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永無止境的,考試能幫助我們及時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也是能給我們在學習上帶來動力的方式,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整理的高一上冊物理期中試卷及答案精選,歡迎閱讀參考。
高一上冊物理期中試卷及答案精選(一)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字母填寫在答題卷表格中的相應位置。)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選取不同的參考系,物體的運動情況相同
B.只能選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 物體作為參考系
C.時刻在時間軸上表示一點,時間在時間軸上表示一段線段
D.時刻表示時間很短,時間表示時間較長
2.如圖1所示的各圖中,其中運動物體不能看作質點的是( )
A.研究投出的籃球運動路徑 B.測量書本在桌面上平動的距離
C.研究地球繞太陽公轉 D.測定子彈頭穿過撲克牌所需的時間
3.兩 人同時從圓形軌道的A點出發(fā),分別沿ABC和ADC行走,如圖2所示,當他們在C點相遇時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是( )
A .速度 B.位移 C.路程 D.平均速率
4.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
B.有規(guī)則形狀的物體,其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C.在同一地點,質量大的物體一定比質 量小的物體所受的重力大
D.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或天平直接測出,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撐面
5.如圖3所示,一本書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會受到彈力的作用,產(chǎn)生這個彈力的直接原因是( )
A.書受到重力 B.書的形變
C.桌面的形變 D.書和桌面的形變
6.關于速度、速度的改變量、加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速度改變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物體的速度等于零,而加速度可能不等于零
C.物體的速度改變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D.物體的速度變化率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7.汽車從A地出發(fā)經(jīng)B地到達C地,A、B、C在一條直線上,AB=BC,A、B間路況較好,汽車的平均速度為V1,B、C間路況較差,汽車的平均速度為V2,則汽車從A到C的平均速度為( )
A. B. C. D.
8.空軍特級飛行員李峰駕駛殲十戰(zhàn)機執(zhí)行戰(zhàn)術機動任務,在距機場54 km、離地1750 m高度時飛機發(fā)動機停止失去動力.在地面指揮員的 果斷引領下,安全迫降機場,成為成功處置國產(chǎn)單發(fā)新型戰(zhàn)機空中發(fā)動機停止故障安全返航第一人。若飛機著 陸后以6 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若其著陸速度為60 m/s,則它著陸后6s內(nèi)和12s內(nèi)滑行的距離之比是( )
A.7 :8 B.6 :7 C.21 :25 D.21 :24
9.一個重200N的箱子原來靜止在動摩擦因數(shù)恒為μ=0.5的水平地面上,對它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102N推力時它仍然保持靜止,此時它所受的摩擦力為f1,當對它施加120N向右的水平推力時箱子將向右加速運動,加速運動一段時間后突然把推力改為水平向左的80N的拉力,此刻它受到的摩擦力為f2,對于上述過程中物體所受的摩擦力以下判定正確的是( )
A.f1大于102N,方向水平向左 B.f1等于102N,方向水平向右
C.f2等于100N,方向水平向左 D.f2等于80N,方向水平向右
10.有四個運動的物體A、B、C、D,物體A、B運動的s -t圖象如圖甲所示,物體C、D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的 圖象如圖乙所示。在0到4s這段時間內(nèi),根據(jù)圖象做出的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
A. 物體A和B均做勻速直線運動,且B的速度比A大
B. 物體C和D均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且C的加速度比D大
C. A和B從不同位置同向運動,C和D從同一位置反向運動
D. A和B在t=3s時相遇且位移不同,C和D也在t=3s時相遇且速度相等
11.設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a、速度為v、位移為s?,F(xiàn)有四個不同物體的運動圖象如圖所示,假設物體在t=0時的速度均為零,則其中表示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的圖象是( )
12.小球從靠近豎直磚墻的某位置由靜止釋放,用頻閃方法拍攝的小球位置如圖4中1、2、3和4所示。已知連續(xù)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均為T,每塊磚的厚度為d。由此可知小球 ( )
A.在位置“1”是小球的初始位置
B.下落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約為
C.經(jīng)過位置3時的瞬時速度大小約為
D.經(jīng)過位置4時的瞬時速度大小約為
二、填空題(本題共2小題,每空3分,共12分。請將答案填在答卷紙題目中的橫線上, 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3.如圖5所示,用水平力F將一個質量為1kg的物體壓在豎直墻上,當F=50N時,物體恰好能沿墻壁勻速下滑,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動摩擦因數(shù)是______ 。(g取10 m/s2)
14.一口枯井深20 m,一位小朋友在井口每隔一定時間自由落下一個小球.當?shù)?個小球剛從井口開始下落時,第1個小球恰好到達井底。則相鄰兩小球開始下落的時間間隔為______ s,這時第2個小球和第5個小球相距______ m 。 (g取10 m/s2)
三、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共16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在答卷紙題目中的橫線上。)
15.(10分)在“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
(1)需要的器材有:打點計時器、低壓交流電、長 木板、小車、復寫紙、_______、_______。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拖動紙帶的同時,閉合電源開關
B.先閉合電源開關,讓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時,再拖動紙帶
C.紙帶上的打點密集,說明紙帶運動速度較大
D.利用打出的紙帶可以求出打下某些點時紙帶運動的瞬時速度
(3)某同學在本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如下圖所示,每兩點之間還有四點沒有畫出來,圖中上面的數(shù)字為相鄰兩點間的距離,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
①則打第3個計數(shù)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v3 = m/s。 ②本實驗中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a= m/s2。(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16.(6分)某實驗小組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的實驗.實驗時,先把彈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測出彈簧的原長L0=4.6 cm,再把彈簧豎直懸掛起來,在下端掛鉤碼,每增加一只鉤碼均記下對應的彈簧的長度x,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所示.
