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朱德的扁擔》教案

字號:


    《朱德的扁擔》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艱苦奮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歲高齡的朱德同志還親臨十三陵水庫勞動,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壩。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整理了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朱德的扁擔》教案三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朱德的扁擔》教案一
    教學目標:
    1,會認18個生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教學重點:
    1,會認1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按筆順規(guī)則書寫8個字.
    2,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個謎語,想猜一猜嗎請聽:生在樹上,落在肩上,干活躺下,休息靠墻.(這是扁擔)出示投影,板書:扁擔.現(xiàn)在我國的農(nóng)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嶇,還有很多東西如水,糧等需要用扁擔來挑.在科技不發(fā)達的舊中國,更是離不開肩挑手提.說起扁擔,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2,板書課題:6,朱德的扁擔
    3,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相機簡要介紹朱德及其課文背景.(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一部他南昌起義和湘南暴動的隊伍,來到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后,國民黨把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千方百計想拔掉它.他們在軍事上的一,二次會剿失敗后,又實行經(jīng)濟封鎖,妄圖把紅軍餓死,凍死,困死.為了準備第三次反會剿,粉碎敵人的經(jīng)濟封鎖,地主黨組織極積動員群眾為山上送.挑糧上山也成了紅軍的一項經(jīng)常性工作.那年,朱德軍長已是40多歲了,但他經(jīng)常親自帶領戰(zhàn)士們下山挑.)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將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在有疑問的地方劃上問號.
    2,聽課文朗讀錄音,通過聽,你認識了哪些字,記住了哪些字
    3,把這篇課文讀給同桌聽,和同桌一起討論識記生字,解決疑問,標出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互聽互評,糾正字音.
    5,質(zhì)疑:初步理解以下詞語
    坳:山間平地.
    圍剿:包圍起來消滅掉.
    經(jīng)濟封鎖:用強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經(jīng)濟聯(lián)系斷絕.
    綿延:連續(xù)不斷.
    (三)集中識字.
    1,在本課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據(jù)學生回答,貼出生字卡片:
    朱擔糧絕軍令禁鎖井岡坪戰(zhàn)士脫肩浩蕩戴
    2,這一課的生字這么多,你能記住嗎有什么好辦法
    3,將生字按難易分類,把容易識記的字卡拿出來指名認讀.
    如:擔戰(zhàn)士軍令井岡山糧食
    指出擔是個多音字,本課讀dàn擔子,扁擔,還有一個讀音是什么(dān擔心)
    指導學生讀好后鼻音:令糧
    4,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記住形聲字:糧禁坪浩蕩
    5,多種形式認讀生字:同桌互讀,小老師帶讀,指名讀.
    (四)鞏固練習.
    1,游戲:識字大餐.
    將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老師念出本課生字,學生指相對應的生字卡片,看誰指得又快又準確.指得快又對的為優(yōu)勝.
    2,再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你能把課文準確地讀出來嗎指名朗讀課文,集體糾正發(fā)音.
    (五)作業(yè)設計.
    將本課的生字和課文讀給家人聽.
    第二課時
    復習檢查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圍繞藏和找學習課文.
    1,過渡:我們上節(jié)課讀過了這篇課文,課題是: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用(挑糧上山.)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因為井岡山生產(chǎn)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zhàn)士吃.如果糧食不夠吃,戰(zhàn)士們就會餓肚子.戰(zhàn)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你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
    2,(出示投影)說說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他頭戴斗笠,挑著滿滿的一擔稻谷和年輕的戰(zhàn)士們一起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從滿滿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么滿的一擔糧食肯定很重.朱德爺爺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這么滿的一擔糧食.這么重的一擔糧食會把朱德爺爺?shù)募绨蚨級杭t了.可能還會流出血來.朱德爺爺可能是硬堅持住的.)
    3,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zhàn)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好好讀讀課文,想一想.(因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還要挑糧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擔藏起來,朱德就不用挑了,這樣就可以讓他輕松點.如果朱德不挑糧,可以更加專心研究國家大事.戰(zhàn)士們希望朱德不要過度疲勞.
    4,挑糧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如:從井岡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遠,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難走.尤其挑著糧食就更吃力了.
