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櫻花季,就能在朋友圈,看到赴日旅游的朋友激動地曬著白天在京都偶遇藝伎/舞伎的照片。出國留學網(wǎng)的小編告誡大家赴日旅游千萬不要隨意給藝伎拍照。
的確,偶遇深入簡出的日本藝伎,對非當?shù)厝擞兄蟮奈?。以至于只要一有和服打扮的白面女性?jīng)過,就會有大批游客舉起相機對著她們。
但其實這樣的隨意舉動,實在不可取。京都觀光局在2015年就專門把這種對舞伎拍照的行為,列進了「京都的禁忌」手冊。
對于舞伎跟藝伎,許多人因該還不是很了解兩者差別。其實,舞伎就是藝伎在見習階段時名稱,和藝伎一樣屬于表演藝術(shù)的女性工作者。
通體來看,舞伎的外形更華麗,而藝伎的外形偏端莊素雅,一個很簡單的區(qū)分辦法如下:
舞伎戴花簪和扇平打,藝伎很少戴發(fā)飾;
舞伎用真發(fā)梳發(fā)髻,藝伎戴假發(fā);
舞伎是紅領(lǐng),藝伎是白領(lǐng);
舞伎留寬腰帶,藝伎系太鼓結(jié);
舞伎穿厚底鞋,藝伎穿涼木屐。
左:舞伎 右:藝伎
但即使你會分辨了,也不代表有機會見到真正的舞伎或藝伎。因為就連不少京都本地人都表示,游客要想在路上看到真的藝伎非常困難。
難道大多數(shù)人都遇上了假的藝伎?沒錯,如今在京都“藝伎體驗”已經(jīng)成了熱門項目,這樣,游客就不用想法設(shè)法地去偶遇藝伎,自己就可以體驗一把藝伎癮。
而基本上,游客到京都扮演的幾乎都是舞伎(因為舞伎穿著比較華麗),如果你想要看到正真的舞伎本尊,還需要畫上一番功夫。
分辨真假舞伎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時間!一般來說真正的舞伎,白天大多時間在練習表演。即使出現(xiàn)在路上,也不會以舞伎的姿態(tài)出現(xiàn),而是穿著一般的和服。
另外還有一個也很容易分辨的方法,就是觀察行為舉止。無論是舞伎還是藝伎,都有著極高的素質(zhì)要求。
就連最基本的走路姿勢,也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所以絕對不可能穿著服裝在路上吃吃喝喝,讓一般人看到。
如今全日本的藝伎數(shù)量,僅有一兩千人。所以下次在京都看到舞伎在街上走的話,可別先太興奮,稍微觀察確認一下再開心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