鉤碼個數(shù) 1 2 3 4 5
彈力F/N 1.0 2.0 3.0 4.0 5.0
彈簧的長度x/cm 7.0 9.0 11.0 13.0 15.0
(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中作出F—X圖象;
(2)由此圖線可得,該彈簧勁度系數(shù)k=________N/m;(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3)圖線與x軸的交點坐標大于L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36分。解答應 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應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7.(7分)某同學住在一幢樓層間距大約都為3m的高樓中,他放學回家時從一層乘電梯回家,電梯開始勻加速上升,經(jīng)過6s速度達3m/s,然后以這個速度勻速上升了8s,最后又經(jīng)過4s 的勻減速上升,電梯到達他住的樓層停 下了。求:
(1)電梯加速上升的加速度;
(2)最后4s上升的距離;
(3)他大約住在幾層?
18.(8分)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離開飛機后先做自由落體運動,當他在下落125m時打開降落傘,立即以15m/s2的平均加速度勻減速下降,為了運動員安全著地,要求運動員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過4m/s。問:(g取10m/s2)
(1)運動員做自由落體運動的 時間是多 少?
(2)運動員打開降落傘時的速度是多少?
(3)運動員離開飛機時離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19.(10分)如圖7所示,一個輕質彈簧兩端分別連接著質量分別為mA=15kg和mB=30kg的物體A、B,將它們豎直靜止地放在水平地面 上,沒有連接A、B前彈簧的原長L0=100cm,連接A、B后處于靜止狀態(tài)彈簧長度變?yōu)長1=75cm?,F(xiàn)加一豎直向上的外力F在物體A上,使物體A開始向上做勻加速運動,經(jīng)過0.5s時,B物體剛好離開地面(設整個加速過程彈簧都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且g=10m/s2)。求:
(1)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
(2)物體A的加速度?
20.(11分)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有兩輛汽車甲和乙,如圖8所示,它們同時開始運動時兩車相距28m,甲 車在前做勻減速運動,其位移可由公式s1=16t-2t2來描述;乙車在后做勻加速運動,其位移可由公式s2=4t+t2來描述。求:
(1)甲、乙兩車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各是多少?
(2)甲、乙兩車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3)乙車追上甲車需要經(jīng)歷多長的時間?
