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看到或聽到孩子被欺負,父母到底能做什么? 以下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實用資料欄目小編為您整理育兒思考:孩子被欺負 父母怎么辦,供您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詳細內(nèi)容請點擊出國留學(xué)網(wǎng)查看。
小魚兒媽媽曾發(fā)了張紙條給我,提及她家小魚兒在音樂啟蒙課堂上碰到小朋友"霸凌"的事件- 小魚兒媽媽透過大大的玻璃窗,看到坐在小魚兒旁一個大一點兒的女孩,三番兩次張嘴去咬魚兒的肩膀,小魚兒則每當(dāng)那大女孩咬她時,就將身體往旁邊挪一挪,正坐在魚兒側(cè)后方的助教老師見狀,拍了拍那孩子的肩膀,說了些告誡話,但似乎并沒有達到勸阻的效果,因為不一會兒,那女孩的嘴就又湊上小魚兒的肩膀,小魚兒有點害怕的看著那大女孩不敢說話,大女孩也兇巴巴的回望著魚兒。
小魚兒媽媽這下坐不住了,推開門對老師致歉打擾他上課,然后對小魚兒說: “魚兒,你可以向邊上坐一坐?!? 而讓小魚兒媽媽最感氣憤的是,那位"霸凌女孩"的媽媽,不知道是羞于讓大家知道自己就是那"沒教好"孩子的娘,還是習(xí)以為常孩子總是欺凌別人的行為,從頭至尾都不動如山的坐在那,既沒出面去管束自己的孩子,也沒向小魚兒媽媽致歉。 為了擔(dān)心小魚兒往后還是會碰到這種"霸凌"孩子,小魚兒媽媽事后給了小魚兒三個建議- 以后再遇見這樣的事兒,一是馬上走開,換個地方;二是告訴老師,老師會制止她;三是正色告訴她“別打擾我,否則我不客氣了!” 我覺得小魚兒媽媽教小魚兒的三個方法非常好,但因為事情發(fā)生在課堂里,老師有"責(zé)任"要去管理課堂秩序,但老師或許沒見到事情發(fā)生的始末,所以"有義務(wù)"要告知老師。
因此建議把三個方法的秩序調(diào)換一下:一是舉手跟老師報告,請老師處理;二是舉手報告老師要求換位;三是舉手報告老師,并跟老師稟明:"他若再咬我我也會對他不客氣,可能會咬他或打他,請老師不要因此而處罰我!" 在外面看到孩子"挨咬"的媽媽可以做些甚呢?就是用極客氣但堅決的口吻,對那個孩子的媽媽說:"請你管一下自己的孩子!因為我的孩子脾氣不好,萬一你孩子把我的孩子惹火了,他可能會揍他或是狠狠咬你的孩子,到時把你孩子咬傷或揍傷了,就不好意思啦!" 保準(zhǔn)那位母親會狠狠瞪上你一眼后,就會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制止自己孩子的不當(dāng)行為。 有時對付"流氓"就得用"流氓法",因為這是跟他們打交道的方式。