    什么是山高路陡什么是崎嶇引導學生看圖想象挑糧的困難.
    (山很高,路也不平.路上有很多石頭,不像我們現(xiàn)在的水泥路.而且路很窄.下山時,石頭一絆很容易跌倒.如果下過雨,戰(zhàn)士們挑糧上山就更困難,路很滑,但是他們挑著擔子,不能用手幫忙.走一步,又會滑兩步.)
    5,剛才通過大家的想像,把挑糧的困難再現(xiàn)到了我們的面前.現(xiàn)在,你能用讀表現(xiàn)出來嗎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6,過渡:是呀,這些就是戰(zhàn)士們藏扁擔的原因所在.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呢(從藏字,我體會到戰(zhàn)士們非常關心朱德軍長,從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愛朱德.這種體貼和關心,其實也是一種愛戴.)真是藏中見真情哪!
    7,戰(zhàn)士們這種情有沒有實現(xiàn)呢從哪個詞看出來(沒想到)也就是戰(zhàn)士們沒有如愿以償.
    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朱德又找來毛竹,親自動手削了一根新扁擔,還在扁擔上寫了八個醒目的大字:朱德扁擔,不準亂拿.
    朱德的找扁擔又讓你體會到了什么(朱德做事不怕困難.朱德做事有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我覺得朱德作為軍長,帶頭挑糧,非常負責.朱德很愛戰(zhàn)士們,很愛部隊,很樂意為部隊做事.)
    是的,朱德愿意與同事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朱德的一個找,也讓我們看見了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讀到這里,你明白第一自然段這首歌謠的含義了嗎
    2,指名讀歌謠,說說自己的理解.
    這首歌謠表現(xiàn)了老百姓對朱德的愛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這樣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首長,一定可以粉碎敵人的圍剿.
    總結補充.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了什么想法
    2,你還想知道更多關于朱德的故事嗎請閱讀《朱德的故事》等課外書.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朗讀課文.
    2,檢查認字情況.
    (1)抽讀生字卡片:
    朱擔糧絕軍令禁鎖井岡坪戰(zhàn)士脫肩浩蕩戴
    (2)找朋友:給生字口頭組詞.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字卡片:朱擔糧軍井戰(zhàn)士肩
    指名認讀這幾個字,明確這八個字是要求能認會寫的.
    2,合作學習,識記字形.
    跟同桌討論學習,讀字音看字形,看看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的音形.
    指名匯報自學情況,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識記方法.
    如加偏旁:未字加一撇變成朱;車字戴帽子變成軍;
    用比較的方法記住:旦——擔良——糧站——戰(zhàn)
    開——井土——士房——肩
    3,指導書寫.
    指名書空,強調(diào)字的筆順.
    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說說在書寫時該注意什么.
    朱:第一筆撇,要寫得短一點,不要連在第二橫上.
    軍:上面部分是禿寶蓋,不是寶蓋頭,最后一筆是豎.
    士:下面一橫要寫得比上面一橫短.
    肩:下面不要寫成月,而是要把月的第一筆變成豎.
    4,學生練寫兩個,教師巡視,提醒學生寫字和執(zhí)筆的姿勢.
    (三)鞏固練習.
    1,隨堂聽寫本課生字:朱擔糧軍井戰(zhàn)士肩
    2,給生字組詞.
    糧()軍()井()肩()
    戰(zhàn)()士()擔()
    板書設計:
    戰(zhàn)士們藏扁擔
    朱德找扁擔(以身作則,同甘共苦)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朱德的扁擔》教案二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教學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按筆順規(guī)則書寫8個字。
    2.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個謎語,想猜一猜嗎?請聽:生在樹上,落在肩上,干活躺下,休息靠墻。(這是扁擔。)出示投影,板書:扁擔?,F(xiàn)在我國的農(nóng)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嶇,還有很多東西如水、糧等需要用扁擔來挑。在科技不發(fā)達的古時候,更是離不開肩挑手提。說起扁擔,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2.板書課題:6.朱德的扁擔
    3.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相機簡要介紹朱德及課文背景。(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一部分南昌起義和湘南暴動的隊伍,來到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國民黨把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千方百計想拔掉它。他們在軍事上的一、二次“圍剿”失敗后,又實行經(jīng)濟封鎖,妄圖把紅軍餓死、凍死、困死。為了準備第三次反“圍剿”,粉碎敵人的經(jīng)濟封鎖,地下黨組織積極動員群眾為山上送糧。挑糧上山也成了紅軍的一項經(jīng)常性工作。那年,朱德軍長經(jīng)常親自帶領戰(zhàn)士們下山挑。)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將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在有疑問的地方畫上問號。
    2.聽課文朗讀錄音,通過聽,你認識了哪些字,記住了哪些字?