參考答案
四、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7+8+10+11=3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應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答案必須寫在方框內(nèi)。)
17.解:設第一階段勻加速上升的高度為 ,加速度為
根據(jù)速度公式 得 1分
1分
根據(jù)位移公式有 1分
第二階段勻速直線運動上升的高度為
1分
第三階段勻減速直線運動上升的高度為
由平均速度求位移,得 1分
電梯上升的總高度為: 1分
大約空間數(shù):
所住的層數(shù): 層 1分
(圖象法求高度也同樣得分)
19.解;(1)未施加力F時A處于靜止狀態(tài),
彈簧的壓縮量 2分
由胡克定律: 得 1分
勁度系數(shù): 2分
(2)B物體剛好離開地面時,由 得
彈簧的伸長量 2分
物體A在 內(nèi)上升的位移 1分
物體A的加速度 2分
20.解:(1)由甲車做勻減速運動位移公式 可得 1分
由乙車做勻加速運動位移公式 可得 1分
(2)甲、乙兩車速度相等時距離最大
由 令
得 2分
前 內(nèi),對甲車 ,(或 )
對乙車 ,(或 ) 2分
∴ 1分
高一上冊物理期中試卷及答案精選(二)
第Ⅰ卷(共54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選對的得2分,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當月亮 、地球和太陽在同一直線上,整個月球完全進入地球的本影之時,就 會出現(xiàn)月全食。2014年10月8日,我國上空出現(xiàn)一輪十全十美“紅月亮”。本次月全食從北京時間17時1 4分開始初虧,經(jīng)過食既、食甚、生光、復圓,持續(xù)約3個多小時。而完全“被吃掉”的“紅月亮”,只持續(xù)了大約61分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文中提到的“大約61分鐘”為時間間隔 B.文中提到的“17時14分”為“時刻”
C.研究月全食時,可以把地球看成質點 D.研究月全食時,不能把月球看成質點
2.北京奧運火炬實現(xiàn)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預定目標,如圖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線路圖,請據(jù)此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起點到終點火炬手所走線路的總長度是火炬手的位移
B.線路總長度與火炬手所走時間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
C.在計算登山運動員的速度時不可以把火炬手當成質點
D.頂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薩當?shù)氐闹亓铀俣刃?BR> 3.伽利略在研究運動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一套科學方法,給出了科學研究過程的基本要素,這些要素包含以下幾點,如下框圖所示,其中與方框4相對應的是( )
A.實驗檢驗 B.數(shù)學推理 C.提出猜想 D.合理外推
4.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
B.伽利略發(fā)現(xiàn)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C.伽利略認為,如果沒有空氣阻力,重物與輕物應該下落得同樣快
D.伽利略用實驗直接證實了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5.關于物體的重心,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B.舞蹈演員在做各種優(yōu)美動作時,其重心的位置不 變
C.一塊磚平放、側放或立放時,其重心在磚內(nèi)的位置不變
D.用線懸掛的物 體靜止時,細線方向一定通過重心
6.物體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下滑,經(jīng)過斜面中點時速度為2m/s,則物體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為( )
A.3m/s B.4m/s C.6m/s D.2 m/s
7.物體A的加速度為3 m/s2,物體B的加速度為-5 m/s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A的加速度比物體B的加速度大
B.物體B的速度變化比物體A的速度變化快
C.物體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D.物體B的速度一定在減小
8.汽車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司機看見前方有障礙物立即剎車,剎車后加速度大小為5m/s2,則汽車剎車后6s內(nèi)的位移為( )
A. 30 m B. 210 m C. 40m D. 120 m
9.2007年1月9日,國防科工委新聞發(fā)言人表示,中國具備制造航空母艦的能力,但具體什么時候制造目前還沒有定。航空母艦是大規(guī)模戰(zhàn)爭中的重要武器,靈活起降的飛機是它主要的攻擊力之一。民航客機起飛時需在2.5 min內(nèi)使飛機從靜止加速到44 m/s起飛,而艦載飛機借助助推設備,在2s內(nèi)就可使飛機加速到83m/s起飛,設起飛時飛機在跑道上做勻加速運動,供民航客機起飛的跑道的長度約為航空母艦的甲板跑道長度的( )
A.40倍 B.80倍 C.400倍 D.800倍
10.質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則該質點在前8 s內(nèi)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別為( )
A.0.25 m/s 向 右 B.0.25 m/s 向左
C.1 m/s 向右 D.1 m/s 向左
11.下列所給的圖像中不能反映作直線運動物體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12.小球從空中某處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與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處,此過程中小球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則( )
