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留學熱潮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留學生選擇去美國留學。越來越多高中生去往美國留學,那么美國高中和中國高中有哪些區(qū)別呢?出國留學網的小編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美國高中與中國高中對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課余實踐活動不同
中國高中課業(yè)繁重,高考壓力大,因此社團活動較少,課外活動也較少,也沒有時間參加志愿活動。美國高中和大學類似,有豐富的社團活動,如全國榮譽協(xié)會、數(shù)學隊、模擬聯(lián)合國、語言俱樂部等等,定期開展活動,課外活動較多。
另外,美國高中生經常在晚上、周末和假期在社區(qū)和其他機構組織的活動中擔任志愿者,如協(xié)助競選、展覽等。他們也會自己參與其他社區(qū)義務活動,如清潔公園、照顧老人等。這樣在上大學前,就能既積累學習經驗,還能積累更多的社會實踐經驗。在為期兩個多月的暑假期間,美國高中生一般會參加國外夏令營、暑期課程以及實習,不會為了擔心跟不上下個學期的課程而參加補習班。
二、中國追求成績,美國追求潛能發(fā)展
中國高中追求的是優(yōu)異的學術成績,強調對高中教材的過度學習,以求贏得高考競爭的優(yōu)勢。同時,中國對考試的評價傾向于獎懲性。會考不及格不能取得高中畢業(yè)資格,高考則更是以分論上下,關鍵時刻,高一分海闊天空,低一分就差之干里。盡管實施素質教育以來,高中在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學校特色建設方面作了不懈努力,但因考選內容和評價方式并沒有根本改變,民眾的主流評價觀念也未發(fā)生根本改變。
美國高中則比較“放任”學生,這為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fā)展提供了條件,使美國高中生呈現(xiàn)出多元發(fā)展特色。如果學生愿意上進,具有潛能,學校、教師一定會想方設法提供最大的支持和滋養(yǎng)。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社交能力、自我特長等學術知識以外能力的培養(yǎng)。美國高中升大學考試主要有:①類似中國高中畢業(yè)會考的SAT測試。②類似中國高考的ACT考試。③AP課程考試。④國際高中畢業(yè)考試(IB考試)。在評價方式上,美國傾向于發(fā)展性評價,每次統(tǒng)考之后,都會以成績報告單反饋信息,旨在診斷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一種傾向于學生素質和能力長遠發(fā)展的評價。
三、師資不同
美國的高中,因為要開大學的課程,對教師的要求就要很高。美國的高中教師很多都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也不少。美國的教師執(zhí)照課程跟中國不一樣。中國讀師范畢業(yè),四年本科,能考到教師證書就能當老師。但是,美國人要當教師,無論擁有何種學位,一律要讀兩年的教師執(zhí)照課程。要考進去讀,讀完還得考出來。
四、課程設置不同
中國大部分高中的基礎學科課程教授還是很扎實的,(我這里主要是說普高,國際部和國際班我就不重點進行分析了,原因在我最后一個問題回答里有表明觀點。)比如數(shù)學、物理、化學和生物這些,理論知識很全面深入,但是學生創(chuàng)新性不夠,學生課堂和課后動手能力和思考深度遠遠不夠。另外,中國高中的課程設置種類相對單一,主要就是高考和會考的那些科目,為了考試而考試。
美國高中課程設置相對多樣化,所學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必修課就是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學習的,比如:數(shù)學、英語、科學(數(shù)理化等)、歷史等。選修課如第二外語(西班牙語、法語、意大利語等等)、體育(棒球、橄欖球、籃球、足球、滑雪等等)、音樂(唱歌、樂器等)、藝術繪畫(素描、雕刻、油畫等等)、演講、計算機、攝影、烹飪課程等等。還會開設不同科目的AP課程和SAT/ACT課程,學生根據自己學業(yè)壓力和學術難度選擇,學生自主能力強,可以自主根據未來大學想讀的專業(yè)和未來職業(yè)發(fā)展方向去自己設計和選修要讀的科目,將自身的長處和潛力充分發(fā)揮。歷史上一些大才的知名人士,很多很多都是學術專一,并不涉獵廣泛,如果按照目前中國高考的科目相加總和的上大學篩選學生方式,相信世界歷史上會減少很多很多的“大家”和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