    3.把這篇課文讀給同桌聽,和同桌一起討論識記生字,解決疑問,標出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互聽互評,糾正字音。
    5.質(zhì)疑:初步理解以下詞語
    坳:山間平地。
    圍剿:包圍起來消滅掉。
    經(jīng)濟封鎖:用強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經(jīng)濟聯(lián)系斷絕。
    綿延:連續(xù)不斷。
    三、集中識字。
    1.在本課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據(jù)學生回答,貼出生字卡片:
    朱(擔)糧絕軍令禁井岡坪戰(zhàn)士脫肩浩蕩
    2.這一課的生字這么多,你能記住嗎?有什么好辦法?
    3.將生字按難易分類,把容易識記的字卡拿出來指名認讀。
    如:擔戰(zhàn)士軍令井岡山糧食
    指出“擔”是個多音字,本課讀dàn擔子、扁擔,還有一個讀音是什么?(dān擔心)
    指導學生讀好后鼻音:令糧
    4.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記住形聲字:糧禁坪浩蕩
    5.多種形式認讀生字:同桌互讀,小老師帶讀,指名讀。
    四、鞏固練習。
    1.游戲:識字大餐。
    將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老師念出本課生字,學生指相對應的生字卡片,看誰指得又快又準確。指得快又對的為優(yōu)勝。
    2.再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你能把課文準確地讀出來嗎?指名朗讀課文,集體糾正發(fā)音。
    五、作業(yè)設計。
    將本課的生字和課文讀給家人聽。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圍繞“藏”和“找”學習課文。
    1.過渡:我們上節(jié)課讀過了這篇課文,課題是“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用?(挑糧上山。)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因為井岡山生產(chǎn)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zhàn)士吃。如果糧食不夠吃,戰(zhàn)士們就會餓肚子。戰(zhàn)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你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
    2.(出示投影)說說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他頭戴斗笠,挑著滿滿的一擔稻谷和年輕的戰(zhàn)士們一起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從“滿滿”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么滿的一擔糧食肯定很重。朱德爺爺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這么滿的一擔糧食。這么重的一擔糧食會把朱德爺爺?shù)募绨蚨級杭t了。可能還會流出血來。)
    3.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zhàn)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好好讀讀課文,想一想。(因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還要挑糧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擔藏起來,朱德就不用挑了,這樣就可以讓他輕松點。如果朱德不挑糧,可以更加專心研究大事。戰(zhàn)士們希望朱德不要過度疲勞。)
    4.挑糧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如:從井岡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遠,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難走。尤其挑著糧食就更吃力了。
    什么是“山高路陡”?什么是“崎嶇”?引導學生看圖想象挑糧的困難。
    (山很高,路也不平。路上有很多石頭,不像我們現(xiàn)在的水泥路。而且路很窄。下山時,石頭一絆很容易跌倒。如果下過雨,戰(zhàn)士們挑糧上山就更困難,路很滑,但是他們挑著擔子,不能用手幫忙。)
    5.剛才通過大家的想象,把挑糧的困難再現(xiàn)到了我們的面前?,F(xiàn)在,你能用讀表現(xiàn)出來嗎?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6.過渡:是呀,這些就是戰(zhàn)士們藏扁擔的原因所在。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呢?(從“藏”字,我體會到戰(zhàn)士們非常關心朱德軍長,從“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愛朱德。這種體貼和關心,其實也是一種愛戴。)真是“藏中見真情”啊!
    7.戰(zhàn)士們這種情有沒有實現(xiàn)呢?