A.小球開始下落處離地面的高度為0.8m
B.在下落和上升兩個過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
C.整個過程中小球的位移為1.0m
D.整個過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為2m/s
13.一雜技演員,用一只手拋球、接球,他每隔0.40s拋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拋出。已知除正在拋、接球的時刻外,空中總有4個球,將球的運動近似看作是豎直方向上的運動,球到達的最大高度是(高度從拋球點算起,取g=10m/s2)( )
A.1.6m B.2.4m C.3.2m D.4.0m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7小題共28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選項符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4 .以下各圖分別表示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運動圖象,其中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是( )
15.某運動員做跳傘運動,打開傘前可視為自由落體運動,傘打開后先做減速運動,最后 做勻速運動,取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運動員的速度v、加速度a 隨時間t 變化的圖象符合事實的是 ( )
16. 汽車從車站出發(fā)行駛500s,速度達到20m /s。該過程汽車的v-t圖象如圖所示,則在這段時間里汽車行駛的距離可能是( )
A.4km B.8km C.10km D.12km
17.甲、乙兩物體的質量分別是20kg和10kg,它們分別從10m和20m高處同時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
A.落地前同一時刻乙比甲的速度大 B.下落1s時甲、乙速度相同
C.兩物體落地時速度相同 D.開始下落1m所需時間相同
18.一輛農(nóng)用“小四輪”漏油,假如每隔l s漏下一滴,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一位同學根據(jù)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輪”的運動情況(已知車的運動方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當沿運動方向油滴始終均勻分布時,車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當沿運動方向油滴間距逐漸增大時,車一定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當沿運動方向油滴間距逐漸增大時,車的加速度可能在減小
D.當沿運動方向油滴間距逐漸增大時,車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19.下列四個圖中都有兩條圖線,分別表示一種直線運動過程的加速度和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其中可能正確的是 ( )
20.如圖所示, 小球沿斜面向上運動, 依次經(jīng)過a、b、c、d后到達最高點e. 已知ab=bd=6m, bc=1m, 小球從a到c和從c到d 所用的時間都是2s, 設小球經(jīng)b、c時的速度分別為vb、vc, 則( )
A. B. vc=3m/s
C.de=3m D. 從d到e所用時間為4s
第Ⅱ卷(共46分)
三、填空與實驗題(本大題共20分,每空2分)
21.一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在第1s內(nèi)位移是1m,第2s內(nèi)位移是2m,第3s內(nèi)位移是3m,第4s內(nèi)位移是4m,則物體在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m/s、全部4s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m/s 。
22.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工作的計時儀器,當電源頻率是50Hz時,振針每隔 s打一個點。當電源頻率低于50Hz時,如果仍按50赫茲計算,則測量的速度將比物體的 真實速度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3.某同學在做“研究勻變速運動規(guī)律”實驗時,得到了如圖一條較為 理想的紙帶,從某點開始每五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即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 s,依打點先后編為A、B、C、D如圖所示,下列三個數(shù)據(jù)中不符合有效數(shù)字規(guī)定 的是_____________,正確的應記為__________ cm。則vB=_________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__ m/s2。
24.在這一實驗 中,某同學操作了以下實驗步驟,其中有明顯錯誤的步驟是 (填寫字母)
A.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木板上,并接好電路
B.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
C.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 面吊著適當重的鉤碼
D.將小車移至靠近定滑輪處
E.放開紙帶,再接通電源
四、計算、論述題(本大題共26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 只寫出最后答案,而未寫出主要演算過程的,不能得分.有關物理量的數(shù)值計算問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 位。)
25. (9分) 一電梯,啟動后先加速上 升,然后勻速上升,最后制動勻減速上升至停止,加速上升時,加 速度a1=2m/s2;減速上升時,加速度大小a2=1m/s2。若樓高為54m,上升的最大速度為vm=6m/s,,則電梯加速上升的時間是多少?電梯勻速的時間是多少?電梯到樓頂?shù)目倳r間是多少?
