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即將面對新開學的你,出國留學網(wǎng)分享一些不同的經(jīng)歷,看看出國留學網(wǎng)應該怎樣花時間開展社交。說不定會對你有一些啟發(fā)。
01
#后悔與否只于你自己而言#
在社團里和一群學長學姐吃吃喝喝唱歌娛樂,在網(wǎng)吧里和室友開黑打擼通宵玩的不亦樂乎,你自以為自己朋友很多學校里沒什么辦不到的,但是當你畢業(yè)了以后發(fā)現(xiàn),這并沒有什么用。
當你出了社會找工作處處碰壁,當你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社交伙伴們也不再聯(lián)系,各忙生活。
你覺得這種社交重要嗎?
如果你覺得它能給你大學帶來快樂的回憶,這種回憶勝過你對虛度年華的不安,那么它就重要。
相反,你后悔了,覺得浪費了寶貴的光陰,那么它就不重要。
重要不重要是對你自己來說的,不是別人。
#錯不在社交#
你在大學里不合群屢次拒絕室友的通宵邀請,
你在學生會里不擅表現(xiàn)覺得學不到東西退出,
但是你利用不社交的時間沉迷看網(wǎng)絡小說和動漫,刷微博段子宅了一個大學。
畢業(yè)了,你說真后悔我沒有去社交,現(xiàn)在我一個朋友都沒有,工作不好找也沒有人幫我。
這是社交的鍋嗎?
#不社交的學霸一定會前程似錦嗎#
你利用不社交的時間刻苦奮斗泡在圖書館年年拿獎學金;
你利用不社交的時間發(fā)展個人愛好很牛逼足夠養(yǎng)活自己。
那么,你又覺得社交重要嗎?真的必不可缺嗎?
你或許又會覺得:幸虧當初我沒理會那群傻瓜,否則簡直耽誤前途。
#最后#
社交可以,但是社交是為了真誠的認識三兩好友,好好珍惜大學里的情誼,是為了利用社交鍛煉自己的能力和發(fā)揮自己的價值。
如果是對自己毫無益處的“面子社交”,為了擔心被排斥的“合群社交”,為了認識更多的人的“交際社交”,為了顯得自己牛逼朋友多而到處社交,真的不重要。
02
#強求不來的共同話題#
兩年前我剛進大學時,看著臺上的學長學姐,那些名字前加的一串串光鮮亮麗的頭銜讓我眼花繚亂。
在加了他們微信后,我開始了一場場艱難的聊天。我努力尋找著有趣的話題來維持這一場場讓人昏昏欲睡的對話,到后來,不管我發(fā)多少消息都石沉大海。
那時我覺得大牛們都不太屑于和自己這種小透明聊天,卻沒有反思過自己能給他們帶來什么,哪怕一個有趣的笑話。
#不是看不起你,而是看不到你#
大家都看過一幅圖,是趙薇黃曉明成龍合照,馬云給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網(wǎng)友配語:今天的我你愛理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
我覺得這句話是錯的,當你影響不到別人的時候,別人只是看不到你,而不是看不起你。
對于這些大牛來說,他們是看不到我的。
如果你是小透明的話,無法提供你的價值,你是無法被他們看到的,你的存在對他們來說是毫無價值的,任何刻意的維護只是吃力不討好。
如果只是認識些水平和你差不多的話,那根本就不需要去搞社交,去刻意的認識誰。
#最后#
如果自己本身沒有真才實學,沒有閃光點,既不能吸引別人對你感興趣又不能為別人創(chuàng)造價值,那么優(yōu)秀的人不會與你交朋友的。
而所謂想利用大學社交來為以后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機遇也就是無稽之談,從這個角度來講,這種社交就不重要。
03
#大學里的“兩個課堂”#
“社交效用低,應該把不社交的時間用來好好學習?!?BR> 這種想法,對那些大學沒有好好學習的人來說很有市場。
人們總是渴望著得不到的東西:挽不回的戀情,不能重返的校園,不能重新來過的大學生活……然而對于剛剛?cè)雽W的學生,這種說法并不是一個恰當?shù)恼f法。
關于“大學社交”的疑問。我想講講大學不同于高中的“兩個課堂”:
大學課堂和第二課堂。
大學課堂就是我們上課的課堂,老師作為我們的引導者,按部就班的學習,最終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出合格的人才。
然而,這個課堂僅僅是大學的一個部分。
#你的第二課堂也不應該掛科#
第二課堂,是我們在課下的時間的課堂,既有“理論結(jié)合實際”的實習,也包含各種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這方面,大多數(shù)學生都只能自學,有的知識分子家庭的父母往往能起到老師的作用,從而提供很大的助力。這也是為什么在大學,我們往往看到家庭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
看到這里,很多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大學畢業(yè)生應該都有點了然:為什么身邊的大牛們在剛剛進校園的時候跟我差距也不大,為什么在后來卻能遙遙領先,怎么努力都追不上?
這個第二課堂的差距,如何找到合適的老師來彌補家庭差距?
答案是:高質(zhì)量的社交。
#什么是高質(zhì)量的社交#
提到“聚會”這個詞,有的人眼前浮現(xiàn)出來的是三五個哥們坐在一起擼串喝酒吹牛,那是寂寞的人兒。
不可否認的是,除了考試之外,我們想要推動任何事情,社交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
如果一心只勸那些大學生埋頭學習,那些缺少“第二課堂”經(jīng)歷畢業(yè)的大學生,既不能得到領導的認可,也不能得到社會的信任。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
從學習上來說,對自己最大的提高很可能不是熬夜的學習,而是一次和優(yōu)秀的學霸對學習習慣的交流;
從未來就業(yè)上來說,最大的幫助可能是和大牛學長交流中得到的一次實習機會。
很多未來大放光輝的“圈子”,也都是從一次競賽后的團隊聚餐、組織活動后的一次談心開始的。
#最后#
多去努力提高自己,婉拒一些酒肉朋友的宴請。像你一樣優(yōu)秀而努力的人,就都會出現(xiàn)在你身邊,慢慢成為你的好朋友。社交,是你“第二課堂”的老師。他和你的大學課堂里的教師一樣,都是大學生活不可缺少的引路人。
從以上看來,社交分為兩類:
無效社交和有效社交。
該如何選擇,該如何取舍,相信你心里也有了數(shù)。
社交可以很復雜很困難,但也可以很隨意很簡單。
而你需要的,是一顆既上進,又開放的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