    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朱德又找來毛竹,親自動手削了一根新扁擔,還在扁擔上寫了八個醒目的大字:“朱德扁擔不準亂拿”。
    朱德的找扁擔又讓你體會到了什么?(我覺得朱德作為軍長,帶頭挑糧,非常負責。朱德很愛戰(zhàn)士們,很愛部隊,很樂意為部隊做事。)
    是的,朱德愿意與同事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課文里的一個“找”字,也讓我們看見了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讀到這里,你明白第一自然段這首歌謠的含義了嗎?
    2.指名讀歌謠,說說自己的理解。
    這首歌謠表現(xiàn)了老百姓對朱德的愛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這樣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首長,一定可以粉碎敵人的圍剿。
    四、總結補充。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2.你還想知道更多關于朱德的故事嗎?請閱讀《朱德的故事》等課外書。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朗讀課文。
    2.檢查認字情況。
    (1)抽讀生字卡片:
    朱(擔)糧絕軍令禁井岡坪戰(zhàn)士脫肩浩蕩
    (2)找朋友:給生字口頭組詞。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字卡片:朱擔糧軍井戰(zhàn)士肩
    指名認讀這幾個字,明確這8個字是要求能認會寫的。
    2.合作學習,識記字形。
    跟同桌討論學習,讀字音看字形,看看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的音形。
    指名匯報自學情況,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識記方法。
    如加偏旁:“未”字加一撇變成“朱”;“車”字戴帽子變成“軍”;
    用比較的方法記?。旱獡肌Z站——戰(zhàn)
    開——井土——士房——肩
    3.指導書寫。
    (1)指名書空,強調(diào)字的筆順。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說說在書寫時該注意什么。
    朱:第一筆“撇”,要寫得短一點,不要連在第二橫上。
    軍:上面部分是“禿寶蓋”,不是“寶蓋頭”,最后一筆是“豎”。
    士:下面一橫要寫得比上面一橫短。
    肩:下面不要寫成“月”,而是要把“月”的第一筆變成“豎”。
    4.學生練寫兩個,教師巡視,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和執(zhí)筆的姿勢?!?BR>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朱德的扁擔》教案三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chǎn)、扁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2.難點:了解戰(zhàn)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
    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或?qū)嵨?、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談話。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感人的故事讓我們對關懷人民的革命領袖毛主席產(chǎn)生了敬愛之情,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老一輩領導人。
    2.課件或圖片出示朱德像。認識“朱德”這兩個字。
    你們知識他是誰嗎?
    板書朱德。說說這兩個字怎么記。
    簡介朱德。
    3.這篇課文講的是關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書:的扁擔請你們讀一下課題。
    4.課件或圖片出示扁擔圖,也可出示實物。認識“扁擔”這兩個字。
    這就是扁擔,誰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擔”這兩個字怎么記。
    [課題中“朱德”“扁擔”兩個詞里的四個字都是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其中有三個字是要求會寫的字。利用圖片,隨著出示課題分散識字。這樣字不離詞,音、形、義緊密結合,學生識記生字的效果好。]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
    要求:(1)圈出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準字音。
    (2)標出自然段序號。
    (3)遇到不懂的詞句和問題作記號。
    2.小組學生互讀、互查、互教生字讀音,互相解疑。
    教師巡視,了解生字認讀情況。
    3.集體認讀生字詞。
    課件出示生字詞:井岡山同志一支隊伍不遠
    生產(chǎn)草鞋打仗
    (1)小老師教讀生字詞。
    要求:先讀詞中的生字,再讀詞。
    (2)開火車認讀。
    [生字放在詞語中認讀,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手勢告訴老師,這課有幾個自然段。
    2.請三名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看誰能讀正確。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這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先評讀,再說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糧。戰(zhàn)士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后來朱德在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擔了。]
    4.學生質(zhì)疑,教師梳理學生的問題。
    (1)什么是“斗笠”?
    (2)“會師”“朱德記”“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戰(zhàn)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不藏了?