26.(9分)在足夠長的斜面底端,每隔0.2s沿斜面向上拋出一個小球,小球初速度都為6m/s,已知小球勻減速上升和返回過程的加速度的方向都為沿斜面向下,大小都為5m/s2。設各小球在運動中都不相碰。如圖 所示。求
(1)小球減速上升的時 間和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
(2)第一個小球在拋出點以上能遇到的小球 個數(shù)。
27. (8分)已知O、A、B、C為同一直線上的四點、AB間的距離為l1,BC間的距離為l2,一物體自O點由靜止出發(fā),沿此直線做勻變速運動,依次經(jīng)過A、B、C三點,已知物體通過AB段與BC段所用的時間相等。求O與A的距離.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7小題共28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選項符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4 15 16 17 18 19 20
ACD BC B BD ACD AD ABD
三、填空與實驗題(本大題共20分,共10空,每空2分)
21. 1.5m/s 2.5m/s
22. 0.02 偏大
23. 0.1 3.6 3.60 0.18m/s a=1.2m/s2
24. DE
四、計算、論述題(共26分)
25
高一上冊物理期中試卷及答案精選(三)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4分,總計48分。1-8為單選題,9-12為多選題,將正確選項填涂在答題紙上,每題正確得4分,選對不全得2分,其它為0分)
1.據(jù)新華社消息,6月12日23時30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 箭,成功發(fā)射了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它是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可以定點在赤道上空的某一點。則關于該顆衛(wèi)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地面為參考系,北斗導航衛(wèi)星靜止
B.以太陽為參考系,北斗導航衛(wèi)星靜止
C.北斗導航衛(wèi)星在高空一定是運動的
D.北斗導航衛(wèi)星相對地面上靜止的物體是運動的
2.關于重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
B.凡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體,一定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球的球心
D.用細繩將物體豎直向上提起,物體靜止時繩子受到的豎直向下的拉力就是物體的重力
3.做單向直線運動的物體,關于其運動狀態(tài)下列情況可能的是( )
A.物體的速率在增大,而位移在減小
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不變,速率也不變
C.物體的加速度為零時速度達到最大
D.物體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當加速度減小時,速度 也隨之減小
4.我國海軍第一批護航編隊從海南三亞起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zhí)行護航任務.此次航行用時10天,途經(jīng)南海、馬六甲海峽,穿越印度洋,總航程4500海里.關于此次航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4 500海里”指的是護航艦艇的航行路程
B.“4 500海里”指 的是護航艦艇的航行位移
C.當研究護航艦艇甲板上的艦載飛機起飛時,可以將艦艇看作質點
D.當研究護航艦艇的航行軌跡時,不可以將其看作質點
5.如 圖所示,小球以9 m/s的速度勻減速沖上一個斜坡,它到達坡頂?shù)乃俣葹?. 8 m/s,歷時2 s,則小球在斜坡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為( )
A.3.6 m/s2,沿斜面向上
B.3.6 m/s2,沿斜面向下
C.4.9 m/s2,沿斜面向上
D.4.9 m/s2,沿斜面向下
6.2015年6月30日,廈門到武夷山高鐵正式開通,3個小時可從廈門直接到武夷山。假設列車在某段距離中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由5 m/s增加到10 m/s時位移為x.則當速度由10 m/s增加到15 m/s時,它的位移是( )
A.x B.53 x
C.2x D.3x
7.如圖是一輛汽車做直線運動的x-t圖象,對線段OA,AB,BC,CD所表示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OA段運動速度最大
B.AB段物體做勻速運動
C.CD段的運動方向與初始運動方向相反
D.運動4 h汽車的位移大小為30 km
8.為了測定某轎車在平直路上啟動階段的加速度(轎車啟動時的運動可近似看成是勻加速直線運動),某人拍攝了一張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圖所示,如果拍攝時每隔2 s曝光一次,轎車車身總長為4.5 m,那么這輛轎車的加速度為( )
A.1 m/s2
B.2.25 m/s2
C.3 m/s2
D.4.25 m/s2
9.如圖所示的x-t圖象和v-t圖象中給出的四條圖線,甲、乙、丙、丁代表四輛車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運動的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車和乙車都做直線運動
B.0~t1時間內(nèi),甲車通過的路程大于乙車通過的路程
C.0~t2時間內(nèi),丙、丁兩車在t2時刻相距最遠
D.0~t2時間內(nèi),丙、丁兩車的平均速度相等
10.物體靜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關于物體所受作用力的說法正確的有( )
A.桌面受到的壓力就是重力
B.桌面受到的壓力是由于它本身發(fā)生了形變
C.桌面由于發(fā)生了形變而對物體產(chǎn)生了支持力
D.物體由于發(fā)生了形變而對桌面產(chǎn)生了壓力
11.物體從離地面 45 m高處做自由落體運動,(g取10 m/s2)則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物體運動3 s后落地
B.物體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30 m/s
C.物體在落地前最后1 s內(nèi)的位移為25 m
D.物體在整個下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20 m/s
12.甲、乙兩個質點同時同地點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 ,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則( )
A.2 s后乙比甲運動得快
B.在2 s末乙追上甲
C.4 s內(nèi)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時距出發(fā)點40 m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8分。)
13.為了測定氣墊導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 為3.0cm的擋光條,如圖所示,滑塊在牽引力作用下,先后勻加速通過兩個光電門,配套的數(shù)字計時器記錄了擋光條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時的時間為Δt1=0.30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為Δt2=0.10 s,擋光條從開始擋住第一個光電門到開始擋住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間隔為Δt3=4.0 s.則滑塊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時的瞬時速度為__________,滑塊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瞬時速度為________.滑塊的加速度為__________m/s2,兩個光電門之間的距離是______m.
