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理學中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共12個被叫作十二地支。本人給大家介紹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怎么讀以及代表什么意思。對學算命做一個輔助資料。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12個字中,至少有7字不是常見字,自省丑陋,怪模怪樣。下面出國留學網(wǎng)教大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怎么讀,希望對您有用。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怎么讀: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八字由22個元素組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就是其中的12個。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表什么意思:古人的用詞實在是精簡,相比之下我們現(xiàn)代人用語冗長。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于既動之陽氣下。
丑是紐,系的意思,既萌而系長。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至此已畢盡而起。
卯是冒的意思,指萬物冒地而出。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jīng)震動而長。
巳是起,巳的意思,指萬物至此已畢盡而起。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昧的意思,指陰氣已長。萬物稍衰,體暖昧。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指萬物老極而成熟。
戌是滅的意思,指萬物老極而成熟。
亥是核的意思,指萬物收藏皆堅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十二時辰:古時計時工具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于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不用說了,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里和觀象臺上見過。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只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原一晝夜分 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后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晝夜共有二十四分,與二十四個節(jié)氣相對。注意,這分不是現(xiàn)時的分鐘,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nèi)有了轉(zhuǎn)變。
刻以下為“字”,關(guān)于“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qū)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jù)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人流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白帧币韵碌姆址ú辉敚瑩?jù)《隋書 律歷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⑼玫葎游镒鞔?,以為易記。具體劃分如下: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丑(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鐘”,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鐘暮鼓”之說,古時城鎮(zhèn)多設鐘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鐘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鐘”;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于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shù)報時。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現(xiàn)時的十五分鐘。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現(xiàn)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表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鐘表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秦12段記時: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午時指從現(xiàn)時的十一點到十三點,一個時辰分作八刻,從十一點起計,每十五分鐘一個刻,十一點正為午起,十一點十五分為午時一刻,四十五分為午時三刻,十二點正為正午(午時四刻一般不這樣說),到八刻為下一個時辰之始。
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xiàn)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也有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食堑奈玳T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值得一提的時,中國國土面積過大,時辰在不同區(qū)域有一些差別。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十二月:寅1月虎、卯2月兔、辰3月龍、巳4月蛇、午5月馬、未6月羊、申7月猴、酉8月雞、戌9月狗、亥10月豬、子11月鼠、丑12月牛。眾所周知,十二個時辰有其對應的生肖,可是你知道嗎?其實每年的十二個月份也是有著它們各自的“屬相”的。陰歷正月,寒冬未盡,白雪茫茫,光禿禿的山野中很少有動物出入,餓虎便從山林中鉆出來尋食?;⒌暮鸾新晜鞅樗囊?,給人們很深的印象,于是就把這個月定為“虎月”。陰歷二月份,春暖花開,向陽的小草鉆出地皮,兔子便開始活躍。人們又把這個月定為“兔月”。以此而論,陰歷三月多霧,神龍忽現(xiàn)。陰歷四月天暖,蟄蛇出洞。陰歷五月草長,人歡馬叫。陰歷六月草茂,羊群遍野。陰歷七月果熟,猴子口福。陰歷八月中秋,殺雞飲酒。陰歷九月秋收,防盜要狗。陰歷十月秋涼,肥豬滿圈。陰歷十一月下雪,屋內(nèi)多鼠患。陰歷十二月北風吹,老牛把棚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子午沖,丑未沖,寅申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地支相沖,是方位對沖,子水在正北,午火在正南,丑寅居東北,未申居西南,卯居正東,酉居正西,辰巳居東南,戌亥居西北。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⑼谬埳唏R羊猴雞狗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