    5.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實物、圖片、插圖解決以下問題:
    ①出示貼有“斗笠”詞語的斗笠實物或課件。
    一起讀讀這個詞。
    這就是斗笠,是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等制成的。用來遮陽光和雨。
    ②出示總司令帶著一支隊伍在井岡山和毛主席會師的圖片或課件。
    你們看,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了井岡山和毛主席的隊伍會合了,書上用的是什么詞。(會師)
    “會師”就是指幾支獨立行動的部隊在戰(zhàn)地會合。
    ③讓學生看書上插圖。
    “朱德記”三個字寫在哪兒呢?(扁擔上)
    “記”在這里表示標志、符號。
    在扁擔上寫“朱德記”表示這根扁擔是誰的呢?(朱德的)
    (2)引導學生帶著質(zhì)疑3讀課文,找有關的句子,初步了解戰(zhàn)士為什么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①讓學生帶著質(zhì)疑3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有關的句子。
    ②讓學生讀有關的句子,說說戰(zhàn)士藏扁擔和后來又不藏的原因。
    (因為戰(zhàn)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擔。后來大家敬愛他,不再藏他的扁擔。)
    板書:心疼敬愛
    (四)研讀、感悟、理解戰(zhàn)士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讓戰(zhàn)士心疼,找出相關的詞句。
    2.小組交流。結合自己找的詞句,談看法,互相補充。
    3.集體交流。
    學生先讀找出相應的句子,然后抓住重點詞,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看法,教師相機指導。
    重點研讀以下句子。隨學生發(fā)言投影以下句子,隨機在重點詞下面點點。
    (1)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是敵人。
    從“不遠”這個詞看出敵人離井岡山很近,是要進犯井岡山。朱德到山下挑糧會遇到危險。
    (2)從井岡山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遠,要走多長時間。(天不亮出發(fā),開黑才能回來。)
    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覺?(難爬、累、喘不過來氣。)
    想想朱德還要挑著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這樣難走的路就更難更累了。
    ③指導朗讀:評讀、賽讀。
    誰能把挑著糧爬這樣的山,來回走五六十里那種艱難的感覺讀出來。
    (3)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晚上,還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
    ①朱德穿著草鞋,肩上擔的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那么難走那么長的山路,實在讓人心疼。
    ②朱德白天挑糧,晚上還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個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③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
    ④讓學生進入角色。
    如果你是紅軍戰(zhàn)士,你會對朱德同志說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由練讀,小組交流讀、個人展示讀。
    5.教師小結:戰(zhàn)士們看朱德同志天不亮就出發(fā)和大家一起去挑糧,天黑了才回來,晚上還要研究工作,實在太累了,大家怕累壞了他,就勸他不要去挑糧,可他還是堅持跟戰(zhàn)士一起去挑糧,戰(zhàn)士們看著心疼,就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了。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讀書、討論,知道了戰(zhàn)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擔,沒辦法去挑糧,就可以多休息一會兒。
    (二)研讀讀課文,感悟理解。
    這節(jié)課,我們再認真讀書,找找大家因為什么敬愛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擔。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請你們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找到答案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體研討。教師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感悟理解。
    請同學們找出有關的詞句,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看法。
    (1)課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①朱德為了不讓大家再藏他的扁擔,就在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
    ②從“不料”這個詞看出朱德這樣做是大家沒想到的。從這句話能看出戰(zhàn)士藏扁擔是擋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糧,共度難關的決心。
    (2)課件出示句子:大家見了,越發(fā)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①大家被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所以越發(fā)敬愛朱德同志。
    ②從“越發(fā)”這個詞看出大家更加敬愛朱德了。
    ③大家對朱德產(chǎn)生了敬愛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④再聯(lián)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愛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險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等)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三)總結談話。
    讀了《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戰(zhàn)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擔。當大家看到“朱德記”三個字,被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而越發(fā)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吨斓碌谋鈸肥侵斓峦疽陨碜鲃t、艱苦奮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歲高齡的朱德同志還親臨十三陵水庫勞動,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壩。
    (四)拓展。
    關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請你們課后收集有關他的故事,開個故事會。
    (五)指導書寫。
    1.讓學生讀、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難寫的字。
    2.小組研究書寫方法。
    3.教師課件演示指導。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朱德或其他革命先輩的故事、名言。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