14.打點計時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實驗儀器,下圖中的甲、乙兩種打點計時器是高中物理實驗中 常用的,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圖甲是________(填“電磁”或“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電源采用的是________(填“交流電4~6 V”、“交流220 V”、四節(jié)干電池).
(2)某同學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依次確定出A、B、C、D、E五個計數(shù)點.其相鄰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每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計時點未標出.各點到A點距離分別為2.88 cm,7.20 cm,12.96 cm,20.16 cm.
①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__________s.
②試根據(jù)紙帶上數(shù)據(jù),計算出打下D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是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用打點計時器測定小車的速度,當使用的電源頻率高于50 Hz時,如果仍按50 Hz來計算,則測得的速度將比真實值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三、 計算題(共34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應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5.(10分) 當交叉路口的綠燈亮時,一輛客車以a=2 m/s2 的加速度由靜止起動,在同一時刻,一輛貨車以10 m/s的恒定速度從客車旁邊同向駛過(不計車長),則:
(1)客車追上貨車時離路口多遠?
(2)在客車追上貨車前,兩車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16.(12分)從離地面80 m的高空自由落下一個小球,g取10 m/s2,求:
(1)經(jīng)過多長時間小球落到地面;
(2)自開始下落計時,小球在第1 s內(nèi)的位移和最后1 s內(nèi)的位移;
17.(1 2分)汽車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剎車后經(jīng)2 s速度變?yōu)? m/s,求:
(1)剎車后2 s內(nèi)前進的距離及剎車過程中的加速度;
(2)剎車后前進9 m所用的時間;
(3)剎車后8 s內(nèi)前進的距離.
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物理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C A B B C B AC CD ABC AD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8分)
13. 0.1 m/s 0.3m/s 0.05 0.8
14. (1)電磁 交流電4~6 V (2)0.1 0.648 (3)偏小
三、計算題
15.(10分)解:(1)客車追上貨車的過程中,兩車所用時間相等,位移也相等,
v2t1=12at21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1=10 s,…………………………………………3分
x=12at21=12×2×102 m=100 m. …………………………………………2分
(2)兩車距離最大時,兩車應具有相等的速度,
即v2=at2,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2=5 s. …………………………………………2分
Δx=v2t2-12at22=1 0×5 m-12×2×52 m=25 m. …………………………………………3分
16.(12分)解:
(1)由h=12gt2得小球下落時間t=2hg=2×8010 s=4 s. …………………………………………4分
(2)小球在第1 s內(nèi)的位移h1=12gt21=12×10×12 m=5 m;…………………………………………4分
小球在前3 s內(nèi)的位移h2=12gt22=12×10×32 m=45 m;…………………………………………2分
所以小球在最后1 s內(nèi)的位移h3=h-h2=(80-45) m=35 m;…………………………………………2分
17. (12分)解:
(1)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汽車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由v=v0+at得
a=v1-v0t1=6-102 m/s2=-2 m/s2,
負號表示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2分
再由x1=v0t1+12at21可求得x1=16 m,…………………………………………2分
(也可以用平均速度求解,x1=v1+v02?t1=16 m.)
