東西都可以,只要不搶走我的手表就行?!奔琢⒓磳⒌堆b入自己的口袋,然后對丙說:“好吧,我不搶你的手表,也不拿走其他東西,讓我看看你脫光衣服的樣子我就走。”丙不同意,甲又以刀相威脅,逼迫丙脫光衣服,丙一邊順手將已摘下的手表放在桌子上,一邊流著淚脫完衣服。甲不顧丙的反抗強行摸了丙的乳房后對丙說:“好吧,你可以穿上衣服了?!痹诒硨χ状┮路r,甲乘機將丙放在桌上的手表拿走。甲逃出校園后與乙碰頭,乙問搶了什么東西,甲說就搶了一只手表。甲將手表交給乙出賣,乙以1000元價格賣給他人后,甲與乙各分得500元。
【問題】請根據刑法規(guī)定與刑法原理,對本案進行全面分析。
【解析】
(一)關于甲和乙的行為
1. 甲、乙構成搶劫罪共犯。因二人有搶劫的共同故意和搶劫的共同行為。甲、乙的搶劫屬于入戶搶劫,因為丙的房間屬于其生活的與外界相對隔離的住所;由于乙與甲共謀入戶,甲事實上也實施了入戶搶劫行為,所以乙雖沒有入戶,對乙也應適用入戶搶劫的法定刑。
綜合本案主客觀方面的事實,可以認定甲為主犯,乙為從犯,對于從犯乙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2. 甲、乙雖構成搶劫罪共犯,但二人的犯罪形態(tài)不同:
(1)甲的搶劫屬于犯罪中止。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甲完全能夠達到搶劫既遂,但他自動放棄了搶劫行為;由于搶劫中止行為沒有造成任何損害,所以,對于甲的搶劫中止,應當免除處罰。
(2)乙的搶劫屬于犯罪未遂。一方面,不能因為甲事實上取得了手表,就認定乙搶劫既遂,因為該手表并非甲搶劫既遂所得的財物;另一方面,乙并沒有自動放棄自己的搶劫行為,甲的中止行為對于乙來說,屬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根據刑法規(guī)定,對于未遂犯乙,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關于甲的行為
1. 甲逼迫丙脫光衣服并猥褻丙的行為,成立強制猥褻婦女罪。
2. 甲乘機拿走丙手表的行為,成立盜竊罪。因為拿走手表的行為完全符合盜竊罪的構成要件。拿走手表已不屬于搶劫罪中的強取財物的行為,因為甲最初雖然有搶劫手表的意思,但是在丙的懇求下已經放棄這個意圖,事實上甲后來取得手表是趁丙穿衣服不注意的情況下取得,不屬于因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壓制或足以壓制了被害人反抗而取得手表的情形。所以,不能將取得手表的事實評價在搶劫罪中,而應另認定為盜竊罪。
(三)關于乙的行為
1. 乙的行為不成立盜竊罪。乙客觀上為甲盜竊手表起到了一定作用(望風),但乙并不明知甲會盜竊財物,所以,乙并不與甲構成盜竊罪的共犯。
2. 基于同樣的理由,乙的行為也不成立強制猥褻婦女罪的共犯。
3. 乙將手表賣與他人的行為不成立銷售贓物罪。銷售贓物罪是指代為銷售他人犯罪所得的贓物,對于銷售自己犯罪所得的贓物的行為并不成立銷售贓物罪。乙雖在事實上銷售了甲盜竊所得的財物,但乙是誤以為該手表為與甲共謀搶劫所得的財物,并不知道手表是甲單獨犯罪所得的財物,所以,乙沒有代為銷售他人犯罪所得贓物的故意,不成立銷售贓物罪。
司法考試題庫 | 司法考試輔導 | 司考一卷資料 | 司考二卷資料 | 司考三卷資料 | 司考四卷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