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是毛莨科植物芍藥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頭尾和細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曬干,那么白芍與赤芍區(qū)別有哪些呢?下面,出國留學(xué)網(wǎng)為您帶來“白芍與赤芍的區(qū)別”,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內(nèi)容盡在出國留學(xué)網(wǎng)。
一、赤芍和白芍的共同點:
赤芍和白芍均可止痛。但白芍長于柔肝止痛,多治肝脾不和之胸脅脘腹疼痛或四肢攣急疼痛。而赤芍則長于活血祛瘀止痛,多治肝郁血滯之脅痛、血滯痛經(jīng)、癥瘕腹痛、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等。
二、赤芍和白芍的不同點:
白芍可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平抑肝陽,斂陰止汗。常用治肝血虧虛,面色蒼白,眩暈心悸,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中漏下,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外感風寒,營衛(wèi)不和之汗出惡風,陰虛盜汗。赤芍可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常用治溫毒發(fā)斑,血熱吐衄,熱毒壅盛,癰腫瘡瘍,肝火目赤腫痛。
三、白芍的功效
1、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d-兒茶精和沒食子酸乙酯 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護肝作用。對四氯化碳、黃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 所致肝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
3、解痙作用。對腸管和在位胃運動有抑制作用,顯著對抗催產(chǎn)素引起的子宮收縮。
4、鎮(zhèn)痛作用。能抑制小鼠扭體、嘶叫、熱板反應(yīng),對嗎啡抑制扭體反應(yīng)有協(xié)同作用,并能對抗戊四唑所致驚厥。
四、赤芍的功效
1、對血凝有抑制作用
有實驗證明:赤芍能使血栓形成時間明顯延長,長度縮短,重量減輕;凝血酶原時間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縮短,表明對血凝有顯著抑制作用。
2、降低血脂
赤芍浸膏片5g(生藥)/kg,每日服1次,連用10-15星期,使高脂血兔的血漿總膽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h)、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h)顯著降低。
3、調(diào)節(jié)T淋巴細胞。
可明顯提高正常小鼠的T淋巴細胞轉(zhuǎn)化,對T淋巴細胞功能低下的小鼠,赤芍對淋轉(zhuǎn)無影響,但可使抑制性T細胞(TS)的異常增高平抑至正常水平,表明能抑制Ts功能。
4、抗炎。
赤芍所含的丹皮酚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對多種致炎劑所致的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滲出和水腫以及免疫性炎癥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