(2)由位移公式x=v0t+12at2,…………………………………………2分
可得9=10t2+12×(-2)t22,解得t2=1 s或9 s,
(t2=9 s不符合實際,舍去),即前進9 m所用時間為1 s. …………………………………………2分
(3)設汽車開始剎車至停止所用時間為t′,
由速度公式v=v0+at得t′=5 s,即剎車5 s汽車就已停止運動,…………………………………2分
8 s內(nèi)的位移即為5 s內(nèi)的位移,
x′=v0t′+12at′2=(10×5) m-12×2×52 m=25 m. …………………………………………2分
高一上冊物理期中試卷及答案精選(四)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并把答案涂在答題卡對應的位置上,注意寫在試卷上無效。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單選)如圖所示,ABCD是一個盆式容器,盆內(nèi)側壁與盆底BC的連接處都是一段與BC相切的圓弧,B、C為水平的,其距離d=0.50m盆邊緣的高度為h=0.30m.在A處放一個質量為m的小物塊并讓其從靜止出發(fā)下滑.已知盆內(nèi)側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與小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10.小物塊在盆內(nèi)來回滑動,最后停下來,則停的地點到B的距離為( )
A. 0.50m B.0.25m C.0.10m D.0
2、(單選)如圖所示,a、b、c三個相同的小球,a從光滑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同時b、c從同一高度分別開始自由下落和平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 它們的落地時間相同 B.運動過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C.它們的落地時的動能相同 D.它們落地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相等
3.(單選)質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則該質點( )
A.任意1s內(nèi)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B.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鄰的1s 內(nèi) 位移差都是1m
D.第1 s內(nèi)的位移是5m
4.(單選)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A、B兩物體相距x=7m,A在水平拉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vA=4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而物體B在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下正以vB=10 m/s的初速度向右勻減速運動,加速度a=-2m/s2,則A追上B所經(jīng)歷的時間是( )
A.7 s B.8 s C.9 s D.10 s
5.(單選)一質點沿x軸正方向做直線運動,通過坐標原點時開始計時,其 的圖象如 圖所示,則( )
A.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0.5m/s
B.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0.5m/s2
C.質點在第1s內(nèi)的平均速度0.75m/s
D.質點在1s末速度為1.5m/s
6.(單選)有一輛卡車在一個沙塵暴天氣中以15m/s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突然模糊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有一個小孩跌倒在地,該司機剎車的反應時間為0.6 s,剎車后卡車勻減速前進,最后停在小孩前1.5 m處,避免了一場事故。已知剎車過程中卡車加速度的大小為5 m/s2,則( )
A.若卡車的初速度為20 m/s,其他條件都不變, 則卡車將撞到小孩
B.司機發(fā)現(xiàn)情況后,卡車經(jīng)過3s停下
C.從司機發(fā)現(xiàn)情況到停下來的過程中卡車的平均速度為11 m/s
D.司機發(fā)現(xiàn)情況時,卡車與該小孩的距離為31.5m
7.(多選)如圖所示,小球從豎直磚墻某位置靜止釋放,用頻閃照相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圖中1、2、3、4、5…所示小球運動過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連續(xù)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均為T,每塊磚的厚度為d。根據(jù)圖中的信息( )
A.位置“1”是小球釋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為
8.(多選)某一物體從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其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則該物體( )
A.第1 s末和第4 s末速度都是8 m/s
B.第1 s內(nèi)加速運動,第2、3 s內(nèi)減速運動,第3 s末回到出發(fā)點
C.第3 s末速度為零,且運動方向不變
D.第3 s末速度為零,且此時開始改變運動方向
9.(單選)汽車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最后停了下來,在剎車過程中,汽車前半程的平均速度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 ∶1 B.1∶ C.1∶( +1) D.( +1)∶1
10.(多選)如圖所示,小球沿足夠長的斜面向上做勻變速運動,依次經(jīng)a、b、c、d到達最高點e。已知ab=bd=6m,bc=1 m,小球從a到c和從c到d所用的時間都是2 s,設小球經(jīng)b、c時的速度分別為vb、vc,則( )
A.vb= m/s B.vc=3m/s C.de=4m D.從d到e所用時間為2s
二、實驗填空題:本題共2小題,共計14分,11、12小題每空2分,把答案填在答題紙對應題的橫線上,注意填在試卷上無效。
11.(4分)如圖所示,請你的同學用手指拿著一把長30 cm的直尺,你的手離開直尺下端1cm處,當他松開直尺,你見到直尺向下作勻加速運動時,立即用手抓著直尺 ,記錄抓住處的數(shù)據(jù),重復以上步驟多次。直尺下落的加速度為9.8 m/s2?,F(xiàn)有A、B、C三位同學相互測定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反應時間,得到以下數(shù)據(jù)(單位:cm,注意: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請問:
(1)A、B、C三位同學中,反應最快的是_________ 同學;
(2)就A同學而言,他最快的反應時間是_________s。( )
12.(10分)在用電火花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如圖所示的是一次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圖中A、B、C、D、E為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
(1)根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判定小車做勻加速運動。
(2)根據(jù)運動學有關公式可求得 =1.38m/s, =___________m/s, =3.90m/s。
(3)利用求得的數(shù)值作出小車的v-t圖線(以打A點時開始記 時)。利用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或者v-t圖線求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 =____ ___m/s2。
(4)將圖線延長與縱軸相交,交點的縱坐標是0.12m/s,此速度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計46分,解答應在答題紙對應題上寫出心要的文 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注意寫在試卷上無效。
13.(8分)近來,我國多個城市開始重點治理“中國式過馬路”行為。每年 全國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而引發(fā)的交通事故上萬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學設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規(guī)則,才能保證行人的生命安全。如圖所示,停車線AB與前方斑馬線邊界CD間的距離為23m。質量8t、車長7m的卡車以54km/h的速度向北勻速行駛,當車前端剛駛過停車線AB,該車前 方的機動車交通信 號燈由綠燈變黃燈。
(1)(4分)若此時前方C處人行橫道路邊等待的行人就搶先過馬路,卡車司機發(fā)現(xiàn)行人,立即制動,卡車制動的加速度為5m/s2,求卡車的制動距離;
(2)(4分)若人人遵守交通規(guī)則,該車將不受影響地駛過前方斑馬線邊界CD。為確保行人安全,D處人行橫道信號燈應該在南北向機動車信號燈變黃燈后至少多久變?yōu)榫G燈?
14.(12分)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離開飛機后先做自由落體運動,當距地面125 m時打開降落傘,開傘后運動員以大小為14.30 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到達地面時的速度為5 m/s,
(1)(6分)運動 員離開飛機瞬間距地面的高度;
(2)(6分)離開飛機后,經(jīng)多長時間到達地面。(g取10m/s2)
15.(13分)一列火 車從車站出發(fā)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0.5m/s2,此時恰好有一輛自行車(可視為質點)從火車頭旁邊駛過,自行車速度v0 = 8m/s ,火車長l= 336m。
(1)(5分)火車追上自行車以前落后于自行車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2)(3分)火車用多少時間可追上自行車?
(3)(5分)再過多長時間可超過自行車?
16.(13分)2014年12月26日,我國東部1 4省市ETC聯(lián)網(wǎng)正式 啟動運行,ETC是電子不停車 收費系統(tǒng)的簡稱。汽車分別通過ETC通道和人工收費通道的流程如圖所示。假設汽車以v1=15m/s朝 收費站正常沿直線行駛,如果過ETC通道,需要在收費站中心線前l(fā)0 m處正好勻減速至v2=5 m/s,勻速通過中心線后,再勻加速至v1正常行駛;如果過人工收費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線處勻減速至零,經(jīng)過20 s繳費成功后,再啟動汽車勻加速至v1正常行駛。設汽車加速和減速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為l m/s2。求:
(1)(4分)汽車過ETC通道時,從開始減速到恢復正常行駛過程中的位移大小;
(2)(9分)汽車通過ETC通道比通過人工收費通道節(jié)約的時間是多少。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 的,并把答案涂在答題卡對應的位置上,注意寫在試 卷上無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B D A BCD AC D BC
二 、填空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共計14分,11、12小題每空2分,把答案填在答題紙對應題的橫線上,注意填在試卷上無效。
11.(1)B;(2)0.13s。
12.(1)在連續(xù)相等時間內(nèi),位移差相等; (2)2.64;
(3)圖象略 12.6; (4)打下A點時,小車的速度。
三、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計46分,解答應在答題紙對應題上寫出心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注意寫在試卷上無效。
13.(8分)(1) (2)2s
(1)據(jù)題意由 得: (2分)
代入數(shù)據(jù)得制動距離 (2分)
(2)據(jù)題意汽車不受影響的行駛距離應該是AB與CD間距加車身長度即:x1=30m (2分)
故黃燈的持續(xù)時間為t,則 (2分)
14.(12 分)(1)305m(2)9.85s
(1)運動員做減速運動過程中 (2分)
可以得出打開傘 時的速度為
自由落體過程中 (2分)
可以得出 (1分)
兩個下落高度之和為 (1分)
(2)自由落體時間 為 (2分)
勻減速過程時間為 (2分)
運動的總時間為 (2分)
15.(13分)(1)64m;(2)32s;(3)24s
試題分析:(1)當火車速度等于 時,二車相距最 遠(1分)
得 (2分)
最大距離 (2分)
(2)設火車追上自行車用時間 ,追上時位移相等,則 (2分)
得 (1分)
(3)追上時火車的速度 (2分)
設再過 時間超過自行車,則 (2分)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1分)
16.(1)210m(2)27s
(1)過ETC通道時,減速的位移和加速的位移相等,均為 (2分)
所以總的位移 (2分)
(2)過ETC通道時 (2分)
過人工收費通道時 (2分)
(2分)
二者的位移差 (1分)
在這段位移內(nèi)過ETC通道時是勻速直線運動
所以 (2分)
本內(nèi)容由高一上冊試卷欄目提供。
本內(nèi)容由高一上冊試卷欄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